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

蕭皇后與李重九言道:“李淵乃是國賊,奸詐狡猾,哀家與他勢不兩立。”

說到這裡蕭皇后當下坐下寫信,突而道:“江南人物錦繡,富庶甲天下,但失好武之風,文嬉武恬,自古以來,南人從未得過天下,只能依附北人,實乃憾之。”

李重九聞言默然一陣,道:“不是南人不抵北人,衣冠南渡前,天下戶數十有**在於中原,故而南方要奪取天下,終還是少了根基。”

蕭皇后笑着道:“一時哀家國之嘆,倒是讓陛下見笑了。”

不久蕭皇后寫信完畢道:“不過江南士族之中,多有才傑子弟,但盼陛下能夠用之。”

李重九點點頭道:“朕知道了。”

李重九回到大殿之後,當下手書一封,讓虞世南帶着蕭皇后的信前往樑國,至於歐陽詢早就冒着風雪,趕往齊郡了。

永濟渠不能通行,虞世南於是走官道,自李重九建立趙國後,已沿着各郡在隋制的基礎上,重新修建驛站。

大趙國制,六十里一驛,驛站有驛丁,驛馬可用驅使。

若是加急軍情信件,經驛站,換馬不換人,每日可疾行四百里。

而虞世南接到差事後,也是不敢怠慢一刻。虞世南拒絕了乘車,而是親自騎馬,冒着風雪疾行,可謂盡心於差事。

不過數日虞世南已是抵達黎陽渡,之後在此渡過黃河,抵達齊郡郡治歷城之外。

歷城。本是山東富庶之地,但幾經戰亂。王薄又攻下此城後,繁華已是大不如前。

虞世南在城外客棧。稍事休息,命人前往歷城通報。歷城守城士卒聽聞是趙國使者後,不敢怠慢,當下立即飛報王薄。

王薄聽說趙國使者前來,頓時驚疑不定,與衆臣商議:“你們說趙國使者在這個時候前來,到底是何用意?”

衆謀臣中一人言道:“明公,依我之見,眼下唐鄭大戰在即。趙國在這個時候派使者前來,或許與此有關。”

“也不一定呢?趙主剛剛稱帝,我看八成是來加封明公,籠絡我等的。”

衆謀士都喜歡報喜不報憂,當下紛紛應景地言道:“明公,我看必是趙主,要加封你的,我們在此先恭賀明公了。”

王薄聞言哈哈大笑,不過頓了頓道:“你們不要說好聽了。我猜一多半必是趙國要援鄭了,如此趙主必要我王薄爲前驅,先行攻唐。”

衆謀士都默然了,一人言道:“實在難辦啊。洛陽已是死城了,王世充不甘心,四面求援。這時候趙主就算是要王世充,將老孃送給他操。王世充也會答允。”

聽此人說得粗鄙,衆人都是哈哈大笑。

“明公。唐軍兵強馬壯,李世民更是天下有數的名將,王世充尚不能勝之,我們要入洛陽與唐軍交戰,風險很大啊。”

“明哲保身是不錯,但趙主乃是何人,他會允得?”

一名謀士道:“明公,眼下無論如何都要見一下趙國的使者,答允不答允,再說。”

當下王薄決定親自出城迎接虞世南。

這可算是王薄高規格之禮遇了,當年降宇文化及時,宇文化及率十幾萬驍果軍從齊郡渡過黃河至魏郡時,王薄也並沒有出城迎接。

王薄一見虞世南就道:“陛下稱帝之日,我歷城天作紅光,城東有金龍徘徊,久久而不走,此乃是真命天子之相啊。我王某能投陛下麾下,實乃是三生有幸。”

王薄說完後,身後的謀臣也是一併點頭,各人誇張的說着當日異相。

虞世南就如同以往大隋使節,出使番邦小國一樣,滿臉矜持地對王薄道:“王公的忠心,陛下是知道的,而這一次陛下稱帝,亦有意加各有功之臣王爵,王公你的希望很大啊。”

王薄一愣,默默唸叨王爵兩字,不由神情一動,但隨即又想到,他媽的,什麼王爵,再重要有自己的兵馬重要。

王薄當下做出感激涕零的樣子道:“趙王恩典,王某真是一生一世也是感激不盡啊。”

“好了,好了,這些話就不要說了,”虞世南淡淡地道,“眼下就有件事,讓你親自報答趙王。”

王薄心底一噔暗道,終於來了。

王薄臉上正色道:“陛下有什麼事,儘管差遣,王某願效犬馬之勞。”

虞世南道:“那我也就開門見山了,眼下鄭唐之戰,兩家交兵,陛下已與鄭主達成同盟,欲率軍援洛陽,但奈何幽京天寒地凍,兵馬不易速發,故而讓王公你率兵一萬,在虎牢關佈陣。若是唐軍攻打虎牢,則立即救援。”

“陛下說了,只要你能守住虎牢,就是大功一件!”

