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

李重九率軍,在黎陽城外等至半夜。

薛萬徹亦率其餘主力盡數抵達,若是萬一明日沒有羅士信與虞世南的消息,那麼就強行攻城。

此刻夜間氣溫驟降。

大伾山旁黃河之水,滔滔之聲不絕。

李重九記得古書上,以江謂長江,以河謂之黃河,其餘水流都只能稱作水。

李重九從塞外起家,從塞外入關,攻陷幽京後,雖眼下河北未定,但若是攻陷黎陽倉後,即打倒黃河邊。

攻陷黎陽倉不僅僅奪取關口,得了黎陽城後,從黎陽渡渡過黃河,可直插河南腹地。歷史上竇建德出兵救援王世充,就是從黎陽渡河,依靠黎陽倉的糧倉,供給十幾萬竇建德大軍攻打虎牢關的。

黃河下游渡口雖多,但唯有黎陽渡,可以與孟津渡,蒲津渡齊名,因爲孟津渡通洛陽,蒲津渡通長安,而黎陽渡則可直通鄴城。

想到這裡,突有將領稟告言道:“城東有人夜渡城牆,爲我軍士卒拿下。其說要面見王上。”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帶來見我。”

不久對方被押上,跪地向李重九言道:“小人乃是我家主人虞侍郎的部曲,來稟告王上,太常卿歐陽詢已是答允爲我軍內應,於今夜在城北獻城。”

歐陽詢?自己略有耳聞,若是一名學過書法的人,聽聞歐陽詢,虞世南二人的名字,絕對是肅然起敬,恨不能膜拜之。但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他們二人都是先爲隋臣,後降宇文化及。再降竇建德,終而降李唐。節操掉了一地,堪稱四朝幹吏。

不過歐陽詢肯作內應,自是再好不過,李重九問道:“汝主要如何作內應?”

此人當下言道:“城北守將可設法以軍令調之,而副將此人有把柄在主人手中,可使之開門。”

李重九言道:“就這麼辦吧,明日天明前,我要見的城北門開。”

四更天之時,黎陽城北城城門的吊橋。悄然落下,城門隨即打開。

埋伏在城外的一百趙軍士卒,先行入城。這也是謹慎之舉,萬一對方的詐降,騙自己主力入城,再突然放下城門在城內包了餃子,那就是愚昧了。

李重九見一百趙軍士卒已是順利了控制了北城城樓後,待毫無異狀,這下令。自己率城外兩千趙軍一併入城。

城樓之下,歐陽詢,虞世南,羅士信三人皆在。歐陽詢向李重九一揖到地。十分恭敬。

李重九亦是回禮言道:“這次我軍攻取黎陽,多虧兩位功勞。眼下可以順勢取城。眼下既黎陽城城門已失,我也不想大開殺戒。兵不血刃拿下城池最好,兩位能否替我招降城守?”

歐陽詢言道:“趙王有所不知。若換做他人都可招降,恐怕城守卻是不能?”

“怎麼說?”

歐陽詢言道:“宇文化及信不過外人執掌軍權。故而兵馬皆是在宇文家的親信子弟掌握之中,城守府中守將乃是宇文化及之子,其不會輕易答應投降的。”

“宇文化及之子?”李重九問道,“此人是否勇冠三軍?”

歐陽詢笑着言道:“不過是紈絝子弟罷了,手無縛雞之力。”

好吧,演義果然都是騙人的,李重九正想到這裡,突然聽得城內街道上,馬蹄聲響起。

甕城之外,傳來的急促的拍門聲。

一人在外大喝言道:“周康,你做什麼,竟假傳城守之命,將我調走,眼下速速自綁了,我帶你去給城守請罪。”

李重九言道:“既然如此,傳令下去,速速奪取黎陽城。”

說完李重九轉身從馬道走上城樓,而這時甕城之內,鐵甲鏘鏘響動,上千手持長槍的趙軍步卒從城外涌入了甕城之內,布成方陣,長槍沖天林立。

隨即甕城城門嗡嗡地打開,門外靜默了一陣,突然一聲大吼:“不好,周康叛變了,給我殺!”

說完戰馬嘶鳴

“殺!”趙軍士卒舉槍從城門內出。

喊殺之聲,從城門洞內傳出。

李重九安坐在城樓之上。

黎陽城只用了一個時辰即被攻破,最後宇文化及的兒子,率着宇文家數百心腹死士,在城守府裡據守,直指被攻破。

這位宇文化及的兒子,索性最後在府內**,結束了一生。

李重九至始至終都不知他的名字是不是叫宇文成都,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黎陽城攻破後,黎陽倉的數百宇文化及軍的士卒,也是一併投降。

黎陽城與黎陽倉都已爲趙軍掌握之中。

李重九親自去黎陽倉查看,但見倉城之中,有數十個大窖,每一窖可存糧數十萬擔。經李密,宇文化及二人奢侈使用之後,仍有不少的大窖滿滿的。

即便靠着這些大窖,也足夠李重九的傾國之兵在此足足食十年之用了。相對於當初李淵從晉陽起兵,裴寂從太原倉城之中,向李淵獻糧也不過九萬斛而已。

果真是黎陽收,天下足,由此可見當年大隋之富饒,可惜楊廣不知利用。

聊城宮殿中。

雷聲滾滾。

宇文化及在牀榻上深夜之中爲雷聲驚醒。宇文化及身旁兩名**身子的胡姬也被驚醒,看着對方猙獰的面孔,二人也不敢說話。

上一次宇文化及因前方戰敗,遷怒宮內之人,一口氣殺了五六名宮女太監發泄。

宇文化及自言自語言道:“不對,自趙軍起兵以來,劉黑闥將人馬撤回保全洺州,而李神通也已不在大舉攻城,但朕爲何仍是心底不安。”

宇文化及陡然起身,光着身子,直來到大殿上出聲言道:“快拿五石散來。”

宮外鎮守太監聽了連忙去取,宇文化及食了五石散後。

兩名胡姬見宇文化及沒有太多異狀,當下熱酒給他行散。

宇文化及本是從不食用五石散的,認爲是南人那些無用的士大夫才食用的,但是至魏縣後,他卻迷上此物,漸漸成癮。

“稟告陛下,城下李唐有一使者深夜求見。”

宇文化及心道,李唐在聊城之下師老兵疲,這來與議和。

宇文化及面無表情地言道:“請。”

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
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