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

飛狐縣匠坊練出毛鐵之後,就可以用多餘的人工,將之鍛打,即可作jing鐵。jing鐵即可鍛造各種鐵器,李重九首先就想鍛造鎧甲。蒼頭軍之前從武賁郎將王智辨那弄得三百具鐵甲,除了兩百具裝備了甲騎,其餘的皆裝備給隊正以上將官,加上戰事之中零損替換,鎧甲之數已經十分稀缺。

現在有了自制的jing鐵,飛狐縣匠坊就可以打造鐵甲,頭盔,頭盔不計,一件鐵甲最少需費二十斤jing鐵以上。製作鎧甲除了jing鐵之外,還需要皮革,而李重九眼下最不缺少的就是皮革,去年擊敗突厥阿跌部後,馬羊宰了無數,除了肉食都果腹以外,皮皆是硝制了做成了熟皮。眼下要製作鎧甲抽出一千張熟皮,根本是毫無壓力。李作匠給李重九估算了一番,匠坊組織人手後,每月可產十具鎧甲,之後熟練度提升可達至十五具。

冬雪未融,李重九率領兩百甲騎,以及兩團新訓練好的四百郡兵,從飛狐縣返回懷荒鎮。這次再次途徑靈丘縣,發現再也不是原先荒蕪的樣子,路途上已發現四面的田地裡,不少流民返回了靈丘縣開始重回舊土進行耕。隊伍來到縣城所在時,城內外依然是十分殘破,但居然已有民壯開始修繕四城。

並且縣城城牆上,李重九還看到隋軍的旗幟。入城之後,方纔發現原來雁門郡郡丞陳孝意,居然在此。要知道原來雁門郡郡守王確的意思,是想固守住崞縣,以內長城爲防禦,將外長城一帶暫時放棄的。

李重九當下直入縣衙面見郡丞。陳孝意乃是河東人,爲人耿直,曾經爲不枉死一名死囚,頂撞過太守蘇威,言太守要判犯人死刑,則先把自己殺了。蘇威後升至宰相後,對陳孝意十分賞識,認爲其是難得的強項官,先提拔爲御史,後讓他來雁門郡作郡丞,其任官後剛正不阿,爲百姓視爲青天父母。

李重九與陳孝意不是第一次見面,二人入座後。李重九不由詢問他爲何與郡守意見相左,不在崞縣,反是在靈丘縣開衙。

哪知陳孝意一聽李重九之言,就站起身,朝着東都的方向遠遠一拜,言道:“吾奉天子之命,爲朝廷安邦守土,百姓尚不棄土,吾身爲父母官,豈能棄之。”

李重九見陳孝意這麼一身肅然正氣的樣子,不由是暗暗慚愧,當下也只能跟着他向南方一拜,言道:“天子萬年!”

二人重新坐下後,陳孝意聞知李重九要再出長城,前往懷荒鎮,不由一副替他當心的樣子,言道:“雁門之役後,馬邑,朔方,榆林等郡皆發現突厥人南下牧馬,按照胡人一貫的策略,天乃牛羊戰馬最瘦弱之時,若是驟然南征,肯定是引起牲畜大批亡斃,故而季先乘機南下逐草,秋天膘肥馬壯時,纔是突厥人大舉南侵之時。”

雖沒有說得十分明白,但是聞絃歌而知雅意。陳孝意話中的意思,想勸說李重九放棄懷荒鎮,將鷹揚府遷至靈丘縣,先守住外長城一線,同時與飛狐縣相互倚背,兼顧雁門上谷兩郡。陳孝意講了一通,但見李重九一副笑而不答的模樣,但是明白他的意思,長嘆一口氣,顯然也是將對方當作與自己一樣,不肯放棄朝廷之地的賢良了。

李重九率軍在靈丘休息了一ri後,次ri出發,陳孝意將李重九送出城去,臨行之前支援了他三十張擘張弩。陳孝意言道:“此去懷荒,不同於雁門,君侯還請多加小心,提防胡人,若是不濟,隨時可以退至雁門。”

李重九見了這三十張擘張弩後,又看看身後破落的靈丘縣縣城,守城的不到兩百名郡兵,以及一臉正氣的陳孝意,沒有說什麼。李重九重新鄭重地向陳孝意深深一揖後,揚鞭離去。

李重九出城之後,並沒有馬上出發去懷荒鎮,而是等了兩天,乘此機會招納流民,遊說前往懷荒鎮,御夷鎮,並許諾有每ri有一干一稀兩頓飯可吃。這一待遇當下招攬了一千流民,願意隨同前去。

而這時李虎,蘇素,林當鋒率領着五百李家鏢局鏢師,以及兩千人組織的商隊大馬幫,從太原郡出發趕到雁門。這一次他們從中原除了帶來絲綢,茶磚,鐵器可與牧民交易之外,還有懷荒鎮緊缺的各種物質。吸取上一次阿跌部打劫的教訓,李重九這次不敢掉以輕心,親自率隊押送。