王薄聽了哈哈大笑,卻沒有立即答話。

虞世南看王薄的神色,肅然道:“怎麼王公莫非有什麼困難?”

“唉!”王薄長嘆一聲道,“實不相瞞,我王某麾下斷餉已有三月,士卒有半數以上沒有冬衣,難以在此氣候中行軍,最要命是糧草,軍營裡的糧草只有十日之資了。若是增援虎牢,恐怕還沒走到半路上,士卒就會譁變啊。”

王薄說完,身後的謀臣也是一併附和,說出這樣那樣困難,譬如軍中鬧傷寒,甚至在大冬天裡居然還鬧瘟疫的藉口都出來了。

虞世南一面聽着,一面冷笑道:“很好,王公你這些話,我都會一句不落的轉告給陛下。不過陛下說了,若是王公沒辦法出兵,此番南下,他第一件事,就是率趙國大軍,親自來此歷城城下與王公你好好談談。”

王薄聞言臉色一變,身後衆謀臣臉色也是一片如被霜打了一般。

王薄幹笑言道:“趙王真是會開玩笑啊。”

虞世南看向王薄,也是大笑言道:“是不是玩笑,王公到時候就知道了。”

王薄雙手負後,沉吟了一陣言道:“那好,趙王都這麼說了,我王某就是有天大的困難,也是應下了,不過我王某的士卒都一個個是叫花子,窮得叮噹響,既要我們出兵,我要一千黃金,一萬石糧草作人馬開撥之用。趙王這不會拒絕吧!”

虞世南搖了搖頭道:“王公,虞某此來雙手空空,你要開拔之用,我會向陛下奏請,但公文一來一回最少十日,這十日,王公等得,但陛下可等不得啊!”

三日之後,王薄已是率領一萬大軍趕向了虎牢。

虎牢關。

現在還在鄭軍手中,當初王世充佈置要害各地。

虎牢關作爲萬一洛陽失守後,鄭軍的退路,以及趙軍從河北援鄭的要道,故而令荊王王行本,長史戴胄,鄭州司兵沈悅一併駐守虎牢關。

後來懷州,河陽,龍門在唐軍的兇猛攻勢之下,盡是丟失。

王世充立即令太子王玄應率軍增援虎牢關,作爲雙保險。

不過王玄應卻是個無能之輩,他駐守虎牢後,數次派軍向洛陽增援,都先後爲黃君漢,史萬寶所敗,前幾日,他率軍數千增援向洛陽運糧,結果爲唐軍大將李君羨所伏。

鄭軍遭到伏擊全軍覆沒,王玄應僅以身免。

現在這支王世充交給王玄應,最後可以依持的鄭軍精銳覆滅之後,虎牢關裡鄭軍兵力空懸,只剩下兩千老卒。

虎牢關內人心惶惶,王玄應與王行本,戴胄,沈悅,枯坐商議對策。

王玄應踱步走來走去道:“眼下大鄭都到這個地步,你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救救大鄭,救救洛陽,救救父皇。”

數人對視一眼,心道現在虎牢這糟糕局勢,都是你王玄應一手所至,到現在居然還問我們如何救鄭國,救洛陽。

當初王世充只讓王行本等人守住虎牢即可,不用迎戰唐軍,王行本自知自己能力不夠,不足以與精銳唐軍交戰,也是老老實實這麼做。但是王玄應率軍進駐虎牢關後,卻是率鄭軍主動向唐軍出擊,結果屢遭敗戰,精銳喪盡,這到底最後怪誰。

如果王玄應沒有來虎牢,現在虎牢的處境還不會這麼糟糕。

衆人也都是心底講,但面上卻顧及於王玄應東宮太子的身份,不敢這麼說。

長史戴胄開口道:“眼下也只有加固城防,動員壯丁,登城守衛了。”

“廢話!”王玄應直接不由余地的斥道,“還有什麼更好的主意,沒有的話,立即給我滾。”

戴胄聞言敢怒不敢言,而王行本在一旁言道:“太子殿下,現在我軍處境艱難,更要相互扶持纔是。”

“那荊王你有什麼高見?”

王行本一愣道:“太子殿下,現在城外不是還駐了一支趙軍人馬嗎?我看只有靠他們呢?”

“趙軍人馬?”王玄應冷笑道,“你腦子是不是糊塗了,幾千人馬都被唐軍打滅了,區區一千人馬濟得了什麼事。”

司馬沈悅道:“太子殿下言之有理,趙軍的底細是什麼,我們不清楚,貿然放入城中恐怕會有大患。我看還是讓他們駐紮城外才是。”

王玄應也是點點頭:“對啊,讓他們與唐軍打一戰,就知道是不是真心幫我們守虎牢了。他們不是駐紮在城西官道上嗎?正好唐軍攻來,可以替我們抵一陣。”

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
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