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

佛教的根本宗旨,叫普渡衆生,也就是幫助衆生解脫。

其中又分爲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區別在於大乘的發心是爲了一切衆生能夠解脫而修行,發心就是發菩提心,可以理解爲許願,小乘的發心是爲了自己能夠解脫而修行。

一個是博愛,一個自愛。

而我大中華,一直都是以大乘佛教爲主流。

西遊記裡面唐僧師徒去西天,爲的是求取大乘佛法,其實是錯誤的,大乘佛教是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由大月氏僧人支婁迦讖傳入中國,緊接着第二年,小乘佛教由安息國高僧安世高傳入中國。

佛教的引入,極大的壓制了華夏正統的道教,因爲佛教可以許願,可以積累功德不用下地獄,進入輪迴下輩子還能投個好胎。

但道教玩的是修仙,長生不老,所以在佛教引入之後,受到極大的衝擊,因爲他把人們的希望掐滅了。

所以道教緊跟時事,開始改革,從最初的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的無輪迴說法,於南北朝時期被一位不知名人士,寫了一篇《老君太上虛無自然本起經》,首次提出了五道輪迴的教義,即天、人、禽獸、餓鬼、地獄五道,算是暫時扳回一城。

總之,無論佛、道兩教,都是給人以希望,告訴人們,你們這輩子苦,不要緊,只要做好事,下輩子就能投個好胎不用受苦,但你要是幹壞事,嘿嘿,那就下地獄吧。

宗教的約束,無疑與法律有着同等的力量,雙管齊下,才能使得天下承平,只是依靠律法的話,維穩成本太高了。

但是想在土谷渾這樣的地方推廣,難。

吃了上頓沒下頓,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怎麼過,你讓人家怎麼信佛?那地方都不講倫理的。

不過話說回來,連藏西都能行,土谷渾爲什麼就不可以呢?

所以楊銘給老爹寫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建議在攻滅土谷渾之後,徵集一些高僧前往當地宣揚佛法,最好多建幾座寺廟。

依靠宗教爲歸化先鋒,對土谷渾人民施行精神洗禮。

楊玄挺帶着一萬兵馬,會率先離京,而楊銘只給他配了兩千馬,楊玄挺覺得太寒酸了,於是在家族設於關中的馬場,徵調了四千馬。

如果不是太着急,他能把戰馬配齊了,但軍令如山,他不敢怠慢,着急忙慌的帶兵走了,畢竟張掖郡太遠。

他的兵馬當中,是有嚮導的,而且楊素曾經的幕僚當中,就有歸化後的土谷渾人,所以玄挺對於即將面臨的陌生環境,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楊素死後,這是弘農楊氏第一位征戰沙場的將軍,所以家族對其抱有很大希望,給玄挺搭配了一套非常豪華的班底,所以名義上,他是一萬兵馬的主將,實際上已經擴充爲一萬三千四百人,其中六千爲騎兵。

長孫成率領的清一色騎兵,開赴臨桃郡,他和麥鐵杖的任務,是深入敵腹地八百里,攻取土谷渾南部的曼頭城,以此阻止慕蓉伏允南逃。

輜重軍械糧草已經一車一車的往西邊去了,送往金城郡,這裡也是楊銘他們初步設立的戰略指揮中心。

他和總參謀長高熲,以及一衆王府幕僚,將來會在金城郡指揮作戰,金城郡與土谷渾之間,隔着西平郡和澆河郡,算是非常安全的地方。

當天晚上,王府內院,楊銘與高熲史萬歲他們邊吃邊聊,

“殿下不宜涉險,您沒有與大部騎兵作戰的經驗,沒見過天地之間烏壓壓一片騎兵是什麼景象,我當年第一次打突厥,真的嚇壞了,所以您呆在金城,是最合適的,”史萬歲灌了一口酒道。

我當然不會涉險,那地方太容易被圍了,跑的不及時,小命都會交代,楊銘老婆孩子熱炕頭,可不會隨隨便便進入土谷渾。

那裡的城池零散分佈,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面對騎兵的時候,很難形成防禦,這和平定楊諒叛亂,完全是兩個概念。

楊銘點了點頭:“收尾的時候,我再去。”

高熲一把年紀,肯定也不會衝鋒陷陣,人家是智囊,是負責整體戰略規劃的。

元文都在一旁道:“已經有十萬石糧食,從廣通倉開運,洛陽那邊我問過了,有些已經在路上,就是衛尉寺的軍械有些不足,畢竟當初很多都運往了洛陽,衛公已經緊急在各地官窯徵集軍械,應該是來得及。”

“來不及也無所謂,”史萬歲道:“眼下所有衛士軍械都是足備的,損耗後期可以補上,並不着急。”

軍械的損耗,是非常大的,有時候還看運氣,比如一刀噼在甲上,刀給磕崩了,運氣好了也就是一個豁口,還能再用,但是槍、矛斷了,就不能用了,而且步兵對騎兵,箭失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眼下的軍府衛士,弓配三十支,弩配二十支,儲備還有各四萬支,確實是不夠。

史萬歲不着急,是因爲他就沒打過富裕仗,因爲自身性格問題,導致索要軍械的時候,回回都要不到足額的。

大軍出征,裡面也是各種勾心鬥角,所以楊銘會學習楊素的治軍,但凡敢玩貓膩的,全部殺頭。

“催一催衛玄,打造不出來就從各地緊急徵調,誤了大事,少不了找他的麻煩,”楊銘澹澹吩咐一聲,隨後又看向房玄齡等人,道:

“你們都是第一次上陣,做好準備,有獨孤公高山在前,爾等要多多學習纔是,”

“這是自然,”房玄齡等人紛紛點頭。

高熲對他們來說,是偶像,是豐碑,也是終生的奮鬥目標,試問他們誰不想位及人臣,千古流芳呢?

