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

三原之戰後三年。/頂/點/小說 X.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胡漢兩族無不敬服。

革新十年,天下無事,天下之主李重九遂決定出巡,視察四方。

李重九帶着皇后,皇妃,以及諸皇子,率百官巡視各處。同樣的出巡,但是而今李重九,卻嚴令地方不準拿出接待楊廣巡遊天下那般,前呼後擁的氣勢和派頭。各地官員見李重九嚴令之下,只能聽從。

御駕一行,在三原弔唁過當初戰役中死難之士卒後,李重九繼續向西,來至隴右河源。

此刻隴右河源一片平靜,在兩年前,大趙大將薛萬徹率三萬人馬西征,擊敗吐蕃,吐蕃國主立即請降。現在這河源之地,無比寧靜,番漢之人,各守秩序,在漢人開設的榷場互易,兩家再也沒有起兵戈。

河源之上,有泉百餘泓,或泉或潦,流水淙淙。

長子李鷹興奮的駕着戰馬沿河飛馳,而李重九抱着采薇亦是駕馬乘行而遊,至於不遠處楊娥皇,李芷婉,曲嫣然,室得芸則是與宮女們一併準備着晚餐。

“父皇,父皇,這裡叫什麼名字?”李鷹指着遠遠河川問道。

李重九與李鷹並騎開口道:“這裡是星宿川!”

采薇聽了立即道:“父皇,我知道,我知道,這裡是黃河的源頭,黃河就起源於此!”

李重九愛膩地摸了摸女兒的頭道:“采薇,說得對。”

李重九道:“鷹兒,你知道嗎?當年黃炎二帝。就是率領部族,從這西面河源之上。沿着黃河而下,由原先不過幾萬人的小部落。繁衍至今日千萬子民。”

李鷹,李采薇都是點點頭,露出悠然神往的神情。

李重九這時候舉起馬鞭道:“鷹兒,你看萬里黃河,奔流至海,但源頭不過這麼川流,朕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李鷹沉思了一下道:“父皇的教導兒臣,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李重九問道:“說得好,不過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出自哪裡?”

李鷹回答道:“先生前幾日教過,出自史記,李斯列傳。”

李重九讚許地點點頭道:“你的漢文有長進!不過朕問你,而今我大趙拓地萬里,百姓千萬,其中既有胡人。也有漢人,讓你選,你會選擇作一個胡人,還是作一個漢人?”

李鷹一激靈。想起母親一直叮囑的話,老師平日的灌輸,立即回答道:“我當然作一個漢人!”

李重九聽了啞然失笑道:“那朕問你。漢人與胡人又什麼區別呢?於你又有什麼不同呢?”

面對李重九的詢問,李鷹有幾分緊張道:“漢人多以農耕爲生。胡人多以放馬遊獵爲生,於我而言……於我而言……”

說到這裡。李鷹言語開始結巴。

這時候李重九將手拍在了李鷹肩膀上,李鷹垂下頭道:“父皇,我,我……”

李重九言道:“答不出來,沒關係,你知道嗎?漢人的祖先也是以遊牧爲生的啊!”

“是嗎?父皇?”李鷹驚訝地問道。

李重九笑着道:“你忘了朕和你說過,人的第一個職業都是獵人嗎?無論遊牧,遊獵都是一樣,居無定所,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遷徙。史記上也有言,黃帝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你也知道若非遊牧,如何能馴養熊羆貔貅虎等大型之獸用以驅敵。所以現在那些胡人,事實上過得也是我們漢人祖先的生活。”

李采薇擊掌道:“父皇,原來我們漢人的祖先也是胡人啊!”

