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呵呵

段小情在徐家眼皮底下搞事,徐家當然不會坐視,每天都讓兩個人去坐陪,一個小輩,一個長輩。一來,這是禮貌,替段小情捧場壓陣;二來,也是隨時預備着替他收場,避免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

徐公“臥病”,閒,除了□□□□白哥之外,就讓這兩個人每天過來跟他說說,段小情都在講什麼。

然後他就發現這兩人的眼睛一天比一天亮!

大的那個算是他的族侄,也是有孫子的人了,每天來都跟年青人似的,非常義憤!

“樊城因何變成了鳳城?這人怎麼都不肯說!依我看,這裡頭必有緣故!那樊城世家一開始還捏着兵不肯放,都把樂城給圍了,轉頭就兵也不要了,城也不要了,帶着家小跑到樂城去,還不是當大官!!”這是這人最想不通的!怎麼看這些世家必是被策反了,可要策反,肯定是給好處了啊!這些人總不見得是沒看到好處就跑樂城去了吧!

徐公聽着聽着,給這族侄解釋:“這個我倒是知道一點。這樊城以顧家爲首,當時顧家一個人,叫顧觀瀾的,去給魯國公主彈琴了,打動了公主的芳心……”這族侄眼睛就直了,“他打動了公主的芳心,怎麼是他把自己家族給帶到樂城了?”這不太對吧?

徐公:“你聽我說嘛。後來魯國公主就給他了個官當,還是個大官呢!後來這其他人一看,怕好處都叫顧家一家得了,就都跑來了。”

族侄想了想,搖頭:“還是不通。難不成這家家都有個美男?都能打動公主的芳心?”

徐公把白哥叫進來,“這是他說的。”

白哥茫然得很。他回來後就被徐公按在了徐家,不肯再放他回公主城。

然後花家出兵,到現在聽說花家已經輸了一場——主帥都自盡回來了,兵都跑光了。現在鳳凰臺上下全是擔憂此戰若敗該如何。

他也很緊張很着急,花家要是敗了,那真是沒地方調兵了。就算兵能徵來,將呢?將是隨隨便便就能找着的嗎?

鳳凰臺快有一百多年沒經過戰事了,以前用不上時老覺得花千降杵在那裡礙眼,還要養那麼多兵,每年要那麼多錢。現在花家這個人,叫什麼名字不知道的一敗,白哥立刻想起花千降來了,感嘆如果花千降還在,肯定不是這樣。

跟着就被愛妻嘲諷,道花千降之所以未嘗敗績,乃是因爲他從生到死一場仗都沒打過!他除了滿身披掛從花家到宮門這一路上顯擺之外,從來沒乘着他的戰車出過鳳凰臺三十里。

他的“長勝不敗”是這麼來的!

大概是風水不對,繼公主孕子之後,青焰也有了孩子,可這回有孩子後,她的脾氣大改,一天要嫌棄他八百回,所以他不想在這裡浪費時間,他要趕緊回去陪青焰,不然真敢這個孩子落地,青焰與他兩絕。

他就對這個族叔說:“我不知內情,這都是魯國街上傳的。”魯人都這麼說啊。

徐公捧茶而笑,看那族侄坐立不安,跟心裡有貓抓一樣。

徐公笑曰:“不過他國風雨,你又何必掛心呢?”

此人就勉強釋懷了,對徐公道:“是侄兒不是,年紀都這般大了,還這麼沉不住氣。”

沉不住氣的不止他一個。那個小的,跟白哥一個輩的,興沖沖的問白哥魯國是不是真的很時興踢球?聽說魯王還封了好幾十個會踢球的人當官呢!

白哥點頭:“這個是真的。我記得魯王身邊有十四個值日,十三個都是陪魯王踢球得的官,平時也不幹別的,就陪魯王說話,踢球,幫魯王傳話做事。”

那小的問:“還有一個呢?”

白哥:“是個美少年,是魯國公主的愛寵。”

小的就搖頭長嘆:“魯王如此,魯國要敗啊……”這話說完,突然覺得好像不對?魯國沒有敗啊,這都是以前的事了,不是發生在最近。

他想了想,自己想通了。必定是因爲魯國公主要來選後的事給魯國續了命!嗯!一定是如此!

但接下來,這兩人日日去段小情那裡,去完之後回來必要說兩句話。

“魯國長此下去,必敗!”

它爲何不敗?

族侄對徐公推心置腹,真心疑問:“我觀那魯王,處處行事險之又險。”從段小情開始講,這魯王至少故意對着三四個城下手了,每回都是把人給惹惱了,那邊的城……就伏首了。

爲什麼就伏首了呢?

樊城那次好歹還動兵了,後面的兵都沒動,就這麼乖乖聽話,大王讓幹嘛就幹嘛。

開元城燒了世家劉姓之宅,劉氏子弟卻帶着家小投奔魯王去了,那劉箐身背罵名,從不解釋,端的是一家赤膽忠心的好臣子!

