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

聽李密之言,李重九笑道:“法主兄太言重,在下年紀輕輕,不過一點山野村夫之淺見,何來當得讚賞。”

李密搖了搖頭,言道:“李兄過謙了,這若是淺見,天下再無人敢在李兄面前語爾。”

李重九微微一曬,朝窗外看了一眼,言道:“今ri良晤,雅興不淺,天sè已是不早,也當到了作別的時候。”

李密聽李重九要走,當下站起身言道:“李兄爲何匆匆要走,在下還要與足下把臂詳談,請教一番纔是。若是閣下有心,我可以引薦一二朝廷重臣於李兄相見。他們聞之李兄高才,必然賞識。”

李重九笑着言道:“多謝法主兄好意,在下閒雲野鶴慣了,無心仕途,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將來你我會有再見一ri。”

李重九經歷商場多年,言談之間,自有一股令人不容拒絕的決斷。

李密雖有心想要挽留下李重九,但是終還長嘆一聲,言道:“好一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李兄大才。”

李密臉上雖是一片十分不捨之意,當亦只能送李重九至門外。

到了白馬寺門外。

李密突然問道:“李兄,我在有一事請教,以你之見,若取天下,東都該當如何?”

李重九指着腳下,言道:“法主兄,東都確實守不如雍,戰不如樑,而若不得東都,則雍、樑無以爲重。東都不可爲基業之根本,但是若決天下之歸屬,則在於東都。”

李密凝思了一會,決定再勸言道:“李兄,以兄之才具,功名榮華如探囊取之,青雲之路唾手可得,爲何屈身爲布衣,不將一身抱負施展,而空老於林泉之下?”

“法主兄,人各有志,不能強求。”李重九笑了笑,當下深深一揖後,策馬而去。

李密遙看李重九離去之背影,露出不甚惋惜之sè,言道:“士家門閥之中多乃尸位素餐,庸庸碌碌之輩,如此真見識之大丈夫,卻屈身田舍之中,委實可惜。”

當下李密想了一下,對一旁牛車上的車伕,言道:“立即挽車,往楚國公府上一趟。”

“是。”車伕回答言道。

上了牛車之後,李密眼中浮出一絲森然之sè,自言自語言道:“若有此等人傑所在,何愁楚國公大事不成,必要強留此人,爲楚國公效力。”

再說李重九待離李密視線之後,當下奮力一抽馬鞭,催動坐騎,於官道之上策馬狂奔。

一路之上李重九不肯停歇,直向南行了近四十里路之後,自己的坐騎已是吃不住,口吐白沫,無力再奔。

李重九就棄了馬匹,自己扛着了包裹,獨步棄了官道而走。

當夜李重九沒有投客棧,也沒有去農家中休息,而在官道旁一座棄廟之中歇息。

李重九沒有點火取暖,而裹着厚厚的皮襖子,在廟裡休息。

入夜之後,但聽聞不時有健馬從官道之上飛馳而過。李重九聞此當下點點頭,心道李密果然還心胸狹隘了一些,自己展露才華之後,對方招攬不成,就起了強留之心。

這乃是梟雄本sè,沒什麼好憤怒的,換做李重九易位處於李密的份上,亦斷然會採取此舉,甚至會做得更過。

對於李重九眼下而言,他確實有心借重於李密,但是時機卻不對。

這時候的李密,仍在楊玄感麾下做事,若無意外,再過兩年楊玄感會趁着隋煬帝第二次征討高句麗時起兵謀反。

這次謀反的結果,衆所周知,楊玄感兵敗自殺,李重九是斷然不會在這時候,去找這個晦氣的,甚至連火中取栗的念頭也不會有。

楊玄感的敗亡不可避免,李密所獻的上中下三策,哪一策都救不了楊玄感。

原因無他,而楊玄感謀反,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都無法推翻仍然強盛的大隋帝國。而計謀乃是實力相差不會懸殊時纔有用,這時候謀反,就算李密有三百策,也只是自尋死路。

更何況,大隋征伐高句麗,乃是國戰。兩邦正爭,爭奪彼此民族氣運之戰。無論李重九是否喜歡隋煬帝,都不會趁此機會做出任何事來。

至於李密嘛,李重九更看好的是他的以後,而非現在。

不生火的一夜,在此寒徹入骨的初冬,實在是自找罪受。

李重九半凍着半醒來,在棄廟之中睡了半夜之後。

次ri天未明,李重九就出發,一路之上不時李重九聽到有快馬在道上疾馳,一到這時李重九就避入道旁。

至於路遇之鄉村更是不敢進了,洛陽天下腳下正是封建統治最根深蒂固的區域,當地里正若見了不明陌生人,搞不好即擒拿之,或者抓之見官。

待到濛濛大亮時,李重九這才進入深山。

洛陽所在三川河谷,乃是山河四塞之地,但其內卻是一馬平川。李重九進入山地,即明白距洛陽遠了一分,距離自己所往之地,卻又近了一分。

行了半ri,才遇到一個山中獵戶。

李重九向他問詢了去軒轅關的道路後,又花了五百文買下了他身上的虎皮獸衣,以及兩塊稻餅,一串乾肉後,擇行向東。

進入山區之後,四面皆是莽莽重山,李重九有些不辨其路,之後路上所遇藥農,獵戶,樵夫待看見李重九cāo持陌生口音,更是對他心有懷疑。

期間有一名樵夫甚至將李重九引入別路,引鄉民來抓。

李重九一見如此,將自己二石弓取出,對空連shè三箭。對方見李重九露出如此驚人的一手箭術之後,這才放棄了打算。

之後李重九掏出肉好問路,重金誘惑之下,這才找到了出路。

山間無ri月,天氣亦越來越寒。

茫茫大雪之中,李重九跨着長刀,揹負重弓,一身蓑衣于山林之中穿行。

待出了洛陽八關之一的軒轅關後,李重九立於山上,向難而望,方見南方大山巍峨,合四野之勢,猶如中天樑柱聳立。

一問路人乃知眼前乃是中嶽嵩山,當下李重九喜不自勝,此行從上黨郡跋涉千里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
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