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

冬ri初升,越過山樑,易水潺潺,無數冰凌順水而下,叮咚叮咚碰撞有聲。

朔風正寒,李重九,蘇素策馬於易水河畔,臨水而觀。李重九駐馬於此,不由想到頗有再早穿越千年,來此一睹漸離擊築荊軻歌之景。

蘇素言道:“小九,你駐兵在此既不北上返回草原,也不南下,衆將都不知道你下一步打算。”

李重九言道:“四叔,我在等兩個人!”

蘇素露出正sè,李重九手持馬鞭將易水一劃,言道:“四叔,在夏之際,易水暴漲,我們可從坐船易水,至南拒馬河後,順流而下可直抵永濟渠。”

“永濟渠!”

“不錯,”李重九言道:“大業四年,天子令閻毗督永濟渠,修成之後,僅一年修畢,雖寬不如通濟渠,但可行大舟,從東都直至涿郡。眼下李密所據的黎陽,乃是通濟渠南段與黃河匯口之處,若是他有心進取河北,可沿運河一路北上水路並進,而我屯兵在此南下呼應,南北合擊段達。”

蘇素聽李重九之言露出正sè,眼下河北雖三大反王盡數戰死,但是小的賊寇仍是不斷,眼下河北隋軍能夠力保的,也只有通濟渠沿線。故而段達的主力都沿河分數段屯駐,若是一旦某個縣城被義軍攻打,只需支持個幾ri,援軍就可以從運河沿水路趕到。所以只要運河沿線不失,對於隋軍而言河北就沒有大危險,段達與駐守涿州的薛世雄部隨時也可以呼應上。

當然若是李重九與李密同時沿着運河南北夾擊,段達就會陷入腹背的境地。這局面下就算楊義臣也是十分狼狽,更不用提遠不及楊義臣的段達了,否則段達也不會被義軍稱爲段佬了。在河北隋軍的野戰兵團,也就段達,薛世雄兩支,若是段達一滅,薛世雄不足爲慮。

李重九沉聲言道:“攻下易縣,我已去信給李密了,但是我想李密能答允我的機會不足兩成。若是李密不北上,那麼我們就要暫緩南下,原因無他,劉武周據馬邑,雁門,薛世雄據涿郡,這兩個附後之敵不除,我軍若是一旦南下,戰線就拉得太長了。”

蘇素嘆了口氣,言道:“小九,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小九你還在等另一人是誰?”

正待這時耳畔傳來沙沙聲,幾名親兵都搭了弓戒備,只見林間一匹騎兵踏着積雪而來。對方直來到李重九馬前,稟告道:“太守,竇建德揮大軍,從河間郡分兩路逼近易縣,王將軍尉遲將軍聞之已下令各軍盡數返回城內,並請太守速速回城。”

李重九聞言倒是笑了笑,言道:“竇建德總算是不請自來了。”

蘇素哼地一聲,言道:“竇建德下里巴人,將頭一挑,手下以爲有了二十萬之衆,就可以肆無忌憚了。難不成還打我們易縣的主意?”

李重九言道:“竇建德並非是高士達,王須拔,張金稱之流,此人以仁德聚人,志向遠大,能屈能伸,又能禮賢下士,可比之漢末劉備。”

蘇素顯然不信,言道:“劉玄德雖是落魄,但也是宗室,並師從於名士盧植鄭玄,竇建德田舍漢,想來大字不識幾個,怎可比之。”

李重九笑道不再言語了,當下又有一騎快馬而來,言道:“稟告太守,竇建德派高雅賢,竇線娘二人前來爲使,趙縣丞請你速速返回城內。”

蘇素哼地一聲,言道:“他人都是先禮後兵,竇建德卻是先兵後禮。”

李重九言道:“竇建德此舉乃是要我們有所妥協纔是,我們回去見見這二人吧。”

李重九返回城內後,直接入帥府之內,未到堂中,就遠遠聽得大堂上高雅賢,竇線娘二人,與趙萬三正在說話。

“趙叔叔,那ri爲了矇蔽魏刀兒,故而父親他言語上多有得罪,他說此是不得已,希望趙叔叔不要往心底去,他ri給你賠罪。”一個女子說話聲音傳來,必定是竇線娘。

“此事已經過去了,竇公對我也是有恩,我豈會因爲這點事責怪他,只是眼下你們大軍壓境卻是爲何?”

“趙兄,此事乃是竇公的意思,一會見到李太守再言不遲。”

說話間,李重九已是步入堂中,高雅賢身着粗布青衣,面上帶着幾分滄桑,不脫布衣本sè,而竇線娘穿着雪sè狐裘,看見李重九後,目光卻透出幾分厲sè。

“兩位,趙家堡一別,倒是快一年不見了。”

高雅賢站起身來,笑着言道:“光yin荏苒,這一年太守北服夷狄,南敗宵小,這一年之jing彩,遠勝高某。”

李重九言道:“慚愧,慚愧,比之竇公,我這算得什麼?但是眼下竇公屯兵十萬於邊境,難道是要與我會獵麼?”