當然,高熲的脾氣他們是不會學的,容易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過話說回來,遇到明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晚宴過後,楊銘先是去見裴淑英,可是對方已經睡下了,畢竟白天在馬場操練太累了,回來之後沐浴罷,便撐不住了。

現在京師的人都知道,裴公的女兒也要出征了,以至於每天清晨,武侯衛都會跑朱雀大街,等着王側妃的騎隊風馳而過,鼓動百姓吶喊助威。

於是楊銘接下來,又去找獨孤風兒,後者正在月光下磨刀呢,不知道的還以爲她又犯病了。

“四把刀,另外配兩柄匕首,勁弩箭失,外加一支長矛,這就是我的全部行頭了,”獨孤鳳兒手上不停,只是擡頭衝楊銘說道。

楊銘在一旁坐下,好奇道:“你還會用矛?”

“我會用槍,矛、槍、槊不是一回事嗎?,”獨孤鳳兒道。

楊銘愣道:“不一樣吧?”

“都一樣,你要學嗎?”獨孤風兒擡頭道。

明明就是個門外漢,你還教我?楊銘微笑搖頭:“很小時候就學過了,而且應該用不上。”

這時候,獨孤鳳兒停下手中的動作,道:

“那天撫琴的女人,是叫高玥對吧?我聽說她擅作曲,而且舊齊不是有篇入陣曲嗎?你不妨讓她給你改一改,將來你凱旋歸來的時候,用的着。”

楊銘眯眼笑道:“你應該不懂這些的,誰跟你說過?”

“阿雲(裴淑英)說的,說是曲子成了,可以給你助長聲勢,”獨孤風兒笑道。

楊銘微笑點頭。

舊齊有一曲極富盛名的軍隊武樂,叫做《蘭陵王入陣曲》,這首舞樂,歌頌了蘭陵王高長恭於邙山之戰解洛陽之圍的輝煌戰果,蘭陵王在歷史上那麼出名,這首舞樂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個人最後被高玥的親爹高緯殺掉了。

這篇曲目,如今已經被大隋的太常寺太樂署收錄,改爲《入陣曲》,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秦王入陣曲》,就是從這個基礎上改編的。

沒想到裴淑英還有這樣的眼光,入陣曲整篇,是宮廷曲目,至少需要百人左右的大型歌舞團才能表演出來,但是這篇曲子在民間流傳頗爲廣泛,被改編成了十二人、二十四人、六十八人舞樂。

楊素府上,包括晉陽樓就有懂這篇曲目的舞團。

如果楊銘大勝歸來,能有一篇秦王入陣曲給他造勢,那麼對於爭奪儲君之位,無疑是一大助力。

尤其是一旦於民間廣泛流傳,楊銘的威望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於是楊銘直接起身,去找高玥去了。

眼下夜已深沉,王府還沒睡覺的,估計真沒幾個人了,楊銘敲響院門之後,蘇烈守在外面,他獨自跟着高玥的侍女,步入臥房。

掌燈之後,侍女便退出去了,而牀榻上的高玥,正一臉迷湖的看着楊銘。

她本已經熟睡,如今驟然見到楊銘,還以爲是做夢,表情癡呆,半天都沒有反應,但其果露的雙肩卻已經滑出被子,露出那道深溝。

楊銘拿着燈盞來到牀榻邊上坐下,本能的瞥了一眼那個地方,隨即道:

“那篇蘭陵王入陣曲,你懂嗎?”

高玥本來下意識的想要往上面拉一拉被子,但隨後又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雙眼直勾勾的看着楊銘,嘴脣輕啓道:

“懂,殿下想聽的話,妾身需要準備幾天才行。”

楊銘擡手伸過去,將被子拉了下去,風光一覽無遺,高玥頓時呼吸急促起來。

“你是懂曲的,改一改吧,不要照搬原先的,”楊銘收回手臂道。

高約深吸一口氣:“殿下希望,改成什麼樣子?”

“改成秦王入陣曲,”楊銘起身道:“在我返京之前,就要改好,然後你交給淑儀,讓她送到晉陽樓,所有的舞團都必須學會。”

高玥點了點頭:“明白了,殿下放心,新篇風格必然迥然一新,絕不會讓人聯想到蘭陵王。”

“好,睡吧,”說罷,楊銘便轉身走了。

牀榻上,高玥嘴角翹起,臉上笑靨如花,只覺今晚與楊銘的短暫相處,滋味竟如此美妙,讓她心如小鹿亂撞。

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零六章 上嫁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40章 沒錢三三九章 撂挑子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六章 晚宴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705章 水軍出動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34章 東西聯盟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四五章 未雨綢繆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13章 氣暈了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534章 臨洮縣公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768章 值這個價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95章 嘔第585章 你混蛋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三七章 救人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70章 太平清河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十八章 收藏家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34章 東西聯盟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60章 右僕射第623章 朱雀門下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八八章 紅拂私奔七五章 舐犢情深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一章 三胎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
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零六章 上嫁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40章 沒錢三三九章 撂挑子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六章 晚宴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705章 水軍出動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34章 東西聯盟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四五章 未雨綢繆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13章 氣暈了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534章 臨洮縣公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768章 值這個價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95章 嘔第585章 你混蛋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三七章 救人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70章 太平清河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十八章 收藏家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634章 東西聯盟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60章 右僕射第623章 朱雀門下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八八章 紅拂私奔七五章 舐犢情深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一章 三胎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