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好手

---

諸君,請記住,投本人莊嚴一票~

----

傍晚時分,朱慈烺召來一羣武官,團團圍坐在自己身邊。

“打仗是要有個人武勇,比如人家一刀砍來,你擋的住,就保的住性命,擋不住,就叫人取了首級。”

當着這些個心腹武官,朱慈烺也沒有那麼多虛文,自己都是盤腿坐在地上,開頭的話,就是叫在場衆人精神一振。

都是武藝高強的人物,王源的拳法刀槍,李恭的梨花槍、魏嶽的弓馬騎射,無一不佳。這方面頂尖的人物,如何能不明白朱慈烺話語中蘊含的道理?

“但一個人打仗,靠的是自己的武勇,甚至斬帥奪旗,奪城先登,自己的武藝一定要精強。但如果是數萬人之間的對陣,身爲統帥,又該如何?”

“那便要講求戰陣之法了!”王源扯着自己下巴上不長的短鬚,插話道:“所謂陣而後戰,就是因爲人一多,就要講個隊形,人家一千,咱也一千,人家一千人都夠着砍你,你陣形不好,一千人只好當六百用,豈不是天大的傻子?”

“嗯,對了!”

朱慈烺也是最近在京營中久了,才明白。古人也不全是傻子,爲什麼要講什麼狗屁陣法,還弄出那麼多花哨的陣形來?其實也就是除了名將之外,在對臨陣時的戰陣掌握,一般人心中並沒有感覺。

怎麼把自己麾下這幾千人鋪排開,一般人做起來就難了,如果是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呢?

韓信的所謂劉邦能帶十萬人,並不是貶低,實在是這胯下侯精緻的馬屁啊……

“所以說,要做到對陣法的精確掌握,全軍如一人,要方則方,要圓則圓,特別是臨陣之時,有進無退,步伐相差彷彿……”

朱慈烺這回看着王源,笑道:“要是這麼說的話,是不是連走路也要練?”

在場衆人,都是挺直腰桿,用敬服的眼光看向這位年不及弱冠的太子爺。

這位爺,除了身手越來越好,胸中這經天緯地般的文章,也是越做越好了。下午練走路的時候,步伐都是用從宮中急調來的腰鼓來控制,誰沒有走在直線上,或是下意識的低頭看路,要麼步伐跨大了……軍棍就會毫不留情的打在身上。

在平均每人捱了三五棍後,傍晚時大家都走的象個樣子了。

這樣練法,要說心裡一點火氣沒有,也是絕不可能。但太子親口解釋,說的深入淺出,一下子就把道理給說明白了。

“怪了!”王源使勁扯自己的鬍子,頗感苦惱的道:“爲什麼以前沒有人練這個走路的法子?”

“戚少保的各種小陣,其實也很講究。”朱慈烺笑一笑,向衆人道:“不過我們是馬軍,現在也不必練那些了,時間緊急,我現在能磨練大家的,其實就是眼前這些。一個軍人要令行禁止,不驕不躁,軍令一下,唯知向前,這隊列軍姿行止之法,其實也是很要緊的……就是這樣,大家散了吧。”

這也算是個小型的交心會,眼前這十幾個人,除了幾個老百戶軍官外,都是在訓練中嶄露頭角被發覺的人才,他們在純粹舊式的軍隊裡沒有出頭,現在卻被朱慈烺發掘提拔出來,滿心滿腹,也都只有效死兩個字罷了。

當下全體起身,也並不跪拜,只是一起行了個軍禮,然後便各自返回營房。

內操緊急,所以朱慈烺已經在萬歲山叫人安排住處,皇城地方實在是大,住進幾百人跟玩兒似的,撒一把沙子在沙漠中的感覺。

訓練的事他很急,這幾天是沒白沒黑撲在上面,看着他跟沒事人似的,就是和一羣軍官說話時,也是面面俱倒,唯恐遺漏什麼……但其實內心之中,也是急切的很了。

“魏嶽留下!”

“是。”

等衆人走後,朱慈烺先瞟了此人一眼……在下午的訓練中,魏嶽雖是後來的,不過配合度很高,雖然也捱了幾棍,不過因爲用心很深,所以學的很快,整個隊伍中,就是他和寥寥幾個人挨的打最少了。

他心中明白:“這廝……懂得我的心意啊。”

現在這會,練隊列行止,日後當然也是有用,對近在眼前的大事,可能也有幫助。但眼前這支武裝,一定要牢牢抓在手中,要把自己的權威深值入人心最深之處……還有什麼比近代軍隊的養成訓練法,更可以方便快捷的達到這個目標?

