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

“這風雪好大啊!這離年底還有小兩個月呢,這麼大的風雪可不多見,都連下好幾天了!”

曹師利推門走進大堂,抖落身上的雪粒子,他沒有在鎧甲外多穿一件禦寒的袍衫,乘馬趕到刺史府,以他壯實健碩的身子也是凍得發抖,看大堂裡燒着火盆,走過去拉了一張條凳坐火盆旁烤火。

第一次南征,西路三支降附軍南下協同東路軍作戰。

嶽海樓所領的應州漢軍收穫最豐,同時也因爲嶽海樓對南朝最爲熟悉,所獻諸策都直接針對南朝要害,因此嶽海樓也連獲升賞,此時兼領應州刺吏、龍襄軍節度使,麾下兵馬也從最初的六千應州漢軍迅速擴編到一萬五千餘衆。

蕭幹所領雲州蕃兵,以大同守軍爲底子,原本就人多勢衆,雖說泌水一戰,蕭幹所部損失不少兵馬,但其部南下攻城拔寨,又在鞏縣與數倍於己的南朝西軍主力對壘而不落劣勢,將卒得到鍛鍊,戰鬥力提升很快。

此次南征,嶽海樓與蕭幹所部,將主要從井陘東出,配合從定州南下的薊州漢軍,攻打鎮州等河北中部、南部等城寨,確保在汴梁與幽薊之間形成真正的控制區、大通道,爲接下來對南朝全境用兵打下基礎。

第一次南征曹師利所部最爲淒涼,其率四千朔州漢軍出發,沿途攻城拔寨,招降納叛,兵馬一度擴充到一萬餘衆,但在鞏縣城下損兵折將,退守清泉溝寨又被徐懷這雜碎率兵強襲,人馬一度降至兩千。

雖說後面其部人馬又勉強補充到五千餘衆,但戰鬥力渙散,以致這次南征,鎮南宗王府調孟平所部騎兵隨西路軍主力南下,曹師利率部退回嵐州休整,同時與留守嵐州的兵馬,一同戒備府州、西山之敵。

曹師利心胸再是豁達,也是鬱悶了好些日子,臉拉得比馬還要長,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將兩個侄子接了回來。

不過,這也是南朝太慫,非他勇戰之功。

“你們生在鐘鳴鼎食,自幼沒有吃過什麼苦頭,生性頑劣,之前磨難,咱曹家元氣大傷,但對你兄弟二人未嘗是壞事,”

曹師利看着曹軒武、曹軒行兩個侄子守在他們父親案前協助處理軍政事務,卻暗中跟進來送茶點的侍女眉來眼去,將他們喚到跟前來教訓,

“看漂亮女人就大大方方看,看順眼的,跟你父親討回房裡去。就你們這兩個嫩瓜蛋|子,現在新鮮勁正足,半盞茶的工夫就得泄,還能多些時間練習武藝、學習軍政,別一副沒出息的樣子,整天魂不守舍滿腦子亂想又不敢動彈。等你們率曹家兵馬隨大汗征戰四方,還會缺娘們嗎?”

“二將軍,你這是要教壞二位公子啊!”孟儉走進來笑道。

“教壞個屁,”曹師利粗魯的說道,“此乃大爭之世,滿嘴仁義道德只會深受其害,曹家兒郎就應該野蠻兇橫,才能在這世間爭得一席之地,同時投附王帳的勢力,哪一個不是如狼似虎,不夠兇野蠻橫,不要說攻城掠地,自己人就會將我們撕成粉碎!”

“二將軍所言甚是!”

孟儉知道曹師利是什麼脾氣,將手裡一疊文函遞給曹師雄,說道,

“蕭林石在柏林峁不甚安穩啊,這兩天往鳴鹿寨西北的山谷裡派了不少人馬,還紮下營寨來——馬營海那邊的漢民也不甚老實,連着有好幾起譁鬧;苛嵐、嵐谷、樓煩、寧武等地近一個月也有很多不尋常的議論,這些事分散開來,都不算什麼,但最近未免太密集了……”

曹師雄從孟儉手裡接過這些文函,皺着眉頭翻看起來。

曹師利走過來,將几案上的文函拿起來,隨意的翻看過一遍,說道:

“王帳大軍如洪流南下,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次又是直奔汴梁而去的——府州顧氏做了南朝一百多年的忠臣走狗,蕭林石又有依附南朝之意,在南朝國都再次遇險之際,他們怎麼都要表示一二,要防備着南朝再次挺過去他們卻什麼都沒有做會受責難。不過,他們也不是蠢貨,南朝稀疏慫卵成那樣子,他們應該也沒有信心認爲南朝這次能守住汴梁,因此他們也只會搞些小動作,翻不出什麼浪頭來!”

“我們跟蕭林石打了半輩子交道,他是什麼人,你我都很清楚——我們都看出南朝已窮途末路,他爲何要率殘部南遷,跟府州貼到一起去?”曹師雄皺着眉頭,擔憂的說道。

曹師利並非只知衝鋒陷陣的莽將,然而他絞盡腦汁,都想不到哪裡會有問題,他朝孟儉看過去,問道:“你覺得哪裡會有問題?”

