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尊師重道

江都西面有三個郡,鍾離郡,淮南郡,弋陽郡,這三個郡眼下都是蕭銑的地盤。

其中淮南郡首府壽春縣,如今是蕭銑的老巢,不過是暫時的。

他的目標是荊州,他不想留在江南跟杜伏威摻和在一起。

通濟渠是一條生命通道,北方的物資軍需會走運河送往江都,蕭銑佔領的這三個郡,與北面郡縣的分界線,就是淮河,淮河與運河是連通的,但是很可惜,交匯點在江都。

也就是說,蕭銑想要攔截運河物資,也做不到,所以只能是往西走,進入荊州。

在董景珍拿下江夏之後,蕭銑的後續主力大軍,已經開拔,走陸路往江夏去。

他來江南的時候,麾下只有三萬人,如今發展至二十萬。

聽起來很誇張,但卻是事實,官府徵調二十萬衛士,相當不容易,但如果是糾集一幫叛軍,就很容易了。

因爲官兵中的條條框框太多,不賺錢,還很約束,大家不願意被徵調,但是叛軍不一樣,發展前期,只要是你搶到的東西,上交一部份,剩下的你們都可以分了。

說白了就是,一個有底線,一個沒底線。

官兵劫掠民間,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幹,但是叛軍劫掠,是隨時隨地。

蕭銑就這麼蠱惑三郡百姓,帶着浩浩蕩蕩的十幾萬人,打算去荊州發展,那邊還能給朝廷交得起賦稅,可見地主家裡有餘糧,那都是給我準備的。

歷陽縣的大決戰,發生在三月末,來護兒在吸納江寧叛軍之後,總兵力四萬多人,在襄陽水師的掩護下,開始強渡長江。

一艘艘大樓船,像是一座座城牆一般,樓船上的女牆和弩窗箭矢如雨,弩炮齊發,向對岸的叛軍實行火力壓制。

官軍在成功渡河之後,與杜伏威主力展開決戰。

來護兒坐鎮中軍,在曠野上牽扯杜伏威主力,麾下大將費青奴,則是繞了一個大彎,強攻歷陽縣城。

一時間,被滁水和長江包裹着的歷陽平原,遍地激戰,戰事異常慘烈。

滁水,在唐朝時期改名爲滁(chu)河,是長江下游左岸的一級支流,流經安徽、江蘇,匯入長江,全長265公里。

這是長江支流中,一條非常容易氾濫的的河水,歷陽郡這麼平,就是被它和長江衝擊成這樣的。

華夏地理,很多平原地帶,就是江水衝擊而成,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都是衝擊平原。

河北那地方爲什麼這麼容易發洪水?因爲山西、河南的水,都是從河北入海。

山西下大雨,發大水,受災的是河北,當然了,河南也跑不了,所以在古代,北方一旦有洪水,河北與河南人,都是往山西跑。

來護兒麾下,不管怎麼說,也有四千騎兵,在平原曠野,裝備精煉兵械的騎兵,等於無敵。

好不容易打一次富裕仗,來護兒將騎兵運用到了極致,也差點把這些人累死。

但結果是好的,杜伏威大敗,撤出歷陽,退回了宣城郡。

於此同時,來護兒收到了蕭銑西進的消息,擔心被楊暕搶功,於是趕忙派兒子來楷率領六千人北上,接收蕭銑走後留下了三個郡。

如果成功,等於來護兒進駐江都一個半月,收回了八個郡,紙面上,這是相當牛比的戰績了,雖然蕭銑和杜伏威都還好好的。

當然了,楊暕也不會將這麼大的便宜留給來護兒,他已經派出崔弘峻領軍兩萬,提前進入淮南郡的壽春縣,並下令來護兒繼續追殺杜伏威。

來護兒直接回復了一句:將士連戰疲敝,需息甲修整,不宜進兵。

這是實話,打了一個半月,必須歇一歇了,人的體力是有限的,無節制的濫用會出問題。

“呵呵.他還真是不將本王放在眼裡啊,我的將令是一紙白話嗎?”楊暕在江都怒道:“敵軍士氣已衰,正是追擊之時,來護兒延誤軍機,當以軍法從事。”

衛玄撇了撇嘴,沒吱聲。

韋雲起道:“這麼短的時間內,溝通與餘杭的聯繫,打通江南運河,收回歷陽、丹陽,這份功勞,軍法已經不管用了。”

“他是怎麼收回的?勾結叛軍!”楊暕冷哼道。

韋雲起挑眉道:“我說齊王,你可不能亂扣帽子啊?招安之策,是太子提出來的,陛下當時也準允了,怎麼到你這,就成勾結了?”

宇文述也趕忙道:“好了好了,成果還是好的,襄陽水軍收到太子教令,已經西進援救江夏去了,趙元恪、趙元楷即刻領江都水師駐紮歷陽,榮公的後勤保障,就辛勞衛公了。”

衛玄點了點頭:“自然不敢怠慢。”

“太子私自調走襄陽水師,來護兒視而不見,他們倆到底要幹什麼?”楊暕陰沉着臉道:“要拆我的臺,也不是拿平叛這麼大的事情,呵呵,我就知道平定江南這份功勞,太子不想讓我獨佔,會拖我的後腿,可惜啊,本王還是拿回了八個郡。”趙元恪趕忙道:“齊王英武。”

韋雲起瞠目結舌,好傢伙,啥也沒幹,就會給自己爭功勞,那是你打的嗎?

