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

二月初,草原上已是一片草長鶯飛的景sè。一溜的健馬勁卒,輕騎而行,馬上士卒統一戴着鐵盔,着兩檔鎧,馬鞍邊勾掛角弓,胡祿,隨着馬背的起伏,刀鞘不斷的拍擊着鞍具與人的大腿。騎士之中,李重九倏地勒馬停下,眼見平原上,湖泊星羅棋佈,東一處,西一處,星星點點,猶如銀鏡一般倒影着空中的藍天白雲。泉水泊泊而流,湖邊有數羣鹿正愜意的啃食的牧草,遠處的萬里林海,一眼望不到頭。

李重九持鞭對一旁的額託言道:“你們奚人還是真找了一處好牧場啊!”

額託聽李重九誇獎,面露喜悅之sè,言道:“這牧場是我們室得奚部世代狩獵的牧場,祖先是十分愛惜,非到一般時候,捨不得牛羊來這裡啃食,這裡夏秋三季草場都有,而林中更是盛產麋鹿,我們奚人衣服多來此,以往打獵時,遇母鹿幼獸一律放生,就算是設圍也留有一缺口,令年輕力壯之獸得以逃生。”

李重九略有所思,此處奚人視如珍寶的遊牧之地,就是歷史上的木蘭圍場。與懷荒鎮,御夷鎮,同屬於壩上之地。而往南就是大隋的安樂郡,現在爲高開道所據,東北過了烏侯秦水則是契丹遊牧地,而東面則是大隋的遼西郡,也就是原先的柳城郡。當年隋煬帝伐高句麗時都是,從遼西郡內走白狼水河谷,百萬大軍進入遼東。在遼西走廊還未開發前,這條通路是從中原,唯一進入遼東的陸路。

李重九突然來此木蘭圍場,並非無緣無故,他眼下的處境,是稱病暫時宣佈‘下野’的。

事實上那ri會議,李重九一方的實權派將領,與汗國長老會發生了不小的衝突。女俟斤丈母孃私下告訴李重九,說長老會之所以會答允奚部兩部,自削可汗稱號的意思,也是針對李重九的。可汗尊號一削,雖室得奚人在草原上顏面掃地,但總算暫時與奚族兩部,以及突厥達成媾和,暫時避免了戰禍,同時對於李重九威信也算一個打擊,讓他不能再以可汗的名義,在草原各部之中享有那麼高的威望,將兵權抓回自己的手中。這也算是長老會一石二鳥的計謀。

當時長老會的長老們,從奚部自削可汗之位的話題,一路爭執,最後直接向李重九發難,要求他退位,將可汗之位讓出。長老們擡出其餘奚族三部,以及突厥,契丹使者的話,說草原上的可汗,不能由一個漢人來擔當。如此是破壞草原上千百年來的規矩,若是他們繼續如此,突厥,契丹將出兵對付室得奚部。

突厥人僅僅是口頭恐嚇一番,就已經嚇到不少膽小怕事的奚族人,一致支持長老會的決定。

但是額託,英賀弗,顏也列爲首的將領卻拒絕這一提議。他們說這分明是突厥人的jiān計,讓奚人自毀長城。若是室得奚部沒有了李重九的支持,沒有懷荒,御夷,上谷郡的支持,根本無法在草原上立足。這樣他們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自斷了室得奚人的雙臂。英賀弗是直接諷刺,這簡直是,與人幹架,還沒開打,自己就先倒地挨錘。

會議之中,兩邊相持不下,汗國內以年輕將領爲首的主戰派,以及與長老會爲首的保守派,雙方相持不下。在此情況下,李重九與李虎二人商議了一夜後。李重九決定以退爲進,暫時稱病,將代表汗位的黃鉞白旄讓出。而由室得峰爲假可汗之位,暫代李重九。如此一舉,長老會之人,皆以爲已收到了效果,讓李重九畏懼退縮,暫時松下這口勁來,繼續與奚族兩部討價還價去了。

而乘着長老會對自己放鬆的時候,李重九藉着四處遊獵的機會,卻暗中一一招攬各部之中的實權將領,用他們對長老會對外敵軟弱可欺的不滿,讓他們一一投效自己,現在李重九已得到大部分奚部將領支持,等於將兵權暗中抓在自己手中。

額託對李重九言道:“衆長老們有打算將汗庭,從御夷鎮往東遷徙。他們說這裡更靠近漢地,遠離突厥人,可以安心在此遊牧。”

李重九言道:“若將汗庭東遷,如此也可遠離突厥汗庭,有了懷荒,御夷兩鎮在前,汗庭可保無憂。依我看此地就不錯。”

額託聽李重九這麼說,也是深以爲然,當下二人決定就在這裡勘察一番。李重九率騎向南馳騁了一段,忽然前面傳來唿哨的事情,在林緣附近幾百名頭戴鹿角,披着鹿皮手持鐵叉的胡人,從林子邊緣出現。他們顯然是要進行shè鹿。

額託見了不由大怒,言道:“這是我們室得奚部的牧場,這些是什麼人居然敢越境?”

“統軍,應該是靺鞨人!”

而這時靺鞨人發現了李重九一行的所在,唿哨聲突然此起彼伏,身穿着鹿皮的幾十騎靺鞨騎兵突然從四面包圍而來。

“快退!”額託急忙喝道。

李重九將手一止,言道:“不必,他們並沒有多少敵意。”

話音剛落,對方騎兵中一名大漢將手一揮,示意其餘人停在身後,自己僅帶着數人上前。

對方面目雖似胡人,十分粗礦,但頭上卻扎着漢人的冠巾,沒有其他胡人的披髮或者是辮髮,並且雙目清澈,不似其他未開化胡人那般的渾濁。

這時李重九已隱隱猜到對方是什麼人了。靺鞨人,就是女真的祖先,大隋的勢力也僅僅是滲入遼東郡而已,現在靺鞨七部與高句麗,纔是東北之地真正的霸主。但是遼西郡卻距離靺鞨所居的粟末水和黑水尚遠,而出現在此地的靺鞨,必然粟末靺鞨中屬於突地稽部族的遼西靺鞨。

粟末靺鞨位於靺鞨七部之中最南,因爲居住在粟末水邊而得名,也是諸部之中實力最強的,後來粟末靺鞨一部首領突地稽率領部族在開皇年時,爲高句麗所擊敗,於是率部族內附。突地稽被朝廷封爲遼西郡太守,天子賜爵扶余侯。

對方cāo着突厥語,言道:“我乃是大隋遼西郡官兵,你們來此作什麼?”

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
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