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導果爲因

蟠兒出使的事,沒有受到任何人的反對。就連龔香也沒有說話,只是提議了兩個熟知燕國的士人給蟠兒做隨從。

讓士人給原本是奴僕的人當隨從,這可以稱得上是侮辱了,如果不是他先開口了,姜姬原本是打算讓蟠兒找幾個熟悉的商人的。

她就沒有說話,只聽龔香在那裡介紹:“一個叫貝錦安,一個叫貝錦山,是一對兄弟,他們家早年敗落後,這對兄弟被家僕賣到了燕國爲奴,他們在燕國長大,竟然沒有忘了故國,等長成後便一起逃了回來,現在就在二環那裡。”

世上有忠僕,自然也有惡僕。貝家兄弟的父母不是因爲家族站錯隊或捲進什麼事件中,純粹是因爲家中的錢花光了才敗落的。祖宗留下的家業再多,也撐不住坐吃山空。貝家父母不算壞人,只是從來沒想過家中有一日會吃不起米,用不起布,等真到了這一天,他們也沒什麼謀生的手段,先是從親友那裡借錢,再也借不來之後,就變賣家產度日。

貝錦安兄弟被家僕拐出去賣了的時候,他們的父母仍在世,發現孩子丟了,爲了託人尋找,連家宅都典賣了,但最後還是沒有找回孩子,兩人也不知去向,等貝家兄弟好不容易回了家才發現家早不是自己的了,而父母連墳頭在哪裡都不知道。

龔香現在覺得公主這個戶籍登記制度還是很方便的,因爲不問前因後果,只是單純的登記,固然會有人假造來歷,但也打消了相當一部分人的顧慮。貝家兄弟的遭遇本來也算是給家族抹黑了,但由於對讀書識字的人的優容,幾乎是馬上就能成爲小官吏,貝家兄弟才如此坦白。

在戶籍登記中有一些人是需要被另案對待的。有一技之長的,還有就是曾在他國長久生活過的。

在燕國多年的貝家兄弟就這樣被龔香發現了,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一些去過魏國、到過晉國等地的人也都被分門別類的歸了檔,平時會安排給他們一些不同的工作來觀察他們的性格、心性等,必要時候,他們就會派上用場。

這兩個人確實可用。姜姬聽了以後,卻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對蟠兒說:“你去看一看,合適了就帶走,不行就再挑一挑。”現在二環裡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快要超過樂城本土居民了。但人潮帶來的好處也很明顯,讓原本持反對態度的龔獠也開始軟化了。

人潮的涌入帶來的問題有很多,首先就是低級官吏不夠了。小官吏位卑權重,他們掌控着這些投奔而來的流民的性命、財產、家小、前程。匆匆上任的小官吏中也難免涌現出許多害羣之馬,傷人害命,奪取錢財,騙人爲奴,陷人污罪,等等,不一而足。

姜姬覺得是時候殺官立威了。

她這個念頭已經有很久了,卻沒有跟龔香他們提過。因爲在她跟龔香學習的時候,發現了一件事:魯國不殺官。

或者說,整個大梁朝就沒有殺官這回事。

士人爲官,犯錯後,輕者以銀贖罪,重者去官歸家。

是的,最嚴重的就是不讓人當官了,趕回家去。最多最多,街上的人罵這家幾年、幾十年就完了。

殺官這種事,一般只發生在大逆的時候,比如朝午王后,姜元繼位就摘了幾家人的腦袋,但大部分的人還是隻是入刑而已。

可能因爲不能輕易砍世家的腦袋,此時的刑罰倒是花樣百出,掏腸掏心都很常見,車裂剝皮算嚴重點的,千刀萬剮這種的纔是重頭戲,跟以上這些相比,砍頭服毒都算得上了仁慈的了。

如果她說,因爲這些選派的小官吏佔了流民的家財,害了他們的性命,把人給倒賣給世家爲奴,然後她要砍這些人的腦袋,龔香一定會勸她罰些錢就行了,如果仍不解氣,可以打,但不能殺。

如果把魯國看成一座金字塔,由上至下,上者欺凌下者,不爲過;下者冒犯上者,大罪。

也就是說,當官的欺壓百姓,不算大過錯;當官的對大王不敬,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所以,她打算把這個概念倒過來用一遍。這些人不是因爲欺壓百姓被抓,是因爲辜負大王被抓。這樣,就算殺了也很正常,不是嗎?

