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逆來順受

黃鬆年在坐車去鳳凰臺的一路上都在想。想他自己,想黃家。

昨天見到底下的年輕人躍躍欲試的樣子,他就知道,家裡的孩子們已經蹲煩了。

以前他能壓制得住,無非是上面的皇帝不賢而已。君王不賢,臣子們就是想報效也會想一想值不值。

就算是這樣,家裡也不是沒出過想跑到徐炤那裡的子弟。

他的行事作風,不但令世人恥笑,就是家裡也未必都信服他吧?

他早就察覺到了,所以黃家家法才越來越嚴苛,他怕不夠嚴,家裡早就翻天了。

可就算是這樣,當大家發現上面的公主有雄心大志,都顧不上去思考一下她是英主還是禍首,已經心生嚮往了。

其實易地而處,他當年年輕的時候不也是這樣?正義與道德都可以讓步,只求能風雲變幻,掀起濤天巨浪!成就波瀾壯闊的人生!這纔不負來人間走一遭。

他當年投到瑤光帝面前時,也知道他不是個好皇帝。瑤光帝沒有開創一番事業的理想,他只想好好的享受權力,怎麼舒舒服服的。他討厭所有大臣,那些不停上奏表罵他的;還有沒有更好的上貢的城池;沒有獻上更多的財寶,更多的美女,更多讓他誇耀的,身爲皇帝應該享受到的世間奇珍、奇寶、奇人。

皇帝只是一個人。

所有世家都清楚這一點。皇帝沒什麼出奇的,他就是一個有着人類所有劣根性的普通人。

所以世家才需要不停的限制皇帝啊。

一個普通人,偏偏擁有無限的權力,他可以對這九萬里山河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他可以對這萬萬百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除了生老病死,日月輪替他做不到之外,目之所及之處,沒比皇帝更可怕的凶神惡煞了。

世家就是皇帝的籠子,鞭子,這是天地神明賦予世家的職責,也是世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黃鬆年從起蒙的第一天起,所學的第一件事就是:人需自制。

你不能因爲美食好吃就無限制的吃;不能因爲美酒好喝而無限的喝;不能因爲華服美飾令你歡心就無限制的想擁有它。

給他起蒙的是他父親,父親把“自制”這個詞教給他後,足足十年,每當他覺得什麼好的時候,父親就命人無限的給他。

他記得很清楚,三歲時他喜歡吃灑滿糖粒的米糕,足足一個月,他每頓飯只有米糕。周圍的兄弟都吃着多種多樣的食物,只有他是米糕。

第一天時,他覺得他永遠都吃不膩;第五天時,他仍然沒有吃膩,只害怕母親會不會知道;但到第十天時,他開始想念以前覺得淡而無味,不願意喝的米湯。

一個月以後,他連甜味都不想聞,看到米糕就受不了。

父親用十年的時間教育他,無限制的享受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如果想要讓“喜歡”更長久一點,就像對了塊灑滿糖的白米糕,他更應該剋制。

黃鬆年上的第二堂課就是皇帝。父親教他用更理性的態度去看待皇帝。

他不偉大,也不神秘。

他是社會制度的頂點也是基石。他是他們賴以爲生的源泉。

世上所有的家族都依賴皇帝而生。

世家不能沒有皇帝,因爲世家與皇帝共同構成了一個制度。

他的父親用遊戲讓他明白,世家與皇帝就像是一個遊戲的兩個組成部分,他們就是規則,他們組成規則,然後照這個規則來玩遊戲。

世家有很多個,皇帝只有一個。所以每一個世家都不是不可缺少的,皇帝卻是不能缺少的。

這個世上可以沒有黃家,卻不能沒有皇帝。

但世家可以萬萬年,皇帝卻不能活萬萬年。所以皇帝這個位置,同樣是由一個接一個的人去承擔。

每一個“皇帝”,都只是坐這個位子上的人而已。

所以黃鬆年對瑤光帝並沒有太大的期望。他在進宮前就“認識”了他。瑤光帝不會記得世家中的每一個子弟,但黃鬆年做爲黃家需要送進宮的青年才俊,他卻必須要了解皇帝。

從瑤光帝還是一個小公子的時候,他的每一樁事都會被世家津津樂道。他的出生、成長,每一件事,身邊的每個人,世家都會知道。他們會從這些事上去了解瑤光帝。

但不管黃鬆年在家裡聽了多少皇帝的事,真的見到瑤光帝時,他才體會到爲什麼父親稱皇帝爲“兇獸”。

這就是一頭野獸啊。

他肆意妄爲!

