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

涿郡薊縣縣衙之前,百姓排成了數隊長龍。

縣衙前的幽州百姓,雙手攏在襖袖裡,在隊中交頭接耳,說話間呵出的白氣一串一串的。

有的人不時將腰間的竹簡,拿出來看一眼,重複看了好幾遍,而排在隊伍遠一點的百姓,老是仰起頭看着天色。

一名穿着破襖的百姓擔憂地言道:“都辰時了,怎還不開門,萬一耽誤了時候,今日不是白費了一天功。”

他身旁一隊的百姓,一人打趣言道:“薛老六,你若是着急,我替你兌了民債。回頭給你送上門去。”

這叫薛老六的百姓,面色一僵,言道:“哪敢勞煩你周七呢,實話說,家裡都斷糧兩天了,我趕緊兌了這錢,去糧米鋪買米。周七你比我快一步,到時我倆挪挪地,我先兌了錢回家買米,不然老婆孩子現在還趴牀上頂餓了。”

那周七聽了臉上露出不忍之色,正要答允。這時身旁一人言道:“說笑呢?昨日還看見你家大狗子拿着炊餅在家裡吭,怎地說斷糧兩天了。”

薛老六臉色一紅,言道:“你看走眼了,家裡斷糧兩天,哪裡來得炊餅。周七你莫聽他胡說。”

周七也是明白過來,笑道:“薛老六,我知道了,你是擔心兌不上,你這是操哪門子心啊,這麼大的幽州府,上谷公還能差你幾文錢。我有個鐵兄弟,在縣衙裡當捕快,他說前晚就運來幾十箱銅的,累得他昨晚在縣衙裡守了一夜。”

“真的啊?沒想到你還有縣衙裡的朋友,以後就仰仗您拉!”薛老六面露喜色。

另一人言道:“可是我聽說,今年幽州對夏王用兵,雖是勝了,但錢花得海了去了,上谷公要換去年的民債,恐怕不容易,那麼多人能兌個三分之一就差不多了,晚了就沒了。”

薛老六聽這話,頓時又憂心忡忡起來。

這時五六名壯漢走了過來,其中一人長得滿臉橫肉的,來到薛老六面前,將他向後一推喝道:“後面去。”

“你擠什麼?我昨夜站了一宿的,才排到這裡的。”薛老六着急言道。

“叫你後面去,老子要站這裡。”對方將衣襟一撩,腰間赫然掛着一柄殺豬刀。

後面的人頓時騷動,有人言道:“鄭屠,你不過是一個殺豬,也敢插隊。”

“老子樂意。”

後面的人頓時不幹,紛紛叫嚷起來,幽州之地民風彪悍,就算對方一看並非良善之輩,但犯了衆怒,也是人人敢於出頭,當下十幾人就站了出來,包括周七等人。

鄭屠見事情不善,也是要撐這臉面,伸手往腰間拔刀。

眼見就要血濺三步時,突然縣衙們一開,後方排隊的百姓,皆是鬧騰起來。

“開門了!”

“開門了!”

十幾名衙役站出來,對遠處喝道:“不要擠,不要擠!”

百姓們騷動了一陣,這才停下。

一名捕頭打扮的人,站了出來喝道:“我是董捕頭,明府讓我帶話給大家,縣衙裡有足夠的錢,手中持有民債的百姓,不要着急,先覈實下你們手中竹簡,確認是否都帶在身上,沒帶竹簡的也沒關係,只要帶了黃籍的,來畫個押,一樣可以領錢。”

“不要擠,說了,他孃的,明府說了,只要還有一個百姓沒拿到錢的,縣衙大門就不關,這也是上谷公的意思。”

聽到董捕頭這麼說,衆百姓皆是拍手歡呼起來,人羣中前推後擠的情景好多了。

薛老六頓時也和鄭屠言道:“你看着急什麼?說了人人都有錢拿,上谷公不會沒你幾個殺豬來的辛苦錢的。”

一旁人也言道:“鄭屠算了,回頭拿了錢,去你鋪子買些羊下水,此事就如此揭過如何?”

鄭屠哼了一聲,待看到董捕頭目光掃向這裡,言道:“此事我記下了。”

說罷帶着他一干夥計揚長而去,衆人看了都是鬆了一口氣。

這時一旁已有人兌好了錢,抱着沉甸甸的錢袋,臉上喜不自勝的出來,一旁相熟的人問道:“怎地多少錢?”

那人聲音有幾分顫抖言道,“去年我的六百肉好,一個字不少,另外還有三十文的利。”

“是,肉好?”

“那還不是。”

聽了這人兌到錢,在後面排隊的百姓們,都是樂觀起來,不少人都是自言自語起來,這錢拿到家裡可以添置些什麼東西。

不少老人言道:“上谷公果真是守諾之人啊,而且還恩澤百姓。”

“是啊,我們幽州這幾年來,平安無事,還不是託他之福啊。”

說話間,一個個百姓喜色滿臉走路帶風的走出來,偶爾還有一人哭喪着臉,衆人問道:“咂了,王慶。”

“唉,還不是我竹簡去年丟了,黃籍又不在身邊?”

