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會戰(8)

煙的話題結束,范文程肚皮裡藏着兩件事,略想了一想,便是決定先說周鐘的。

等他一開口,多爾袞和濟爾哈郎就只顧着吸菸,沒一會兒,整個殿閣內就是煙霧繚繞,嗆的人很難受。

好在范文程也是此中高手,他在王爺面前是沒資格抽菸的,正好,也解解饞。

等他說完,多爾袞先不表態,只是看向濟爾哈郎,問道:“輔政王怎麼看?”

“似乎有理,但似乎……”

濟爾哈郎緊皺眉頭,答道:“就是有點擔心,萬一地方可以平靖拿下來,剃髮令下,激起反囘抗怎麼辦?”

多爾袞也是眉頭緊皺,只顧吸菸,一盒煙好歹幾十支,沒一會功夫,就已經被他抽囘了大半。

半響過後,他才舒展眉頭,向着濟爾哈郎道:“我想明白了。”

“請攝政王爺明示。”

“這個周某的意思,是反正要降的肯定降,也會剃髮。你們看三順王囘還有平西王,是不是降了就全軍剃髮了?”

“這個倒是。”

“不肯降的,怎麼也不會降。肯降的,剃髮只是小事。若是首鼠兩端,剃髮就是見其心志的第一步,你們想,剃髮也不肯,怎麼會願真心投降?”

說這到,濟爾哈郎和范文程都有點被說服的感覺,兩人都是頻頻點頭,均覺得多爾袞的話甚是有理。

“姓周的說話十分精警,降或不降,衣冠看似小事,實則就是漢囘人心裡那點子彆扭勁兒在作怪。說大了,也就是天命之爭!”

“攝政王爺的話叫奴囘才茅塞頓開,”范文程眼中波光閃爍,沉聲道:“衣冠同,才談的上混元一宇。不然的話,現在平定了,將來我滿人不過數十萬,漢囘人卻有億兆,衣冠不同,而一旦有反覆,我大清就危矣。”

濟爾哈郎接着道:“既然現在上下都願混元一宇,不是存着搶一把就退回去的糊塗心思。我看哪,遲早要改,不如趁着大軍出動,強令天下都改。不然的話,現在平定了,將來一改,又生反覆,不是多費一番手腳嗎?”

“這事兒,不能拖!”

多爾袞神色冷峻,毅然道:“多少朝代,建立時人才多,能拿定主意,咬住牙關做大事。明朝的太祖和成祖,就是如此。但往後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大清,也不知道是什麼樣兒,不過我手裡頭能做的事,總不會推給後人。現在把這件大事做了,我死之後,對太宗皇帝也可告無愧。”

打從多爾袞的嘴裡說起皇太極其實是極少極少的,雖然皇太極在臣民心中是胸襟博大,而且也確實是一個英主,但對他的兄弟們來說,這個哥囘哥卻實在不咋地。

當年努兒哈赤確實十分喜愛多爾袞,特別是喜歡多鐸。

加上阿濟格,哥仨全是一母所出,努爾哈赤喜歡幼子,早早就給了兩白旗的佐領給這兄弟三人均分,並且也確實有傳位多爾袞的打算。

不過也就是打算罷了,後金當時還有奴囘隸制國囘家的殘餘,很多大事努爾哈赤能做主只是因爲他是族長,是老家長,是軍事集囘團起家的領囘袖。

但族中有各種能對抗他的力量在,他的兒子們也是身經百戰,身邊都有忠誠勇敢的部曲,平常軍政事物,努爾哈赤可以憑着威望當家作主,但涉及汗位之爭,他的話可就不一定能頂事了。

反正不管真囘相如何,老奴一死,多爾袞的生囘母就被囘迫殉囘葬,這是一筆大仇。然後他親愛的皇太極哥囘哥搶了他的佐領,搶了父汗留給他的財物馬匹,隨便給點東西就把兄弟三人給打發了。

這筆賬,就算成年之後效力多年,深得皇太極信任,早早封了親王的多爾袞,也是從來沒有一天忘記過。

皇太極一死,他的心思就是要接回原本屬於他的汗位,而當時代善等諸旗勢力沒有堅決反對,多爾袞的才幹是一回事,衆人覺得皇太極對多爾袞畢竟有愧,又是另一回事了。

“你們不要看,”多爾袞神色複雜,不過還是很快的向兩人道:“太宗皇帝在我心中仍是英主,國俗不可易,父汗和太宗皇帝都是這般看法,所以,我決定了,南路軍敗懷慶之敵,西路軍敗李自成之後,我就下剃髮令!”

“攝政王!”

“王爺……”

這個決定,雖然范文程和濟爾哈郎都不會反對,但畢竟實在是太過重大了!