蟠兒在臨走前,交給她一份名單,她就拿着這份名單去找龔香了,其中有怠慢職守的小官吏,也有掠奪民財的世家。

她對着龔香,當然把重點放在後面:“這些人,該殺一批了吧?”

龔香接過名單,頭一個名字就是依附姜奔的藍家。藍家遣散那五千兵後家底都快空了,姜奔又是個不能共富貴的人,有好處也不會想起來分給藍家。所以藉着流民,藍家狠狠的發了一筆財。

他還知道這種事不能自己一個人幹,多拉些人一起下水,藍家才安全。於是被藍家鼓動一起下手的姓氏還真不少。

龔香掃了一眼,發現名單中的幾十家人都是不大不小的,屬於有他們不多,殺了也不可惜。不過這些家族的壽命大多跟樂城一樣久遠,積攢了幾百年的財富……“公主是眼饞了吧?”龔香點點指上的名字,笑道。

姜姬也不恥於承認,她囊中羞澀,缺錢缺的眼睛都綠了,之前沒辦他們是時機不到,現在時機到了,自然該收割了。

龔香問:“公主想讓誰去做這件得罪人的事?”要先把這些人的罪行大白天下,然後才能抓人取財,不管誰先開的口,日後都會被這些人家恨到骨子裡。

“姜奔。”她道。

龔香怔了下,懂了。公主覺得,姜奔和藍家該到了拆夥的時候了。她要把姜奔和藍家拆開,讓他們不再是彼此的盟友、護盾。只是不知道公主接下來是怎麼安排姜奔和藍家的。

姜姬命人叫來姜奔,“悄悄”告訴他,藍家被人給告了。

姜奔皺眉:“什麼人告的?”

“你管那個幹什麼?管他誰告的,告的是藍家,又不是你。”姜姬道,“難道你還想幫藍家?”

姜奔不精明,但也不傻,他道:“藍家助我良多。”藍家是真幫了他不少,他擔心沒了藍家,他自己就不知道還能幹成什麼了。“沒了藍家,還有綠家、黃家。”姜姬嘲笑他:“難道你離了藍家就找不到別人幫你了?”

這倒不會。事實上自從姜奔成了這個御史大夫之後,有很多人都找到他門下來投效他。他這麼一想,也覺得並不是非藍家不可。

“再說了,藍家可壞着呢。”姜姬道,“我聽他們說,他好像和很多人一起偷偷賺錢來着,不知賺了多少。”她問,“對了,給了你沒有?”

藍家當然不會忘了姜奔,第一個就是拖他下水。

姜奔思考了一下,試探着點點頭。他覺得告訴姜姬應該沒關係,她自己也很愛錢。

姜姬果然沒生氣,興沖沖的問他:“給了你多少?”

“也沒多少。”姜奔頗有些自得,“一個莊園,幾百個僕人,還有一些馬,一些魏錦,回頭我給你送一些。”

姜姬不信:“怎麼才這麼點?我聽人說,他們一家都分了幾千個人了,藍家是領頭的,一定分得更多,你這裡才幾百?不是騙我的吧?”

姜奔的臉色就變了,“你沒騙我?”

姜姬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說:“是你在騙我吧?又不找你要!我還會看得上你那幾百個人嗎?我要多少有多少!滾滾滾!好心找你來告訴你,你就這麼騙我啊!”

她發了火,就要讓人把姜奔趕出去。姜奔好不容易進來一趟,巴不得從她這裡得些好處,怎麼肯就這麼走?立刻千方百計的哄她,說好聽話,許下無數個心願,要給她送美男送錢,哄了很久,姜姬才勉強又給了他個好臉,“算了,看在你也是被人哄了的份上,我也不怪你了。你現在還想救藍家嗎?”