其心也深,其行也漸……穿越至今,朱慈烺在心術和行事上,也是漸漸和這個時代開始契合了……

“怎麼樣?”朱慈烺此時站起身來,站在高臺之上,放眼向前看去,整個紫禁城是全在眼中。

在這種地方,原本是該有一股子豪氣,但此時的他,是真的豪氣不起來了。

整個禁城,看過去是蕭瑟無比,永巷積雪當然全部打掃乾淨,但殿宇頂端卻是斑駁陸離,格外添了幾分悽惶。

時間已晚,禁城中到處都是行走的人羣,在這萬歲山上看過去,就如同一隻只青綠白紅的螞蟻。

此時此刻,禁城之中,是否已經如他心願,提前發動請遷南京之事?

搭上了王家彥這條線,自然而然的也是和李邦華等人有所聯絡,皇太子當然不便直接說什麼話,但私下示意,卻仍然是朱慈烺能夠做到的。

此事關係極爲要緊,要在以前,朱慈烺是根本聯絡不上這些大臣,大明祖制皇太子可以監國理政,但時勢不同,從嘉靖之後,皇太子身份處境都很尷尬,絕不能公然插手朝政。所以朱慈烺被困在深宮裡,說他能影響朝局,那是天大的笑話。

沒奈何,皇太子只能抓這一小支軍隊,辛苦經營,甚至化裝去打家劫舍,也是在制度之內,他實在是沒有任何辦法可言。

現在這時候,終於是困龍也遇着了一點活命之水,這個機會,怎麼能夠放過?

在他的授意之下,按歷史的慣性,仍然是由左中允李明睿先進言,但底下的李邦華萬不可提出太子南遷監國之議,相反,這個老臣一定要堅持與李明睿同議,只要李邦華和王家彥等衆口一詞,在最爲關鍵的時候,一起支持南遷之議,則大事可成了。

現在離過年還有幾天功夫,李自成還遠在西安,再長的鞭也及不了。只要南遷定議了,年後大家搬細軟,欽定跟隨的大臣太監宮人等等,最多半個月,到明年一月之前,幾千人浩浩蕩蕩往天津去吧……

時間緊急,朱慈烺又是行險暗中還有安排,所以南遷之事,絕不容拖延!

他能等到現在才問,魏嶽已經是極佩服的了。當然,事情發展不會以朱慈烺的急切於否而發生變化,太子爺要是這一點城府心機也沒有,那不如大家一起死求算了……

“回小爺的話……”魏嶽現在也不再殿下長殿下短了,除了訓練時外,也是用這種內臣的極親近的稱呼。

至於“主兒”之類的太監稱呼,那是打死也不肯說的。

他欠了欠身,神色恭謹的答道:“回小爺的話,左中允李明睿已經上奏了。明日正好是朝議,左都御史李老大人,王侍郎大人,都會上奏……”

說到這,魏嶽神色也是一派輕鬆,微笑道:“一切都是按小爺的安排行事,不再留力,由馮公子暗中牽頭聯絡,馮府二太爺雖然致仕了,但影響猶在,明日朝議,贊同南遷者必定一擁而上……這樣情形下,皇上的心意就可以定下來,一切,就將如小爺所料般的進行了吧。”

“呼,應該如此了。”

朱慈烺也是長出口氣,若是這般,大家就真的準備走路閃人了……現在北方這殘破情形,這物價民生,這災荒不斷的,丟給李闖和建奴去折騰吧……南方有了主心骨,而不是福藩和潞藩爭奪大位,情形恐怕也和歷史上不相同吧?

有了江南財賦之地,此消彼長,底下的事,又該如何呢?

想到此,朱慈烺的臉上也是有了笑意……還真是很期待啊。

……

……

從萬歲山上下來,朱慈烺還並沒有急着去乾清宮。最近這段時間他的膽子也是越來越大了,除了早晨的請安還不敢省事,晚上的時候,大半的地方都不去請安了,只是忙着自己的大事要緊,只是崇禎那裡還簡省不得,不過此時皇帝還在辦事見人,總得天黑透了,再去請安爲宜。

況且,他還有自己的事。

從東一長街出來,再到中左門,暮色之中,在殘雪猶存的宮門殿階上,一個錦衣衛校尉正哈着白氣,踩着咯吱咯吱的積雪不停的走動取暖。

遠遠見了皇太子儀仗過來,那錦衣衛頓時小跑過來,就在殘雪上跪下行了一禮。

“起來,起來!”朱慈烺笑着攙扶起這個姓李的伶俐校尉,笑道:“以後天天進來,不要講這麼多規矩了。”

“回小爺,臣可不敢……禮不可廢啊。”

朱慈烺笑了一笑,直截問道:“今天怎麼樣?”

