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

望江樓,名爲望江,可位處泉州城內,哪裡能看得到江?

打開窗戶,外面,分明就是街頭、坊間的屋舍,還有,便是來來往往的行人。

至於望神州而滿眼風光,那更是異想天開了,這磚牆青瓦是景緻呢,還是那捲起褲腳趕路的小民是景緻?

儘管那詩句既不應景,也不符實,可望江樓的東家,偏偏就是將那日王草包剽竊辛棄疾的大作,堂而皇之地裱裝了起來,掛在大堂最顯眼的位置: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望江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蘇文合一字一句地看着這首長短句,回味再三,當真是渾厚承重,氣勢磅礴,當世無二啊!

只是,用的曲卻似乎是南鄉子?

蘇家是書香門第之家,蘇文合自己也通曉詩文,對長短句也有所研究。卻是第一次見人用南鄉子的曲來填詞。

就以這一點來看,這長短句似乎確實是新作的。

莫非當真是那王衙內的詩作?

蘇文合暗暗地搖了搖頭:達到這種水平的長短句,斷然不可能是新手所爲。

正思索着,耳邊突然想起一聲:“蘇翁!沒想到你當真來了!”擡頭看去,原來是此次宴請的發起人孟有財。

“財神有邀,蘇某敢不前來?”蘇文合連忙拱手答應,視線卻一時沒能從那長短句上收回。

孟有財順着蘇文合的視線,見他還在看那首詞,便道:“世人都說,此詩乃指揮使剽竊之作,某讀書太少,卻是無從分辨;蘇翁世代書香文墨,可從這長短句中,看出點什麼?”

“王衙內大才,豈是某等小民所能知曉?”蘇文合連忙說道,“若此詩乃他人所做,那何不讓出此言之人,將那原作者找出來?想來,能寫出這望江樓懷古之人,斷非無名之輩!”

蘇文合竟然會這麼說?孟有財明顯愣了一下,這泉州城中,九成九的人,都是認定了王延興寫不出這詩句來。

其實孟有財也覺得,這詩應該是在哪裡抄來的,只是,孟家爲王延興所制,只能睜眼說瞎話,以找不到原作者爲由,爲王延興辯護。

卻沒想到,蘇文合竟然也會這麼說。莫非……

“蘇翁所言極是!”孟有財面露喜色地拱手道,“指揮使若是聽到蘇翁此言,定當大喜啊!快裡面請!”

“慚愧!慚愧……”蘇文合一臉尷尬地隨着孟有財,進了雅閣。

雅閣內,已經到了十四五人,都是這泉州城內的小家族的當家之人。

大家身份差不多,互相間也都是認識之人。只是,見到蘇文合,也都是面露驚疑之色:

這蘇家,可並非一般的小家族啊!時間倒回去五十年,這蘇家可還是泉州諸家之首呢!

只是這蘇文合的爹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偏偏又是家中獨子,他從十來歲起,開始敗家大業,直到十幾年前,死在了女人肚皮上爲止。

在敗家的道路上,一直走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終於,將偌大一個蘇家,敗得零零散散,稀稀落落。

也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才勉強撐着架子,沒有轟然倒塌。

蘇文合接手蘇家後,勵精圖治,將家中餘財歸集,大舉投入海貿,緊跟幾家步伐。纔看到了家族復興的希望。

然而,才紅火了幾年,就遇上了黃巢起義。

那一點點復興的苗頭,眼看着,又要熄滅了。

可無論祖上如何闊過,在今日林家人看來,蘇家已經不配與自己相提並論了;可在其他衆多小家族看來,蘇家還是在大家族之列的。

他竟然也來了?

蘇文合知道衆人的心思,不苟言笑地朝衆人拱了拱手,算是打過招呼,然後,尋了個位置坐下,不再出聲。

他一落座,馬上就有奴婢過來,給他沏好茶端過來。

聞着茶香,知道是小溪場的春茶,便乾脆閉了耳目,不管衆人閒語,專心喝起茶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感覺屋內一陣騷動,他纔回過神來,見門口進來兩名弱冠青年。

不用說,前面那位身穿緋服,頭戴進賢帽的面貌方正的男子,應該就是此時泉州城內風頭正盛的王延興了。

以不到弱冠的年級,穿上緋服的,全泉州,也就他獨一份。

王延興進了雅閣,朝衆人拱手致意,衆人連忙也起身回禮。

讓大家都坐下後,王延興纔出言說道:“某此來,首先是要帶給大家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此前一直威脅泉州諸家的巨盜,福州張武定,已被某擊敗了;從此以後,大家,便可直航越州。”