“他若騙我,我怎麼會救他!”姜奔握着酒樽,臉都喝紅了,憤恨道。

“想知道他有沒有騙你還不容易?到時你也去看嘛。大王生氣了,要找人去抓人,到時你也過去看看能從藍家搜出來多少好東西!”

姜奔靈機一動,“大王要派別人去,還不如讓我去!我是御史大夫,該我去纔是!大王原來想讓誰去?”

姜姬一手支頰,“不知道,反正是大王身邊的人,他那裡的人還特別多,我哪記得住!”

姜奔湊到她身邊,輕聲說:“妹妹,幫二哥一把,讓二哥去,有好的東西,二哥分你一半!”

姜姬醉呼呼的:“當真?”

“我怎麼敢騙你!”姜奔拍着胸口說。

姜姬點點頭,搖搖晃晃的站起來,“那我去找大王說……”

姜奔連忙扶着她,走到殿外,看她喊人駕車,直接去了姜旦那邊,一番糾纏後,姜奔如願以償。

姜武和丁強回到樂城後,先來到行宮,但在行宮大門前卻看到了很多坐在行宮大門前哭號的人,粗粗一看,一羣羣的,男女老幼都有,像是一家一家的。

這是怎麼了?

“快看!是姜大將軍!”

“姜大將軍回來了!”

“求姜大將軍帶我們去見大王!”

“對!去見大王!我們要告姜御史行兇!”

“他闖到我們家……”

一時羣情激奮。

姜武的馬前他們是闖不過來的,宮門前的人看到姜武的旗,連忙進去通傳,很快裡面就有人出來迎接,見到姜武,一揖道:“將軍快進去吧,公主已經等了您好幾天了!早就聽說您快到了,公主一直盼着呢。”

姜奔騎着馬進了行宮,宮門外的哭喊聲已經變得遙遠了,他才問侍人:“那些人是怎麼回事?”

侍人笑道:“也沒什麼,姜御史抓了一些有錯的人,這些人的家人就來找大王哭了,大王哪有空見他們?”大王每天都要踢球,忙着呢。

抓人?

等姜武見到姜姬,才明白前因後果。

她對他倒是沒有必要隱瞞,也是爲了多告訴他一點事,讓他從中能學習點東西。

姜武道:“所以,你可以從這些人家中收到很多贖金,又能拆了姜奔和藍家,以後你還要藍如海幫你做事,所以先把他打下去,最後,你想在百姓面前把那些小官吏全殺了。”

以正確的罪名把官吏殺掉,爲警示後人。

當然,在世家看來,這些小官吏是他們的替罪羊。

他仔細思索着,前後推敲着,不知不覺,天變暗了。

姜姬命人送來飯菜。

他說:“我又送來了一些魏錢,還有一些鄭錢,看你想怎麼用吧。你叫我來幹什麼?”

姜姬說:“我想讓你的人和燕貴的人一明一暗,去鄭國搶糧。”

龔香說要借燕貴的人後,她就發現不必讓姜武出現在明面上了,他完全可以暗地裡去。

燕貴與魯合謀侵鄭,是打算扮成強盜的,所以本來就是悄悄去的;姜武是第二條暗線,是誰也不知道的暗線。

“碰到燕貴的人,也可以殺。”她輕聲說。

凡是敵人,皆可殺之。

姜武點頭,不自覺的磨搓了一下腰間的利刃,“我懂。我要扮成真正的強盜,當然不會對另一夥強盜手下留情。”他正好想練兵,“那我這就回去派人。比燕貴更早出現在鄭國的話,他們也不會懷疑了。”

燕貴只會以爲,魯國想起搶劫的這個主意,正是因爲鄭國已經有了強盜出沒,他們渾水摸魚纔不會被人發現。

“這件事,你不必出面。派手下去就可以了。”她說。

姜武還真想自己帶兵呢,聞言猶豫:“我不去,會不會出問題?”

