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

看着這女子,一家人死絕了,只剩下這麼一個人,卻讓他怎麼活?吳多怡動了惻隱之心,問了一聲,“她該怎麼辦……”

誰想,這一圈人都朝他看了過來。

在這驩州城中,能留得一條小命就謝天謝地了,還能怎麼辦?

倒是矯公羨嘿嘿地一笑:“既然都虞侯關心她,那就只能請都虞侯收了她了!”

“那怎麼行!”吳多怡寒着臉昂然拒絕道。

“先問問她家中還有些什麼人吧!”還是陳曲歌說了個正經的方案。

吳多怡見陳曲歌提了個建議,卻又不直接問,便知道這問話的事,只能自己來。

唉,誰讓自己多嘴了呢!

可話已經說了出口,只好,低頭對那女子問道:“你孃家何在?可還有什麼親人可以投奔?”

那女子卻只顧着搖頭,一個字也不肯說!

“即使如此,那也只能辛苦都虞侯照看一二了!”陳曲歌擺了擺手道,“這亂兵之中,她一個孤身的女子,哪能自我保全?你收留了她,也算是救她一命!”

吳多怡聽言,只好低頭對那女子道:“某未能護得你夫君,實在是對不起了……這些時間,你便跟在某左右,等驩州安定了之後,再另做打算吧!”

那女子依舊不出聲,不過微微地點頭,應該是應允了。

當即,陳曲歌便讓矯公羨安排些人手,先講此處院落收拾收拾,作爲都虞侯的臨時宅邸。

又派了兵士守衛,算是將此事平息。

然而,此刻驩州城中,象這般殺戮、流血的事情,卻又哪裡只有這一兩起?

若是矯公羨願意現在就開始彈壓兵卒的話,也許兩三日能平息下來;若是他刻意縱兵,那也許十天八天才能收得住……

不過,他若是肆意縱兵爲禍,等此間事了,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他也是知道厲害的人,只得向陳曲歌承諾,會盡快息兵。

只是,就算他以最快的速度停息兵亂,等驚恐的民心重新平復,又要不知道要一個月還是兩個月。

可不管是一個月也好,兩個月也罷,遭此大難的驩州諸大家族,在這一兩年內,都只能是休養生息了。

驩州的消息傳到愛州後,愛州上下,無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紛紛慶幸楊刺史的英明決斷,讓愛州能免遭兵焚。

可楊忠宇面上雖然也是一臉欣喜,可心中哪裡能高興得起來?他最看重的兒子,楊廷藝還在揚波軍中呢!

楊家是以自己的嫡子,換取了一州的安寧啊!若是楊廷藝在戰場上有什麼閃失……

楊忠宇看着那些笑意盈盈的人,肚子裡,滿滿的,都是嫌棄。

其實,楊忠宇大可不必如此擔心自己的兒子的安危。

楊廷藝根本就沒機會上戰場。

他領着兵,隨船抵達寶安後,便直接由嶺南總管秀兒指揮。

可纔看過這羣兵丁紮營和整肅的狀態後,整個愛州兵,都被秀兒判成了雜兵。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民夫,只不過,穿了身軍漢的衣袍而已。

楊廷藝卻不懂,他還以爲雜兵的意思是作戰的時候,要衝在最前面當炮灰。

只怕是要回不去了。

他面容悽悽地求見秀兒,道:“屬下戰死後,還請總管將屬下骸骨送回愛州……”

結果被秀兒一頓奚落:“戰死?你們就修修路、推推車,自己不小心的話,倒是有可能磕傷碰傷,想戰死,卻是不太容易!”

楊廷藝更糊塗了:“招討使讓某等過來,難道不派某等上陣殺敵?”

“就你們這扎個營,都要整幾個時辰的水平?還上陣殺敵?上陣之後,只有被殺的份!”

這話可有點傷自尊!楊廷藝一聽,臉噌地一下就紅了,在愛州之時,就知道招討副使王採兒,是個潑辣女子,說話從來不留情面。經常三五句話,就將人頂到牆上,動彈不得。

沒想到到了寶安,這嶺南總管竟然也是個不修口德的女人!

楊廷藝漲紅了臉,硬着脖頸道:“愛州兵雖力氣、軍備不如人,可一顆不怕死的心,卻不輸楊波軍!”

“不怕死有屁用?”秀兒白眼道,“某要的是去殺敵,不是被殺!”

說罷,又是一連串的言語,噼裡啪啦地轟了出來,就像連珠炮一樣,打在楊廷藝的臉上:

“招討使需要的是,能將敵人殺到在地的勇力!”

“你們死了,對招討使又何益處?還要給你們出撫卹金!”

“你知不知道,每人三十貫呢!很貴的!”

……

一番話說下來,字字都跟針一樣,紮在楊廷藝的心中。

可事實就是這樣,楊廷藝無可辯駁。他只能無奈地低着頭,心裡恨恨的,只想找幾個懶散的州兵踹幾腳出出氣就好。

見他沒有再說話,秀兒也不在廢話,直接將他們拆散了,叫人過來,將他們分散領到各處,當起了民夫。

只是楊廷藝終究是愛州刺史的嫡子,又是一軍主官,倒是不好讓他去幹雜活。

又不好安排其他事務,就讓他四下裡轉轉,看看揚波軍是如何利索地處置各種事務的!

楊廷藝諾了一聲,領了幾個長隨,在寶安一帶轉悠。

看着揚波軍軍士,一個個井井有條模樣,確實是有些自慚形穢。若是從中能學得一星半點,也不枉此次奔波了。

正這時,身後的長隨突然出言提醒道:“將軍!快看那裡!有人上岸了。”

有人上岸了?楊廷藝起先還沒在意,這寶安港口船隻出入頻繁,有人上岸不是很正常嗎?

可當他定睛看去,才發現自己的長隨爲何會驚訝了。

這次上岸的人,竟然打着旌旗節仗先行,一副顯擺的排場,很顯然是普通人!

難道是招討使的儀仗?

不對!王延興出行,從來都是輕車簡行,他去安南那麼多次了,還沒有哪個人,見到過他的儀仗長什麼樣呢!

不是安南招討使,那又會是誰呢?

在這裡,除了安南招討使之外,最大的官,應該就是清海軍節度使了吧,莫非是這位節度使?

正這時,那長隨又驚呼起來,嚷嚷道:“快看!快看!出來了!是個宦官!”

宦官?果然!旌旗節仗上岸後,主角終於露面了,竟然當真就是一個錦袍宦官!

這是搞得什麼鬼?這宦官不好好地待在長安,怎麼跑嶺南來了?

一個重重的問號出現在楊廷藝的心中……

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三章 內丹道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
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一十四章 帳中奪權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越州兩害(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六章 官封判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擴軍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四十五章 遷址廣州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六十六章 血腥之路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一十三章 怒寫保書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三章 內丹道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八十三章 第一爐鋼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