第27 年末

一轉眼,就是崇禎十六年十二月。

到了十二月,宮中的兵仗局會在乾清宮殿階前搭牌樓,並且在每天白天都會放花炮。

聖駕入宮放一支,聖駕到外朝上朝,也會放炮。

同時還在宮中搭大型的點景,燈籠,內監們會開始換燈景補子衣服,上上下下,開始營造過年前的喜氣。

不過,今年的年尾實在是喜不起來。

李自成在十月初破潼關,佔領渭南,然後十月中旬前打下西安,肅清了黃河以南的地界。但老李並沒有歇着,多年戎馬生涯使得他筋骨強健,不畏艱險,再加上有高傑在陝北……這主兒可是拉足了李自成的仇恨,因爲李自成的原配老婆就是叫這個當年一起造反的兄弟給拐跑了,此仇在當時是不可饒恕……當然在後世也是不可饒恕的大罪,所以,在知道高傑流竄到陝北後,李自成親點大軍,大約是七萬人左右,沒有帶劉宗敏,而是帶了一隻虎李過等人,開始過河狂追高傑。

在十一月,歷史在這個時間發生了一點變化……秦中二帥,也是大明現在唯一可用的重臣孫傳庭沒有死在渭南,也並沒有去西安,更沒有獨自督兵而走。

相反,他卻帶着自己的兩千督標兵馬,一路攆上了高傑。

在開始的時候,高傑還嚇了一跳,以爲孫傳庭追上來是要拿他法辦……畢竟在潼關時是他先逃,然後白廣恩那廝也逃,把孫傳庭閃在了身後。

當然,這也是時勢所迫,高傑知道,任何人都能投降,但他是沒有辦法投降的。大明要是亡了國,李自成真得了勢,成了開國皇帝,那他不要說保不住性命,他老高家的祖墳能不能保住都成疑問……所以他是除了李國能外最死硬的反水義軍將領,他的部下也有幾千忠勇將士,頗堪一戰。

但如果實在是打不過的話也就只能逃跑了,對怎麼逃跑,高傑實在也是很有一些心水。

畢竟幹過幾年流賊,對這種事,高傑遠遠強過一般的官軍將領。

在知道孫傳庭是來找他搭夥計,預備一起逃走的時候,高傑也是頗爲感動……果然是孫軍門,能者無所不能,他是怎麼知道俺打算一路逃到徐、淮一帶?

在李自成的狂追猛打之下,高傑和孫傳庭兩人很不要臉的望風而逃,先從陝北竄到山西,再從山西竄到河北,再從河北流竄至河南,然後經由傳統的漕運路線,從臨清一路南下,終於趕至了徐州落腳。

———終於安全了。

歷史上的高傑就被李自成一路狗攆兔子一樣,從陝北一路逃到蘇北,雖然幾千里長途,跑的那個雞飛狗走,但奇蹟的就是基本實力猶在,在徐淮等地修整整編之後,又搖身一變,成爲江北四鎮中實力最強的一鎮……

至於現在,高傑軍中還有一個保存着實力的孫傳庭在……歷史終於因爲朱慈烺這隻小蝴蝶的存在而改變了既定的軌道。

不過在李自成這邊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孫傳庭雖然很猛,對李自成的吸引力還不如高傑,兩者加在一起,也就使老李多追了三百來裡。

實在追不上,也就罷了。

後來的發展倒還是和歷史記載的一樣,李自成北上,奪下自己的米脂老家,衣錦還鄉,然後攻州掠府,除了在榆林城下遇到退休總兵尤世威等明軍將領的抵抗外,其餘各州縣都是不戰而下,沿途官兵或走或降,無有一合之敵。

十二月中,李闖回到西安,到處巡行,每天看士兵校閱操演,新朝未立,當然還是以武事爲先。

只是在李自成身後已經有他的御營官兵,已經要黃沙墊道,而行走之時,身後也有小黃傘相隨……雖未稱帝,但已經是實際的帝王儀衛了。

而此時的京師,已經嘖有傳言,闖王將在新年正月初一正式定國號,只是暫且不行登基大典……至於到何處登基……咳,還用多說?

大局如此,眼看大明就要溜檐兒,人心原本就是不定,偏偏城中流言突然猛增,而且民謠也是一天比一天唱起來了。這玩意兒,其實就是民間的小道消息和民心的體現,所以歷朝歷代,猶重民謠。以前李闖還在河南掙命的時候,就有什麼“十八子,主神器”的話頭出來,現在眼看就要得成正果,京師之中廠衛的威風又不比當年,所以這謠言就越發多起來。

原本就是風雨飄搖的末世景像,再加上滿城的流言,所以雖然臨近年節,這整個北京城,卻是一點兒過年的味道也沒有。

滿街上全是一臉悽惶的百姓,還有威風大減的官員,至於原本囂張跋扈的皇親和內監,更是過街老鼠一般,雖然沒有人敢打,但自己就自覺溜了牆根,不敢再惹事生非。

至於京營官兵,更是能溜號就溜號,實在不走的,也就是圖一天一百個銅子的軍餉……但凡有點門路的,也是絕不肯再吃這碗可能掉腦袋的斷頭飯!