沒有人能阻止他,也沒有人給管束他。

公卿世家們的規勸根本就沒有用。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他見到家中往來的叔伯長輩們在皇帝不知明的怒火中被拖下去,其他人只能跪下求皇帝不要生氣,卻沒有一個人能把人攔下來。

而他能體會到皇帝愉快享受的心情。

有時他甚至是故意的。

皇帝就像一隻老虎,他在玩弄這片山林中的獵物。不是爲了裹腹,只是爲了遊戲。

瑤光帝當時不知因爲什麼,非常不喜和黃鬆年一起進宮的一個青年,每日只要這個青年出現御前,必定會被斥責。

後來不出半個月,這個青年就回家了。黃鬆年後來才慢慢察覺,沒有原因,皇帝只是好玩而已。他就是這麼對底下公卿大臣的。所以他只是從這羣父輩舉薦上來的青年中隨意挑了一個,當遊戲一樣的拿他撒氣取樂。

可這個青年是不會這麼想的,他絞盡腦汁都想不出皇帝爲什麼不喜他。從進宮時的意氣風發,到出宮時的失魂落魄。

他回家後半年就因憂鬱而死。

死前仍難以釋懷。

他最後甚至懷疑是黃鬆年等人對皇帝說了他的壞話,至死都恨着那個不知名的“敵人”。

黃鬆年明白皇帝是一個“兇獸”了。無限的權力讓人身上的獸性超越了人性。

瑤光帝甚至已經算是相當剋制了!

他沒有真的放縱自己!終其一生,他或許碌碌無爲,或許沒有太大的成就,但就一個皇帝來說,他也不算是太壞。

想想看,瑤光帝這一輩子可能就做了一件事,就是非要寵愛一個婢女。

這難道能算大錯嗎?

黃鬆年回憶起從前時,不管怎麼想,都覺得瑤光帝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了。沒有興兵,沒有狂徵暴斂,國中也沒有大災大難。最後幾年還知道把公主們嫁出去,拉攏各方勢力,這不是很好嗎?

他還留下了一個兒子!

跟瑤光帝相比,先帝真的就萬萬不如了!

首先,短命早死,這是他最大的錯!

其次,跟朝陽公主有私情;

最後,就算有私情,怎麼能只留下一個兒子!明知太子有恙,就該再生幾個啊!!

最後只留下一個傻兒子,搞得他和徐炤不得不瞞了十幾年!

還沒瞞住!

黃鬆年是真想熬到閉眼之後,這天下,這大梁有什麼禍事都行,他都不用管了!這不是有徐炤嗎?

結果……

黃鬆年慢慢嘆出一口氣。

侍人走出來笑眯眯地說:“黃公,請進吧。公主在等着您了。”

黃鬆年道一聲有勞,慢吞吞的跟在侍人身後進去了。

廣御宮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就是一個普通平常的宮殿。

黃鬆年現在卻覺得,這裡連一縷透進來的陽光看起來都比別處更有活力。

空氣中瀰漫着一股叫威嚴的東西。

一行行的文書手中捧着高高的紙牘,腳步又輕又快的從宮殿側邊通過。

黃鬆年看到了好幾個熟面孔。他之前聽說公主留下了不少各家的年輕人,似乎不是假的。

這些人好像也確實在幹活,他們身上的精氣神不一樣,沒有輕佻的感覺,個個都很沉穩、謹慎,小心翼翼的捧着手中的東西,目不斜視,哪怕經過他身邊看到他的也只是眉眼微微放大,然後不動聲色的低下頭繼續走。

殿中有新鮮的氣味和聲音。

那是許多人進進出出,認真工作的樣子。

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地方。

穿過深深的殿堂,他們來到正殿廊下。原來公主在廊下坐着。

長長的廊道上都掛上了垂簾,底下襬放着榻和幾,公主坐在榻上,穿着一件紗裙,腰間繫一條鬆鬆的帶子,頭髮挽起,露出脖子和大半個胸脯,可以看到上面星星點點全是汗珠。

有兩個侍人正在她背後扇風,她還在催:“扇用力一點!一點風都沒有!”

兩個侍人都很高大,一個侍人還在譏嘲:“您的頭髮都被扇的豎直飛起來了,還說沒風?明明是太熱了!風都是熱風!”

安樂公主還一本正經的回頭解釋:“不是啊,從你們那個方向扇過來的是涼風。所以要你們用力一點。”

兩個侍人都氣笑了,對着她一通狠扇,風大的她的眼睛都閉上了。

黃鬆年面色如常,這有什麼?別說安樂公主只是衣衫不整,她就是抱着侍兒在親熱,他都不會當一回事。

他上前行禮:“參見公主。”

底下的龔香等人也都起身給黃鬆年見禮。他們面前的小几上都擺着一大摞一大摞的奏表,顯然是正在議事。

不過爲什麼不在殿裡?要在殿外?要說涼快,殿裡更驚快,廊下雖然有蔭涼,但肯定不如殿裡舒服。

黃鬆年看一眼魯相他們,個個都是一頭一臉的汗,不過不敢像安樂公主這樣穿得少,還叫人在身後扇扇子。

他打完招呼後就坐到了下首,打算公主不問,他就不開口。召賢令出,他來了就行了,大不了以後天天來,坐上一天再回家也沒什麼。

……不過明天要穿少點。

黃鬆年抹了把汗。

他把目光定在面前方寸之地,不敢往上看,剛纔掃了一眼,榻上白白的一片。

……公主沒穿褲子、襪子和鞋。

她甚至可能只穿了一件紗裙。

這有什麼?