“那怎麼辦,錢不是打水漂了。”

“你怎麼說的,縣衙書辦讓我回家找黨長寫書作保,畫押後就可以拿錢。”

衆人聽了嘖嘖稱奇,紛紛言道:“你小子可是好運。”

那人言道:“這算什麼,我也不準備取了,來年民債我也存了,雖說明年只有三釐利,但也是錢生錢的不是。”

衆人聽了紛紛點頭,有的手頭寬裕的人,生出了再押一年也是不錯的想法。

縣衙裡臨時搭蓋的草棚子前,一名穿着羊皮襖子的老者,笑呵呵地走到棚子前。

書辦擡起頭一看,笑着言道:“趙掌櫃,您老今年又來了。”

“是啊,取我那兩百文錢,還有那半成的利。”

書辦哈哈大笑,言道:“有咧,有咧,一個子都少不了你的。”

當下書辦覈對過竹簡,從錢袋子取了兩串子錢交到對方手裡,言道:“您老數數。”

趙掌櫃呵呵一笑,言道:“點什麼,一串一百文,我還信不過你。”

書辦言道:“那就好,還有這十文是你老的利息。”

趙掌櫃笑着言道:“這兩百文是母雞,這十文是蛋,錢生錢,利生利。”

說到這裡趙掌櫃又取了一串錢,言道:“我去年收兩百,我今年再存他一百。”

書辦笑着言道:“一百!”

趙掌櫃笑着點點頭,言道:“我老人家,今年用不了那麼多,再攢攢,上谷公恩澤我幽州多年,我們百姓也要懂得報答,就算不給利錢,我也擱在這。”

幽州刺史府之中。

魏徵,陳孝意二人給向李重九上了一份文書。

陳孝意笑着言道:“去年五萬多貫的民債,全數還清,此事惠及幽州百姓,民間都在稱讚上谷公的好處,實是大好之事啊。”

一旁魏徵繼續按照慣例‘潑冷水’言道:“這民債之事只是第一年實行,據卑職聽聞還有不少疏漏,之前有人放出風聲,說今年我幽州軍對夏軍用兵,故而無錢還償還民債,百姓們皆是恐慌不已,生了不少事端,我看今年的民債,還需慎之。”

李重九笑着言道:“魏郡守所言極是。”

李重九也算琢磨出與魏徵打交道的辦法了,反正第一句是要肯定對方的意見,否則一旦魏徵頂牛起來,七匹馬都拉不回來。

李重九言道:“但去年民債確實解了我燃眉之急,若非如此,我哪裡養得起這數萬府軍。”

說話間,突然王珪急匆匆的步入大堂之中,言道:“啓稟上谷公,剛纔戶曹清算,今年民債所得,最少超過了十五萬。”

“十五萬豈非去年的三倍!”這會連陳孝意亦是吃驚了。

魏徵亦有點微微動容,長史溫彥博言道:“去年購得民債的百姓,今年皆是受益,有他們在,故而幽州百姓對我們更是信任。”

“不僅僅如此,”王珪言道,“我們今年在易水大破夏軍十萬人馬,生擒竇建德,大有一統河北之勢,故而幽州百姓對我們亦是更加的有信心纔是。”

李重九聽溫彥博,王珪所言點點頭,這民債之事,也是百姓對於政府信心的體現,去年自己定了半分利,百姓來購的也不過是五萬貫,但今年自己降爲三釐利了,竟然得了十五萬貫。

有了這十五萬貫,李重九今年就算博陵郡的錢糧,還沒有收上來,也可再募一萬府軍。這寅支卯糧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衆臣們皆是滿臉喜色,李重九盤算着如何擴軍。

而王珪卻是出聲言道:“啓稟上谷公,卑職以爲眼下有一件急事,必須要辦了。”

衆人皆知王珪所言何事,皆是笑而不語。

王珪大聲言道:“眼下幽州民心歸附,如子女趨事父母,不召自來,竭誠效忠。上谷公在此時此刻登上大位,可謂是衆望所歸。卑職懇請上谷公,早圖大業。”

溫彥博言道:“卑職亦是如此認爲,眼下幽州龍氣所聚,早有異象,民間早有讖言,說二九相重,幽州當有聖人出!”

李重九一愣,心道這也行,重九重九,不就是二九相重,記得這算當年哪個相士和自己老爹說得話吧。

王珪,溫彥博二人表態後,魏徵亦是朗聲言道:“卑職附議。”

陳孝意以及數名一旁文官亦是表態。

李重九目光掃過衆人,笑着言道:“既衆位如此推舉,我也就順天時,應人和了。”

PS:最近起點有全本訂閱的優惠活動,用藍鑽換可以九折優惠,拜託書友有餘力的支持一下,向均定一千衝擊一下,謝謝各位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九十章 內附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
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九十章 內附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