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

盧家雖然幽州最大的士族,范陽盧氏自持家門淵源,不將崔,王,鄭三家,以外的士族放在眼底。甚至朝廷地方官吏,亦要聽他們喝令。

但是權力雖大,自己卻必須謹守着一個底線,不能越界,就是不出頭爭霸,窺視於帝王之位。爭奪帝王之位,等於是將身家xing命一併賭上,成功自不說,若是一失敗,幽州盧家合族必會遭到清算。盧家傳承百年,除了長房之外,分支偏族無數,他們自然肯定都是反對割據稱霸一事的。

所以中年男子聽盧承慶如此說,停下腳步,言道:“你說的爲叔如何不知。當今天下乃是大爭之世,強勝弱,力勝柔,弱肉強食,我盧家屹立兩百不倒,所以一步都不可差池。我盧家募兵,並非爲了割據,而是自保,待到那時有選擇的權力。否則若是高開道之流,打進涿郡,你說我們盧家從還是不從啊?”

盧承慶笑着言道:“叔父所慮甚是,那麼李重九那邊呢?”

中年男子搖了搖頭,言道:“李重九也是寒門出身,這樣還是少打交道,但也不能得罪。他若是要先禮後兵,我們也不妨如此應對。”

盧承慶聽了當下答允,言道:“我這派人,讓他們明ri來府中一見。”

“也好,”中年男子將話題一轉言道:“聽聞你父親自爲河東令,一直與李淵走得很近,我看他眼下心底是很有數纔是。”

盧承慶聽了,當下低下頭,言道:“我知道,父親和叔父都是爲了我們盧家奔波。”

中年男子點點頭,言道:“你明白我們的苦心就好了。”

次ri一早,盧家一名管事就來到李重九所住之地,來請過盧府一趟。

此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李重九與溫彥博早就收拾整齊,當下就坐上了盧家的烏棚馬車,一路往盧家而去。

馬車前掛着盧府的標識,一路暢通無阻,一炷香功夫,李重九與溫彥博閒聊。

有外人在側,自不可能說些深入話題,於是就聊起了盧承慶的祖父盧思道。

盧思道年少成名,才高八斗,在北齊時就與薛道衡與齊名,二人一併侍齊爲官,交遊頗深,後來齊滅,薛道衡,盧思道就一併降了。二人一併同朝爲官,淵源很深。但楊堅對范陽盧氏一直打壓,盧思道雖才華出衆,但始終鬱郁不得志,託名守孝回了涿郡。

盧思道回老家寄情于山水,因見識長安洛陽人物,心中就有與隴西士族有一較高下的念頭,於是大興土木就在薊縣城北修建了盧家這大宅子。

二人說說聊聊,突然周遭似安靜了下來,馬車像是碾着了什麼顛簸了一下,隨即又駛了一段路,外周的人言道:“兩位貴客到了!”

說罷李重九,溫彥博二人一併下車,見四周紅牆青瓦,原來人已是身在了盧府之中。

一名管事上前言道:“小人內府中車駕管事,兩位貴客,二老爺已在恭候,還請上車。”

接着李重九與溫彥博又換乘了一輛青騾拉拽的小油車。小油車咕嚕咕嚕碾着石道,從車簾中看去,車子依舊行走在重重粉牆黛瓦,望之不盡的廣廈之中。

李重九當年入過洛陽齊王的府邸,當時齊王宜人坊對李重九而言,已是華美無比了。但宜人坊不過只佔半坊之地,但若論屋舍之多,庭院之深,遠不及眼前盧府了。

車內李重九壓低聲音,對溫彥博言道:“纔想的人人都羨廣廈深宅,我想我若是攻下涿郡,也想以此爲殿了,再養幾房美妾了。”

溫彥博倒是一醒,言道:“莫非使君,有以薊爲都之念?”

李重九笑了笑,沒有答話。

不久馬車在停下,李重九溫彥博踏着腳凳下了馬車,眼前一處兩頭人高石獅子,立於朱漆大門前。二人當下拾階而上,入府後從抄手遊廊進了穿堂。

接着又走了二進,三進的院子,入了後院的庭院。庭院之中,一條垂橋橫貫滿是荷花盛開的池塘而過,池塘碧水之中幾節粉白細藕尖尖露出。二人走過垂橋,一間面水而建的水榭之外,盧承慶和一名中年男子向他們遙遙拱手。

李重九與溫彥博入內後,各自施禮,盧承慶當下介紹言道:“這位乃是吾叔。”

李重九,溫彥博心知對方就是盧赤松之弟盧子遷,一併言道:“盧公。”

盧子遷笑了笑示意二人坐下,當下言道:“倉促相邀,相待漸慢,還請二位不要介意。”

溫彥博當下言道:“哪裡,久聞盧府來燕地一絕,今ri來一見,總算是大開眼界。”

當下盧子遷與溫彥博先聊起,這也是國人老規矩,先是攀交情,說些無關緊要的事,待氣氛差不多了,待將話題拋出,如此不顯得唐突,也不會有開門見山的直率。

李重九暗暗打量這位盧子遷,見他雖沒有官職在身,但與溫彥博交談時,卻老而彌辣,說話不露山不露水的。

這樣的人物,一般都是足夠自己見解,輕易不肯服人,自己一個二十多歲出頭的青年,又是區區鷹擊郎將,若是與他大談天下大勢,權衡利弊,對方不問候你一句你媽貴姓,已是難得了。

而盧子遷也聽過李重九身份,見對方年輕,又沒聽說過什麼來歷的,當然將早就才名在外,士族出身溫彥博當作這次主要的對手,沒拿正眼看過李重九。

儘管不屑,但盧子遷卻不敢怠慢,他知道盡管如竇建德,杜伏威,李重九這樣人根基很淺,若驟然起事很難與士族大閥那些相較。但他熟讀歷史,閱歷豐富,也明白世上許多事情,都是由這些敢想敢幹,將腦袋系在腰間的草民,腦子一熱幹出來的。

反觀他們這些士族子弟,左思右想,前怕狼後怕虎,牽一髮而動全身,方方面面要顧慮很多,如同一個閱歷很深,家產萬貫的聰明人,這時候早已褪去了年輕的激情,這時求穩,爲後人鋪路,而不是冒冒失失地將賭注壓下冒險。

所以盧子遷正思量着如何不傷及顏面的,打發了對方。

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
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