情形已經如此險惡,但還不止是謠言,普通的百姓不大清楚,但稍微有點消息渠道的都是聽說了闖軍拷掠營的事……最早一個遭殃的是大晉商範家,然後是田皇親家,接下來又是幾家商人,大官、勳戚……加起來怕是有好幾十家了,遭了劫的大戶人家當然不會主動宣揚其事,畢竟大家都有裝窮的傳統,不過各府邸的下人可就沒有那麼嚴的嘴巴,把這夥高來高去,來無影去無蹤的闖軍吹的神乎其神,而且隨着大戶人家護院力量的增強,似乎有過幾次較大規模的衝突……幾家勳戚家裡,特別是成國公朱純臣的府邸,一次就搬出過二十來具屍首。

這等事,自然也就瞞不了人了,但妙就妙在,沒有一家人選擇報給順天府或是錦衣衛知道,所以官面上也是樂得裝傻,不必多事。

誰知道闖軍何時能打到北京來,這個時候插手進這種事,是不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

所以城中只是暗流涌動,多少人高來高去,或是暗中潛伏,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精采的大戲,但對很多百姓來說,只是心口相傳的流言消息,究竟如何,除了少數人和局中人之外,怕是誰也不清楚了……

……

……

這一天天色晦暗,老天爺不知道是什麼事不高興,一整天功夫都不曾破顏一笑。到了傍晚,纔是西洋鐘上四點來鐘的光景,已經很有些敗家子在家中點燈照亮了。

城門處的守兵也是懶洋洋的,這麼冷的天兒,誰他媽願意在城門口誰站着誰去站,大爺們可不伺候!一天的餉錢只勉強夠一家老小的嚼穀,快過年了,想給小孩兒買點零食,給家裡大人贖回當鋪裡的棉襖的錢都湊不出來……這個差除了瘋子,怕是誰也當的無精打采。

也就是混日子罷了……

天一黑,不必管時辰,按時關門就是,就在這功夫點兒,有個守卒攏着雙手,突然道:“嘿,出了奇了,你們看,有一隊人往城門來了。”

他們守的是外城的永定門,這些日子,只見駝隊馬隊騾隊車隊往南走,拖家帶小,舉家搬遷的樣子。但整隊人往京師裡來的,這些天來,還真是頭一回。

就算是往年必至的送南貨的商隊也不見蹤影,眼前這一隊十來人的隊伍,卻是打哪兒來的?

“等近了再盤問……好傢伙,可多少天沒開市了!”

衆守兵都是摩拳擦掌的樣子,也難怪,現在商隊極少願意北上,河南已經失了大半,山東也有小股遊騎賊患,大局如此,平常這會子北上的人都不敢來了,總得觀風望色,等大局底定了再說。

沒有人來,看守城門自然也就沒有油水可撈……比起成羣的商隊,那些小老百姓身上才幾個大錢!

看見屬下如此,領隊的守備官兒也只是笑,京營以前是鐵打的飯碗,缺誰也缺不着他們,現在也是難了,武官都是幾個月沒關餉,守備家裡也是沒有餘糧了。

“喲,是魏爺!”

“魏大人!”

“魏大哥!”

正準備狠幹一票的守門卒突然喧鬧起來,守備官一聽聲響,也是渾身一震,回頭一看,果然是一個穿着六品武官的大漢從城門裡頭騎馬過來,此人卻是京營的選鋒把總魏嶽,官職不高,但差事要緊,選鋒把總整個五軍營也就八個人。武藝身手是沒得說,爲人也豪爽,所以在京營中人緣很好,見他過來,沿途的守兵都是點頭哈腰,忙着上前打招呼。

“大哥,是你呀。”

守備和魏嶽也有交情,上前攀住馬鞍,笑道:“怎麼,什麼事把你老給驚動了?”

“來接個人。”魏嶽只一笑,從馬上跳下來,剛往城門外一看,便是點了點頭,道:“馮公子是信人,說是這個鐘點,果然這就來了。”

“嗨,原本兄弟們還想開個利市,原來是大哥的熟人。”

“不妨,”魏嶽掏出一小塊銀錠,笑道:“最近有兄弟發了財,兄弟有通財之誼……我手頭倒有點銀子,這裡總有七八兩了,給兄弟們買點酒菜吃。”

“好,好。”守備笑的見牙不見眼的,接了銀子,又是沒話找話,問道:“接的是誰啊?”

