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

長安城。

無極宮的玄武門上,大唐皇帝李淵正登高眺望遠處許久,宮女宦官都遠遠地看着不明其意。

唯有首領太監的深解李淵之意,在一旁笑着言道:“陛下,河西獻俘闕下的人馬,還有半個時辰纔到了。”

李淵聞言容色稍緩,失笑言道:“朕記性倒是不太好了。”

說到這裡,李淵肅容言道:“擺駕回宮。”

大殿之內,李淵對獻俘的楊恭仁,和顏悅色地言道:“此番能平定瓜洲叛亂,實多虧了國公了,三年前朕對你說國公乃是國家的柱石,你不出馬河西不能定啊。”

楊恭仁垂下頭,言道:“陛下過譽了,事實上能平定河西,主要是公主殿下,微臣這一點微末的功勞算得什麼。”

李淵看了一眼,楊恭仁身旁不發一語的李芷婉,笑道:“小孩兒家哪裡有什麼本事,還不是國公提點。”

楊恭仁見李淵與李芷婉不發一言,當下會意,李淵父女失和,早已不是秘密,此事據說還牽扯到趙王李重九之事,唐宮之內知道此事幾位當事人皆是語焉不詳。

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李淵拒婚,令愛女與李重九不能鴛盟,以及李重九與李淵決裂,在河北自起爐竈,而今成爲李唐最強勁敵之事。早在長安大街小巷傳來,成爲婦孺談資。

世人皆是暗笑,李淵拘泥於門閥之見,而失李重九這一強援。否則而今李重九肯發兵從河北,配合李唐兩面夾攻洛陽。有十個王世充都被滅了。

也有人言,李重九衝冠一怒爲紅顏之事,畢竟當時李重九勢力微弱,換做一般人不一定有敢於李淵決裂的勇氣的。

楊恭仁自也是耳聞,除去後知後覺,平心而論,他不認爲當時自己換做李淵,就能答允李重九這婚事。畢竟門第擺在那裡,他身爲大隋宗室,知道什麼雲泥之別。

楊恭仁見李芷婉負手站在一旁,但見其絕美的側臉,飛入鬢間秀眉,心道如此傾國佳人,難怪李重九肯寧與李淵決裂。也要爭得,換自己年輕二十歲,恐怕也是爭上一爭的。

這一次攻伐河西,他與李芷婉共事,終於見識李家自李世民之後,何可謂一龍一鳳。

他反而心底也對李重九暗暗佩服起來。能李芷婉如此英雌傾心的男子,雖未能一見,斷然也是蓋世的男子。但以他其一介布衣之身,不到十年,白手起家至今日權傾河北。不證明李芷婉當初看人的眼光。

他終於記起自己夫人,常常在自己身旁唸叨的那句話。那就是女人看男人,絕對要比男人看男人來得準。

當下楊恭仁知機向李淵告退,大步邁出殿外,心道這二人都是極其倔強之人,就算是父女恐怕也分個高下。

殿內默然了一陣,李淵見愛女,數年之後,已是婷婷玉立,長年戎馬生涯,令她嬌豔的面容,多了幾分風霜之色。

李淵心底一痛,言道:“婉兒,你要與爲父倔強到什麼時候?”

李芷婉緊抿雙脣,李淵苦笑言道:“自你娘去世之後,父皇這幾年一直都在想,要是當初在太原府裡沒有打你那一掌,你是不是不會離家出走?”

李芷婉言道:“爹,我離家出走之事,與此無關。何況爹教訓兒女本就是應有之事。”

李淵搖了搖頭言道:“一定是這樣,否則你不會記恨朕,到今日都不肯原諒朕,若是這樣朕在這裡給你賠罪,父皇錯了,還不行嗎?”

李芷婉雙目中的淚水滴落,撲入李淵懷中,梗咽言道:“父皇你老了,以往你從不向人認錯的。”

李淵欣慰撫着李芷婉的背,言道:“能一句話換得女兒原諒,還介意什麼。智云爲我而死,玄霸他……”

李芷婉問道:“玄霸的病好一些了嗎?”

李淵耿耿於懷地言道:“好不了了,醫生雖他病入膏肓,若不是當年太原城外,李重九射他一箭,他不會在牀榻上病到今日,而我肩上擔子也會輕多了。”

李芷婉言道:“父皇,玄霸病因並非是箭創……”

“都是一樣……不提這了,”李淵溫和地言道,“今日我們父女重歸於好,不要提不開心的事。眼下大唐雖大,宗室雖多,人口萬萬,但朕能說心底話的子女數來數去,也只有你一人了。”

“太子,秦王,齊王都不能嗎?”

