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保全武裝

盧光稠突然意識到,此刻虔州和吉州已經沒有了“外部”威脅,所以不單是不應該帶兵去接收新干,而是整個吉州和虔州,都不應該再維持一支大規模的州兵了!

以前,大唐四境安寧的時候,虔州有多少兵馬?不過是五百多人而已啊!

僅僅是能清剿一下不成氣候的匪盜罷了。

現在吉州和虔州有多少兵馬?一萬五千多!

相比吉州和虔州稀少的丁口和不算富裕的收入來說,這個數字當真是都過於龐大了。

此前,還能以防備錢鏐維持,現在呢?

盧光稠明白爲什麼揚波軍可以大方地讓盧光睦去接收新凎了,因爲下一步,下一步就是要解除盧氏的武裝了啊!

沒有武裝力量的盧氏,便是佔據了江西全境,又能如何?

盧光稠想到這層意思,緊張地朝譚全播看來:“有沒有什麼辦法?”

譚全播思索了片刻,倒是想到了一個主意:“韶州與刺史有殺子之仇,刺史不妨將大軍,往韶州方向轉移!”

盧光稠想了想,這確實是個辦法,便立即下令,準備將大軍往南調動,不過,臨到要下令,他又猶豫了起來:“是不是要跟揚波軍招呼一聲?”

譚全播點了點頭:“某軍雖然不受揚波軍轄制,可畢竟與他們相鄰,軍隊調動,還是知會一聲好一些!”

這也是應有之義,盧光稠也不再猶豫,立即派人去告知李繼業。

然而,等那前去送信的人返回時,卻帶回了一個消息:

揚波軍已經發起了對韶州的攻略,盧刺史如果有意,進行協助,揚波軍表示歡迎。

同時,揚波軍還會提供一部分錢糧作爲支持。

只是,虔州軍的具體的進軍方略還要請告知一下,以方便雙反的協作。

等虔州軍開始進入戰場後,揚波軍會派聯絡員過來通傳戰局的進展等等……

聽到這個消息,盧光稠和譚全播齊齊地愣住了,他們萬萬沒想到,揚波軍在發動江西攻略的同時,還能在韶州動用兵力!

兩人相視一眼,都是暗暗叫苦:自己說要報殺子之仇,只不過是說說而已,誰想,竟然有弄假成真的趨勢!

“怎麼辦?”盧光稠一臉鬱悶地說道。

“先將部隊往韶關方向調動吧!”譚全播無奈地答道。

既然話都已經說出去了,難道就這樣改口說,既然你們去了,那某就不去了?

只能是先把部隊先往韶州派,至於接下來的事,暫時只能是拖……能拖得一時算一時。

畢竟,跟虔州和吉州相鄰的,除了韶州之外,還有湖南的地盤,還有衡州,還有郴州。到時候,可以說跟衡州有仇,跟郴州有怨吧,至於這說法有多大說服力,卻有點難說了……

然而,盧光稠和譚全播都沒想到,就算是這勉爲其難的理由,只怕也要站不住了。

因爲,湖南也是快要改弦易轍要姓王了。

前段時間,揚波軍派出四萬戰兵,依次取下撫州、饒州和洪州後,立即進逼江州。

可他們兵臨江州城下之後,卻沒有立即開始攻城,而是先將楊行密在江州之外的所有據點都掃蕩了一空,然後,又派了一萬多人在江州城外各處要道截斷,還將劉樹新的騎兵營留在江州外圍。

現在的江州,不但成了一座孤城,或明或暗的,還是一個巨大的陷阱。

就看楊行密派不派兵來救了。

隨後,便有一支一萬多的部隊,借道袁州,往湖南觀察使的治所潭州,也就是後世的長沙撲去。

現在湖南觀察使是劉建鋒——當然,這個職位是他自封的,就像盧琚自稱清海軍節度使一般,是沒有得到天子認可的。

因爲劉建峰得到這個職位,是明火執仗地從前任鄧處訥手裡搶來的。

當然,鄧處訥也是搶來的,他搶了上任湖南觀察使李裕的。

總之,你搶來,我再去搶,湖南的這些年,掌權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若是接下來被揚波軍再搶了,那定然是不會有人意外。

不過,劉建鋒搶鄧處訥的潭州的時候,卻是有些意外之處,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是邵州指揮使蔣勳。

蔣勳本是鄧處訥的大將,當劉建鋒從東邊而來,打到醴陵時,鄧處訥讓他領兵去龍回關駐守防禦。

誰知道,蔣勳是傻大粗,竟然被馬殷用火器唬住了,馬殷還騙他說,這是劉建鋒出身不凡,得了上天的眷顧。這個火器,便是劉建鋒所得的天火!

蔣勳還當真還以爲劉建鋒有什麼不凡之處,便退了兵……

然後,馬殷又獻策,讓劉建鋒帶兵穿了龍回關兵士的衣服,喬裝混進了潭州。

隨後,劉建鋒殺了鄧處訥,掌握了潭州大權。

而此前在龍回關放水的蔣勳,覺得自己立了功,便要求劉建鋒封他做邵州刺史。

шωш •Tтkā n •℃o

只是蔣勳是傻大粗,劉建鋒也是根直腸子,他哪裡能接受這種直接要官的事?自然是不許!

而時至今日,蔣勳也早就知道,這火器的關鍵之處,其實是在那火藥之上,而火藥者,不過是尋常的硝石、硫磺和木炭拌到一起就能成。

早先被馬殷加在劉建鋒頭上的光環自然也不攻自破。

知曉了這一切的蔣勳,對劉建鋒自然只剩下了怨恨,在一衆屬下的攛掇下,便不管劉建鋒準不準了,自己當起了邵州刺史……

他的理由也充足得很:既然你劉建鋒的湖南觀察使都是自封的,某自封個邵州刺史有什麼了不起的?

而劉建鋒得知蔣勳自封邵州刺史之後,自然是大怒,立即起大軍,往邵州撲了過去。

只是,劉建鋒手中的真正的精銳,只有自己和馬殷各自領着的幾千蔡州兵……馬殷還有三千多,而他卻只剩下了兩千上下。

別的所謂的大軍,都是裹挾而至的新兵,戰鬥力渣渣得很,自然是一直沒能建功。

劉建鋒不願意用自家的精銳蔡州兵去攻城,可這些新兵攻起城來,效果差得一塌糊塗。

所以,這征討之戰,從年初開始打,那時候,劉隱才接到李知柔,還在封州動員兵力,準備去打廣州;

隨後,幾個月的廣州攻防戰,揚波軍大勝後,又得無數的俘虜,開始編練新兵。

新兵練了三個月到半年不等,開始拉到江西參戰。

接下來,揚波軍在江西,已經將錢鏐的江西的幾個州都奪了……

而這場邵州攻防戰,還在僵持。

現在,揚波軍破了醴陵,馬上就要逼近潭州了。

而潭州的留守,正是馬殷。

卻不知道,馬殷又將如何應對?

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三章 內外隔絕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八十一章 散兵新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五十九章 自責不已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國璽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十七章 招攬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八章 內奸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十二章 他鄉故知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
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七十八章 蒙藹南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三章 內外隔絕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八十一章 散兵新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一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二十七章 殘破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五十九章 自責不已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國璽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十七章 招攬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八章 內奸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十二章 他鄉故知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六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八十八章 喋血越州(第四更)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