現在鳳凰臺她就是實際上的皇帝,皇帝做什麼都是對的。

黃鬆年接受得很快,連一點色變都沒有。

姜姬覺得有點無聊了,這老頭好淡定。

她說:“黃公,我有一事不明。”

黃鬆年拱手道:“公主請直言。”

姜姬把面前的一摞奏表讓人挪過去。

黃鬆年一一打開看,只掃了一遍就合上了,閉口不言。

——上面全是找皇帝告狀的。

這讓他怎麼說?

是,現在外面雲賊和人打起來了。按說,他們應該助義軍,打雲賊。但義軍不義,這大家都清楚。說是義軍,不過是看雲賊成事容易,都想過來分一杯羹的。其實就是一羣二雲、三雲、四雲……全是賊。

因爲外面打起來了,可鳳凰臺這裡卻叫安樂公主治理的比以前還好,百姓安居樂業,世家也漸漸找到了生存之道,更顯得此處比他處更好。

沒人想現在跟安樂公主對着幹。

黃鬆年想了想,道:“公主自專即可。”

——你想幹什麼就幹吧,我支持。

姜姬一臉羞澀:“我畢竟不是皇帝陛下。”

黃鬆年一臉平靜:“如今公主也可稱陛下了。”

姜姬看看這老頭,放了個大雷:“以前這樣的奏章也不少,我想着皇帝既在河谷,就命人全送到河谷去了。不如些也送過去吧。”

黃鬆年終於有了反應:“……河谷?”

姜姬期待地看着他。

黃鬆年又平靜下來,“公主高智。”

——這樣一來人人都知道皇帝被關在河谷,那不就去打河谷了嗎?好!

姜姬失笑,對侍人說:“將黃公的座席移到我身邊來。我與黃公,一見如故。”

她還以爲黃鬆年會裝死到底,沒想到他竟然是這麼個逆來順受的脾氣。

搞不好他比徐公還好用!

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444章 拼死一擊第553章 死時君子生時賊第692章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383章 獸性第694章 病嬌皇帝第515章 朝陽第108章 傷逝第351章 賺錢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354章 索糧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379章 好大王、壞大王第159章 韻事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734章 慶王雲氏第180章 難第420章 庸才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616章 貞貞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125章 餘波第264章 送行第106章 暗流第473章 爲何,爲何第369章 修路第511章 佔地第293章 姜奔第569章 萬應城第619章 白哥挖坑第706章 董城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2章 新爹第586章 安安^^第113章 樊城第343章 修羅場(上)第551章 設陷阱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728章 殿試第62章 摘星第373章 陸縝第647章 雲家五子第420章 庸才第728章 殿試第54章 公主第124章 香魂第369章 修路第320章 鉤吻第599章 河谷稻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674章 來來來,請進!請不要客氣!第104章 宮中月第90章 感情深厚第8章 玉郎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189章 贈第785章 權-力第580章 同謀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380章 雄兵百萬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413章 席五與田分第393章 佳話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274章 自薦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684章 神女的愛情第17章 憐奴第480章 巨人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25章 龔氏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349章 新春新氣象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716章 送間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8章 玉郎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665章 東邊打雷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第374章 誰是強盜第361章 豐收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546章 德不配位第347章 挖牆角第312章 獻美第638章 士與民,民與士第530章 修陵第454章 誓師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718章 逼上梁山第373章 陸縝第339章 鄭國大夫第455章 吾欲爲皇第744章 鳳旨第7章 紅顏
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444章 拼死一擊第553章 死時君子生時賊第692章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383章 獸性第694章 病嬌皇帝第515章 朝陽第108章 傷逝第351章 賺錢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354章 索糧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379章 好大王、壞大王第159章 韻事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734章 慶王雲氏第180章 難第420章 庸才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616章 貞貞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125章 餘波第264章 送行第106章 暗流第473章 爲何,爲何第369章 修路第511章 佔地第293章 姜奔第569章 萬應城第619章 白哥挖坑第706章 董城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2章 新爹第586章 安安^^第113章 樊城第343章 修羅場(上)第551章 設陷阱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728章 殿試第62章 摘星第373章 陸縝第647章 雲家五子第420章 庸才第728章 殿試第54章 公主第124章 香魂第369章 修路第320章 鉤吻第599章 河谷稻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674章 來來來,請進!請不要客氣!第104章 宮中月第90章 感情深厚第8章 玉郎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189章 贈第785章 權-力第580章 同謀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380章 雄兵百萬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413章 席五與田分第393章 佳話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274章 自薦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684章 神女的愛情第17章 憐奴第480章 巨人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25章 龔氏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349章 新春新氣象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716章 送間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8章 玉郎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665章 東邊打雷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第374章 誰是強盜第361章 豐收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546章 德不配位第347章 挖牆角第312章 獻美第638章 士與民,民與士第530章 修陵第454章 誓師第408章 黑色幽默第718章 逼上梁山第373章 陸縝第339章 鄭國大夫第455章 吾欲爲皇第744章 鳳旨第7章 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