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

聽李世民說到這民債,李淵點了點頭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趙國的經驗,我們到可以用以借鑑。 章節更新最快你讓戶部那些人擬一個方案來,不僅將長安的御田,就是我們鄠縣李家的田地也可以拿來質當。‘

李世民當下答允,他任尚書令這些事情,自是要由他來經手。

李淵說到這裡頓了頓問道:‘關於河陽的戰事,你怎麼看啊?‘

李世民心知李淵找自己來,必然會問到這個問題。李世民當下道:‘河間王的南路軍打得還是十分出色的,本來以爲河間王的南路大軍,只需要牽制住洛陽趙軍,威脅武關一線即可。沒想到河間王不僅攻下的伊闕,還是破了武關,迂迴至虎牢關下,斷絕了趙軍的入。。。。‘

‘夠了,‘李淵打斷了李世民的話道,‘朕問的是河陽,而不是武關。‘

李世民當下垂下頭,沒有說話。

李淵嘆了口氣,露出遺憾的神情道:‘我知道你爲人厚道,不願意說太子和齊王的不是。但正因爲如此,太子和齊王才令朕失望。太子用兵猶猶豫豫,遲疑不斷,朕現在後悔,若是令你爲帥,可能現在洛陽早就攻下了。‘

李世民將頭垂得更低道:‘父皇過譽了,世民如何敢當。‘

李淵看着李世民,盯了許久這才道:“世民,說心底話,朕後悔當初聽信趙人的謠言,將你置於長安,你心底千萬不要怪朕。”

李世民聽了連忙跪下。沉聲道:“父皇,兒臣從沒有這麼想過。若兒臣有此念頭,死於天雷之下。”

李淵將李世民扶起。滿是慈愛地道:“好,好,不愧是我李家的麒麟兒,朕相信你的話,難道我們父子之間還要說這些賭咒的話嗎?這與鄉間愚夫愚婦有什麼區別。徒然讓人笑話。世民眼下朕若是讓你去河陽爲帥,讓太子和齊王輔助你如何?”

李世民聽了心底當下一沉,這叫他如何肯。

李世民心底雖然是下了決定,但面上卻像是沉思過了一番道:“父皇,以兒臣之見。眼下李重九已是得了江淮,主力正趕往洛陽,形勢於我不利,而我軍遲遲不能攻下洛陽,已是師老疲憊,並且二十餘萬大軍在外,糧草消耗已是支撐不下,兒臣的建議眼下再戰與我不利,趁好就收才爲上策。”

聽李世民這麼說。李淵神色微冷道:“世民,你也不看好這次攻打洛陽之戰?”

李世民道:“當年蜀國之勢不如魏國,諸葛亮擔心困於蜀中這才七伐祁山,而今我大唐之勢勝過大趙。何必急於一戰而成功呢?兒臣不願意去河陽,是因爲不想打無把握之戰。”

李淵看向李世民道:“好,既然你不願意。朕也不勉強你。都說上陣父子兵,這李家的天下。最好還是要靠朕親手打下來纔是。你不必說了,留守長安就是。朕決定召集北衙禁軍御駕親征!”

李世民聽李淵這麼說,神色一變當下道:“親征之事,非同小可,兒臣還請父皇三思!”

李淵道:“朕意已決,不必多說,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聽了知道不能再勸,走出御書房神色微冷。李世民看着宮門前的長長臺階心想,父皇果真還是不信任我,叫我爲帥不過是試探,真正的打算還是要親征。

豫章郡郡治豫章。

趙國使者歐陽詢乘船抵達豫章時,眼見江邊當地百姓頭戴面具,手持大戈,相互鬥戲,民風迫於中原不同。

歐陽詢見了詫異向一旁樑國官吏岑文本問:“這是做什麼?”

岑文本道:“貴使莫非忘了今日是五月五。”

歐陽詢恍然,他心知豫章地處吳越之地,這裡瘟疫流行,當地人又認爲五月五是惡日,故而到了此日人們就以各種方式驅瘟避疫,這習俗從先秦一直延續到今日。

岑文本用手指着江邊,相鬥爲戲的百姓道:“當地土蠻俗以五月五日爲鬥力之戲,就如同我們講武一般,保持百姓尚武之風。還有百姓家裡,到了五月五日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蝨,合置器中,令其相互而食,餘一種存者留之,蛇則曰蛇蠱,蝨則曰蝨蠱,行以殺人,十分厲害。”

歐陽詢聽了詫異道:“竟有這等事,這太荒謬,我不信。”

岑文本道:“我怎麼敢騙貴使呢,幸虧侯景亂後,這樣蠱家多半已絕,所以現在纔不見了。”

歐陽詢聽這岑文本問道:“想必貴主與衆大臣們來到豫章住得十分不慣吧!”

“何止是不管,”這岑文本道:“荊襄之地,雖有梅山蠻,粳民,但他們多聚集山中,平日也不來煩我們,但這豫章是百越故地,當年秦漢時都沒有真正平定,當地百姓外看恭順,但只是陽奉陰違,不尊王化。所以我們樑國雖遷至豫章,但無論百官,士卒都是人心思歸啊。”

歐陽詢聞言心底竊喜,但面上卻道:“你們就安心吧,這豫章雖是險惡了一些,但比起嶺南,還是好多了。”

岑文本聽了歐陽詢的意思,雙目一眯道:“大趙今日已是攻下了江淮,其勢足以與李唐分庭抗爭,但依貴使的話,莫非還有攻嶺南之意?”

歐陽詢笑着道:“這有何不可呢?我大趙是遲早要一統天下的。而嶺南二十餘郡竟是向李唐降伏,吾主如何能肯。”

岑文本當下道:“那我要提醒貴使,嶺南不同於豫章,馮盎不過表面上嶺南之主,實際上嶺南二十餘郡,最有勢力是嶺南俚人。嶺南諸郡土地下溼,皆多瘴厲,我們漢人難以居此,只是本地俚人才如魚得水,你說是不是俚人勢力最大。”

“那這馮盎身爲漢人是如何成爲嶺南之主呢?”

岑文本道:“這不是因爲馮盎之祖母冼夫人,是俚人大族之女的緣故,這冼夫人在俚人中可是如貴主皇貴妃平陽公主一般的人物,巾幗不讓鬚眉。當年這冼夫人隨陳霸先平過侯景之亂,爲陳朝封爲石龍太夫人,實爲嶺南之主,大隋滅陳後,文皇帝派大將韋洸平定嶺南,卻不能進。後文皇帝讓陳後主致信冼夫人,嶺南這才降隋。不過實際上終隋一朝,嶺南之地,實際上也未真正爲朝廷掌控,表面上行郡縣治,實際上只是羈縻罷了。”

ps:最近寫的有點慢,是因爲在構思結尾,要把坑填上,所以大家見諒一下,週末會爆發一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