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

鄭國三名使者送走後,李重九亦決定率軍北歸。

從幽州,到飲馬黃河,到連滅夏,許兩國,這一場大戰,從八月中旬出兵,至十一月中旬返師,持續了三個月以上。十二萬趙軍南下,離鄉作戰這麼久,又是跋涉千里,攻城拔寨之艱辛,各部減員亦不在少數,真的可以說得上師老兵疲了。

就算沒有突厥危險幽京,但若是這時候,李重九勉強提師渡過黃河與李唐決戰,恐怕勝算也是不大。

王世充乃是奸雄人物,與李密數戰,都是慘敗收尾,卻猶然堅持至反敗爲勝的一刻,可見此人心性之堅韌。

歷史上,王世充堅守洛陽,拒李世民足足達半年之久,李世民爲了攻打堅固的洛陽宮城,動員重五十斤,擲二百步的大炮飛石,箭如車輻,鏃如巨斧,射五百步八弓弩,結果應是沒有破城,唐軍衆將見無法破城一併向李世民懇請班師,但李世民不允。

這個時空上,雖說歷史已非沿着原先軌跡而走,但料想王世充表現應是沒有那麼差吧。

李重九下定了返回幽京的決定,不過對於河北佈置卻沒有鬆懈。

沁水之戰後,宇文化及殘部歸降近萬,而破永年城後城下夏軍降卒亦有過萬。

宇文化及的殘部,是以驍果軍的底子搭起的精銳。因爲三十萬精銳府軍戰沒於遼東後,隋煬帝爲了第二次征伐遼東,而以募兵方式,招募勇壯。以禁軍的標準裝備。

在江都之變時,楊廣帶着十幾萬驍果軍避難江都。但驍果軍多乃是關中人,思鄉心切。在宇文化及的策反下兵變弒君。

後宇文化及率十萬驍果軍北上,與李密大戰於童山。此戰幾十萬瓦崗軍幾乎被擊敗,李密本人亦中流矢負傷,但最後宇文化及應沒有攻取黎陽倉,導致糧盡,驍果軍自行崩潰。

十萬當初江都從駕的驍果軍,最後只有兩萬人隨宇文化逃至魏郡。而瓦崗軍在此戰後也是遭到重創,勁卒良馬多死,之後李密倉促迎戰王世充。結果兵敗,導致了瓦崗軍的覆滅。

而永年城內的夏軍,亦是當初追隨劉黑闥的子弟兵,自古以來,河北人以父黨爲宗族,大宗族聚居比比皆是,故而是極重親族。劉黑闥這路夏軍,多是其河北老鄉,與外敵作戰戰鬥力極強。趙軍在其手中,也吃過不少苦頭。

李重九令徐世績率一萬趙軍,駐紮洺州,兵將驍果軍。夏軍汰其老弱,撿選精銳,收編一萬爲軍。夏軍降將程名振,蘇定方二人輔之。所部改編爲府兵。

除了在魏郡駐紮的王馬漢一萬趙軍外。

對於劉黑闥麾下四大降將,李文相。李德逸,諸葛德威,王小胡四人,李重九免去了四人行軍總管之職,以李文相爲武陽郡郡守,所部三千人馬盡數改編爲鄉兵。

李德逸爲渤海郡郡守,諸葛德威爲平原郡郡守,王小胡爲清河郡郡都尉,所部也盡數編爲鄉兵,作爲趙軍鎮守黃河沿線的力量,監視河南的唐鄭大戰。

而齊郡宣佈歸趙的王薄,昨日也派使者來參拜李重九,恭賀李重九連破許,夏兩國,席捲河北。與許國使者的目的不同,王薄使者十分直白地向李重九討要封賞,也就是這次歸降的好處。

李重九當下將王薄封爲鄒平侯,加齊郡郡守,當然那對於王薄這樣節操掉了一地的牆頭草,李重九懶得連一文錢都不會給的。不過面子還是做足了,同時李重九派出使者往如徐圓朗,孟讓,綦公順,這樣山東諸侯,希望他們能順應大勢歸趙。

做完這些後,李重九當下令額託兩萬草原騎兵從陸路趕往雁門,上谷,而大將秦瓊則是率一千騎兵與三名鄭國使者一道至黎陽,從黎陽渡渡過黃河,經白馬城趕往虎牢。

至於李重九本人率着這次南征的五萬餘趙軍,在大名登船,準備從永濟渠北上返回幽京。

在大名碼頭,千帆如雲,凱旋的趙軍士卒從碼頭之上登船。

李重九立於岸邊,新任的武陽郡郡守李文相,清河郡郡守崔君素,清河郡郡都尉王小胡皆是前來相送。

清河郡乃是清河崔氏的郡望所在,雖說清河崔氏已是在天下開枝散葉,但仍有大房,小房,清州房,南祖房的崔氏子弟,身在清河。在河北二十多郡縣中,清河郡人口最多,戶數最廣,最盛時有三十萬戶之多,乃是涿郡近三倍。

