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

朱思遠前來鼓動張武定去向董昌獻寶,才說噴火弩三個字,便讓張武定勃然大怒。

連忙分辨之後,張武定眼前一亮:這老騙子本事沒有,鑽營的心思還真不少……

便點了點頭:“那就勞煩道長安排了!”

老騙子頷首道:“此乃貧道之榮幸……不過,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老騙子立即換上了一副滿臉憂色的表情,沉重地說道:“那吳瑤與貧道有些不睦,貧道擔心,只怕他會從中作梗啊!”

張武定一聽,知道這傢伙肯定又有什麼幺蛾子要鬧,不耐地說道:“那又該如何?”

“貧道知道,有一人,正能剋制吳瑤,乃屯田郎中李瑜是也!此事若要成功,少不得此人助力!”老騙子說道。

火器之事,事關生死,自然是機密之事,王延興在泉州,可把這等殺器捂得死死的,等到稍微露出一點消息,都是語焉不詳,可這朱思遠是恨不得鬧得人人都知道似的!

不過,再想想,若是那吳瑤使壞,只怕自己跟這老騙子連出現在董昌面前都不可能,確實是需要一個同等重量級的人來引薦一下。

老騙子找上李瑜,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

當初,張武定試圖走老騙子線路去接近董昌的時候,這傢伙可沒說跟李瑜關係好而跟吳瑤有齷蹉啊!虧得自己還在那吳瑤身上花了那麼多錢和精力。

一想到這裡,雙眼冷冷地橫向老騙子:“當初,可是你對某說道,掌書記吳瑤是董使君跟前第一紅人,若是能有他的引薦,大事可成的!”

老騙子臉色一呆,立即又變回來,滿臉笑道:“這不是嘛,吳瑤確實是第一紅人,若是能有他的引薦,自然是更好,現在不是得不到嘛,張郎,不如退而求其次嘛!李瑜也是可以考慮的人選……”

“哼,不要再來訛某萬兩黃金就好!”張武定也不再追究,揮了揮手,打發老騙子滾蛋。

朱思遠卻笑嘻嘻地離開,當真去找了李瑜商議。

五日後,隴西郡王府邸之中,一桌筵席剛剛擺好。

董昌端坐主位,其下,分列兩側分別坐着的吳瑤、蔣瑰、李瑜、錢鏐幾人都是早年就跟隨他打天下的人,深得他的信任。

雖然身居高位,可董昌卻不忘舊情。對這些功臣都委以重任不說,時不時還會叫到一起吃個飯,也很少在他們面前擺架子。

只是,現在錢鏐出鎮杭州,蔣瑰也去了婺州任刺史,難得回一次越州,像這樣聚齊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

“此次若不是某得晉郡王,你們二人也不知道又要拖到何時,才能回來與某相見一次!”董昌指着錢鏐和蔣瑰笑罵道,“若不是此二州實在是太重要了,某真是恨不得就將你們叫回來,與某長相伴!”

杭州的重要不用多說,婺州,即後世的金華,是兩浙西面的門戶,雖然不及杭州富庶,戰略地位卻是同等重要,爲此,董昌纔將手下最信得過的兩員大將分別鎮守這兩個州。

只是,董昌有義,他的兄弟們,卻不像他想的那樣同心啊!

吳瑤和李瑜兩人早就把當年一起奮鬥的情義丟到爪哇國去了,現在,兩人在越州爭權奪利之事愈演愈烈,堪稱生死對頭。

而外放的錢鏐和蔣瑰都有自立之心,只是蔣瑰力有所不及,而錢鏐沒有合適的藉口,唯有董昌,自我感覺良好,依舊將他們當自己兄弟看。

錢鏐跟蔣瑰雙雙起身拱手回道:“某等,無事不刻都在想念大王的恩情,唯有鞠躬盡瘁,爲大王分憂!”

董昌擺擺手:“某就跟你二人這麼一說,不要這樣緊張,某等兄弟一場,何來此般生分?來,喝酒!”

四人雙雙舉起酒盞,齊齊地將酒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此時李瑜站起來,舉起酒盞,走到中間:“此次爲賀大王新晉之喜,可謂普天同慶啊!來,爲大王賀!”

餘下幾人,自是立即響應,同舉酒盞,齊聲道:“爲大王賀!”又幹了一杯。

李瑜敬過酒,卻不回自己的坐榻上去,而繼續說道:“除了這一杯酒,某這裡還有一樣事物,是非等閒,堪稱軍國重器,要獻給大王……”

“哦?昆石又有何新奇之物呀,快拿出來給某瞧瞧!”董昌一聽,有這樣的寶貝?立即被吊起了胃口,問道。

李瑜說道:“卻不在某身上,還要請大王移步後花園草坪之上觀看!”

董昌還沒表態,吳瑤卻先跳了出來,說道:“你這李瑜,好不掃興!某等與大王正喝得興起,偏偏這時候要來獻寶!大王,愚以爲,這田舍翁無非是在哪個商人那裡颳了些海珠來糊弄大王了!”

“哈哈……海珠也不錯啊!只要是兄弟拿來的,某斷無不受之禮,走,去看看!”董昌哈哈一笑,將酒盞一放,起身邊走。

一行人來到後花園,見李瑜已經命人用車推了一個大箱子,在花園的一角,與董昌所在位置隔着遠遠的池塘和假山。

“這是爲何?”董昌指着遠處的木箱子問道,“放於遠處,某如何能看得清楚?”

