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

這一戰受挫,李重九進行軍議,將衆將聚集一起,總結此戰經驗教訓。

“末將的部下沒有嚴格按照埋伏的軍紀,將馬嘴扎捆住,結果被宋軍的騎兵發現蹤跡,結果被敵軍圍困在谷內,令衆位弟兄來救援時,都損失不小,末將十分愧疚,甘願受可汗責罰。”

額託自卸鎧甲,上身坦露,站出身來跪在地上,言道:“可汗還請責罰末將。”

李重九站起身來,言道:“額託。”

李重九尚未說到一半,一旁王馬漢,英賀弗,孫二孃等人亦是一併站出身來,言道:“可汗,末將等一併請罪。”

李重九言道:“衆將不必自責,此戰不利首先在於本汗的責任。此戰之失,在於我料敵不明,宋軍雖作爲流寇出身,但成軍已一年,士卒jing勇強悍,cāo練有素,甲兵堅銳,絕非草原上未開化的契丹部可以相當的。而我軍雖是驍勇彪悍,但是紀律組織尚且不足。”

“其次在於將略上……”

這纔是李重九應該反省的地方,他自知自己在將略上不過是中人之資,當初憑着運氣勝過尚未開化的契丹人一戰,至於臨陣指揮,兵法權謀上,與宋金剛這樣當世一流名將,還有着不小差距。這是沒辦法的事,自本朝太祖開國之後,雖有小戰事,但大體太平。李重九穿越前是商人,大學時雖是歷史系的,雖讀了一肚子兵書,都對於臨陣指揮上卻是不足,簡單說來就是統率值平平。

而李重九麾下將領,如蘇素,孫二孃,王馬漢,還是額託,英賀弗,他們不過是千人之將罷了。至於額託,英賀弗,作爲室得奚中的傑出將領,他們對於千人的小規模戰鬥十分熟悉,但是若遇到這樣雙方各自出動,萬人以上的大會戰就都不合格了。總結這一戰,之前軍議上佈置下的計謀被識破,戰略戰術佈置,從頭到尾都是被宋金剛牽着鼻子在走。蒼頭軍唯一憑藉的,就是草原騎兵的機動xing,無論進攻撤退都十分迅速,在局面不利下,可以隨時抽身離開,這纔沒有釀成更大傷亡。否則若李重九部全換作是步兵,那後果可堪嚴重。

正待李重九與衆將商議之時,這時一名信使過來,言道:“太守,晉陽方面疾報。”

李重九在雁門,太原,上黨幾郡都有足夠的情報體系,這都是當初建立鏢局留下的人脈關係,所以太原發生什麼大事不需幾ri,就可以傳遞到自己手上。

李重九將信接過一看,有三個內容,一是李淵以準備討伐劉武周,李重九爲名義,在太原募兵招得兵卒上萬。

二是晉陽當地突然傳得流言,聲言隋煬帝意yu準備再伐高麗,這一消息一時弄得人心惶惶。衆所周知在雁門之圍後,隋煬帝已是答允了罷遼東之役,眼下天下民亂四起,太原各郡一時民怨沸騰。

三是馬邑郡郡丞李靖,自鎖上變前往江都。

這三條看得相互不聯繫,但是推及在一起,卻是可以從蛛絲馬跡中剝離出很多東西來。從最後一條馬邑郡郡丞李靖自鎖上變前往江都。所謂上變即告發謀反之事,李靖若要告發百姓或者一般謀反之事,根本不需要自鎖前往江都。所以他自鎖前往,實際上是爲了用官兵看押來保護他自身,李靖已是馬邑郡丞了,逼迫他自鎖上變,只能是告比他位分高一等的官員謀反,此人很可能還是他的主官。

第二征討高麗之事,純屬子虛烏有,眼下天下大亂,隋煬帝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去征討遼東,此肯定是其他人故意製造的流言,令百姓對朝廷生惡。

最後李淵募兵之事,要討伐劉武周,李重九的事,但是十分堂而皇之的理由,挑不出一絲毛病。但是轉過念頭一想,在這時候募兵,到底是平叛還是叛亂,也不過是轉眼間的事。

李淵謀反就要眼前了,李重九看了消息之後,心底彷彿有個時鐘在撥動。真是同人不同命,歷史上李淵起兵不過半年即席捲了關中,山西,而自己連打一個上谷郡都這麼不易,如此何ri才能取得河北。現在擺在李重九眼前是,從易縣至范陽不過六十里,若是讓宋金剛將援兵送至范陽城中,那麼這一戰李重九就算告負了,只能無功而返。而明ri這一戰,應該如何打確實是一個問題。

而反觀宋金剛的大營內,衆將倒是洋溢着喜sè。一名大將笑着言道:“今ri一戰從敵軍那奪得了五百多匹戰馬,這可都是上等的突厥好馬,還請大帥多賜我幾匹。”

