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萬等在此城暫時停留了下來。不是他們不想走,而是走不了。
荒野之上終於出現了幾股強橫的流匪。
以前江北的流匪很難坐大。一旦出現,各城都會出力剿殺。流匪進不了城,只能在荒郊野村打劫,劫糧劫人。有時各城爲了避免養大流匪,會提前將附近的村落打掃乾淨。
如此一來,流匪沒了活命的土壤,慢慢的就消失了。
現在各城吝嗇兵力,又擔心流匪身後有陰謀詭計——比如別城的探子什麼的,很少追剿流匪,只在城牆附近巡邏,不讓流匪靠近城池就可以了。
流匪知道輕重,索性也不靠近大城,只騷擾小城與村鎮,一劫即走,慢慢的就壯大了起來。各城就更加不好收拾。如此循環之下,終於成了禍患。
佳平城軍奴逃出後又回去搶劫,這明顯就是背後有人指使。果然等流匪壯大後,大家都猜中了,先前逃走的軍奴變成流匪了。
匪患日重,各城反而更加束手束腳。
打匪已經變得比以前更難了,要出更多的人,花更多的錢。
誰又知道自己先腳去剿匪,後腳會不會被其他人捅刀呢?
於是各家對匪的態度轉爲安撫和利用——你不要在我這裡鬧,我送你錢糧刀箭,你去我對頭那邊鬧好不好?我還能替你指路,搶來的好處都歸你,我一分也不要。
這本來也是常用的手段。
皮萬自己家就在流匪做大後,與匪首握手言和,做了表面兄弟。借匪手重創敵人,此乃上佳之策。
這時江北人開始發現,魯人非常優秀,個個都是好漢子。
江北各城抓丁時,不免朝魯人下了手。但魯人並不好抓。魯人好武,尤其喜愛抱團,動轍幾百人一擁而上,個子大的上前猛衝,個子小又靈活的專愛偷襲,擅武的上來就對着要害下手,不擅武的通常腿腳靈便,動起手來百招盡出,手抓口咬不在話下。
個個都驍勇得很!
這叫江北各城見之心喜,抓來魯人後倒不捨得讓他們做奴隸,威逼利誘,再講一講魯人旦丟下他們的狠心之舉,想讓魯人安心留下。
結果最先逃走的就是魯人。
魯人一跑就是一整個營。哪怕江北各城用盡心血,許下官祿也留不下一個魯人。
魯人如此忠心,實在叫人眼氣!
且魯人兇悍。曾有一地抓丁時爲了不叫魯人逃走,殺了隊伍中的女眷與老人,結果整支隊伍裡的魯人全都發了狂,合身撲上,幾百人對上幾十個身着甲冑的士兵,竟將這些士兵撕成了碎片,帶隊的世家子弟都沒逃過性命。
魯人又成了不堪教化的野人。
皮萬與同伴暫時停留在這座城裡,四處參加文會時倒是聽了許多魯人的故事。
但文會上提起魯人倒都是好話。哪怕最後的故事裡,魯人連已經投降求饒的人都給殺了,也可以讚一聲。
也有人好奇這魯人怎麼既對魯人旦忠心不二,又好像不是那麼馴順呢?
皮萬倒是聽風迎燕講過魯國故事,此時就道:“我聽朋友提起過,安樂公主十分愛重百姓,曾因官吏虐待百姓而殺了數百個官。”
在座衆人全都倒抽一口冷氣!
“果然野蠻!”有人當即拂袖離去,“某聽不得此言!告辭!”
也有人不相信,“魯人旦是大王尚且不敢如此,安樂公主彼時也不過是魯國一姬。”
——魯王都不能這麼殺大臣,安樂公主當時只是魯國一個公主。
怎麼可能呢?
皮萬:“我那友人一言千金,從無虛言。”
有人猜是魯人旦不好下手,借安樂公主之手殺官,至於原因是不是官員虐待百姓就不好說了。
也有人認爲安樂公主真做了也不奇怪,她從以前到現在,有大義之舉,但也明顯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人,脾氣一上來命人殺官砍頭玩,不就跟朝陽殺花千降一樣嗎?
雖然是公主,但對於臣子下屬來說也是君啊。君王要殺臣子,臣子除了引頸就戮以外還能怎麼辦?
再說安樂公主愛民如子可是人人都知道的,她現在能留下江北逃過去的逃人,當年在魯國砍幾個虐待百姓的官吏有什麼稀奇呢?
幾百個跟幾個也沒什麼分別。你身邊的奴僕,幾個和幾百個在你眼中有區別嗎?不都是奴僕。
皮萬在旁邊聽得不住點頭,他還聽風迎燕贊過安樂公主動輒殺幾百號人的“義舉”——他當時真的沒聽懂——風迎燕認爲公主這樣做纔有天子氣象。
皮萬……勉強認爲當時風迎燕是喝多了,一時口不擇言說錯了。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公主明智果斷,沒有畏首畏尾,因爲畏懼世家而不敢保護百姓,貫徹自身理念。
這個他倒是能體會。畢竟有時他也會猶豫畏懼而不敢動手,錯過時機,事後又百般懊悔。一個家族之中,他尚且如此,安樂公主面對一國世家都能如此行事,足見其心智過人!