“大王稍安勿躁,看看便知!”李瑜笑笑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已經見過張武定演練過,自然心中有底。

董昌聽言,也先不再言語,靜靜地觀看。其他三人雖然心中也是疑惑,卻也只得暫且忍住。

只見那邊幾人將箱子打開,取出十數張完好的牛皮,請董昌驗看後,裹在粗木頭來,再用木樁子穿着,擠擠挨挨地立在一起。

佈置完畢後,又再見一人擺出一個罐子,再用火把往上面的一根繩子點上,丟在木樁子的中間,然後那人快步跑到假山之後。

就在董昌即將失去耐心之時,突然紅光一閃,緊接着,轟地一聲巨響,擠擠挨挨的十來根用木樁子釘在地上的木頭,像受到大力推擠一般,紛紛倒地。

原來朱思遠說服張武定拿到董昌這裡來獻寶的,是霹靂雷!而且是加強版的霹靂雷。

不單是個頭更大,充火藥更多,裡面的碎瓷片也換成了鐵片。

威力自然也是高了一個層次。

而觀賞的諸人,最初的驚嚇之後,是集體的錯愕,這是何物?

何以能以一聲巨響,將這十數根木樁一齊推到?

幾人都是上戰場廝殺過的軍漢出身,登時就想到了此物若是用於戰場,定然是威力巨大的殺器,難怪李瑜說軍國重器。

此時,那施放火器之人,已經拿了兩個木樁子過來,李瑜瞟了一眼,見每根木頭上的牛皮都被紮了不少鐵片,知道效果還不錯,他一臉得意地對董昌說道:“大王請看!”

董昌走近一舉木樁,將牛皮揭起來,一看,那些不規則的鐵片在那一炸之力下,竟然像鋒利的鋼刀一般,刺穿了牛皮,深深地扎入之後的木頭,他用力扯了扯,竟然扯不動!

這倘若是炸在人身上,每一個鐵片都堪比強弓利箭的殺傷啊!

所有人,都被這東西震倒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種安靜在巨響之後,尤爲顯得一片寂靜。

“好你個李瑜!藏着這東西,現在纔拿出來!”還是錢鏐先出聲,他佯怒道,“若是有了此物,當日巢賊犯境之時,某還需要使什麼詐呀!便讓其來攻城便是了!”

“哼,只怕他又是貪了誰人之功勞來大王這裡獻寶!”吳瑤卻沒聲好氣地接話道。他自是最不希望李瑜出風頭的人了。

“某卻不需要貪誰人之功,某隻不過是像大王引薦製出此物之二人。”說罷,大叫一聲,“朱思遠、張武定,還不來拜見大王!”

兩人連忙快步走過來,在董昌面前跪下就拜:在唐代極少用跪拜禮,跪拜是極其鄭重的情況下才會用到,平民拜見王爺,自然是可以用此禮節;

老騙子跪得也是毫無壓力,對他來說,只要能達到目的,不要說跪了,就是去舔董昌腳丫子的事都能幹得出來。

可張武定就不同了,他除了跪過先人之外,還從沒對別人下過跪。

可事到如此,不能不低頭……

董昌見原來是這兩人做出來的這等利器,心中欣喜,連忙將兩人扶了起來,其中朱思遠他還認識,便說道:“原來是朱道長和這位壯士之功!能獻出此等神器,孤王自有重賞!”

“你二人還不快謝恩!”李瑜喝道,那兩人連忙又磕頭又謝恩,差不多了,李瑜才又說,“恭喜大王,得此神器,天下霸業何愁啊!”

“昆石所言極是,大王,杭州、蘇州直面楊行密之威脅,鏐請大王將這二人置於武勝軍之,打造此霹靂雷……”錢鏐心思轉得最快,他立即就想到要將這兩人拉入麾下。

他所駐守之地,防禦對象是江淮楊行密,正是需要利器防守。

“不妥不妥,武勝軍有八都軍,何懼只有,婺州西面鍾傳咄咄逼人之勢不減,纔是最需要此霹靂雷……”蔣瑰連忙也出聲,這等好處,不爭的是傻子。

李瑜擺擺手:“二位不用爭!某倒是覺得,此等利器,最佳的處所,自然是大王所在之地!不知大王以爲如何。”

董昌不置可否地嗯一聲,他見吳、李、蔣、錢四人叫在一起,真心是珍視這段過往的交情,難得聚在一起敘舊,可這四人心裡想着的,卻總是脫不在一個利字。

心中一嘆,臉色一黯,已經沒有了剛剛的喜悅。

吳瑤對李瑜視如仇寇,見李瑜得意,心裡那個嫉妒恨,想着對董昌說點什麼,卻不知道該如何說,才能起到貶損的效果。

現在看到董昌臉色變化,頓時找到了言辭:“爾等俗人,真是盡會掃大王的興!尤其是李瑜!某等於大王難得一見,卻拿此等兇器過來敗興!還不快快撤下!”

董昌看了一眼吳瑤,也不知道是不是當真看穿了吳瑤的用意,只是意興索然地說道:“哎……爾等都不需再爭辯,此時既然是李瑜所提,便繼續由李瑜首尾,便在軍作監下再設一坊,做這個事物吧……今天本王乏了,你們都下去吧!”

第四十七章 奇怪勸降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四章 同行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八十三章 襲城(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四十九章 馬明回城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八章 內奸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
第四十七章 奇怪勸降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倉促渡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十九章 技工金寶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七十二章 屍山血海(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四章 同行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六十五章 會議(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八十三章 襲城(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四十九章 馬明回城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勝之所第八章 內奸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七十一章 孫儒議事(第五更)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