高雅賢笑道:“太守倒是誤會了。”

竇線娘一旁言道:“李重九,我們冒着凍死之危險,擊敗王須拔,而閣下倒好,冒着竇公之名義,一舉拿下易縣,天下便宜事還有過此嗎?”

李重九見竇線娘開口,反脣相譏問道:“我何時冒過竇公的名義,真是笑話?”

шшш★тtκan★C〇

竇線娘言道:“還在狡辯,那爲何我軍剛剛擊敗王須拔,不過三ri你就乘機進兵易縣,這還不是借了我們的勢嗎?”

李重九言道:“當初我派趙贊府前來饒陽,與竇公商議共伐王須拔之事,竇公自己不答允了罷了。眼下我擊敗了宋金剛,自取了上谷全郡,何來借勢,難道我能未卜先知,事先料到竇公與王須拔乃是詐相同盟,竇公又乘人不備,再反戈一擊。”

“大膽,你敢諷刺我阿爹!”竇線娘霍然而起。

李重九雙臂叉胸,言道:“怎麼上次在趙家堡時,你們人多勢衆尚沒有動手,這一次在我的地盤上,你倒要動手嗎?”

竇線娘聞此臉sè一青,這李重九乃是勇冠三軍之將,自己與他動手不是自討苦吃。

“線娘,不可無禮!”聽高雅賢一聲叱道,竇線娘氣鼓鼓地坐下。

高雅賢言道:“李太守,小孩兒不懂事,不要計較。只是你也知道了,宋金剛乃是王須拔部下,竇公擊敗王須拔,收取他的部衆,這宋金剛亦是早有歸降我軍的心思,而今卻爲太守半途所截,拿了易縣,將領們都是議論紛紛啊。”

李重九微微一笑,言道:“高兄,當初我與宋金剛激戰,折損將士千餘仍不下易縣,之後我多番設計,並策反了宋金剛大將,這才奪了易縣,敢問這其中竇公出了哪點功勞。我以往都聽聞過空手套白狼,竇公也是真是了得,只動動嘴皮子,難道就要我們將易縣拱手相讓嗎?”

高雅賢見李重九言辭如刀,當下想了下心道,看來李重九吃下易縣,是斷然不肯吐出了。

於是高雅賢言道:“既然太守不肯讓出易縣也可,眼下河北之地,張,王二反王先後而亡,竇公承高帥之遺志除了推翻無道昏君,並要逐鹿天下。不知李太守如何看呢?”

好嘛,李重九心道終於到了戲肉了,先大兵壓境,又故意與自己計較易縣歸屬,說來說去就是找一個口實罷了。李重九言道:“吾乃是朝廷舊將,雖不滿天子之所爲,但畢竟也受過知遇之恩,也不會與官軍爲敵。若是竇公有心於天下,我倒是很願意拭目以待。”

高雅賢又問:“那太守以爲,竇公可以得天下嗎?”

李重九哈哈一笑,言道:“我哪有這般遠見卓識,但是當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祖提三尺清霜,捷足有之。當年漢高祖與竇公一樣都是出身寒微,所以竇公將來如何,還看自身運籌帷幄。”

高雅賢,竇線娘聽李重九將竇建德比之劉邦,都是大喜,卻沒有注意李重九方纔實際上全是廢話。

高雅賢言道:“敢問太守之抱負呢?難道區區上谷一郡?”

當然不是上谷一郡,李重九內心如此言道,但是表面上卻是說:“至於我嘛,在下沒有雄心,所謂上谷太守,僅上谷一郡罷了,不過暫時牧守,若有明主現世,吾自當合郡獻之。當然若是將來竇公能擊敗薛世雄,段達,奪取幽燕之地,我可爲竇公驅策。”

聽李重九這麼說,高雅賢,竇線娘都是將信將疑,但是還是不信的成分更多一點。李重九心想反正也不怕你猜測。

當下高雅賢,竇線娘對視一眼,都是點點頭。兩邊接下來就談了許多實際上東西,主要是商議兩家互不敵對。

竇建德雖無法奪取上谷郡,但也算收到李重九絕不與他爲敵的善意。對於竇建德現在而言,主要大敵是朝廷,北面薛世雄和南面的段達,所以對於有草原騎兵之助力的李重九,暫時則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不在他現在的目標,只要雙方不敵對,他也可以暫時容忍李重九盤踞在上谷郡。至於李重九與竇建德兩家言和,如此總算不用擔心南面有交兵的危險,給他一到兩年的安全期消化整合上谷郡勢力。於是兩家談判成功,彼此都是皆大歡喜。

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
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