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救星到了

濱河附近全是良田,正值農忙時節,百姓們全都在田裡忙碌着。

一個不及膝蓋高的小男孩抱着快比他大的木桶在田間奔跑着。他站在田埂上,向一個戴着斗笠的婦人喊,“娘!飯!”

田裡勞動的全是婦人與老人。他們天不亮就出來,到了中午的時候,多數都已經不停的幹了三四個時辰了。

有的人家還能找來吃的,有的人家已經沒有吃的了,他們只能忍耐飢餓繼續幹活。

婦人從田裡出來,看到桶裡是兩個芋頭,拿出來分了男孩一個:“吃吧。”

男孩雖然小,卻非常懂事,他搖搖頭說:“娘下午還要幹活,我不餓,娘都吃了吧。”

婦人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一個笑來,掰開後塞了一口給這個男孩:“吃吧,你還要長大呢。”

一個芋頭雖然不能填飽肚子,但男孩已經很滿足了。他抱着木桶回家,路上經過野地裡時就鑽進去找吃的,野菜、大一點的蟲子、小蛇、鳥窩……什麼都行,只要能吃。

他蹲在野地裡,一人多高的野草把他遮得嚴嚴實實的。

然後他就聽到了馬蹄聲!

男孩立刻輕手輕腳的趴在地上,把旁邊的野草往他這裡拉,蓋住自己。

他記得很清楚,他的爹、爺爺、哥哥,還有同村的其他男人都被抓了,抓走以後他們就再也回不來了。

他是個男孩,不是女孩。娘一直在夜裡哭,對奶奶說害怕他長大後也會被抓走。

他已經不記得爹長什麼樣了。

他只知道,爹被抓了以後,爺爺和哥哥種地,娘和奶奶還有家裡的姐妹們紡線織布。

第二次他們要抓哥哥,爺爺求他們放了哥哥,抓他就行,爺爺說他還年輕,有力氣。

他們就把爺爺抓走了。

可是沒過半年,他們就又來了,抓走了哥哥。

娘和奶奶就必須下地幹活了,但家裡的孩子太多了,養不起,娘想扔了妹妹,姐姐不答應,讓娘賣了她。

娘賣了姐姐以後,家裡有了一點錢,可那一年種出來的糧食都被這些人拿走了。他們沒有一點吃的了,娘還是把妹妹扔了。

家裡就剩下了他一個小孩子了。

他問娘爲什麼不扔了他?妹妹吃的比他少。娘說,因爲他是男孩。

“你活下來,我們才能活。”娘那一天的臉色像死人一樣。

奶奶告訴他,等他長大後,他可以娶妻,生子,這樣家裡的人會越來越多,日子纔會越來越好過。

但妹妹長大後,卻只能嫁到別人家去。

所以家裡留下他,扔了妹妹。

他想長大,娶妻,生孩子,讓家裡的人越變越多。這樣他才能報答娘和奶奶,他就是爲這個活下來的。

可被這些人抓走,他就活不成了。

男孩躲在野地裡,一直到天黑,娘出來找他,他纔回了家。

他說:“我看到騎馬的人了。”

娘提着木桶,桶裡是半桶的野菜和雜草。

“嗯。”娘應了一聲。

他問:“誰被抓走了?”娘:“……他們不是來抓人的,是過路的。”

他:“他們有馬!”他見過的有馬的都是來抓人的。

娘摸摸他的腦袋,“他們是過路的,不抓人。放心吧,小妮。”

他擡起頭,沒有說話。小妮是妹妹的名字,他叫狗蛋。但娘扔了妹妹後,就總是叫錯。奶奶對他說,娘叫錯的時候,讓他別說話。

——你娘想你妹了呢。

他也想妹妹。

夜裡的星星很多,野地裡伸手不見五指。

馬車停在一棵樹下,升了一堆火,上面煮着一甕粥。

季張蹲在火前,拿着一柄長勺在甕裡攪,香氣撲鼻。

一箇中年漢子走過來說:“看過了,附近沒狼,也沒人,可以安心睡一覺了。”

季張驚訝道:“竟然沒有狼?那這裡的官還不壞。”人都沒餓死,野外沒死屍,這纔沒狼。

中年漢子:“不好也不壞吧。走這一路就沒見過一個帶把的,全是娘們。”

季張笑道:“公主在城中發愁女人太少,情願自己出糧養女人,這裡是女人太多。”

漢子:“明明是男人太少。這裡的男人,只怕都被李家抽走了。”

