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

話音一落,殿外十幾名挺盔貫鎧的大將,直入大殿。爲首的乃是尉遲恭,薛萬徹,郭孝恪等趙軍大將。

尉遲恭不善言辭,卻是沉着一張黑臉,彷彿所有人都欠着他幾百貫錢一般,但見他如山般雄偉的身軀的立在殿前,頓是令人不堪仰視。

但方纔諷刺殿內諸臣的,卻並非是尉遲恭,大聲陳詞而是大將薛萬徹。衆趙軍大將一登堂,即是氣勢逼人,在數道凌厲的目光掃視下,身在廊下沒有資格上殿旁聽的低級官員們皆是不自覺的讓開。

趙國文武並重,這幾年軍方大將連連打得勝戰,故而武將走起路來,對於低級文官,都是懶得理睬。

十餘員大將入殿解劍,唯有尉遲恭一人未解,這是李重九給尉遲恭特殊的恩典。

薛萬徹來到堂上,向李重九抱拳言道:“王上,突厥人的大軍,現沿着軍都陘進兵,現在已有分兵淶水之勢。”

衆官吏聞言皆是議論紛紛,李重九看向張玄素問道:“以張卿之見,突厥分兵淶水意yu何爲。”

張玄素言道:“處羅可汗分兵淶水,是入上谷郡,很可能走飛狐陘,破我上谷險隘飛狐口,再抄襲雁門郡,令駐守雁門郡的高將軍腹背受敵。”

衆人聽張玄素之言,紛紛點頭,這也是突厥的一個不錯的選擇,若是突厥不攻打幽京,而改走飛狐口,那麼以李重九的上谷郡,雁門郡的駐軍根本承受不了兩面受敵的局面,最終只有兩郡被攻破,突厥大軍劫掠兩郡後從雁門折回草原的結果。

這對於處羅而言,顯然是一個不攻取幽京,又可以接受的結果。但對於在場趙國官吏而言,雖是丟失了兩郡,但幽京無憂,倒是令他們暗暗相慶。反正損失也是邊郡老百姓,自己在幽京的身家老小無事,纔是重要的。

這時張玄素出手言道:“爲今之計,只有一條出路了,與突厥議和!”

“議和?”

此言一出,衆官吏的議論聲比方纔還大了三分。

趙何然在私下與高徐道言道:“議和,我大趙開國以來,還未有此事啊。”

高徐道言道:“這乃是不得已爲之啊,眼下我趙國的勢力,確實不易與突厥硬碰硬啊。”

趙何然冷笑言道:“我何嘗不知道,胳膊擰不過**,突厥人也是好惹的,趙王顧及那些番人蠻子,意yu爭雄於塞上,這才惹怒了突厥人。”

高徐道言道:“趙兄所言甚是啊,王上自起兵,戰必勝,攻必取,還未碰到挫折,這一番議和,不知心高氣傲的趙王是如何是想。”

“王上,寧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可議和啊!”出言乃是一貫強硬的陳孝意,他言道,“當年先帝被突厥圍於汾陽宮,仍拒與突厥媾和,而是死戰到底,微臣不才,願散盡家財,發部曲,家丁,子侄爲兵,全家一併迎戰突厥人。”

陳孝意言辭振振,李重九當下起身,下階將陳孝意扶起,言道:“多謝陳公。”

薛萬徹上前一步,目視張玄素言道:“張侍郎,某一向敬重你,智謀過人,但議和之事以後休要再提,否則不要怪我割袍斷義。”

張玄素聽薛萬徹威脅,哈哈一笑言道:“自古以來,文官主和,武官主戰,乃是常理,但凡兩國相爭,在我們文臣眼底看來,交兵不過是以劍代筆罷了。”

李重九張玄素這麼說,頓時眉頭一展,這話頗有那句,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名言的底蘊。

李重九看向張玄素,問道:“那以張卿之見,突厥進犯我趙國,所求得的是什麼?”

張玄素言道:“處羅進犯我幽京,當初所爲了不過是牽扯我軍進攻劉黑闥,一統河北之勢,但眼下我軍已破劉黑闥,合河北之勢,無論如何說處羅可汗的初衷已是失敗了。”

“那麼以愛卿之見呢?”

張玄素沉聲言道:“可以以戰而迫和!”

張玄素話音方落,突徐武大步入殿,言道:“突厥騎兵主力出現的城東!而處羅可汗的金狼大纛。”

衆官吏不由一驚,一人言道:“突厥主力不是要折道上谷嗎?怎麼殺到城下來了。”

“完了,完了,這該如何是好?”