衛玄乾咳一聲,道:“首先,我們要趕緊派船,沿着江南運河往餘杭郡,還有陳棱的海軍,要從東南沿海徵調軍輜,補充江南,洛陽那邊,也沒有糧食了。”

“這都快四月了,去年的賦稅也該收繳上來了,洛陽怎麼可能缺糧?”楊暕道。

宇文述回答道:“洛陽的糧倉是調配全國的,不是隻有我們一家吃,河北山東,也餓着肚子呢。”

“救急不救窮,眼下應該主要保障江南,”楊暕道:“東南那幾塊爛地方,能有多少糧食?”

他說的這個爛地方是福建,糧食產量確實不行,而且這地方的人,跟嶺南一樣,特別難管。

韋雲起道:“許公現在是民部尚書,他都不同意,這糧食怎麼要?就算許公同意,洛陽還有太子呢。”

“韋雲起,你是不覺得我不敢殺你?”楊暕挑眉道:“一個罪臣的兒子,在本王面前陰陽怪氣,你以爲你是誰啊?來人,給我綁了。”

“我看誰敢!”韋雲起大怒起身:“罪臣?家父開皇年間,便已經被二聖平反,到你這裡就成罪臣了?我是陽城縣公,驃騎大將軍,本將的品級,不是親王可以隨意處置的。”

楊暕怒不可遏:“你跟我講品級?來人,杖二十。”

接着,便有幾名侍衛過來,準備給韋雲起用刑。

宇文述直接朝着那幾人道:“下去!”

幾名侍衛看看楊暕,再看看宇文述,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

宇文述繼續道:“齊王無需動氣,雲起就是這個性子,大家有什麼話好好說。”

楊暕獰笑道:“我就問你,如果今天是太子用刑,你敢攔嗎?”

“許公自然不敢,”衛玄耷拉着眼皮道:“太子是君,親王是臣。”

楊暕咬牙切齒,他已經感覺到,自己對下面這些大佬級人物,是沒有約束力的,也就是說,他幾乎等於一個傀儡,這些人如果願意,隨時都能將他架空。

這時候,有侍衛進來稟報,是京師禮部來的公文,公文的內容,算是暫時緩解了大堂內的緊張氣氛。

史萬壽跪地痛哭,韋雲起趕忙上前攙扶。

次子以下,跪長子,是合乎禮法的,史萬歲是家裡的老大,兩個弟弟也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如今大哥過世,史萬壽自然萬分悲痛。

古代的兄弟關係,是非常鐵的,因爲不存在父母分配不公、又或是過於袒護其中一個的現象,在古代,什麼都是長子的,其他人爭的念頭都不會有。

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大多來自於父母沒有公平對待,嫡長子繼承製下的大隋,不存在這種現象。

宇文述也是扼腕嘆息:“太平公數十年盡瘁不遑,殫臣力崎嶇險阻,如今騎箕化去,空教淚灑英雄。”

大堂內一片死寂。

思己及人,宇文述年紀比史萬歲還大,如今聽聞史萬歲故去,想想自己英雄一世,也已至遲暮之年,自然免不了一陣唏噓。

衛玄更慘,他比宇文述還大四歲。

史萬壽看到公文當中,不準大侄子懷義奪情之後,希望自己能夠返回京師,操辦兄長安葬事宜。

楊暕沒敢拒絕,宇文述也同意了。

畢竟這裡有他沒他,都一樣,阻止人家給長兄奔喪,這是斷人倫的事情,皇帝敢幹,太子敢幹,其他人不敢。

所以身在洛陽的史萬寶,也已經動身返京了,因爲他們兄弟倆的作用,沒法跟史懷義比較。

史懷義現在已經是襄國公了,主持山東平叛,責任太大,他是完全可以壓住張須陀的,但是楊銘的安排,是讓他來輔佐張須陀。

爲什麼人家能壓得住呢?因爲張須陀本來就是史萬歲的人,要不是改換門庭投到楊銘門下,按正常步驟,史萬歲死了,他是得投靠史懷義的。

認準了一家,輕易就不能改換門庭,史萬歲是張須陀的引路人,也是授業恩師。

尊師重道這四個字,是華夏自古以來最爲優良的傳統之一。

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九六章 亂戰第540章 沒錢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766章 體面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748章 以身入局九五章 返京第761章 勸酒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九章 香味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六五章 書房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768章 值這個價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745章 諭齊王暕五六章 胡商二七九章 透心涼九四章 換防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13章 氣暈了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五四章 大忌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693章 不可能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80章 家規六條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09章 水師相遇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499章 羈縻政策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517章 嚴防死守七四章 家大業大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96章 關稅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595章 嘔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479章 任人唯親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六九章 舉薦十六章 高門大閥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二十六章 河東裴八一章 嚴重警告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
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九六章 亂戰第540章 沒錢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766章 體面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748章 以身入局九五章 返京第761章 勸酒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九章 香味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六五章 書房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768章 值這個價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745章 諭齊王暕五六章 胡商二七九章 透心涼九四章 換防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13章 氣暈了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五四章 大忌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693章 不可能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80章 家規六條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09章 水師相遇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499章 羈縻政策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517章 嚴防死守七四章 家大業大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96章 關稅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595章 嘔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479章 任人唯親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六九章 舉薦十六章 高門大閥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二十六章 河東裴八一章 嚴重警告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