李重九笑着搖了搖頭道:“倒不能這麼說,但無論是東方西方,任何農耕文明都是由遊獵,遊牧文明發展來的。朝堂不少漢人大臣畏胡人如虎,說胡人狡詐反覆易變,其實這有什麼可怕,我們祖先就是從遊牧之民而來的,遊牧不過是我們祖先不願意過的生活。”

“父皇,那是因爲遊牧更辛苦嗎?農耕,可以自給自足,家有餘糧,不必四處遷徙,只需安土即可。”

李重九搖了搖頭道:“這並非是貪圖安逸,而且恰恰相反,放棄一直固有的遊牧生活,而選擇農耕這樣新的生活,這纔是一種更大犧牲和勇氣。你也看到我漢人有今日,是千百年來農耕文明積澱的成果,而漠北胡人,從西周時犬戎,到秦漢時匈奴,再到今日的突厥,就算放馬牧羊這樣過了千年萬年,他們還是在草原上打轉!”

“所以說我們的祖先選擇是對的,易經上說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祖先從遊牧文明進入農耕文明,這就是自強不息的進步。不過你可能會問,爲何農耕文明比遊牧文明優越,那麼爲何會有西周爲犬戎所滅,漢初之時,朝廷不得不以和親事匈奴,還有後來五胡亂華之事!”

聽李重九這麼說,李鷹點點頭,這也是他一直的疑惑。

李重九道:“事實上不僅是華夏,天下其他各國也有不少農耕民族,被遊牧民族征服過,要麼臣服,淪爲奴役,要麼徹底滅亡,亡國滅種。但是被滅亡,被打敗,不等於農耕文明不如遊牧文明。若是認爲遊牧文明優越於農耕文明,恰恰是對我們祖先當初選擇的否定。”

“歷史上農耕文明被其他遊牧文明所滅,只能說明農耕文明自身還不夠強大,同時忘記了祖先在遊牧時那尚武,開拓進取的精神。朕常常與你說漢統,何爲漢統,在商周之時,但凡貴族家生於男孩,父親就要拿起弓和箭,朝東南西北各射一箭,以示男兒志在四方!”

“尚武,志在四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纔是漢統!而五胡亂華之時,恰恰是我們丟失了這漢統,所以爲胡人入主中原,因爲不是他們變強了,恰恰是我們變弱了,弱得連當初自己都打不過了。”

“而胡人入主中原之後,有人忍於屠刀下偷生,向胡主獻媚,說胡人來侵犯中原,這是幫助我們漢人恢復當初狼性和勇氣。恰如被人打了,反而去感謝打你那個人,是你打我,讓我知道自己做錯了。這都是沒有骨氣的人說的話,落後征服文明,野蠻戰勝制度,這纔是文明上的倒退。”

“至於狼性和勇氣,並非是別人給與你的,也不是靠別人輸血給你的,而是來源你自身的,丟失了從祖輩那繼承來的血性,就是被別人淘汰!”

“也曾有漢人大臣勸朕滅了胡人,或改胡人爲漢化,永絕後患。朕以爲沒有必要,若我們現在連矇昧的遊牧文明都不能戰勝,兩三百年後還有更強的民族來征服我們,到時候結果也是一樣。”

說到這裡李重九手指腳下的川流,對李鷹道:“鷹兒你看這天下,恰如這滾滾黃河向東流盡,不會回頭。民族也是這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祖先選擇的道路沒有錯,我們漢人變得更富有,更強大,但在邁進之時同時不要忘了我們祖先從遊牧之時傳下的漢統,自強不息的尚武精神,以及志在四方的開拓進取之心。”

李鷹聽了李重九的話,不由熱血沸騰。

“自強不息,志在四方,”他將這幾句話反覆唸了幾遍跪伏下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現在你要作一個胡人還是作一個漢人?”李重九笑着問道。

李鷹毫不猶豫道:“父皇,是胡人漢人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你如何選擇將來。而執着於胡漢之間,兒臣認爲這纔是一種狹隘。”

李重九欣然將李鷹扶起道:“鷹兒,朕很喜歡你鷹這個名字。鷹永遠目光長遠,始終看着遠方。要不忘初心,方能有始有終!”

全書完

作者幸福來敲門,完稿於2015年 2月28日 十七點五十二分。

ps:完本,再次完本了,好激動。嗯,這會真的是大結局了,不過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還是老樣子,明天或者後天寫一篇後記,是我寫這本書兩年多的體會吧,大概有兩三千字,放心,後記是免費的,在後記裡再與大家好好告別吧!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章 情定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章 情定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