一路前往懷荒鎮,還未出長城,已發現胡人遊牧的影子,草上隨處可見大羣羊馬遺落的糞便,還有遠處偶爾露出一兩個盯梢的尖兵。李重九見之當下命騎兵包抄上前,抓舌頭。不過這些尖兵皆是jing滑jing滑的,一人五六匹好馬輪流換乘,眨眼間就跑出好幾裡。令蒼頭軍的騎兵望塵莫及。

幾次三番後,騎兵終於抓來一名牧人,起先這名牧人嘴硬不肯交代,一番拷打去了他半條命後,方纔老實交代。從他口中得知他們乃是依附突厥的渾部一支,先行南下探路。渾部的實力,更勝於阿跌部,去年併吞了阿跌部的殘餘後,已有三萬之衆,控弦八千,眼下從部族故地遷徙了上千裡,而其俟斤也已將牙帳遷至岱海以南。除此之外岱海附近還有數支突厥小部族,李重九探聽其底細之後,明白鬍人果真正如陳孝意所言,要乘着隋朝衰弱之機牧馬南下李重九加緊護送商隊繼續前行,出了長城口後。已不是僅僅遇見胡人遊騎了。而是遇見一兩個突厥小部落,以及其帳幕,他們陡然見到大隋的旗幟,以及那一行商隊馬車,皆是作出了反應。兇悍的突厥人手持角弓,騎馬遠遠地盯梢着這羣突然闖入自己牧區的不速之客,待發現是一支大商隊後,不由又露出了垂涎三尺的神sè。

李重九隻有兩百甲騎,鏢師騎兵隊也只有兩百騎不到,尚且不敢出動對這幾十騎幾十騎一夥的突厥人進行追擊,故而就是默默忍讓。而突厥騎兵見了就更肆無忌憚地前進到數裡之地進行觀察,估摸着打劫的勝算。幾次下來,李重九待對方放鬆jing惕後,當下令額託率領騎兵斷然出擊,斬殺了兩人後,突厥人的囂張氣焰這纔有所緩解,遠遠退避到一邊。

當夜商隊下地駐紮,大股胡騎的出現,說明他們的牙帳也據此不遠,以往出漠北時,商隊們都是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算碰見突厥人,但也只有零星。要知道只要馬邑郡還在隋軍手上,胡人就不敢繞過這防線,輕易南下。

但是眼下對方已是肆無忌憚,甚至將帳幕都搬來了,一晚上李虎,蘇素還有衆多商家們皆是憂心不止。

林當鋒進入李重九大帳之內,憂心忡忡地問:“侯爺,我這一次帶衆商家再次走草原,可是當了風險了,全在於信你一人。要知道商隊上一次受阿跌部的襲擊,死傷了近百人。而這一次若是再遭到突厥人襲擊,死傷就不是數百人的問題。還有這騾馬上大批大批的貨物,足夠叫我們十幾個商會賠的傾家蕩產。”

“不少商家管事都說要返回長城,乘着只有一天的路程,大不了損失這一趟貨,還是xing命要緊。”

李重九坐在油燈之下,正在寫信,他將筆一擱言道:“林當家還請放心,商路不好走,說明幾個門閥所屬的商家也不敢出塞北,只要我們作成了這一趟生意,利潤肯定倍於以往。”

“做生意哪裡有不冒險的,我已經寫信從懷荒鎮調兵來此了,還有奚部的援兵一併而至,到時候足以保證貨物無事。”聽李重九這麼說,林當鋒這才放心少許。

當夜之中,夜裡胡角聲嗚嗚不絕,營地四周似乎有馬蹄聲響起。衆商人們皆是提心吊膽,抱着刀劍湊在火邊,驚恐地盯着四周,所有人都是人心惶惶。

次ri天sè剛明,四面一片寂靜,以爲會有大批突厥騎兵包圍的情景並沒有出現,這令折騰了一晚上的衆人當心安下心來。衆人開始加緊趕路,李重九派出二十人一隊的遊騎四面偵查。

而到了午後時,李重九的遊騎發現在商隊的左前方五六裡之處,發現了大量的馬糞,以及散亂的馬蹄印。李重九當下讓老練的額託親自上前查探,判斷出這股騎兵數量不下五百騎。

到了第三ri,遊騎又重新回報,在隊伍的後面發現了一股一千多人的騎兵,間隔了十幾裡,遠遠墜在商隊後面。而到了午後,在北面發現一股兩千多人的突厥騎兵,已到達十里之外。

衆人驚慌之下,李重九決定提前下寨,在一處靠近林子的地方,命令流民趕緊砍伐樹木草草地修築了一條防馬工事。在修築防馬工事時,李重九率軍jing惕地盯着四方,遠處有五六股多少不等,分屬於不同部落的突厥騎兵距離商隊十幾裡開外各自聚集。

他們顯然都是因爲這商隊貨物聞風而來,準備寇抄一番。

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九十章 內附
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九十章 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