“天津巡撫的公子,來京辦事,當年我受他叔父和父親恩惠,所以來接一接,不相干的……”魏嶽隨口而答,見騎隊近了,便是大步迎上前去。

第184章 變亂(1)第173章 李巖(2)第29章 閣臣第203章 餘波(12)第40章 陣列第136章 南京(24)第14章 先聲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316章 會戰(52)第276章 會戰(12)第171章 練兵(3)第5章 賜刀第287章 會戰(23)第66章 熱血(9)第165章 淮上(3)第198章 餘波(6)第308章 會戰(44)第93章 風雲(9)第221章 轉折(1)第264章 序幕(10)第187章 變亂(4)第285章 會戰(21)第219章 火器(2)第93章 風雲(9)第299章 會戰(35)第40章 陣列第78章 密議第182章 變化(8)第270章 會戰(6)第219章 火器(2)第248章 轉折(28)第180章 變化(6)第222章 轉折(2)第27 年末第15章 一揖第324章 會戰(59)第17章 渭南第167章 淮上(5)第193章 餘波(1)第224章 轉折(4)第24章 各方第62章 熱血(5)第233章 轉折(13)第192章 變亂(9)第138章 南京(26)第306章 會戰(42)第298章 會戰(34)第157章 南京(45)第56章 出宮第149章 南京(37)第347章 決勝(22)第89章 風雲(5)第295章 會戰(31)第7章 崇禎第296章 會戰(32)第186章 變亂(3)第295章 會戰(31)第33章 羣英會(3)第6章 人心第110章 立基(12)第142章 南京(3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299章 會戰(35)第49章 城門第135章 南京(23)第62章 熱血(5)第103章 立基(5)第287章 會戰(23)第51章 兄弟第78章 密議第246章 轉折(26)第290章 會戰(26)第119章 南京(7)第35章 羣英會(5)第135章 南京(23)第73章 盛京第69章 熱血(12)第279章 會戰(15)第181章 變化(7)第281章 會戰(17)第260章 序幕(6)第330章 會戰(39)第177章 變化(3)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83章 重逢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70章 免送第8章 進言第175章 變化(1)第81章 史公第232章 轉折(22)第201章 餘波(10)第58 熱血(1)第263章 序幕(9)第63章 熱血(6)第322章 會戰(57)第80章 福王第172章 李巖(1)第296章 會戰(32)第70章 免送
第184章 變亂(1)第173章 李巖(2)第29章 閣臣第203章 餘波(12)第40章 陣列第136章 南京(24)第14章 先聲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316章 會戰(52)第276章 會戰(12)第171章 練兵(3)第5章 賜刀第287章 會戰(23)第66章 熱血(9)第165章 淮上(3)第198章 餘波(6)第308章 會戰(44)第93章 風雲(9)第221章 轉折(1)第264章 序幕(10)第187章 變亂(4)第285章 會戰(21)第219章 火器(2)第93章 風雲(9)第299章 會戰(35)第40章 陣列第78章 密議第182章 變化(8)第270章 會戰(6)第219章 火器(2)第248章 轉折(28)第180章 變化(6)第222章 轉折(2)第27 年末第15章 一揖第324章 會戰(59)第17章 渭南第167章 淮上(5)第193章 餘波(1)第224章 轉折(4)第24章 各方第62章 熱血(5)第233章 轉折(13)第192章 變亂(9)第138章 南京(26)第306章 會戰(42)第298章 會戰(34)第157章 南京(45)第56章 出宮第149章 南京(37)第347章 決勝(22)第89章 風雲(5)第295章 會戰(31)第7章 崇禎第296章 會戰(32)第186章 變亂(3)第295章 會戰(31)第33章 羣英會(3)第6章 人心第110章 立基(12)第142章 南京(3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299章 會戰(35)第49章 城門第135章 南京(23)第62章 熱血(5)第103章 立基(5)第287章 會戰(23)第51章 兄弟第78章 密議第246章 轉折(26)第290章 會戰(26)第119章 南京(7)第35章 羣英會(5)第135章 南京(23)第73章 盛京第69章 熱血(12)第279章 會戰(15)第181章 變化(7)第281章 會戰(17)第260章 序幕(6)第330章 會戰(39)第177章 變化(3)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83章 重逢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70章 免送第8章 進言第175章 變化(1)第81章 史公第232章 轉折(22)第201章 餘波(10)第58 熱血(1)第263章 序幕(9)第63章 熱血(6)第322章 會戰(57)第80章 福王第172章 李巖(1)第296章 會戰(32)第70章 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