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

在後世,一看到十三太保這幾個字,立即就會想起李克用和他的兒子們……

雖然這十三個兒子中,只有一個李存勖是李克用親生的,別的都是義子。

不過,在大唐的律法中,義子也是有跟兒子一樣的法律地位的!

當然,這個兒子的範疇,更多地,指的是庶子。

所以,雖然李克用時常對他的兒子們說,某對你們,一視同仁!某死了之後,某會在你們之中選一個最賢能的,繼承某的位子。

但是,當他真的死了之後,卻還是理所當然地把位子傳給了,他親生的兒子:李存勖……

而李存勖,當真是他衆多兒子中,最優秀的嗎?

前期也許是很優秀,但當了皇帝后嘛……

在另一個時空,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李克用臨死時,給了他三支箭,分別交待了三個他最恨的仇人,分別是朱溫、劉仁恭和契丹人耶律阿保機。

李存勖便以這三支箭爲目標,終於平滅了四周的敵人,並擊敗朱溫創立的後梁,建立了後唐。

從這方面說來,李存勖,或許當真很了不起。

可就算他很厲害,可他的英明神武,到了這處,便打上了句號。

後唐建立之後,做了皇帝的李存勖的所作所爲,便只剩下了驕奢淫逸四個字。

他信任宦官、濫殺宿老臣屬、背信棄義……

他甚至還犯下了中國歷史上,伶人干政這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稀罕事。

他治理後唐的四年,被後世的史官,用四個字來總結:同光亂政。

相比之下,李克用的另一個義子:大太保李嗣源,也是李存勖之後的後唐第二任皇帝,便比李存勖要表現得好得多。

李嗣源在位時,政治總體比較清明,也注意關心民間疾苦,讓中原的老百姓,終於是能過了幾年好日子。

不說別的,單是後世史官對李嗣源治政的幾年的稱呼,便能一判高下:明宗之治!

可以說,在治理國家方面,李存勖比李嗣源,差了不止一個街區。

那李存勖是打仗最厲害的嗎?

其實也不是!

在十三太保中,論謀算,李嗣源也是很厲害的,而論勇猛,最厲害的,也許是第十三太保:李存孝!

尤其是在稗官野史中,李存孝甚至還被描繪成了,能與西楚霸王相提並論的絕世武將。

當然,正史的記載中,他的軍事能力沒有那麼誇張,可是,從龍紀元年開始……也就是王延興穿越的前一年起,李存孝確實是打了很多很漂亮的勝仗,爲李克用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李存孝剛猛有餘,謀略不足,若是歷史軌跡,還是按照那一個時空發展的話,乾寧元年,也就是現在的這一年的三月,這位李存孝,就因爲另一個太保,李存信的誣陷,而被李克用給車裂了。

可是,歷史的車輪,卻因爲王延興這隻小蝴蝶的出現,而發生了一點一點的偏轉,其影響,在景福年間,也就是剛剛過去的前兩年,開始影響到了北方。

其中的一道影響,間接地落在李存孝身上。

那還是景福元年時,李存孝與李存信奉李克用之命去打幽州李匡威。不過,李存孝和李存信兩人不和,所以,他們分別領有大軍,卻頓足不前。

而李匡威……原本幽州就不是什麼出產強兵的地方,一向以來,幽州的李匡威,是被公認的軟柿子。然而,這個軟柿子,卻因爲靠海,卻成了泉州聯合航運合作社傾銷鐵甲的客戶之一。

得了大量鐵甲裝備的李匡威,戰力大增,他沒有象另一個時空那樣等着李存孝和李存信過來攻,而是主動出擊……

在出擊前,他做了一番比較之後,選擇了二李之中,實力比較弱一點的李存信下手。

在那個時空中,李存信和李存孝雖然頓足不前,卻也沒吃什麼敗仗,可在這裡,李存信卻萬萬沒想到,李匡威竟然來偷襲自己,一時不查,居然被李匡威給打了個大敗!

而李匡威,也是得意忘形,在大勝之餘,卻失了防備,讓李存孝趁這個機會,一個猛衝過來,爆了李匡威的菊花……

在那個時空中,李匡威雖然最終也是落敗的結局,可擊破幽州軍的功勞,是李嗣勳的!

這是全然不同的變化,讓李存孝沒有遭受到李存信的誣陷。

也因爲他立下的大功,而獲得了潞州節度使的位置。進而他沒有再象另一個時空那般,要去跟外敵合謀來背叛李克用。而他所領的飛虎軍,也成爲了李克用手下的王牌中的王牌!

所以,當李克用得知李茂貞試圖進逼長安時,立即想到了李存孝。

他讓李存孝領飛虎軍爲先鋒打前陣,自己輕率三萬沙陀鐵騎緊隨其後,直奔潼關而來!

然而,讓李克用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鐵騎纔到夏縣,卻得到回報道,朱溫竟然已經領着大軍進了潼關!

朱溫怎麼跑這麼快了?李克用在驚訝宣武軍進軍神速的同時,突然想到:朱溫大軍是進了潼關,可他的糧道,卻要沿着汴河、黃河一路西進。

倘若是自己切斷了他的糧道,跑到潼關去的朱溫會怎麼樣?

“哈哈……”一陣大笑之後,自以爲是的李克用,立即調轉行軍的方向,直奔黃河而來!

待他到了黃河邊,看到黃河之上,果然有不少朱溫的糧船!

他立即下令大軍渡河,強攻黃河之上的宣武的據點。

果不其然,急着去救駕的宣武軍的後陣十分空虛,李克用輕易渡過了黃河,拿下了黃河南岸的桃林和陝州,將黃河之上,朱溫的糧道,一舉截斷!

李克用看到被自己攔截下來的宣武軍的糧船,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道,朱溫啊朱溫!某倒是要看你,是準備如何就着黃河水來吃土充飢!

然後,便將大軍屯駐在桃林和陝州,準備等着朱溫氣急敗壞地回軍,然後,好以逸待勞,擊破朱溫!

然而,朱溫一向心思都極爲縝密,會留下這樣的破綻,給李克用來利用?

此前,李存茂也有過威脅長安的時候,西進的朱溫大軍,都只行進到河中道,便沒有繼續前進,便是在提防李克用抄自己的後路。

這次,竟然會沒想到?

這是個套啊!李克用!

果然,就在李克用才紮下營盤不久,便異變突起……

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章 工程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艙同學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七章 傳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八章 仇讎相見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十九章 水力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四章 同行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
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章 工程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艙同學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七章 傳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二百一十三章 暴力破城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九十一章 無兵可派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八章 仇讎相見第五十四章 考試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十九章 水力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七十九章 尾隨追蹤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四章 同行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