此人身旁的將領斥道:“好沒出息,不過就五百多匹戰馬就高興成這樣。那所謂冠軍侯簡直專門從草原來給我們送馬的。”說到這裡,衆人都是哈哈大笑。

宋金剛笑着看着四周,言道:“今ri一戰,冠軍侯確實勇冠三軍,不過我觀其將略,用兵皆是平平,如此之將只堪稱勇將,而不配作大將。但是草原騎兵的威力我觀之確實驚人。”

宋金剛想到今ri一戰中,李重九幾乎是以漢軍標準,來裝備這些草原上的騎兵,不少騎兵不僅有披甲,且有強弓,而且配上了鐵箭,蹄鐵,彎刀。如此一來草原騎兵的戰力大增,何況草原騎兵就是長於野戰的。而反觀自己軍中,所養騎兵代價很大,兩萬軍中,騎兵上下不過一千五百人,今ri一戰卻傷亡了兩百多,實在令宋金剛心痛。

他實也羨慕李重九居然有這麼多的騎兵,當下他言道:“諸位今ri一戰,你們也見得,我軍雖是勝了,但是兩軍傷亡卻相差不多,你們道這是爲何,原因敵軍都是騎兵,即便是敗了,要撤退也是十分容易,所以我軍必須組建更多的騎兵,這五百匹戰馬盡數分下,各位撿軍中擅於騎shè的軍士,再組建兩團騎兵。”

“諾,大帥。”衆將一併抱拳言道。

次ri天尚未明亮,宋金剛即命三軍四更造飯,五更出兵,早早出發前往范陽解圍。范陽之圍一ri不除,宋金剛即不得安心,所以早早催軍進發。接下來的路途倒是十分平坦,沒有山谷蘆葦密林這樣的險處,因此宋金剛不用擔心被埋伏,所三軍沿着大道緩緩而行。

只要再過半ri,宋金剛的先頭騎兵就可以入了范陽,如此范陽之圍,就是解除了。

但是還未走上三四里,漫道之上,李重九的大隊草原騎兵出現了。宋金剛立即命令前軍駐足,以陌刀手,刀盾兵在前,弓手弩手在中,騎兵在後的方法佈陣。如此是抵抗騎兵衝擊步兵的標準陣勢,陌刀手,刀盾兵用於近戰肉搏,弓手弩手對付騎兵騎shè,並殺傷敵軍衝鋒,而騎兵用於追擊,或戰事不利的預備隊。哪知道敵軍騎兵出現後,並不貿然攻陣,而在一千多的遊騎,四面散開,於陣勢三百多步附近窺視,不上前也不遠離。

宋金剛暗暗感覺古怪,而其麾下大將都是一併建議,敵軍不過千騎,直接衝鋒向前攻擊就是了。而宋金剛卻拒絕了,等候了半個時辰,眼見對方毫無他意,宋金剛拔起將旗向前,命令兩千前軍布成陣勢前進。

要知道步兵對戰騎兵的陣法,都是排列十分密集,外面蓋以長槍,恨不得堆成一頭刺蝟般,並且時刻以隊列橫排,也就是攻擊力最強大的正面面對騎兵。比如電影上看得很多輕騎兵衝擊這樣防備森嚴的步兵方陣,那都是笑話,若是步兵排列成這樣嚴謹的陣勢,騎兵正面衝上去,就算死亡狼藉也是很難攻下。

輕騎兵的優勢在於速度,而不是拿人命來破陣,所以當宋金剛步軍前進的時候,騎兵號角一響,這些遊騎匆匆都是後退了,根本連箭都沒shè一個。

眼見敵軍狼狽逃竄,宋軍衆將士卒皆是歡呼,用各種聲音嘲笑着敵軍不堪一擊。正當宋金剛微微鬆了一口氣時,卻看見眼前逃竄的騎兵,並非全無目的的亂竄,而是紛紛散到兩翼開來,出現在正緩緩前進的步兵側翼。看到這一幕,宋金剛暗道不妙,頓時喝令步兵停止前進,同時命令騎兵上前保護側翼。

側翼永遠是步兵方陣最薄弱的地方,因爲橫排的弓弩手,只能面對前方,除非是步兵布成一個圓環陣,否則永遠有側翼會被騎兵偷襲的危險。但是圓環陣的缺陷,又有機動力的薄弱這致命的缺陷。

宋金剛不愧是名將,將令一下令行禁止,前方步兵停下,騎兵從左右翼抄上,掩護側翼。換做一般的騎兵,看作因爲無跡可尋就撤退。不過這邊的騎兵看得敵軍騎兵後,居然紛紛挨近,竟是要交手打算。兩方騎兵在馬上紛紛擡弓互shè,論及騎shè,宋金剛的騎兵是拍馬也不及這些草原上的騎兵的,雙方鬥了一陣,宋金剛這邊幾十名騎兵中箭落馬,而草原騎兵這邊不過區區數人。

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章 古武術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
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章 古武術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