“從山西過來一隊糧隊,在他們住的客棧住了一宿,今天一早,就打德勝門出去,說是回晉省去了。”李姓校尉皺着眉,答道:“按小爺的吩咐,咱們沒有敢打草驚蛇,只是繼續圍着他們下腳的地方就是。”

“好,你們辦的很好!”朱慈烺展顏一笑,嘉獎道:“短短几天功夫,你們就能查出闖賊下落,而且佈置得當,不愧是錦衣親軍,也不愧是親軍中的好手!”

第206章 餘波(15)第202章 餘波(11)第173章 李巖(2)第248章 轉折(28)第108章 立基(10)第163章 淮上(1)第314章 會戰(50)第272章 會戰(8)第153章 南京(41)第260章 序幕(6)第337章 決勝(12)第267章 會戰(3)第146章 南京(34)第78章 密議第252章 轉折(32)第202章 餘波(11)第150章 南京(38)第95章 風雲(11)第37章 羣英會(7)第115章 南京(3)第291章 會戰(27)第272章 會戰(8)第25 殺人第104章 立基(6)第92章 風雲(8)第333章 決勝(8)第75章 告示第133章 南京(21)第177章 變化(3)第109章 立基(11)第1章 重生第216章 收穫(9)第261章 序幕(7)第135章 南京(23)第197章 餘波(5)第261章 序幕(7)第188章 變亂(5)第193章 餘波(1)第69章 熱血(12)第1章 重生第180章 變化(6)第220章 火器(3)第218章 火器(1)第96章 風雲(12)第10章 校閱第151章 南京(39)第75章 告示第343章 決勝(18)第148章 南京(36)第280章 會戰(1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110章 立基(12)第33章 羣英會(3)第43章 軍師第168章 淮上(6)第160章 南京(48)第170章 練兵(2)第201章 餘波(10)第154章 南京(42)第321章 會戰(56)第226章 轉折(6)第289章 會戰(25)第85章 風雲(1)第320章 會戰(38)第271章 會戰(7)第20章 巧遇第331章 決勝(6)第328章 決勝(3)第290章 會戰(26)第230章 轉折(10)第221章 轉折(1)第211章 收穫(4)第230章 轉折(10)第326章 決勝(1)第176章 變化(2)第295章 會戰(31)第155章 南京(43)第252章 轉折(3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71章 會戰(7)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189章 變亂(6)第237章 轉折(17)第40章 陣列第194章 餘波(2)第292章 會戰(28)第297章 會戰(33)第162章 南京(50)第51章 兄弟第166章 淮上(4)第315章 會戰(51)第46 父子第183章 變化(9)第57章 陷落第104章 立基(6)第144章 南京(32)第268章 會戰(4)第54章 理想第166章 淮上(4)第308章 會戰(44)
第206章 餘波(15)第202章 餘波(11)第173章 李巖(2)第248章 轉折(28)第108章 立基(10)第163章 淮上(1)第314章 會戰(50)第272章 會戰(8)第153章 南京(41)第260章 序幕(6)第337章 決勝(12)第267章 會戰(3)第146章 南京(34)第78章 密議第252章 轉折(32)第202章 餘波(11)第150章 南京(38)第95章 風雲(11)第37章 羣英會(7)第115章 南京(3)第291章 會戰(27)第272章 會戰(8)第25 殺人第104章 立基(6)第92章 風雲(8)第333章 決勝(8)第75章 告示第133章 南京(21)第177章 變化(3)第109章 立基(11)第1章 重生第216章 收穫(9)第261章 序幕(7)第135章 南京(23)第197章 餘波(5)第261章 序幕(7)第188章 變亂(5)第193章 餘波(1)第69章 熱血(12)第1章 重生第180章 變化(6)第220章 火器(3)第218章 火器(1)第96章 風雲(12)第10章 校閱第151章 南京(39)第75章 告示第343章 決勝(18)第148章 南京(36)第280章 會戰(1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110章 立基(12)第33章 羣英會(3)第43章 軍師第168章 淮上(6)第160章 南京(48)第170章 練兵(2)第201章 餘波(10)第154章 南京(42)第321章 會戰(56)第226章 轉折(6)第289章 會戰(25)第85章 風雲(1)第320章 會戰(38)第271章 會戰(7)第20章 巧遇第331章 決勝(6)第328章 決勝(3)第290章 會戰(26)第230章 轉折(10)第221章 轉折(1)第211章 收穫(4)第230章 轉折(10)第326章 決勝(1)第176章 變化(2)第295章 會戰(31)第155章 南京(43)第252章 轉折(3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71章 會戰(7)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189章 變亂(6)第237章 轉折(17)第40章 陣列第194章 餘波(2)第292章 會戰(28)第297章 會戰(33)第162章 南京(50)第51章 兄弟第166章 淮上(4)第315章 會戰(51)第46 父子第183章 變化(9)第57章 陷落第104章 立基(6)第144章 南京(32)第268章 會戰(4)第54章 理想第166章 淮上(4)第308章 會戰(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