建城王家,舉城來投。

雙河、婦方、袁洲等地,全都對魯王心悅誠服。

難道魯國全是忠臣?

這人就百思不解,問徐公:“莫非是魯王手中有雄兵利器?”可明明聽說,魯王有兩個義兄,一個是隻會弄權的無能之輩,一個手握整個魯**馬,卻完全不聽魯王調遣,他還就在樂城咽喉之下的鳳城,還把握住了通向樂城的河道,如果他要反,只需截斷河道,就能斷絕樂城生機,叫樂城變成孤城,喊天不應,叫地不靈,別處的忠臣良將救援不得。

這是眼睜睜看着這個魯國大將軍要反,要反,要反……

他就死活不反!!

而魯王也該疑啊,他怎麼能不疑呢?爲什麼不疑呢?

這個族侄自己得出結論來了:魯王和他這義兄,乃是千古一見的英王賢臣!

徐公:“……”

可族侄仍是不相信魯國上下都是忠臣種子。義兄一個忠就算了,一國都是忠臣?

如果說魯王英明神武還可以理解,可魯王從繼位起就沒幹過一天正事!

他大字不識,因爲學不會紀字所以竟把紀字變得面目全非!還讓魯國上下都來學,還稱什麼“新魯字”!

他覺得這都夠魯王被罵到進棺材了。

可魯國上下沒有人明着罵魯王,有的城是不肯學這新魯字,可樂城、鳳城、商城、浦合、合陵……差不多魯國三分之一的城都學了新魯字。

這也差不多了。

就算現在皇帝說不想學難學的紀字,想把紀字變一變再學,都未必有魯王這麼大的號召力。

別說三分之一的城陪着魯王胡鬧,就這鳳凰臺上下,能有三分之一聽皇帝的都不可思議。

但這個皇帝又不像是個蠢的。魯國前兩代大王的王令連樂城都出不去,而他已經把半個魯國都給抓在手裡了。

族侄懷疑,這其中另有緣故。

魯國每行險招,又好像身後有祖宗保佑一樣,總能平安無事,逢凶化吉。簡直叫他……

徐公就聽這族侄說,他想去魯國一遊。

徐公:“……”

“某想親眼看看,這魯王到底是真愚還是假愚!”要麼是真蠢才,可真蠢才坐不穩王位,還把魯國變得這麼好;要麼是假蠢才,那此人爲何要扮蠢呢?

不過書上也確實記載過有皇帝以戲弄臣子爲樂。難道這魯王是這個性格?

徐公就看這族侄一顆心已經飛到魯國去了,還發下壯志說要寫一部《魯傳》,給家中文庫填磚加瓦。

他還猶豫,如果要寫《魯傳》,只寫當代的大王顯然不行,啊呀,要不要連以前的魯王都寫進去呢?那花的功夫就多嘍。可如果只寫這一個大王,或者只寫祖孫三代,就顯得這部書不完整啊,後人看到,豈不疑惑?

他前思後想,難以定奪,轉頭問徐公意見。

徐公:“……”

徐公眼皮一塔拉,人往憑几上一歪,打起了小呼嚕。

族侄一看徐公睡着了,就輕手輕腳的退出去了。纔到門口,碰到白哥,他道:“先別進去,你先生睡着呢。”

白哥點頭,送此人出去,回來輕手輕腳的進門,就見徐公正從屏風後小解出來。

白哥驚訝:“老師不是在睡嗎?”徐公白了他一眼。小聲說,“他剛纔一直不走!快憋死我了!”說罷氣哼哼地坐下,氣哼哼地問:“你來有什麼事?”

白哥:“……那個,青焰擔憂公主,囑我去公主城探望公主和小公主。”

徐公嫌棄的瞪了他一眼,“你別去,叫阿樹去。你蠢成這樣,去了一定會被騙的。”白哥:“……我……”有那麼蠢嗎?

