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

十二月的冬季,幽州下了一夜鵝毛大雪,家家戶戶屋檐之上結成手臂般粗的冰柱。

各坊裡,坊丁,里長,黨長挨家挨戶敲開大門,讓百姓出門掃雪鏟雪,併除去屋頂上的厚雪,以防厚雪壓塌了屋子。

ri頭出來後,照得衆人暖烘烘的。

鼓聲過後,坊門從內打開,薊縣百姓,穿着御夷鎮制上好羊皮襖子出門上工。御夷鎮,懷荒鎮設立之下,幽州的羊皮,牛皮是一降再降,連着皮襖子也是一併便宜,能在大冷天穿着一件皮襖子,無論內外都是暖烘烘,不必擔心受凍。

現在薊縣的縣衙旁,在雪天裡,搭起了三排草棚。

草棚前幽州的百姓,一個個手兜着袖子,排起了長龍,雖然四面皆用布幔圍起擋風,但在大冷天,百姓們留着鼻涕,呵着粗氣,暖着凍青的手,或者捂住沉甸甸的錢袋子。

在縣衙四面,上百名鄉兵士卒,手持鐵戈站立,如臨大敵一般,而一旁巡城鐵騎,亦是來回巡視,他們戒備森嚴,如臨大敵一般。

草棚之上,書着一橫大字‘民債之務,利國利民’。

草棚之內,薊縣戶曹,六名戶曹書辦,伏在案上,一手持着筆,一手噼裡啪啦打着算盤,還有好幾個皮箱子敞開口,裡面隔着厚厚的肉好,白錢,有披着鐵甲士卒時刻看守着。

一名五十多歲的薊縣的百姓來到一名書辦的面前。

“喲,趙掌櫃,快請坐,你老怎麼來了。”

這人呵呵一笑,從腰間拿出一油膩膩羊皮袋子,謹慎地先問道:“來年真的有半成利?”

“是的,就好比母雞下崽,一年之後,趙掌櫃你不僅還一頭母雞,還有一窩的蛋。”

“這就好了,”趙掌櫃當下笑了笑,露出了滿是缺牙的嘴,當下從羊皮袋子兩串錢取出,仔仔細細地數過,交到了戶槽手裡。

一旁書辦先掂量了一下錢幣,先看錢的成sè,之後言道:“都是肉好。”

戶槽書辦笑着點點頭言:“先把黃籍拿來。”

“早就帶着了。”趙掌櫃從兜裡抽出寫着自己身份黃籍來。

戶槽書辦看了一眼,再將趙掌櫃的黃籍抄錄到一竹簡之上,上書趙六甲,薊縣人士……

一旁另一位書辦數過錢之後,將之記錄在冊,笑道:“一共是兩百零三個大錢,我們只收整,還你三個大錢,就給你兩牒民債,記得保管好,明年憑此來取,萬一若丟了,要補辦就麻煩了。”

“好咧。”趙掌櫃欣然接過官府畫押作保的竹簡,小心翼翼地放進皮襖子裡,臉上露出欣然笑意,之後心滿意足的走了。

之後的薊縣百姓議論紛紛。

“你說這半成利,一年後能不能拿得到。”

“瞧你說,上谷公是什麼人,還欠着你這點錢。”

“上谷公爲我們幽州作了那麼多事,今年還免除合縣的丁錢,這是多大的恩德,眼下幽州府缺錢,我娘讓我拿着三兄弟今年免役的五百錢,就算交納了丁錢,拖個幾年還也沒事。”

“你這麼說倒是,不過這五百錢,是我娘給我老婆本。”

“現在這時米貴錢輕,你說錢拿在手裡有何用。戰亂一起什麼都貴了一倍。”

“我幽州幸好有義倉,五十個錢一斗米,那些jiān商纔沒辦法囤積居奇,你聽說了嗎,渤海,河間那裡,一斗米賣到三百錢了。”

“說來這都是魏郡守的恩德,當初若非他向上谷公建議,我們幾個人今ri哪裡有一口安樂茶飯吃。衝這麼一點,我老胡還吝嗇手裡這幾個錢。”

“快,快,要到了我們,別讓別人擠了。”

數ri之後,幽州刺史府。

魏徵向李重九稟告之後,李重九不由欣然點頭,言道:“幽州郡合郡百姓能紛紛解囊,此乃對我李某的信任。”

薛萬述言道:“這一切都是郡守之德,郡守兩年治理幽州井井有條,百姓這都看在眼底。”

一旁姬川冷笑言道:“民心可用又如何,但都是微薄之力。真正要出錢的大頭還是幾個士族,他們纔是一郡富戶。””

說到這裡,盧承慶有幾分尷尬,幽州郡以盧家爲首的合郡士族不過鐵公雞,隨便拔了點毛出來,就買了一萬多貫,而幽州百姓即便再踊躍,但一人百錢,兩三百錢的民債,賣出了五萬多張,但是也不過五千多貫罷了。

最後還是林當鋒的幽州商賈湊了一萬三千多貫。

即便如此預期五萬貫民債,也只是堪堪售賣超過了三萬貫了。

不過此事對於李重九而言,已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五萬貫不過是名頭,對於他而言,能收取一半已是足夠。

如此也可以試探幽州各家士族對己的態度,可以看出比李重九當初剛入主幽州時,幽州士族從開始不合作對立,至謹慎觀望,這一次已有不少士族倒向李重九一邊,着實可喜。

無論如何說,三萬貫之錢對於李重九,魏徵而言,可謂解了燃眉之急。

而這時北平郡郡守周博向李重九稟報,北平郡三岔河口的船塢已是修建完畢,並且從涿郡雍奴縣至三岔河口的大道已鋪就,至於通往盧龍縣的官道還在修建之中。

從雍奴縣至三岔河口的大道用黃土夯實,可容兩列馬車並行。 щшш⊙ тт kǎn⊙ ¢Ο

聞之此消息後,李重九不由大喜,不過半年周博主建,林當鋒湊款,就將三岔河口的船塢,與連接的大道一併建好,這大大超出李重九之前預期。

到了明年海港解凍,李重九水軍就可以在船塢之上cāo練了。而林當鋒和周博二人,在完成船塢的建設外,還在海邊開設鹽場。

林家,周家管理鹽場的數百人,已是駐紮於三岔河口了。

周博還向李重九提議,因爲鹽場與水軍都督府並在一地,人口集中,可以考慮在三岔河口築城拱衛,還可設置一縣,如此北平郡就由原先的一變爲兩縣了。

李重九聞之周博辦事有利,當下將周博提拔爲北平郡郡守,至於在三岔河口築城設縣之事,李重九也是一併同意。(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
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