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災民

陳遠恆氣憤地說:“鐵壁關之所以會被攻破是因爲兵部是由王家把持,尚書是王丞相的弟弟,王尚書和王丞相都是王皇后的兄弟,太子的舅舅。王尚書爲了謀私利,扣下了每年給邊關的補給,給的兵器也都是破舊的,數目上也剋扣了,這還不算什麼,當時蠻族來攻,鐵壁關將領憑着破舊的兵器給擋住了,一面飛騎來京師報,結果,被王尚書和王丞相給扣住了,因爲那個時候他們正在準備攻擊萬貴妃的兄弟呢,怕邊關來報別攪合了他們的計劃,原想着瞞上幾日不要緊的,沒想到,鐵壁關真的破了。”

陳文蕙聽到這裡,憤怒了,彷彿回到了前世上學時,讀近代史的感覺,那個時候列強鯨吞蠶食國土,國人還只顧着內鬥。現在這一幕又活生生的發生在眼前,她不由得恨這些朝廷的大官們,真想撬開腦子看看他們怎麼想的。

白氏也很氣憤:“都是爲了宮鬥啊,因爲要爭權奪利,因爲要爭從龍之功,不管百姓就算了,難道連江山也不要了嗎?就算是奪來了,蠻族來侵,難道想當亡國之君嗎?”

陳文俊說:“這就是任用外戚的壞處了。皇上難道不知道嗎?”

陳遠恆說:“皇上怎麼能不知道呢?但是我朝從建立就是大貴族世家幫着建立的,世家們掌握着實權,這是幾代以來的積弊了。皇上每每想改革,但是掣肘太多,他自己都是世家的外孫。不過這次皇上很是震怒,罷了王丞相的相位,任用了左派的魯元初大人爲相。兵部王尚書也流放了,任用武將家的趙家。”

白氏忙問:“哪個趙家,是忠義公趙家嗎?”

陳遠恆說:“是。皇上本來還想廢后的,但是被朝臣攔住了,只是罰皇后閉門思過。現在六宮交給德妃娘娘管理。”

白氏一喜:“啊。那咱們娘娘可是出頭了。”

陳遠恆苦笑着:“這有什麼,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我們家又沒有皇子,皇上就是因爲德妃娘娘沒有皇子,我們家這幾年也弱了。才讓大姐掌管宮務的。”

白氏一想也是。

陳遠恆又說:“估計災民應該會在一個月後到。大姐親自給我寫了密信。要我好好安置災民,其實她就是不說,我也是要安置的。”

陳文蕙忙問:“父親。那現在準備的怎麼樣了?”

陳遠恆說:“現在消息還沒有傳開,我已經秘密的讓王義和去收購糧食,藍尚翰去批量買麻布和葛布了。最讓我意外的是萬家,他們認識很多藥商,主動去買藥材去了。”

陳文蕙說:“也不能讓大家白出錢,到時候以工代賑,我們多找些活兒給災民幹,這樣讓災民賺了錢,就能自己救助自己。這樣大家賺不上錢。也不會虧本。”

陳遠恆說:“是啊,這個方法我都和大家說了,頭一批災民花的錢先由縣衙出,等災民發了工錢,再還給縣衙,這樣省的大家虧本。”

陳文蕙說:“那到時候。要衙役們幫忙給災民都登記好,選出頭目,這樣方便管理,也省的有人冒領錢糧。”

陳遠恆點點頭。

就這樣的臘月天裡,安城的百姓們都在興高采烈的準備過年的東西。陳家,還有和陳家交好的王家,萬家,藍家,還有黃庭珍等一些陳遠恆派的官員們都在忙碌的準備着糧食,藥材,布料等各種物資。

忙碌中,過去了五天。這天陳遠恆和白氏說:“知府馮良仁已經知道消息了,他叫我現在就去接任。我準備明天就出發去德慶。我帶着兩個兒子和紫玉,李環,還有陳材父親。夫人,你和蕙兒在家,一切要當心。”

白氏點點頭,忙去準備物品。先前只是準備了陳遠恆應用的東西,沒有準備陳文俊和陳文麟的,這下子都要準備出來。陳文蕙也來幫忙,帶了許多應急用的藥丸,還有一個裝錢的荷包,荷包裡面有銅錢,也有散碎銀兩,還有幾張銀票,十兩,到百兩不等。