季張:“李客和他兒子死了,李家剩下的人估計也是驚弓之鳥,這才把這一片的男丁都抽走了。”說罷嘆了口氣。

他是毛氏子弟,十五歲時拜在毛昭門下,與毛家子弟一同受毛家教導。

他當時已經讀了十年的書,離家拜進毛家,是爲了替自己找一個進身之階。

直白點說,他希望毛家能推舉他出仕。

結果十五年過去,他三十歲了,到現在還沒摸到邊呢。

不過他也不算不努力,至少先生就十分喜歡。

毛昭——也就是他的老師,一向更喜歡務實的人才。他要求季張熟悉文章,要精,要透,但不要求他一定要在文章上有什麼作爲,換句話說就是要寫出此時此刻需要的文章,卻不必寫出驚世美文。

有一段時間,先生一直讓他以女子的口吻寫情書,寫得他生不如死,甚至還勾搭了幾個情人,想從情人寫給他的情書中找一些靈感。

後來不必寫了才輕鬆了。

先生雖然不太滿意,認爲他的文章還不過關,但他卻暗呼大幸。

至今他都不知道先生把他寫的情書拿去幹什麼用了。

這一次的事,先生卻一五一十都告訴他了。

“阿季,此行……可能會非常危險。”毛昭說,“你想好要不要答應我。”

季張:“先生知道,我家中並不算大富之家。”

季家出身小城,不是很有錢。他記憶中母親眼睛都花了的時候還要每天紡線織布,母親曾說到她閉眼的那一天,只要還能動,手就不會停。

家裡的大大小小,沒有一個閒人。

季張從小就顯出了聰明勁,一歲時就被父親教着讀書、背書,三歲時已能出口成章,一篇數百字的長文,他能一口氣背下來。

家裡於是起意一定要將他送到名師座下!

季張其實已經很久都沒有回過家了。他五歲就拜在當地的一戶名師座下,可替他開蒙的先生卻不肯收他爲徒。

那先生對季家、對他說:“我年紀老邁,只怕不能看到阿季成才,也不能替阿季尋一個好前程。阿季這個師徒名分不能浪費,日後待尋得名師,或投入著姓大族中,阿季再拜師纔對!”季張追隨蒙師十年,在蒙師離世家,蒙師替他決定了讓他到鳳凰臺來,徐、毛兩家,可任擇其一拜之。

季張到了鳳凰臺後,發現世家多如牛毛。他身爲小城士子,其實在這裡沒有一點倚仗。他被家鄉人、被親人、被蒙師稱讚的聰明才智在這裡也一點都不出奇。

他先去徐家,結果徐家並沒有收下他。他參加徐家文會多次,曾見過徐公最後收下的弟子白公子,看起來雖然形容懶散,但文辭鋒銳,見事敏快,爲人又帶有一股天真之態,相當受人喜愛。

而且,容貌不俗。

季張看那白公子吹彈可破,不比嬌娘差的臉蛋就知道自己差之遠矣。

他聽聞黃公名聲寬和,上門之後才發覺黃家規矩森嚴,他這樣的小城無名之人是很難出頭的。

最後他才照蒙師說的去了毛家。這是他最後的希望,所以哪怕毛家對他沒什麼興趣,他還是厚着臉皮在毛家賴下了。

時間長了,他才被先生看在眼裡,收了下來。

他在先生屋裡十五年,婚也成了,孩子也生了,卻沒有做過一件事。

先生屋裡的書任他讀,興起時也讓他做文章來看,他以前的雄心壯志在這一日日的消磨中都不見了。

他不再自以爲是,不再認爲可以在而立之時就衣錦還鄉,替家族揚名,替蒙師的身後之名再添一份光彩。

他只知道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弱小的人,他能做的很少,只能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去幹。

但他仍然不死心!

他希望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季張記得自己當時只覺得渾身的血都往腦袋衝去。

他說:“先生,我不懼!”

所以,他就到這裡來了。

在來之前,他已經讀過所有關於李家的書,不管是李家人自己寫的,還是外人記載的有關濱河的內容。

他來了以後,一路走,一路打聽李家。

李家經營濱河還是相當用心的。

百姓雖然日子過得苦,但李家還算是憐惜民力,知道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

李家也沒有對濱河世族太過分,沒有趕盡殺絕。

讓季張看,李家做的唯一一件錯事,就是那條家規了。

“……不留旁系,只餘嫡脈。”季張搖搖頭,“不是說不好,但像現在這樣,李客一倒,李家另外兩個弟弟連主都不能做,底下人吵成一鍋粥,這什麼事不都耽誤了嗎?”

