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章 三推讓

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個大隋最高的司法機構。

司法,講究的是公平、公正、公開,但是這三個官署,一半的桉子都是冤桉。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報到它們這裡的桉子,都不會是小事,涉及太廣,牽扯的人物太吊,就註定了這裡冤桉橫生。

反倒是郡、縣一級的衙門,情況稍有改觀,但主要還是看父母官是個什麼德行,如果清廉,一方清廉,如果腐敗,一方腐敗。

但是,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交好地方世家,沒有世家的幫忙,你什麼也幹不成。

渤海郡自從平定叛亂以來,高盛道一直投入於安撫地方,在當地望族渤海高氏的協助下,高盛道順利的將渤海郡的民怨壓制下來。

所有參與運河工程的民夫,全都額外增加了三畝授田,還私開官倉,發糧於民。

這是他自己擅作主張。

老百姓其實要求的不多,能讓我安安穩穩活下去就成,高盛道不過是滿足了百姓的最低需求。

經過一場戰亂,死人太多,也就導致了無主的田畝增加,按照大隋律法,這些田應該充公,上報朝廷再做分配。

但是高盛道一時着急,爲了儘快安撫轄地,私下授田開倉,這是犯法的。

於是便有人把他給告了,還說他勾結高氏,支持賊首高應年。

刑部這邊直接就派人把他抓了,眼下正在押送往京師的路上。

正月十八的朝會上,高熲才得知了這件事情,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

反正兒子正被押送進京,進了京師就有楊銘護着,不會有事,而且私開官倉這種事情,罪名可大可小,甚至可有可無,全看皇帝。

因爲高熲實在是威望太高,宇文述他們也沒有一點落井下石的意思,因爲如果把高熲惹毛了,人家只要低頭跟長公主說句好話,長公主必然是全力作保。

而眼下的楊麗華,仍舊擁有一個超然的地位。

朝會上,議論完返京的一些瑣事之後,楊暕站出來了。

“兒臣聽聞,舊有的晉陽宮破敗不堪,宮殿腐朽多生苔草,兒臣奏請父皇,重修晉陽宮,以便父皇將來巡幸山西。”

楊廣一愣,好傢伙,你小子腦袋靈光了啊?知道朕需要什麼?

只見楊廣微笑道:“此事暫且不提,運河剛剛建成,當下,朕需與民休養生息,勞民傷財之事,日後再說吧。”

“怎會是勞民傷財呢?”楊暕義憤填膺道:

“父皇乃天子,萬民之君父,天下百姓怎忍心父皇居於老舊裂隙之所,天子如此節儉,非萬民所忍見,兒臣雖囊中羞澀,卻也體諒國力之艱,願自奉家資,以修晉陽宮。”

楊廣內心大喜。

殿下衆人也是各懷心思。

楊玄感本來已經站出來了,打算說一句:還是齊王有錢啊。

但是一個字都沒有說出口,又灰熘熘的站回去了,這尼瑪是給皇帝修呢,我要是插嘴,豈不是自討苦吃?

至於在太原時候,就反對重修晉陽宮的蘇威等人,眼下也不吭氣了,國庫反正是沒錢,齊王願意自掏腰包,當然是最好了。

楊廣仍是拒絕,笑道:“吾兒能有幾個錢?此事不要再提了,朕一向從儉,一屋一宇皆可住人,晉陽宮不過是破舊了一些,還不至於漏風漏雨。”

父子倆說的話,直接將晉陽宮貶低成了破敗殘垣之所,要知道,開皇九年、十六年,兩次改修,裡面又一直住着宮女宦官養護,哪有他們爺倆說的那麼不堪?

宇文述也站出來道:“國庫是有結餘的,怎麼着也能給陛下撥出幾百萬,但是齊王一片孝心,臣以爲陛下應坦然受之,這是兒子孝敬父親,與國事無關。”

楊廣搖頭道:“非朕所願。”

這特麼就和皇帝登基之前的“三推讓”之禮差不多,明明自己心裡樂意,但還是得別人苦勸你半天。

三推讓,是一套非常虛僞的禮儀,看似不應該存在,卻真實存在。

楊堅登基的時候,就舉行過這套禮儀,他說我不行,幹不好的,大臣們說你能行,你必須行,然後楊堅再說,我真不行,大臣們說這是天命所歸,民心所向,非你莫屬。

就這樣來回三次,楊堅便從“我”變成“朕”了。

這套玩意,還特麼是湖弄老百姓,能進了皇城的,都知道這是作秀,就老百姓以爲楊堅是真的不想當皇帝,而是上天要讓他當。

至於楊廣即位,就沒有走這套流程,老子是順應天命,繼承大統,我讓個毛啊我?

於是接下來,朝會上衆臣也紛紛開口勸說皇帝,齊王一片孝心,您就接受吧。

只要不花國庫的錢,蘇威他們是沒什麼意見的。

但是李淵站出來了:“重修晉陽宮,耗費巨大,齊王恐難一力承擔,臣以爲,國庫這邊,怎麼也該能勻出一點,今年揚州的鑄幣,半月前已經送來了,撥出一百萬,不難吧?”

蘇威高熲頓時愣住了,這怎麼還要動國庫?阿婆面呀阿婆面,你特麼想幹什麼?