兩人都深知北京的軍心民心,現在不剃髮,謠言都是一天三起,如果真的下剃髮令,天下騷然大亂,固然可以辯明敵我,並且叫那些首鼠兩端的人下定決心,而且此事確實是國策,絕沒有更改的可能。

但無論如何,剃髮令下,可能就會有不可測的局面!

歷史上多爾袞在進山海關就急不可耐的下剃髮令,同行的八旗貴胃也是一般的想法。後來北京未下,而且前途未定,所以這個剃髮令就取消了。

在打下北京後不久,多爾袞就又一次下剃髮令,這一次又是因爲時機不大成熟,百官反對,城中百姓民心不附,爲了穩定大局,同時也是因爲有幾場大仗要打,南明最少在表面上還是龐然大物,李自成也擁有極強的實力。

天下未定,爲了拉攏人心,多爾袞不得不多次表示,剃髮是滿洲國俗,不會強迫漢人依從,所謂武剃文不剃,官剃民不剃。

其實真正嚴格執行剃髮令的,就是武將和降兵。任何武將,包括吳三桂在內,投降的第一件事,便是剃髮。

而剃髮易服之後,這些畜生似乎也真的換了個人,戰鬥力急劇增加,信心爆棚,這也是叫後世十分痛恨的一件事。

只剃武將和士兵,連文官也沒有剃頭,所以短期之內,清廷就安定下來。

後來阿濟格打跨了李自成,多鐸下南京,杭州。

多爾袞認爲戰事已經結束,當時的情形也確實太過順利了,清軍入關後,除了潼關一戰外,幾乎沒打過一場象樣的戰爭,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天下似乎已經入手了。

江南半壁是要支撐點的,沒有南京,江南就絕不是一個整體!

從戰略態式上來說,多爾袞的判斷也確實有其道理。不過,剃髮令一下,全國就演變成另外一個樣子,這也是出乎他和很多滿洲貴族的意料之外。

其實當時的明朝已經從根子上爛掉了,士大夫階層拋棄了舊朝,軍隊是制度上的完全失敗,文武兩個輪子俱失,如果沒有剃髮令,清朝確實能成爲一個最輕鬆建立的王朝。

因爲這個國家的主體是農民,對農民來說,朝廷是傳說,賦稅纔是關係到自己身家性命的東西。只要能活下去,完糧納稅後還能養活自己家小,換朝廷對他們是無所謂的事。

很多農民可能一生沒有出過村莊,沒見過縣城是什麼模樣,朝代更迭,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但剃髮令一下,一切就變的與以前不同了。

中國人最能感受到亡國之痛的,大約就是明末時的漢人百姓了。

這一層,多爾袞不會明白,在他的朝廷中有不少人明白,但真正敢於說出口來的,也就是順治十一年時的陳名夏了。

不過陳名夏的下場,也是十分悽慘,可見滿洲貴族對剃髮易服的根本國策是有多麼的堅持,他們,就算殺光漢人,也不會留一個衣冠上與他們不同的漢人!

這是一場氣運之戰,文明之戰,可惜的是,歷史上的漢人輸了。

幾十年的勝利已經給了多爾袞足夠的信心,就算是濟爾哈郎也是如此,多爾袞既然決心下定,濟爾哈郎便也不說什麼,只點了點頭,向着多爾袞道:“攝政王既然下定決心,那就如此決斷好了。”

“也要召集王大臣會議。”多爾袞很沉穩的道:“這等大事,要看大家有沒有什麼話可說。”

“王爺說的甚是。”

范文程先應了,接着便是說起鎮國公嶽樂之事。

“他爺兒倆也是靜極思動了。”多爾袞面帶嘲諷之色,笑道:“饒餘郡王自己不方便說,索性叫這兒子來撞木鐘。”

原來今晨在宮門外同范文程說話的便是鎮國公嶽樂,其父就是饒餘郡王阿巴泰,父子均以武勇聞名,不過阿巴泰混的並不得意,當了多少年的貝勒,纔剛剛封的郡王,他的子侄之中,封親王的都很多了。

多爾袞決斷了一件大事,心態十分輕鬆,因點頭道:“他們倒是可以出京,就去山東吧,那裡兵力實在太薄弱了一些!”