眼下李重九讓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君素,爲清州郡牧守,也是有拉攏安撫清州崔氏之意,再借重清河崔氏之力量,安撫清河郡內各方勢力,畢竟對於李重九現在而言,剛剛攻陷河北,底子太薄,對地方豪強必須懷柔,以免反彈。

而一向高傲的清河崔氏子弟,能來至大名來恭送李重九返回幽京,除了表示清河崔氏的謝意外,還有另一層用意。崔君素當下向李重九推薦了數名族中俊傑,李重九心底有數,當下皆是將他們一一拜官,調至幽京錄用。

待要到了上船一刻,李文相姍姍來遲,李重九心知必有緣故,問道:“李公何事耽擱了?”

李文相向李重九言道:“卑職特來向趙王獻上厚禮。”

說完李文相將手一招,隨即幾十人都被五花大綁押了上來,這些人青壯居半,男女老幼皆有。李文相指着這些人言道:“他們乃是竇建德餘孽,秘藏在民間,秘密打造兵器,這些人爲我屬下發現,特抓拿來獻給趙王處置。”

李重九聞言走到近處,卻見一女子對自己怒目而視,視其面容卻依稀有幾分相熟。

李重九對身旁士卒,言道:“將此女子口中麻布取出。”

說完這名女子口中麻布取出,李重九問道:“莫非是故人否?”

這女子冷笑言道:“未料到趙王居然還認識我。”

“竇線娘。”聽其聲音李重九這才恍然。

李文相聽了吃了一驚,言道:“居然是竇建德之女。”他的部下一時不察,居然讓這等大魚混在一羣小魚小蝦之中。

竇線娘仰天言道:“趙王,今日我落在你手上,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重九擺了擺手,示意衆人不必緊張,當下言道:“夏國已滅,這河北之地,盡歸趙有,何必做些螳臂擋車之事呢?”

竇線娘言道:“這河北本來是我的竇家……”

“錯,你這河北本是大隋的,”李重九斷然言道,“眼下大隋覆滅,羣雄並起,沒有誰先誰後,孤得了天命,竇公敗給我也只是成王敗寇而已。”

竇線娘言道:“好個成王敗寇,眼下你已爲王,我與我父已爲寇,你愛怎麼說都行。”

李重九言道:“我又豈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與你多言實是浪費口舌,薛侍郎。”

“諾。”薛萬述上前一步。

“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薛萬述言道:“眼下河北方靖,這些人乃是夏國餘孽,但念其並無作亂,可免死罪,判流之三千里即可。”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也好,竇線娘我與你父恩恩怨怨皆已是過去了,竇公現爲樂壽侯,在御夷鎮安度晚年,而爾母曹氏我也赦免了,何必又不多赦免你一人。眼下就讓你至御夷鎮,一家團圓,至於其他人,皆是流遼東三年,五年後可歸原籍。”

竇線娘一聽愣在原地。

“王上可以開船了。”

李重九點點頭當下邁步。

“趙……”竇線娘想要開口,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但見李重九已是頭也不回的登上趙軍的艨艟戰船。

一旁趙軍士卒上前將竇線娘以及其部下的繩索從身上解下,身在船艙裡李重九看着這一幕。薛萬述向李重九言道:“王上,怎不知你與竇建德的女兒,見過一面?”

李重九言道:“當時孤還未入主幽京,好似在飛狐縣時遇見的,在眼下上谷郡郡守趙萬三的堡裡,當時她拿刀要殺了我等,迫趙萬三降竇建德,這女人性子夠烈的,也算有幾分膽識吧。”

薛萬述聽李重九說得如此清楚,顯然對當時一幕歷歷在目,當下他見左右無人,上前一步言道:“王上,聽說當初竇建德爲了拉攏羅成,以謀得涿郡,曾給羅成與他女兒定下婚約,但好像待羅成戰死之日未至,二人也未成婚,故而此女還是未嫁之婦,王上是否把這女子送到宮中服侍,抑或者直接送到宮外安置,以免王后知曉。”

李重九聽了轉過頭,看向薛萬述不由啞然失笑。

戰艦已是起錨,船身微微晃動,河面上微風傳來,李重九淡淡地言道:“不必了。”

薛萬徹誤會了他的意思,其實李重九隻是想說,這女子的性子,只是讓他想起了若干年前的李芷婉。

很多事如同河水底下的泥沙積累,風平浪靜時,靜靜躺在河底,待激流涌動時,河底泥沙翻動,不由令他突有幾分百味雜陳之感。

時過境遷,當年的李淵,而今已是大唐之主,而李重九方今完成了一統河北的大業,感慨只是一轉眼間數年光陰已過,而昨日之事重憶之時,猶在眼前。

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
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