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

楊文思是個很厲害的人,北周時期跟着韋孝寬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那個時候的他跟宇文述已經差不多是一個級別了。

大隋立國之後,被楊堅封爲正平郡公,他和弟弟楊文紀在大隋之所以混的風生水起,全靠楊素。

楊素的崛起,是弘農楊氏成爲大隋第一門閥的關鍵原因,他大力扶持族人,以至於弘農楊在短暫的隋朝歷史上,出了五個尚書。

楊素是尚書右僕射,叔父楊文思爲民部尚書,叔父楊文紀爲宗正寺卿兼門下省給事黃門侍郎,行禮部尚書事,還特麼當過荊州總管,族父楊異爲工部尚書,兒子楊玄感爲禮部尚書。

如果再加上一個楊約,試問關中世家,誰可匹敵?

當然了,這一世因爲有楊銘的存在,歷史線被大大改寫,楊文紀沒有機會做荊州總管,仁壽四年死的,比歷史上晚一年。

楊文思也沒有做民部尚書,而是十一寺第二位的光祿寺卿。

楊異也死了。

所以眼下的弘農楊,確實遠不如歷史上那樣權傾朝野。

對於楊麗華的建議,楊銘確實會認真考慮,目前爲止,肯定是裴矩對自己的作用更大,如果非要選擇,也肯定是會選裴矩。

但還有一個更大更大的問題,楊銘必須考慮。

那就是他的繼承人問題。

如果他選擇裴矩,徹底將裴淑英扶正,那麼楊瑞的處境會非常難堪,那可是自己的嫡長子。

長幼有序這條規矩,不能破,尤其是楊銘將來如果能順利繼承皇位,那麼他的繼承人,只能是嫡長子。

就算那時候的楊瑞各方面條件都不如他的弟弟們,也只是能楊瑞,必須是楊瑞。

否則一旦廢長,那可是同室操戈,骨肉相殘的慘烈局面。

歷史上,李世民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眼前,他以老二殺老大,逼自己的父皇退位。

結果呢?他的長子李承乾有樣學樣,也打算逼他退位,就因爲他寵愛嫡次子李泰,讓墜馬導致跛足的李承乾有了危機感。

爲了避免這個問題,楊銘就需要早早的培養楊瑞,將其他兒子都晾在一邊,如果楊瑞真的扶不起來外加性格有極大缺陷,才能考慮廢了他,以及他的生母楊茵絳。

但凡楊瑞說得過去,就不能動。

楊銘越來越覺得,自己好像逐漸在成爲一個孤獨的人,把最在乎他的楊茵絳都算計進去了。

不能否認,楊茵絳很強勢,很有能力,又懂籠絡人心,手腕強硬,但不能忽略的是,她同時還是一個好妻子,事事爲丈夫考慮,頻繁吸血孃家的好妻子。

楊銘坐在陳淑儀寢室外的門廊邊,已經兩個時辰了,圓月高掛,夜風輕拂,他一點睡意都沒有。

陳淑儀就靠在他懷裡,沒心沒肺的她,已經睡着了。

低頭望着陳淑儀的臉龐,楊銘這纔將心緒收回,想那麼遠幹什麼呢?眼下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呢。

哪個家族,沒有考慮過繼承人的問題?誰都想避免出問題,但最後還是出問題了。

自己眼下去考慮這些,似乎真的沒用,將來如何發展,誰又能知道呢?

我特麼還沒成爲繼承人呢。

楊堅已經廢長立幼了,如果自己跨過楊暕,成爲儲君,也是廢長立幼,這都已經兩個活生生的例子了,將來的大隋,不會都走這個路子吧?

楊銘一陣頭疼,乾脆抱起陳淑儀返回了寢室,安撫對方睡下之後,他直接回了自己的寢院。

剛一進屋,楊茵絳便被驚醒,知道是丈夫回來之後,她趕忙下榻,睡眼惺忪的親自爲楊銘寬衣。

“我還以爲你今晚不回來了呢?”楊茵絳又讓侍女端來一盆熱水,給楊銘洗腳。

楊銘笑道:“想起了一些事情,要跟你商量一下。”

“什麼事情?”楊茵絳蹲在地上,迷湖問道。

楊銘道:“我打算幫楊文思往上面走一走,最好是去尚書省,可是眼下的尚書省,沒有適合他的位置,所以我們要等一等,以後但有機會,先把他弄上去,你有空了跟族裡打個招呼,讓他們有個心裡準備。”

楊茵絳漸漸清醒,沉吟一陣後,點頭道:“他的年紀是大了點,但能力也大,一部尚書都是可以勝任的,對了,你爲什麼突然這麼想?”