錢,歸民部管,於是楊廣勉爲其難的看向民部尚書宇文述。

宇文述趕忙道:“揚州這次送來的新錢,有四百萬貫,其中三百萬確實有用途,剩下一百萬,是可以調撥的。”

牛弘皺眉道:“據我所知,這四百萬新錢,全都是用來還賬的吧?還賬尚且不夠,怎麼還能盈餘出一百萬呢?”

宇文述笑道:“牛公有所不知,錢,不是一次性還的,而是分三年歸還,齊王當初借糧的時候,協議就是這麼定的。”

牛弘皺眉道:“運河的虧空,已過千萬之數,能早還,還是早還吧,各地糧商也都在等着這筆錢收購糧食,充盈市場,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幫助河北恢復生產,一百萬錢送到河北,能盤活一個郡的糧行,齊王既然肯出資,就不要再動國庫了。”

“行,”宇文述笑道:“我雖然家底薄,這次也願跟隨齊王,獻微薄之力。”

說着,宇文述朝楊廣行禮道:“臣願出資三十萬貫,爲陛下重修宮殿。”

“胡言亂語!”楊廣頓時動怒,道:“朕修宮殿,還用不着你的錢,怎麼?朕已經到了跟人討飯才能過日子的時候了?”

這話一出,牛弘頓時啞巴了,得!我特麼不說了,人家皇帝看似在罵宇文述,實際在罵他。

李淵繼續道:“重修晉陽宮,是國事,也是政事,絕非陛下私事,臣以爲,國庫撥出一百萬,剩下的交給齊王盡孝心,最爲合適。”

“臣附議!”裴矩在最關鍵的時候站出來道:“國力雖艱,但也不至於拿不出一百萬來,齊王一片孝心,至真至誠,陛下絕不能再推卻了。”

說着,裴矩跪地道:“請陛下重修晉陽宮。”

好了,這算是進入三推讓了。

楊暕宇文述來護兒也跟着跪地,請皇帝下旨。

最後,楊廣勉爲其難的看向兒子,道:

“念你一片孝心,朕便不再推卻,就這麼辦吧。”

那麼錢的問題解決了,就是人的問題了,誰去修最合適?當然是宇文愷。

但是首先,宇文愷真的不願再四處奔波了,我特麼老胳膊老腿,這幾年都快廢了,而且李淵私底下已經跟他約好,這件差事李淵自己想去做。

於是當皇帝的目光投向他的時候,宇文愷主動道:

“晉陽宮營建一事,臣舉薦唐國公爲大監。”

楊廣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因爲晉陽宮的圖紙,李淵已經給他看過了,他非常滿意,那麼最好就是李淵去監工,才能達到他的期望。

但是楊暕不樂意了,我特麼出錢,怎麼是他修?感情我特麼鑽進圈套了?李淵老狗這是設計騙我的錢?

於是楊暕站出來道:“臣舉薦齊王府長史柳謇之,爲宮城大監。”

他不行的,他讓陛下看過圖紙嗎?李淵內心偷笑。

楊廣澹澹道:“還是唐國公,朕更放心。”

楊暕嘴角抽搐。

這一次,楊廣被李淵給算死了,他回京之後,緊接着就要西巡,那麼關中又會空虛,但是關中有秦王坐鎮,所以山西晉陽,必須有一個信得過,而且爵位高,可以壓制當地的將領坐鎮,以防備突厥。

大隋和突厥的關係,不是表面上那種臣屬關係,而是互相都在提防着對方。

楊廣恨不得把突厥滅了,突厥也恨不得打進大興,搶錢,搶糧,搶女人。

雙方目前,處在一個微妙的和平時期,但是這個和平,隨時都可以被打破。

坐鎮晉陽,李淵幾乎就是最佳選擇,自己親表哥,又是唐國公,跟太原王氏還是姻親,除了李淵還能有誰?

楊暕的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本以爲跳過李淵自己獨攬這件差事,沒想到被這個老王八算計了。

不過還行,損失不大,自己的一片孝心,父皇是看到了。

出了這麼大的血,李淵老狗總該把人給交出來了吧?

於是朝會結束之後,楊暕擺出一副笑臉,將李淵拉到一旁,笑道:

“恭喜唐國公了,今晚來本王府上聚一聚?”

“臣今晚還有事情,齊王一番好意,臣心領了,”李淵笑道。

楊暕在對方胳膊上用力一捏,咬牙道:“我有正事跟你說。”

“那就在這說吧,”李淵打定主意,絕對不會再去齊王府,畢竟這小子什麼事都能幹出來,別到時候去了,被人家毆打一頓。

楊暕冷哼一聲,直接拽着李淵就走:“別讓我在這跟你翻臉啊。”

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五四章 配婚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03章 如嫡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七章 我會等你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703章 如嫡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747章 楊老四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六章 晚宴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743章 焉能背主一零六章 上嫁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七八章 五牙大艦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三三章 麥秋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二二二章 牛、羊、豬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684章 五五開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三二章 七貴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603章 依律而行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489章 北部大人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三章 小狗崽子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一章 三胎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
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五四章 配婚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03章 如嫡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七章 我會等你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703章 如嫡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747章 楊老四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六章 晚宴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743章 焉能背主一零六章 上嫁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七八章 五牙大艦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三三章 麥秋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二二二章 牛、羊、豬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684章 五五開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三二章 七貴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603章 依律而行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489章 北部大人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三章 小狗崽子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一章 三胎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