“嶽樂很穩重,和他父親先一起,等有大征伐,還是要叫他也跟着。”

濟爾哈郎對嶽樂印象極佳,不願叫這個年輕的鎮國公常年跟在阿巴泰跟前。因爲饒餘郡王實在不怎麼討人喜歡,年資又長,處處擺老資格,所以肯定不會安排大戰給阿巴泰打。說是叫他出鎮山東,最多幾個月或半年多,一定會再行召回,投擲閒散,絕不會給阿巴泰立功當親王的機會。不過嶽樂人很不錯,確實沉穩有禮,所以多爾袞對他也並無惡感,當下便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下來。

第309章 會戰(45)第21 晉商第160章 南京(48)第182章 變化(8)第15章 一揖第72章 六率第334章 決勝(9)第201章 餘波(10)第337章 決勝(12)第78章 密議第100章 立基(2)第197章 餘波(5)第348章 決勝(23)第239章 轉折(19)第11章 瘋狂第96章 風雲(12)第310章 會戰(46)第293章 會戰(29)第210章 收穫(3)第134章 南京(22)第137章 南京(25)第278章 會戰(14)第148章 南京(3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94章 風雲(10)第164章 淮上(2)第90章 風雲(6)第236章 轉折(16)第207章 餘波(16)第248章 轉折(28)第71章 犧牲第154章 南京(42)第22 選擇第79章 爭執第6章 人心第211章 收穫(4)第252章 轉折(32)第41章 走路第111章 立基(13)第182章 變化(8)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194章 餘波(2)第196章 餘波(4)第282章 會戰(18)第43章 軍師第227章 轉折(7)第291章 會戰(27)第285章 會戰(21)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68章 會戰(4)第158章 南京(46)第256章 序幕(2)第12 揉搓第191章 變亂(8)第81章 史公第273章 會戰(9)第148章 南京(36)第136章 南京(24)第42章 好手第239章 轉折(19)第31 羣英會(1)第67章 熱血(10)第31 羣英會(1)第232章 轉折(12)第320章 會戰(38)第90章 風雲(6)第233章 轉折(13)第324章 會戰(59)第142章 南京(30)第270章 會戰(6)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03章 餘波(12)第191章 變亂(8)第139章 南京(27)第308章 會戰(44)第256章 序幕(2)第30章 失控第175章 變化(1)第230章 轉折(20)第37章 羣英會(7)第194章 餘波(2)第54章 理想第295章 會戰(31)第245章 轉折(25)第14章 先聲第191章 變亂(8)第200章 餘波(8)第230章 轉折(20)第90章 風雲(6)第246章 轉折(26)第199章 餘波(7)第164章 淮上(2)第162章 南京(50)第233章 轉折(13)第33章 羣英會(3)第118章 南京(6)第230章 轉折(20)第334章 決勝(9)第185章 變亂(2)第168章 淮上(6)
第309章 會戰(45)第21 晉商第160章 南京(48)第182章 變化(8)第15章 一揖第72章 六率第334章 決勝(9)第201章 餘波(10)第337章 決勝(12)第78章 密議第100章 立基(2)第197章 餘波(5)第348章 決勝(23)第239章 轉折(19)第11章 瘋狂第96章 風雲(12)第310章 會戰(46)第293章 會戰(29)第210章 收穫(3)第134章 南京(22)第137章 南京(25)第278章 會戰(14)第148章 南京(3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94章 風雲(10)第164章 淮上(2)第90章 風雲(6)第236章 轉折(16)第207章 餘波(16)第248章 轉折(28)第71章 犧牲第154章 南京(42)第22 選擇第79章 爭執第6章 人心第211章 收穫(4)第252章 轉折(32)第41章 走路第111章 立基(13)第182章 變化(8)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194章 餘波(2)第196章 餘波(4)第282章 會戰(18)第43章 軍師第227章 轉折(7)第291章 會戰(27)第285章 會戰(21)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68章 會戰(4)第158章 南京(46)第256章 序幕(2)第12 揉搓第191章 變亂(8)第81章 史公第273章 會戰(9)第148章 南京(36)第136章 南京(24)第42章 好手第239章 轉折(19)第31 羣英會(1)第67章 熱血(10)第31 羣英會(1)第232章 轉折(12)第320章 會戰(38)第90章 風雲(6)第233章 轉折(13)第324章 會戰(59)第142章 南京(30)第270章 會戰(6)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03章 餘波(12)第191章 變亂(8)第139章 南京(27)第308章 會戰(44)第256章 序幕(2)第30章 失控第175章 變化(1)第230章 轉折(20)第37章 羣英會(7)第194章 餘波(2)第54章 理想第295章 會戰(31)第245章 轉折(25)第14章 先聲第191章 變亂(8)第200章 餘波(8)第230章 轉折(20)第90章 風雲(6)第246章 轉折(26)第199章 餘波(7)第164章 淮上(2)第162章 南京(50)第233章 轉折(13)第33章 羣英會(3)第118章 南京(6)第230章 轉折(20)第334章 決勝(9)第185章 變亂(2)第168章 淮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