“徐懷狗賊在桃花衝殺害大公子後,將二公子、三公子交由府州看押就南下了,事後乃是府州顧氏着人押解送往汴梁的。二公子、三公子在府州羈押期間也沒有受到虐害,還頗受照顧,在亡國滅族大禍面前,顧氏觀望的態度還是很明確的,說到底跟南朝朝中那些慫貨,並無本質的區別,”孟儉皺着眉頭,不怎麼確定的分析說道,“而蕭林石率殘族往南貼着府州而居,應該是暗中跟顧氏有所勾連,想着抱團取暖,爲將來多些籌碼吧?”

孟儉分析起來頭頭是道,但他並不覺得自己真能看透蕭林石,因此說話語氣很弱,不是很肯定。

他們以往也暗中散播徐懷與契丹殘族的傳言,甚至看得出徐懷在守朔州期間,與蕭林石有很多默契配合的地方,也猜測他們甚至暗中有媾和的可能。

徐懷鎮守朔州、攻伐西山,最終西山北部地區爲蕭林石所佔,西山蕃胡也主要爲蕭林石所收服,他們就在嵐州,甚至西山蕃胡也有很多是他們的眼線,有些內情還是能猜測得到的。

不過,他們認爲這一切都是野心勃勃的徐懷爲了壯大自己的實力,而蕭林石迫於惡劣的形勢又不想與南朝激烈對抗,兩方纔有機會暗中串通、虛與委蛇。

本質還是互相利用。

曹師雄、曹師利、孟儉並不知道蕭燕菡、陳子蕭等人曾在嵐州被徐懷擒獲,並不知道第一次北征伐燕時,蕭燕菡曾被徐懷帶入大同城最終放歸。

他們也不知道蕭燕菡曾在西山跟隨徐懷修練,更不知道她四月初在汴梁與徐懷再次相遇,並與陳子簫、張雄軍隨徐懷前往鞏縣密見景王趙湍,參與守陵軍渡河之謀的全過程,直到涑水河畔才分開。

這些事情,曹師雄、曹師利、孟儉等人悉數不知,他們怎麼可能相信徐懷與蕭林石等人之間已經建立很深的信任基礎,又怎麼可能猜測到嵐州近日來的異動別有原因?

“多想無益,過兩天我去鳴鹿寨!”曹師利見大哥與孟儉眉頭皺了半天,看向曹軒武、曹軒行兄弟二人,說道,“這兩兔崽子也跟我去鹿鳴寨,該叫他們吃些苦頭了,你們也別愁眉苦臉的,到鹿鳴寨,我找兩個細皮嫩肉的小娘們給你們暖被窩,但帶兵打仗的事,你們從今天開始,不學也得給我學起來……”

“節帥,嵐谷急報,鳴鹿寨有敵情!”這時候有一名扈衛手拿信報匆忙走進來,稟道。

“什麼,契丹殘貨,真打鳴鹿寨了?他們是嫌人死得不夠多!”曹師利豹目瞪得溜圓,一把先將信報搶過來,看過一遍,罵道,“多少敵軍進襲鳴鹿寨都沒有寫清楚,這是什麼狗屁東西?嵐谷那邊派來傳信的人呢!”

“就在院中!”扈衛說道。

“叫進來!”曹師利說道。

值守廊前的侍衛將大門打開來,將嵐谷報信之人帶進來。

“鳴鹿寨升起狼煙,周將軍擔心大雪遮閉視野,節帥在州城不知道敵情,特遣小的先趕來報訊。鳴鹿寨到底遇到多少敵軍來襲,小人出嵐谷裡,周將軍也正派人趕去核實。”報信之人稟道。

曹師雄揮手示意侍衛將報信之人帶下去,知道嵐谷那邊的處置是正確的,他們這邊確實被大雪遮住視野,完全不知道鳴鹿寨遭遇大股敵軍進襲、點然狼煙示警的事情。

“鳴鹿寨有小兩千守軍,蕭林石就算吃錯了藥,也不是他能輕易啃下來的,”曹師利說道,“等探明情況再說其他。”

鳴鹿寨乃是曹師雄在嵐谷城北面、廣武砦西面,在一座小型哨壘基礎上,爲防範契丹殘族擴建的新寨。

鳴鹿寨北倚草城川,正對着西山南脈與管涔山西北麓相夾的一條狹窄山谷。

築鳴鹿寨費了很大的心思,有之前的哨壘打底子,外圍加築的寨牆既堅且厚,又有一千多兵馬守在裡面,曹師利纔不怕大雪天氣,蕭林石出兵真能硬啃下來。

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倚堅城而守,倘若真能輕易打下來,太原早就陷落了,他們在鞏縣也不會吃那麼大的苦頭了。

曹師利主張待雪停了,或等探明進攻鳴鹿寨的敵軍情況才作議論。

“不,你親自趕去嵐谷,”曹師雄說道,“我這幾天總是心緒難寧,契丹殘族又有異動,這事不容小窺!”

“好好,我走一趟就是!”曹師利說道,“就知道沒有辦法過幾天安穩日子……”

“軒武、軒行,你們也跟二叔去嵐谷,你們從現在起,是要學一些東西,”曹師雄跟二子說道,“小翠兒、黑妞兒,賞給你們帶去嵐谷玩|弄,但你們要記得,她們只是玩物——你們要有你二叔這樣的本事,天下的女子都將任爾取捨……”



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十章 收編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二十四章 九里關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一百章 死士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四章 嶽海樓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六十章 職事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章 死士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六章 危急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一章 天命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七章 撤離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十七章 縣政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
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十章 收編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二十四章 九里關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一百章 死士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四章 嶽海樓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六十章 職事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章 死士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六章 危急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一章 天命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七章 撤離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戰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十七章 縣政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