徐樹得令,就打點行裝,喬裝一番前往公主城。

公主城中,姜姬見到了姜武的先行官。他距此還有八十里,再過兩三天就到了。

那先行官估計讀過書,說不定還是哪個世家的子弟,說話做事很有章法,他自稱是軍師,還拿出一個木牌子用來證明身份。

姜姬說他會說話,是因爲他好像也沒說什麼,就姜武一心來見她的事給說了,還說了魯國的事,說了這一路走來經過的城池都有什麼新聞、趣聞。

此人叫冼馬。

……她懷疑是假名。就跟王姻似的,他剛到樂城時也起了個假名。

他說,姜武去了浦合、安城、晉江大關、漣水大關、濱河大關等地,一切平安。

商城那裡有燕人逃兵,都接收下來了。全都送到鄭國去種地了。

現在鄭國那十九城,目前已經變成了二十一座城,又有三座城投來。

雖然在鄭地,卻行的是魯國法條,遵的是魯**令。

不是王令,因爲這鄭二十一城目前都在姜武手下。

鄭人死了一部分,逃了一部分,種地的人手就不夠了。

她想把晉江沿岸那片種鄭國米的和鄭國這十九城連到一起,形成一個大型的種植地區。所以這兩邊的人手時常互相調換。

既然人手不夠,而燕兵又不能繼續留在與燕接壤的地方,就全都送到鄭國去了。

冼馬說這些燕人到了鄭地,無不歡樂慶幸,對公主和將軍感恩戴德。

他還說,大王,也就是姜旦,他的王后,鄭姬有身孕了。

——這件事他只說了這麼一句話,跟之前淘淘不絕比起來,堪稱簡練。

姜姬心中暗笑,到現在都有人覺得她不想讓姜旦生孩子。她算了算,鄭姬的年紀雖然還有些小,大概也可以了吧,她平時很愛踢球,運動很足,長得個子也不算小,應該會沒事的。

只可惜她離得遠。

不過宮中還有御醫在,還有蟠兒。

她想來想去,都有點束手無策的感覺,竟有了求神問卜的心。

等回過神來,不免感嘆,人到無力時,真的只剩下求神問卜這一個辦法了。

然後,這冼馬說他這一路趕來,路上見到許多屍首,許多散落在野地間的兵器。

還有許多潰兵。

戰線可能經過了七八座城,稱得上大戰了。

他還遠遠看到一支軍隊,不過站得遠,沒能看清是哪裡的旗幟,只能勉強推算出,這支軍大概有五六萬人上下。

冼馬:“瞧着有些慌張,像被追趕。”可他在那裡等了兩天一夜都沒看到追兵,只好走了。

姜姬聽得雙眼發亮,一是爲這冼馬——人才啊!——二是爲這場仗。

打成這樣,已經不是陶然與朝陽兩個勢力間的事了。

只怕能把半個大梁都捲進來呢。

第269章 爲王第118章 積糧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167章 毒(下)第144章 進第536章 風起雲涌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412章 新魯國第335章 俎上肉,甕中鱉第289章 候君已久第233章 又見第653章 家在哪裡第309章 馴犬第222章 舊人第795章 尾聲第272章 選將第14章 魯王?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334章 諸事順利第606章 天生將種第417章 煤與鐵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331章 鄭姬第397章 生死之交第62章 摘星第114章 挑撥第309章 馴犬第204章 入甕第473章 爲何,爲何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383章 獸性第141章 封地第449章 內應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23章 吾兒長成第297章 入城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405章 野狼第625章 夫妻相見第414章 衡量之物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523章 當一個好皇后要做什麼第267章 親離第533章 殺-人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226章 鐵第205章 疑心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267章 親離第559章 溫柔鄉第77章 告狀第562章 趙王的野心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198章 哀兵第206章 天助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35章 蔣盛的野心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109章 □□第59章 將軍與錢第98章 漆鉤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393章 佳話第149章 困第799章 全文完第128章 風聲第450章 擒“兇”第705章 鄉民悍勇第412章 新魯國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92章 潛逃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347章 挖牆角第605章 人才啊!第377章 衛始第188章 遼城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599章 河谷稻第480章 巨人第253章 臨戰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115章 親事第32章 蔣偉獻女第274章 自薦第463章 仁義?第304章 心服第743章 使者第179章 鉺第609章 河谷糧第35章 蔣盛的野心第97章 燕使第413章 席五與田分第147章 戲戰第535章 樑姬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198章 哀兵
第269章 爲王第118章 積糧第567章 從母不從父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167章 毒(下)第144章 進第536章 風起雲涌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412章 新魯國第335章 俎上肉,甕中鱉第289章 候君已久第233章 又見第653章 家在哪裡第309章 馴犬第222章 舊人第795章 尾聲第272章 選將第14章 魯王?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334章 諸事順利第606章 天生將種第417章 煤與鐵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331章 鄭姬第397章 生死之交第62章 摘星第114章 挑撥第309章 馴犬第204章 入甕第473章 爲何,爲何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383章 獸性第141章 封地第449章 內應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23章 吾兒長成第297章 入城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405章 野狼第625章 夫妻相見第414章 衡量之物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238章 遊子歸家第523章 當一個好皇后要做什麼第267章 親離第533章 殺-人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226章 鐵第205章 疑心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267章 親離第559章 溫柔鄉第77章 告狀第562章 趙王的野心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198章 哀兵第206章 天助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35章 蔣盛的野心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109章 □□第59章 將軍與錢第98章 漆鉤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393章 佳話第149章 困第799章 全文完第128章 風聲第450章 擒“兇”第705章 鄉民悍勇第412章 新魯國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92章 潛逃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347章 挖牆角第605章 人才啊!第377章 衛始第188章 遼城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599章 河谷稻第480章 巨人第253章 臨戰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115章 親事第32章 蔣偉獻女第274章 自薦第463章 仁義?第304章 心服第743章 使者第179章 鉺第609章 河谷糧第35章 蔣盛的野心第97章 燕使第413章 席五與田分第147章 戲戰第535章 樑姬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198章 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