“要出問題就現在出,早點發現,早點解決。”她道,“以後要打仗,難道你還能每一支都親自帶隊?”

姜武聽她說得有道理,只能答應了,心裡倒是很快數出幾個用得上的人。正好趁這個機會看一看他們值不值得信任。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對她說:“對了,我那裡養了個內奸,是我手下一個叫馬榮的將軍。”

姜姬:“我記下了,他性格怎麼樣?”

“好色、貪財、貪功,愛騙人。”姜武覺得這個人很合適成爲內奸,他背叛起來很容易。所以他現在把馬榮手上的兵馬都給收了,不給他帶兵的機會,但平時卻開始讓他參與議論,有時還會刻意問他的意見,人人都以爲馬榮要高升了,就連馬榮自己也這麼想。

確實是個好內奸。

姜姬聽了都覺得這個人選很合適,她有些驚訝,但更多的是欣喜。姜武的成長越來越快了。

第672章 新氣象第156章 種第550章 戰乎?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648章 以糧設局第3章 優待第122章 歸人回,離人淚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93章 授官第1章 開始第515章 朝陽第108章 傷逝第294章 放火第739章 鄭洲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113章 樊城第54章 公主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423章 喜上加“喜”第587章 送上門來第69章 摘星公主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299章 人盡其才第593章 換國書第659章 捉摸不透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558章 見爹第54章 公主第561章 分燕第93章 授官第77章 告狀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702章 送行第624章 父疑子第385章 火坑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120章 神仙第273章 傻子第447章 廖博士第169章 掌中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600章 師出有名第770章 忠義之將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449章 內應第654章 弱質女流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331章 鄭姬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797章 聲聲……第114章 挑撥第36章 王權威勢第741章 久候君來第317章 幼苗第454章 誓師第349章 新春新氣象第141章 封地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325章 稻草第785章 權-力第511章 佔地第8章 玉郎第447章 廖博士第296章 妙人第257章 回程第8章 玉郎第673章 自投羅網第412章 新魯國第649章 吾願往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604章 悔叫親爹當大王第29章 王后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363章 侍郎第357章 商城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183章 着第557章 呵呵第448章 令行禁止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253章 臨戰第407章 女神收稅第674章 來來來,請進!請不要客氣!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745章 奴兒第299章 人盡其才第322章 包圍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6章 他國第269章 爲王第744章 鳳旨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565章 惜寶山第453章 皇后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406章 先王的最大成就
第672章 新氣象第156章 種第550章 戰乎?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648章 以糧設局第3章 優待第122章 歸人回,離人淚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93章 授官第1章 開始第515章 朝陽第108章 傷逝第294章 放火第739章 鄭洲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113章 樊城第54章 公主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423章 喜上加“喜”第587章 送上門來第69章 摘星公主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299章 人盡其才第593章 換國書第659章 捉摸不透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558章 見爹第54章 公主第561章 分燕第93章 授官第77章 告狀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702章 送行第624章 父疑子第385章 火坑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120章 神仙第273章 傻子第447章 廖博士第169章 掌中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600章 師出有名第770章 忠義之將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449章 內應第654章 弱質女流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331章 鄭姬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797章 聲聲……第114章 挑撥第36章 王權威勢第741章 久候君來第317章 幼苗第454章 誓師第349章 新春新氣象第141章 封地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325章 稻草第785章 權-力第511章 佔地第8章 玉郎第447章 廖博士第296章 妙人第257章 回程第8章 玉郎第673章 自投羅網第412章 新魯國第649章 吾願往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604章 悔叫親爹當大王第29章 王后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363章 侍郎第357章 商城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183章 着第557章 呵呵第448章 令行禁止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253章 臨戰第407章 女神收稅第674章 來來來,請進!請不要客氣!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745章 奴兒第299章 人盡其才第322章 包圍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6章 他國第269章 爲王第744章 鳳旨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565章 惜寶山第453章 皇后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406章 先王的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