至少他是很佩服這個公主的。
當然,更佩服安樂公主的是風迎燕。
在這之前,他以爲風迎燕這個靈武公子跑到鳳凰臺去追求安樂公主只是想謀一個出身,並不是真的對安樂公主動了心。
但現在他相信風迎燕真是一心摯愛安樂公主!
結果現在聽到外人對安樂公主的議論時,他總忍不住發言。
現在人人都認爲他對安樂公主瞭解甚深,有什麼事都愛詢問他。
比如現在,“如果安樂公主得知魯人在江北受人欺凌,會如何行事呢?”
皮萬思考了一下,覺得要是風迎燕在這裡,答案可能會有兩個:“公主會非常悲傷……也會非常憤怒。”
——他突然發現風迎燕對安樂公主的形容有點分裂。
悲傷,是肯定會悲傷的。公主生性多情,不但情人衆多,還很愛同情弱小,覺得商人可憐就格外寵愛商人,覺得百姓可憐就格外照顧百姓,覺得婦人可憐就頒佈《戶律》,令女子可立戶。
但風迎燕口中的公主又極愛發怒,怒則血流成河。
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可人。
皮萬想起風迎燕狀若陶醉的感嘆時,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這個愛憎分明的可人愛哪個就令魯國多了《商律》、《戶律》,恨哪個就追着打殺。
可人也可怕啊……
衆人聽他說完前半句就重又嘻笑起來。
皮萬就把後半句吞了。
——如果公主得知魯人在此地受辱,只怕不肯甘休。
秋風乍起。
晉江沿岸十七個渡口已停船準備,數萬士兵整裝待發。
“北風起了。”徐茶乃徐家子弟,與徐樹同輩。他從小就喜愛陰陽,勘查天象,曾爲了實地查看各地星相是否不同而旅居東南西北四地,記錄一年四季星相變化。
他希望窮已一生,能記錄百年星相演變,以傳後世。
他這份才華被白哥當笑話說給姜姬聽。
姜姬如獲至寶。
現在徐公已經在河谷一心爲民了,姜姬爲了試探鳳凰臺上諸人的態度,開始零星封賞徐家子弟。
徐茶是第一批被封的,還是一個無官無銜空有爵位的博士。
徐茶還有一門絕技:他可以測算天氣。
也就是說,他能大概算出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會颳風。
外人看着雖然很神秘,但他說這不值一提。因爲一年四季每一天,甚至每一個時辰的變化,其實都是固定好的。
所以他只是從小習慣記錄每一年每一天的氣候變化而已,後來發現每一年都會在差不多的時候颳風下雨,前後差不了幾天,他就總能說得準了。
這是他十歲前玩的把戲,用來捉弄人。現在早不這麼玩了。公主要是想知道哪一天下雨刮風,他願意無償獻出他這些年的筆記,就不要浪費他的時間了。
白哥火速把這傻子打包送給姜武帶走,就差掐着他的脖子讓他乖乖聽話了。
姜姬倒是溫柔和善,反而“利誘”:如果徐茶肯去幫着大軍查看天氣,以利戰事,回來就替他造一座用來觀星的觀星塔!能造多高就造多高!
你就說要不要吧!
徐茶點頭如搗蒜,麻利的跟着姜武來了。
姜武本來不覺得這人會起多大用,真帶上了才發現……真的很有用!
他能算準五天以內的天氣變化!
就比如現在,他說要颳風,果然三天以內就有北風了。
“北風起了。將軍乘船過江,半日內可到江北。”大軍全都平安上岸可能要一日夜,甚至更久,因爲船需要來回往返,前後要往返四次才能全部運完。
江面上已經停滿了船,能在短短几個月就令商人送來上千條過江船……
“按照風速和風向看,上岸後,距離臨安最近。”
徐茶背世家背得滾瓜爛熟,“臨安城有皮氏,臨安外有江氏、駱氏、盧氏等,皆與皮氏不和。將軍可自行其事。”
姜武也早就調查過江北各城的世家,在心中也推演過數百次如何打江北。
他道:“此次去,不打臨安。”徐茶頓了一下,第一次真心笑起來:“將軍高明。”
臨安城是姜大將軍渡江後遇上的第一座大城,說是“近鄰”也不過分了。
交好絕對比一上岸就打要強得多。
畢竟以後“常來常往”。
要打的話,深入腹地去找別人的麻煩更容易。
因爲姜將軍這一次肯定不能把江北所有的城都打過來,他這次來……依徐茶看,最多就是一個試探。
第二次來纔是動真格的呢。
他本以爲此人過莽,未必能有這份心機。現在看來是他以貌取人了。
徐茶本來打算不上船,現在第一個舉步往船上走,“將軍不知,我曾遊歷江北各地足有七年,熟知各城情形地型。就由我來替將軍引路吧。願我軍早日大勝還朝!”
渡口碼頭豎起高高的旗杆,細長的鮮紅的長旗被北風吹成了一條直線,幾裡外都能看到。
流民村的人紛紛從田裡直起身,從家裡走出來,揚頭望向江邊。
沉重的號子喊起來。
姜武等立在船頭,士兵漸次乘小舟登船。從船頭往下看,身後無數條船在江面上排成直線。小舟如江魚,追隨其後。
姜武轉頭望向江北:“出發吧。”
樑,末帝二十四年,有魯公主嘗聞魯人遇害,怒不可遏,始令魯將發兵晉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