這個好消息,倒是都已經知道了。諸人沒有吱聲,默默地等着他的後文。

“海路一通,某便請孟家,組織了一些船隊試航此航線,才知道張武定,北逃後,陰魂不散,盤踞在翁山和明州一帶。”

“某揚波軍上下,卻是容不得張武定行兇!所以,每次孟家船隊北航,某都會派出船隻護航!以保萬無一失!”

“對此事,孟老卻比延興想得更周全,他道,泉州城中,像孟家一樣也需要揚波軍護航的,還不在少數……所以,孟老這纔將諸位請來。”說着,他做了個請的姿勢,將孟有財請到前面來。

孟有財還沒說話,大家的心思就活絡了。這是要把航線開放給自己的節奏啊!

帶着永恆的微笑,孟有財拱着手出場了:“有生意嘛!大家一起做!出了泉州,都是鄉鄰,自然是要互相照顧!”

當然,這話也就聽聽,孟家會照顧鄉鄰纔怪了,泉州各家,還海面上遇見了,第一件事,便是評估一下,能不能把你吃下來。吃得下,那就動刀子搶!在座的哪家,沒被孟家劫過?

不過,王延興親自在這裡背書,他只能如此說罷了。

“所以,某便向指揮使建言,請諸位也一起去越州!還望大家一定要來!”孟有財假裝看不到各家的一臉不信的表情,誠意之至地說道。

看到這些人一臉不信的表情,王延興知道這孟有財口碑不咋的,讓他講多了只怕會壞事。

便接過他的話說道:“直航越州,孟家走在前頭,不過,孟老不願好處獨佔,便想請大家一起來,組建一個聯合航運的合作社。”

“由孟家牽頭,先期投入四十艘百石以上船隻,共計一萬兩千石運力……”王延興一邊說讓人將一沓文稿發給在座的各人,“諸家若是願意參與,便也是以運力計算,一起加入進來。按照各家在合作社中所佔的運力的比重,各家在合作社中,便有相應的發言權。”

“然後,各家依照自己的發言權,來選出數名執事,再由這些執事來協調安排合作社中的船隻的運輸計劃。”

“運輸計劃制訂好之後,告訴某,某便安排船隻護航!”

“這文稿中,便是合作社的運作章程,大家可以看過之後,再決定,是不是要加入到合作社中來,假如要加入,投入多少運力,也一併寫清楚了。”

這……

屋內,一共有二十多人,一聽這話,立刻閉上驚愕的嘴,低頭看手中的章程條款。

不多時,便有人先看完了。不過,先看完的人,卻選擇了沉默。

這種組織形式,此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如何能輕易地做決定呢?

更關鍵的是,在座的,都是一衆小家族。此合作社一旦成了,衆多小家族自然是收益的,可沒加入進來的那林、黃、陳、章家呢?

這幾家,每一家都比沒分家之前的孟家更強啊!他們定然會作梗。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某蘇家,願以全部十七艘船,共計七千石運力,加入到合作社中,萬望指揮使不棄!”

衆人循聲看去,見第一個做出決定的,竟然是蘇文合?

蘇家不是和林家是親家嗎?

似乎感受到了衆人眼神中的懷疑,蘇文合淡淡地說道:“某等小族,總是要尋一棵大樹託庇:將這章程白紙黑字地寫出來的揚波軍,總比,只有一聲哼哼的可信。”

這話自然不錯,可說得這麼直白,卻不像是蘇文合的風格啊!他這是,被驢踢了腦袋,傻掉了?

就在衆人驚疑不定的時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姚家也願舉家相投!懇請指揮使接納!”

這句話,將衆人的心神拉了回來,此前,那幾家大的,將衆人叫到望江樓,不就是想逼王延興放開海路嗎?

現在,海路就擺在這裡了,大家還猶豫什麼呢?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三十章 王家家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五章 問道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二十章 工程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五章 問道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殺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八章 內奸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測繪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三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章)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三十章 王家家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五章 問道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二十章 工程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四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五章 問道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五十五章 交州變局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六章 廣州賣布(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腥虐殺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八章 內奸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