衆臣中不少人臉上都是倉皇之sè。

突厥最終還是打到了幽京而來,這實令原本以爲禍水東引,暗自慶幸的官吏,心頭頓寒。

危亂之下,衆官吏都是人心惶惶。

一名官吏言道:“王上不如乘着突厥尚未合圍幽京,你立即率百官,jing銳棄幽京南走,待至河間後,再圖收復幽京。”

衆官吏紛紛言道:“不錯,眼下只有遷都了,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待王上離開了幽京,再回過頭來與突厥議和也是不遲。”

“朕是不會棄幽京城內十萬百姓,自己而走,諸位如果哪個人自己要走,就請先走吧!走了以後,就不要回來。”李重九疾言厲sè,衆官吏當下都是不說話。

尉遲恭拱手言道:“王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突厥即要攻打幽京,我們就陪他們血戰到底就是。”

“眼下唯有一戰了。”衆武將紛紛大叫。

次ri,天未亮。

晨曦在東方浮現,幽京城的城西,突厥大軍在此紮營。

李重九與衆將登城觀敵,衆將皆是吃了一驚,但見整個西山山腳,完全被突厥人的白sè氈包覆蓋。

十幾裡,軍營連綿,彷彿一夜之間山上山下開了無數白sè的小花一般。

薛萬淑臉sè蒼白,仍是強自作sè,笑道:“這必是突厥人的虛張聲勢之法,哪裡有這麼兵馬,處羅難不成把整個突厥會騎馬的人都編入軍中了。”

“恐怕未必是虛數啊!”衆人心底都是如此想的。

李重九下了城後,衆將提及不明突厥虛實,不由心虛。

有人建議出兵試探突厥虛實,有人則言,此刻應緊守城池,不可輕舉妄動。衆人意見不一,甚至大將之中也有分歧。

薛萬述在這時候長嘆言道:“若是徐將軍在此就好了,他必能出謀劃策。”

衆將聽了都是慚愧,徐世績的將才確實不是蓋的,在趙國兩年,連一貫心高氣傲的薛萬徹私下也不得不承認其爲趙軍第一名將。總之自他入李重九麾下後,李重九一貫臨陣指揮不利的短板,就很好的被遮掩上了,所以這兩年來趙軍連連大捷,其中徐世績居功不小。

但眼下徐世績爲李重九鎮守河北,眼下幽京城內戰將謀臣,但卻無一人可取代徐世績。

張玄素言道:“微臣向王上保舉一人!”

“何人還能比得上徐總管的?”李重九不由詫異問道。

衆將也是不以爲然。

“臣保舉宋金剛!”

“怎麼會是他?”數人失聲言道。

“此人品行不行。”

“此人先前爲突厥人走狗。”

“不過也只有走狗,最瞭解突厥人虛實。”

“傳我詔令,立即令宋金剛來城頭見我。”李重九斷然言道。

半刻鐘後,滿臉鬍鬚雜亂,穿着一身灰袍的宋金剛,神sè淡漠向李重九拱手言道:“拜見趙王。”

李重九見宋金剛衣袍甚單,當下言道:“取我的錦袍來!”

李重九親自給宋金剛披上,這袍乃是上等蜀錦所至,手工jing致,在懷荒鎮脫手可賣得十貫。

宋金剛一副榮辱不驚的樣子,言道:“趙王召宋某前來,可是爲了城外突厥大軍。”

李重九言道:“正是。正要你爲孤王一觀突厥虛實。”

宋金剛點點頭,當下隨李重九上了城頭。宋金剛看了一陣後,對李重九言道:“處羅並非故布疑兵之陣,某認得突厥大將的大纛,以及軍營佈置,這城西最少有突厥十萬人馬,而城北還有三四萬,以我估計幽京城外突厥兵馬超過了十五萬之衆。”

“這麼多?不可能,突厥人全數入塞,難道不留兵提防懷荒,御夷二鎮嗎?萬一王都護出兵切斷突厥退路,處羅豈非全軍困死在長城之內?”大將薛萬均言道。

宋金剛冷哼一聲,瞟了薛萬均一眼言道:“就算王都護出兵切斷突厥退路,處羅全軍也不會困死在塞內,何況王都護不辨突厥虛實,怎敢出兵。”

“你!”薛萬均爲宋金剛反駁不由動怒。

薛萬徹見弟弟受諷,更是出頭護短,言道:“你一介罪將,怎知說的是真是假,你怕是爲劉武週報仇,故意糊弄我等吧。”

宋金剛冷笑言道:“糊弄你等,我有什麼好處,若是你等不信,我繼續回縣衙當我的弓手好了,反正一個月一吊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說到這裡宋金剛露出幾分蕭索之sè。

當年一方諸侯,現在妻離子散,部屬遠去,他淪落爲薊縣縣衙作一名,還不在zhèng fu編制內的弓手,早已令他當初的豪氣消磨去了許多,頹廢了不少。

“萬徹,萬均,不可無禮,”李重九對兩人言道,當下言道,“無論以往如何,大家既往不咎,但眼下孤要重用你,告訴我如何破突厥呢?”

宋金剛聽了李重九這番話,雙目浮起了幾分亮sè。(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