第二天他們就出發走了。白氏好像心裡被挖去一塊似的,站在門口默默流淚,陳文蕙卻說:“母親,現在是我們要做活的時候,不是擔心的時候。”

一句話讓白氏振作了起來,忙又去忙碌了。好像要用忙碌壓下心中的擔憂。

又過了十來天,陳遠恆捎信說,已經接了任,本來剩下一府四縣的官員都來巴結他,給他接風洗塵的,他卻告訴了大家這個消息,並且做了佈置,準備安置災民,這下子官員們都知道了,都炸了窩了。一些官員害怕戰亂擴大,一些官員還怕災民來了引起動亂,只有個別幾個主張安置災民的。陳遠恆悄悄的記下了這幾個官員的名字。然後,強硬的告訴大家,還有幾天,災民就要來了,安城已經做好準備了,希望他們也做好準備,到時候大部分災民會去安城,但是也會有一部分去其他那幾個縣城,希望他們都做好工作,要是安置不力,那就不會客氣,直接給摘了烏紗帽去。說完,又有意透露出,自己是出身陳家,現在宮裡掌管六宮事務的德妃娘娘就是他親姐姐。這話風一露,頓時這些官員們都表示一定會努力做好工作,一定安置好災民。

說到這裡,陳遠恆又在信裡向白氏感嘆,原來知府的話沒有德妃娘娘弟弟的話管用啊。陳文蕙看到這裡笑了出來。白氏笑了後,直接把信燒了,這樣的信件是不能留的。

又過了兩天,安城上上下下都知道了這件事情,百姓們都有些恐慌,但是安城早有準備,各級官員有條不紊,糧鋪裡的糧食沒有漲價,雖然百姓們都搶着去買糧食,但是好像糧食貯備很多,買走一些,又從倉庫取出一些,鋪子裡一直沒有斷過糧食,也沒有漲價,漸漸的百姓的心安定了,繼續過着日子,只是議論北方戰事的多了起來。

又過了兩天,頭一批災民終於到了。

這已經是臘月底了,第一批災民有兩千多人,他們跋涉了太多的路程,被飢寒驅趕,他們嚮往更溫暖的南方,一路上只是富戶和官府給頓稀粥喝,沒有地方收留他們。他們緩緩的走到了安城,目光麻木,衣衫襤褸,沒有想到,安城城門口,已經支好了大鍋,噴香撲鼻的粥已經做好了,等着他們呢。當然,路上也有這樣的,他們都是喝了粥就上路的。

但是,安城不一樣,這裡有官員,衙役們管束着他們,要去他們喝粥前,要去登記身份,然後領一個身份牌子,喝粥要憑着這個牌子才能喝。喝完後,官員們,跟他們說,要他們伐木,壘土坯,建房子,這個房子就是給他們住的,但是光建他們這兩千人住的還不行,還要多建一些,因爲後續還有災民要住。建房子不是白建的,每天給工錢,粥只給三頓,超過三頓就不供給了,想吃飯就要幹活,領了工錢自然能買到吃食。

面對這樣的條件,災民們沒有怨言,反而是高興起來,這要給自己建房子了,雖然是簡易的房子,這也是說要收留他們了,他們跋涉太久了,早就不存希望了,沒想到,在這個小縣城裡,有官府願意收留他們了,他們中許多人早已乾涸的眼眶裡又儲滿了眼淚,太多的不幸,太多的悲哀,戰亂來了,他們的家園被毀了,他們的親人被殺害了,他們路上死了太多的人,他們已經不知道流眼淚了,現在聽到終於有地方接納他們了,他們忍不住哭了起來。開始只是幾個人嗚咽,後來是越來越多的哭聲,這聲音讓他們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難,就越哭越大聲,最後,哭聲震天,安城的百姓們聽了也忍不住流淚,自覺地走出了城門,幫助他們安置。

有的百姓拿出家裡的舊衣服,有的百姓拿出家裡的舊被褥,還有的百姓拿出家裡的吃食去安慰災民,救濟災民。陳文蕙也在他們的行列中,只是陳府準備的很充分,不但拿出了舊衣服和舊被褥,還派出很多家人,分別問災民有一技之長的沒有,有就登記下來,找工作給她們。