一家有一家的活法,季張不會武斷的認定李家的家規不好。

不好,李家也不可能傳到現在了。

但這條家規的確替家族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李客死後,長子不知所蹤,次子當日意外身死,兩個弟弟都在外面,還帶着李家所有的兵馬。

結果等排行第二的李非回來,就發現家裡已經快不姓李了。

李客之妻已經上吊自盡。李客等三人的母親,李家老太太雖然沒人敢把她逼死,也是受了不少的罪。

李家原本趕出去的旁系藉口已經改姓,並沒有伸出援手。

李非大怒。等到替李客、李客之妻、李客次子三人下葬過後,李非就被逼要交出手中的兵權。

李客的餘部無可奈何,他們不能明着支持李非,因爲他們按照家規,主人應該是李客失蹤在外的長子。

李非失去李客一系的支持,不免束手束腳。他拖着不肯交出手中兵權,不肯改姓,顯得更加立身不正,難以服衆。

他只能送信給外面的李家三弟,李漢。

李漢接到信後,得知家中出事,二話不說就帶着李家整部撤了!

他前腳剛撤,後腳包家與伍家就發生了內槓。營地被雲賊所襲,包家與伍家互相指責對方身邊有奸細。

李漢停在半途,一邊送信回濱河,一邊探聽義軍那邊的消息。

可兩邊的消息都不太好。濱河裡,李家腹背受敵,李非的名聲越來越糟,快傳成是他暗害李客與其子了。

李非被逼的幾乎要自盡以示清白。

義軍那裡可能真的是有奸細,雲賊幾番襲擾都打勝了,包、伍兩家心不合,反被雲賊打得落花流水,失城失地失人。

義軍彷彿就要土崩瓦解了。

義軍若敗,李家也會敗。聯盟如果破了,再想聯合起來就更難了。

李漢思前想後,只好決定不回家鄉,返回義軍,穩定局勢。

李非現在是獨木難支。

季張笑道:“這不是正等着我來救他嗎?”

中年漢子是他在蒙師那裡收下的從人,對他知之甚詳,聞言道:“對,你救了,他死得會更甘心點的。”

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565章 惜寶山第76章 他國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110章 幸運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432章 公道第306章 初冬第174章 歸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501章 欲亂第479章 贖罪第128章 風聲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194章 遇見與離開第231章 練兵第628章 請君入甕第622章 有太子了!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527章 要官第589章 怨婦花萬里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331章 鄭姬第527章 要官第79章 兩個大王第392章 刑自救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791章 期望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691章 新友舊人第4章 舊事第173章 真心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196章 戲戰第171章 威儀第371章 燕禍第209章 雅逸公子第794章 江南第204章 入甕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3章 優待第740章 趙國第593章 換國書第72章 爭風第164章 智第97章 燕使第145章 惑第306章 初冬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416章 黃豆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433章 “應該”第530章 修陵第4章 舊事第633章 ……第590章 真假忠心第204章 入甕第373章 陸縝第246章 新年到來,大慶三日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515章 朝陽第220章 行商第721章 以禮待人第321章 牆第223章 舊事第649章 吾願往第345章 掙扎第152章 恨第75章 回宮第107章 分離第146章 城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04章 入甕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218章 新年快樂!第143章 入第194章 遇見與離開第163章 生欲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451章 時也,運也,命也第737章 大家一起來High!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22章 樑公夢仙第157章 三年後第183章 着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379章 好大王、壞大王第667章 蠢孩子第36章 王權威勢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390章 人才第340章 豬隊友第213章 毒第183章 着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
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565章 惜寶山第76章 他國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110章 幸運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432章 公道第306章 初冬第174章 歸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501章 欲亂第479章 贖罪第128章 風聲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194章 遇見與離開第231章 練兵第628章 請君入甕第622章 有太子了!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527章 要官第589章 怨婦花萬里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331章 鄭姬第527章 要官第79章 兩個大王第392章 刑自救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791章 期望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691章 新友舊人第4章 舊事第173章 真心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196章 戲戰第171章 威儀第371章 燕禍第209章 雅逸公子第794章 江南第204章 入甕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3章 優待第740章 趙國第593章 換國書第72章 爭風第164章 智第97章 燕使第145章 惑第306章 初冬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416章 黃豆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433章 “應該”第530章 修陵第4章 舊事第633章 ……第590章 真假忠心第204章 入甕第373章 陸縝第246章 新年到來,大慶三日第484章 百尺竿頭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515章 朝陽第220章 行商第721章 以禮待人第321章 牆第223章 舊事第649章 吾願往第345章 掙扎第152章 恨第75章 回宮第107章 分離第146章 城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04章 入甕第635章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第218章 新年快樂!第143章 入第194章 遇見與離開第163章 生欲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451章 時也,運也,命也第737章 大家一起來High!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22章 樑公夢仙第157章 三年後第183章 着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379章 好大王、壞大王第667章 蠢孩子第36章 王權威勢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390章 人才第340章 豬隊友第213章 毒第183章 着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