“我在想怎麼能讓你復位,”楊銘笑道:“將來再爭的時候,多一個幫手總是好的。”

楊茵絳瞬間一臉委屈,低頭道:

“我自己是無所謂的,雖然被廢,但是在家裡一切照舊,並無區別,但是瑞兒怎麼辦?母以子貴,子以母貴,我若名分不正,瑞兒又該如何自處?還有琦兒。”

楊銘點頭道:“我會想辦法的,但是你不要因此嫉恨阿雲,這一切都是父皇制衡朝堂的手段,只是你們兩家不幸,成爲了棋子。”

“我不擔心阿雲,我擔心的只有裴矩,”楊茵絳嘆道:“父皇這次真是把我害慘了,與裴家本來好好的,現在鬧得兩家貌合神離,嫌隙一有,將來想要挽回可不容易。”

“我又何嘗不爲此苦惱,”楊銘嘆道:“慢慢來吧。”

說罷,楊銘擡起腳,任由妻子給他擦乾,然後鑽進被窩,抱着楊茵絳睡着了。

扶植楊文思,就會打破楊家與裴家在朝堂的平衡態勢,楊廣是不願意看到的。

但楊銘必須這樣做,必須在成爲儲君之前,搞定這件事,否則裴矩一旦下場去爭,事情就麻煩了。

平衡,三角最佳,互有制約纔是最爲穩固的狀態,可以適當加上一兩派,但是主要的三派勢力要旗鼓相當。

眼下的朝堂,弘農楊雖有日落西山之勢,但足以成爲一派,裴矩的再次崛起,又是一派,外加宇文述來護兒組成的齊王黨。

這三派,將會是未來幾年之內穩固朝堂的關鍵所在。

蘇威當年因爲黨爭,幾番起落,吃了不少虧,如今年紀大了,已經不想再參與了,牛弘更是黨爭絕緣體,從來都是保持中立。

至於宗室一派,那是保皇派,不參與朝堂內鬥。

這樣一來,將來搞老二,就不能動宇文述,如果非要將宇文述拉下來,楊家和裴家那邊就也得跟着動,才能保持平衡。

這就是帝王權術,不看你是忠是奸是賢是愚,只要對我有用就行。

想要幫楊茵絳復位,就得找個頂罪的。

當年的秦王入陣曲,是自己的主意,但最後是楊茵絳在京師造勢,以至於被齊王那邊抓住把柄,把自己的妻子給拖下去了。

算起來,楊茵絳是幫他頂了一回。

那麼能給楊茵絳頂罪的,只有楊約,因爲當時的楊廣在洛陽,楊約和楊茵絳在京師。

就看楊約肯不肯犧牲了,不肯也由不得他。

於是第二天晚上,楊銘悄悄的去了侍御史黃鳳麟的家裡。

黃鳳麟是御史臺的人,告狀這種事是他的本職工作。

“事情間隔不過一年半,你有沒有辦法找到一些人證物證,來證明當時的京師三日大慶,以及舞團獻藝的那篇秦王入陣曲,是楊約主持張羅,與秦王妃無關,”楊銘問道。

黃鳳麟雖然心裡好奇,但沒有多嘴去問,點頭道:

“非常容易,當時王妃剛剛誕下次子,正入月子,殿下入京時,王妃尚且不能出城相迎,這是誰都看在眼裡的,而且確實是楊中書一直在拋頭露面。”

楊銘微笑點頭:“你如果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正五品的官職,你想要哪個,我給你哪個,不要擔心楊家找你後賬,這是不會發生的事情,只管安心去做。”

有了楊銘這句話,黃鳳麟放心了,他確實擔心惹怒楊家,以他這樣沒有出身沒有背景的人,冒然得罪關中第一家族,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他也大概猜到了楊銘爲什麼這樣做,心裡有數,也就清楚事情該怎麼辦了。

當時楊銘離京師攻打土谷渾,楊廣又在洛陽,京師守備暫時由河東王楊瑞接手,楊約輔政。

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最終點頭的,還得是秦王妃。

所以當時在洛陽,宇文述和來護兒他們,目標明確,就是衝着楊茵絳去的,因爲他們也清楚,因爲這樣一件事想搞垮楊銘,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成功讓楊銘後院起火,楊裴兩家關係緊張。

楊約這次如果能把這個罪名順利接手過去,就算是罷官也無所謂,只要楊茵絳不倒,他今後還有機會。

誰讓大隋的朝堂就是這個風氣呢,只要後臺不倒,那就什麼事都沒有,將來找機會運作一下,就能昂首闊步的再回來。

離開黃鳳麟府上之後,楊銘便直接去了楊麗華那裡。

人家不是答應會幫這個忙嗎?那麼舉薦楊文思的事情,還得靠人家,楊銘出面不方便,因爲裴矩會亂想。

眼下不能讓裴矩亂想,裴矩一旦動了心思,楊銘可不敢保證自己能壓的住。

人家現在可是尚書右僕射,分管工部、民部、刑部,還兼着門下省納言,外加參掌選事之權,完全和蘇威平起平坐了。

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五九章 豪放名士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595章 嘔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739章 隔代親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六章 女賊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四三三章 李月暉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745章 諭齊王暕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九九章 黑吃黑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24章 傳染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八九章 宇文都知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33章 狼頭大纛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707章 尊師重道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三三章 做妾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九五章 返京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49章 家宴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七章 夫妻恩愛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六一章 背鍋俠五三章 楊廣進京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59章 條件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
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五九章 豪放名士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595章 嘔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739章 隔代親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六章 女賊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四三三章 李月暉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745章 諭齊王暕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九九章 黑吃黑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24章 傳染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八九章 宇文都知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33章 狼頭大纛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707章 尊師重道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三三章 做妾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九五章 返京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49章 家宴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七章 夫妻恩愛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六一章 背鍋俠五三章 楊廣進京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59章 條件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