這樣,很快,吃飽了的災民行動了起來,身體健壯的男人去官府那裡伐木,老人,孩子跟着撿木材,大木留着建房子,小樹枝也要收集起來,這些要留着燒火做飯取暖用。

女人們也被組織起來,針線好的被陳家人帶走了,去工坊趕製衣服被褥了,還有一些去幫助做飯,兩千多人吃飯,要多少大鍋啊,每一口鍋前都要有人做飯,這樣就不用排隊等飯吃了,大大增加的工作效率。當然,這些人,不管事伐木的,還是撿樹枝的,還是做針線的,還是做飯的,都是有工錢的。只是工錢根據每個人乾的活來給,最賺錢的是伐木和制土坯,然後是針線,然後是做飯,最少的是撿樹枝的。錢都是由衙門出。衙門早就換好了許多銅錢,等着災民們幹活後來領取。工錢是一天一領的,這樣災民們立刻就能拿錢買飯吃。

ps:

關於救助災民這個情節,是我寫的最認真的。

希望大家多指點。

強烈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票。

第四十章 能幹的兒媳婦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航第二百二十八章 賞荷第一百四十三章 氣憤第九十八章 保胎第三十三章 賣出田地第三百一十章 主動挑釁第七十五章 調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絡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爲愛情第五十七章 王嬪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工匠潮第十章 好過的冬第二百五十二章 護短第六十六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賞銀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擊哪一家第四十九章 完美帝王人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業務第二百三十五章 納妾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我所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增長第三百零二章 面見城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知心第八十七章 虧本第十章 政策討論第一百二十二章 殘酷的大家族第二百九十四章 野望第六章 不斷招募第十九章 恢復信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玉霞的家第十六章 三姑姑第八十五章 大舅哥第一百二十九章 管理產業第六十一章 房產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一章 登陸第一百三十六章 預言第六十三章 跟過來第八十七章 各人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絕招第六十六章 三房要旺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欽差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五十一章 開拍賣行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了未來籌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投資渠道第三十章 勸說第一百八十九章 感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納妾第一百八十二章 同盟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一十四章 投資渠道第八十九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五章 走訪第四十五章 往昔第二百一十八章 透口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事第四十九章 花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一百二十五章 伸手出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的事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城市規劃第五十一章 開拍賣行第五十六章 神秘人第一百零九章 環保問題第二十章 小雞第一百七十三章 點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路第五十一章 開拍賣行第八十五章 不划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隕石需求第八十一章 修建四城道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分家第八十四章 田家遭殃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一百四十一章 準備草藥第一百零三章 繁華第五十六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家作風第三十二章 賺錢的藥丸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情不同第三十三章 會投資的春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起合作第一百七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四十一章 藍族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謀出路第二章 開荒熱第七十八章 租借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第七十四章 素描第四十二章 補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心第十四章 拜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管理產業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九十六章 廣闊世界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刀堂的朋友
第四十章 能幹的兒媳婦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航第二百二十八章 賞荷第一百四十三章 氣憤第九十八章 保胎第三十三章 賣出田地第三百一十章 主動挑釁第七十五章 調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絡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爲愛情第五十七章 王嬪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工匠潮第十章 好過的冬第二百五十二章 護短第六十六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賞銀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擊哪一家第四十九章 完美帝王人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業務第二百三十五章 納妾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我所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增長第三百零二章 面見城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知心第八十七章 虧本第十章 政策討論第一百二十二章 殘酷的大家族第二百九十四章 野望第六章 不斷招募第十九章 恢復信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玉霞的家第十六章 三姑姑第八十五章 大舅哥第一百二十九章 管理產業第六十一章 房產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一章 登陸第一百三十六章 預言第六十三章 跟過來第八十七章 各人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絕招第六十六章 三房要旺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欽差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五十一章 開拍賣行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了未來籌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投資渠道第三十章 勸說第一百八十九章 感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納妾第一百八十二章 同盟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一十四章 投資渠道第八十九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五章 走訪第四十五章 往昔第二百一十八章 透口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事第四十九章 花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一百二十五章 伸手出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的事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城市規劃第五十一章 開拍賣行第五十六章 神秘人第一百零九章 環保問題第二十章 小雞第一百七十三章 點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路第五十一章 開拍賣行第八十五章 不划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隕石需求第八十一章 修建四城道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分家第八十四章 田家遭殃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一百四十一章 準備草藥第一百零三章 繁華第五十六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家作風第三十二章 賺錢的藥丸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情不同第三十三章 會投資的春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起合作第一百七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四十一章 藍族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謀出路第二章 開荒熱第七十八章 租借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第七十四章 素描第四十二章 補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心第十四章 拜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管理產業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九十六章 廣闊世界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刀堂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