聽李芷婉提三人,李淵冷笑言道:“太子,秦王失和很久了,還有齊王也不知心向哪一邊,可笑是,他們還以爲我不知,在外人面前好一幕父慈子孝,兄弟悌睦。”

李芷婉心道:未料到太子,秦王終於走到這一步,而且這麼快。

李淵擺了擺手言道:“眼下洛陽正在大戰,秦王在前領兵,太子,齊王也不會在這時候不智的拖秦王后腿,但是齊王給我送信,說世民拉攏軍中衆將,有意攻下洛陽之後,在關外自立。”

此言一出,李芷婉當下言道:“父皇,秦王絕不會作出這樣的事。我相信二兄。”

李淵看向李芷婉,言道:“朕也不相信,秦王,齊王兩個都是朕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必定有一個人在說謊,你說朕應該信誰?”

李淵嘆了口氣,言道:“婉兒,人是會變的?在帝王的位置上,朕坐得越久越寒,高處不勝寒,有時候不知該信誰,不該信誰。眼下朕只有信你一人了。眼下你要再辛苦一趟,替朕辦一件事,去河東接替淮安王的兵權,替爲父看住太行以南。”

李芷婉神色微冷,言道:“父皇此事請恕我難以從命。”

李淵怫然問道:“爲什麼?父皇這點請求你都不答允嗎?”

李芷婉搖首言道:“父皇,你知我們父女爲何不和嗎?是因爲每次談及家事,你就又提及了國事。提到國事,又牽扯進了家事。”

李淵肅然言道:“但了現在國事即家事,家事即國事,有什麼區別嗎?”

李芷婉言道:“國事公辦,家事私辦。父皇你要我去河東,一是爲了穩定戰局,二還是不放心淮安王,讓我監視秦王吧。”

見李芷婉清冷的神色,李淵索性來了個默認言道:“你是朕的女兒,爲朕分憂不應當嗎?父皇都一大半年紀了,你難道要我離開長安,親征洛陽嗎?”

李芷婉見李淵鬚髮鬢白,彷彿入了長安後老了十歲一般,心底一軟眉言道:“父皇,不是我不願意,只是此舉太過明顯,秦王不會看不出來的。到時怕秦王心底對你留下芥蒂。”

李淵欣然言道:“這不用擔心,你不是與秦王一貫交好嗎?你去分說。此事關係重大,若是若是我李唐一舉攻克洛陽,我會以傾國之力東爭,從太原,河內,洛陽三路進攻河北,讓長江以北皆是我大唐的疆土!”

說到這裡,李淵意氣奮發,雙目看向殿外。

終於還是到了自己最不願意見的這一步,但無論如何這一步最後要到了。

李淵看向李芷婉言道:“到時,父皇會親率大軍收復太原,你親領一路大軍,從河內出兵,秦王從河南渡過河北,三路夾擊,定然將李重九拿下。”

李淵神色激昂,看女兒不發一詞,言道:“怎麼了,大唐就要一統天下,你不高興嗎?”

看女兒的神色,李淵言道:“若是李重九那小子願降的話,朕饒過他性命,讓他來長安做一安樂侯罷了。你不會反對父皇對河北用兵吧!”

說到這裡,李淵神色一冷,一統天下,是他畢生夙願,任何人膽敢阻攔他,他都必須清除。

李芷婉看向李淵言道:“父皇若是你真要討伐河北,兒臣願助你一臂之力。”

“哈哈,”李淵快意大笑言道,“真不愧是我李淵的女兒。”

“不過在此之前,我需求你一件事。”

李淵微微一愕,心道自己這女兒生平是不求人,能讓她放下高傲來求己必然小可。

李淵笑着言道:“你能開這個金口,我還有什麼不願意的,不必說了,朕一切都答允。”

李芷婉嫣然笑了笑,言道:“父皇還聽我說吧。”

李淵深吸一口氣,神色一冷言道:“你說吧!”

李芷婉言道:“若我大唐攻打有河北一日,兒臣必當一盡全力,襄助父皇成此霸業,結束戰亂之苦,讓百姓能夠重新安居樂業。兒臣只求若是將來能夠破趙,不僅能免李重九一死,你還不能反對女兒嫁給他。”

大殿頓時靜了下來,李芷婉一字一句,清晰無比迴盪在大殿之中。

李淵聞言怒極反笑,用手指着李芷婉言道:“糊塗,真是糊塗,國破之後,亡國之君的下場,連太平犬都不如,你吃錯了什麼藥了,要嫁給他。”

李芷婉言道:“我沒說要嫁給他,只能懇請父皇不再反對,但是若是我不保全他,爲你的女婿,你當真肯饒他一死嗎?”

李芷婉的話一箭穿心,李淵連李密,廢帝都不能容,還能容李重九。李芷婉一語道破。

李淵氣得身子發抖,手指着李芷婉言道:“若是換過來,假如,我只是說,萬一有那麼一天,李重九破了長安呢?”

李芷婉言道:“我願與父皇一併同死,絕不苟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
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