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

李建成看去這位尚書員外郎劉蘭,外似謙和,但言談中透着一股自信。

李建成反問道:“這裡這麼多大將都沒有計策,汝安敢在此大放闕詞。“

劉蘭尚未開口,一旁李元吉道:“太子殿下,這位劉文鬱,乃是足智多謀之士,不妨聽他一言。“

李建成露出懷疑的神色,不過看在李元吉這麼推薦,也不能不給他面子,點點頭道:“你姑且試言之。”

劉蘭道:“北中城之患,在於河南浮橋上的援兵,太子殿下要孤立北中城,就必須毀掉浮橋。微臣有一策可在浮橋上游造木數百艘載以柴薪順流直下,放火燒燬浮橋豈非快哉。”

李建成,李元吉對望一眼,皆露出此計可行的神色。

李建成笑着對劉蘭道:“此乃王濬破吳之策矣,果真是妙計,不愧齊王如此賞識你。”

劉蘭謙讓道:“微臣也是一時巧合想出此策,不敢在太子殿下面前居功。”

李建成見劉蘭如此明進退,哈哈大笑,更添幾分賞識。

次日清晨天色陰霾,黃河之上濁浪翻滾,水流激盪。

在薄霧之中,數百艘木筏從上游正順流而下。木筏上扎滿着草人,每艘木筏之上用長鎖鏈相互連接在一起,渾如一體,而木筏的前端裝着鉤釘,用以勾拽浮橋。

洶涌的黃河激盪之下,河水一漲一浮,木筏從上游上順流而下,行得極快。

但不久趙軍沿河上游的烽火臺即發現。唐軍的木筏。

這南岸爲何會有烽火臺?原來是蘇定方擔憂唐軍效仿當年爾朱榮對付陳慶之那般偷渡黃河,襲擊其背後。故而特在上游南岸河陰設置了烽火臺,以作爲預警。烽火臺在發現唐軍扎木筏時。就立即稟告了蘇定方。

蘇定方此刻站在中潭城城頭上,看着黃河上出現的唐軍木筏,不由輕輕一笑對左右言道:“某早知道李唐會有人出此策,以毀我軍浮橋。”

唐軍木筏已是近至河陽浮橋不足兩裡,木筏上的唐軍士卒一併舉火點燃草人。草人上早已澆上了火油,唐軍士卒一點,草人上就一下騰起了大火。

這火勢一卷,浮河之上數百艘木筏同時着火,木筏之間又是鐵鎖相連。河面上但見是一片火海,木筏就如此隨着黃河激流撲向浮橋而去。船上唐軍士卒放火之後,直接從船後小船上逃走。

見到這一幕,蘇定方在城頭上一聲令下,浮橋中的中潭城附近上百艘小船齊出,但見每艘趙軍小船上,士卒都拿着綁有鐵叉的長竿。但見唐軍火船而來,趙軍船隻上士卒舉鐵叉叉船拒之。

蘇定方這一辦法收得了奇效,竟一舉破解了唐軍的火攻。岸上李建成李元吉等將見了都是目瞪口呆。

李建成見劉蘭向自己獻計的戰法無功,當下大怒換下劉德威,改令屈突通親自率左武衛軍一萬精銳攻城。

這一次唐軍重新打造了攻城武器,僅僅是巢車就有十幾部。還有撞車,雲梯就是更不計其數。這一次進攻李唐大軍壓上,北中城遭到唐軍暴風驟雨一般的攻擊。

城池下的唐軍士卒對着城門處。發動了不少於六次的衝鋒,在趙軍的打擊下。儘管傷亡十分慘重,但他們以血肉之軀在城下堆起了一個魚梁大道直通往城上。

在魚梁大道上。唐軍趙軍進行了殊死爭奪,兩軍士卒屍骨累累。

而在城牆上爭奪更是激烈,唐軍在下午一次衝鋒中,甚至差一點攻破了河陽城。那是唐軍負責挖掘士卒,終於在城東一角挖透了一處城牆。

趙軍發現時已經來不及阻止了,唐軍乘此缺口要殺入城牆,這時蘇定方正好趕到北中城,親自率領着親兵士卒衝上去填補這缺口,硬生生將攻入河陽城的唐軍趕出了城牆之外。

最後搬來行女牆臨時填補這一處城牆空缺。

但無論如何,這一日趙軍以傷亡上千人的代價,守住了北中城。儘管唐軍亦傷亡了兩千以上,但唐軍卻擁有幾乎無窮無盡的後備兵員。

劉德威,屈突通未能攻克河陽城後,李建成索性將兩部人馬都盡數撤下,改令大將柴紹作爲明日第三波的攻擊,好一舉攻克北中城。

到了次日天明後,唐軍上下一致認爲,北中城已是唾手可得了。巢車經過昨日的打造,激增到二十多部,唐軍的工匠甚至打造出拋石車來。

柴紹下令所部三百人馬爲先登死士,但凡第一個殺上城頭的人,無論軍官士卒,當場敘功三轉。這一獎賞下來,唐軍士卒各個摩拳擦掌,將刀抽出來在夜裡摩得鋒銳了,只待明日廝殺。

次日天色未明,柴紹即命令三百死士夜襲河陽城。

唐軍士卒十分順利的潛入了河陽城,並還打開了城門,待在外接應騎兵衝入河陽城中時,卻發現城內空無一人。原來趙軍士卒早就退出了北中城。

好似全力一拳卻打空了,本以爲下一刻就可以拿下蘇定方的人頭,這一下撲空令李建成頓時十分震怒。

北中城失守後,在黃河南岸,蘇定方看着懸於河面上的浮橋,被趙軍士卒拿着火把,從北岸至南岸一截一截的放火。

河面火光沖天,黑煙直卷,北中城失陷後,浮橋顯然也沒有再據守的意思,蘇定方還甚至連河中的中潭城也一併放棄了,直接退往南岸。

一旁將領向蘇定方問道:“將軍,我軍現在連浮橋也是燒去了,唐軍又沒有戰艦搭建浮橋,我想他們渡河應是十分不便吧。”

蘇定方搖了搖頭道:“這是你小瞧的對面十幾萬唐軍了,在黃河上搭蓋浮橋對於別人而言,或許很難,但對於十幾萬人來說,不過一會功夫,不要兩到三天唐軍就會在這黃河河面上重新再建一座浮橋。”

“將軍那我們?”

蘇定方道:“我軍只有不到兩千人馬,守住南城都是很難,難以再作出什麼辦法了。眼下唯一的期望,就是北岸的英賀弗是否能抓到機會了。怎麼說我蘇定方也給他爭取了七八天的時間,也夠他表現草原番騎的實力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
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勢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