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

見李元吉如此說,李芷婉只能同意,言道:“四弟,我雖爲主帥,但你是監軍,有權如此,那麼你率三千輕騎追擊,郭刺史率三千人馬策應,你們二人相距不得超過三裡,我率大軍緊隨。切記不可深入,只需緊追即可。”

李元吉聽李芷婉下了命令,當下一喜,抱拳言道:“諾。”

潞州的雪下得更疾,地上大雪盈尺,積得已是沒過了腳面。馬蹄子踏下就是一個冰坑。

大雪紛紛,天地之間一片蒼茫,風颳着雪花直往士卒的脖子裡鑽,更叫寒氣入骨,遠遠望去人與馬身上,不多時就堆起了層雪。

明亮毫無暖意的太陽掛在了天邊,陽光照得雪地之上,刺得人睜不開眼睛。

璐水已是漸漸遠離身後,現在幽州軍已是霍山的羣山之中跋涉。

李重九按馬當下問道:“後軍如何了?”

一旁薛萬徹言道:“與唐軍交手已有三次,額託統軍且戰且退,唐軍只是小股突騎,不足爲懼。但對方一直緊咬在我軍身後,我軍後衛與其前鋒,常常相距不足一里。”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看來唐軍是鐵了心要追擊我軍,不肯讓我軍順利返回晉陽,對了,唐軍追擊的將領是誰?”

“是齊王李元吉。”

“上谷公,晉陽疾報!”

“念。”

“尉遲大將軍疾報,李世民並隰州總管李琛,太原道行軍副總管張綸,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侍郎唐儉,以及大將秦武通,桑顯河,率唐軍主力五萬人馬,從柏壁沿雀鼠谷險道進發,直逼太原郡而來。”

李重九言道:“英賀弗在做什麼?”

“英賀弗統軍,已收攏麾下番騎,沿途阻擊,不過唐軍兵勢極盛,英賀弗統軍只能且戰且退,阻擾其行軍之速。尉遲將軍請上谷公,速速返回晉陽。”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我明白了,傳令下去,士卒只攜五ri乾糧,其餘盡數丟棄,輕裝前進。”

“諾。”

李重九將令一下,幽州軍步卒當下朝璐水不斷丟棄多餘的糧草,如火石,解結錐,鐵馬盂,布槽等皆是隨路丟棄。

幽州步卒加速向晉陽而去。

這ri下午,額託,烏古乃,薛萬均三人在潞州一山谷,伏擊李元吉,郭子武的追兵,雙方惡戰一場,各自傷亡了數百人。

待李芷婉主力抵達後,三將當下立即率軍撤退。

李重九乘兩軍激戰間下令步卒在山間紮營。

正所謂行者爲軍,止則爲營。

李重九在山間設下七營,六營環繞中軍,宛如六出之花,道旁高地再shè一營,以強弓硬弩控住來路,此乃是後世武經總要中下營之法,但這時已是廣泛所用。

營壘之間拒馬槍,鐵蒺藜隔開,在中軍處將大車圍繞一圈,紮成圓陣。

下營之後,除了四分之一之人戍衛jing戒外,其餘人盡數休息。

深夜三萬追擊的唐軍,盡數趕到山邊。

滿滿山道之上,唐軍前簇後擁,絡繹不絕,而前方山崗之上,戰馬仰頭噴出粗氣,咬着馬嚼,輕甲騎兵聚集在平陽公主的將旗之下,前往望去人馬重重。從夕陽晚照之下,唐軍戍黃sè旌旗映襯在雪地之上,鎧甲流光,一片殺氣騰騰的氣勢。

山崗對面,幽州軍大營,一覽無遺。三萬唐軍正虎視眈眈。

李芷婉從山崗上望去,但見幽州軍營壘相疊,營帳重重如山巒起伏一般,眉頭微微一皺。

李元吉亦是一副血染戰袍的模樣,言道:“三姐,我軍主力已盡數趕到,你看是否乘敵軍剛剛下寨夜襲?”

李芷婉用劍鞘一指言道:“敵軍列陣有序,全無破綻,若是夜襲,反而是我們吃虧。”

李元吉笑道:“三姐,你太過憂心了,你看敵軍沿途拋灑糧草,已是丟盔棄甲,如喪家之犬。正好乘機夜襲,成就大功。”

李芷婉言道:“這可能是敵軍示弱誘敵之計,殷開山之前敗於璐水,真是中了李重九添兵減竈,其人馬雖撤過璐水,但留在河岸邊盡數都是jing兵。你需引以爲戒。”

李元吉頗爲不服氣,言道:“殷開山只是庸才罷了,姐姐你與他不同。”

李芷婉言道:“殷開山並非庸才,何況如此惡劣的天氣之中,本就不適合追擊用兵,士卒不耐於久戰,一旦野外受傷,普通傷口就容易致死。”

李元吉言道:“幾個田舍漢死了,又沒什麼……是三姐,你不願意與李重九一戰吧。”

李芷婉深吸一口氣,言道:“兵法有云,將有五德智、信、仁、勇、嚴,若不愛惜士卒,怎可叫士卒爲你效死。”

李元吉yu狡辯,郭子武言道:“公主殿下,齊王也是一片求戰之心,我看倒是公主殿下行軍猶猶豫豫,不似攻打長安時果決。”

李芷婉眉頭一擰,叱道:“我之行事,不用來你教,倒是璐水之敗,殷總管,王將軍皆全軍覆滅,而郭刺史一萬郡兵卻損傷無幾,你信不信我回長安,在父皇面前參你殆戰之罪!”

郭子武聽李芷婉疾言厲sè,當下知道惹怒對方,對方以一介女流,執掌全軍,自是殺伐果斷,這麼說絕不是恐嚇,而是說到做到。

郭子武哪敢在這時強項,當下服軟,惶恐地低下頭,抱拳言道:“公主恕罪,末將失言了。”

見郭子武這麼說,李元吉也是不敢再言,言道:“一切聽姐姐的就是。”

李芷婉見李元吉這幅低着頭墊着腳樣子,以往他小時候在成紀老家時,被自己叱責了,也是如此表情。李芷婉念此當下不再責問。

因李芷婉否了夜襲的命令,於是大軍退後三裡紮營,但即便如此兩軍一夜相安無事。

一晝之後,天氣yu冷,太陽雖是初升,但更無暖意。天氣極寒,氣溫驟降,士卒們皆是互搓雙手,否則握不住兵器。

“爲何前軍還不行進?”李重九問道。

薛萬徹回稟言道:“啓稟上谷公,昨夜夜末降了一場小雪,雖下得不大,但前方道路雪埋,壓了路徑。人馬雖可以通過,但是行軍車馬卻不容易經過。”

李重九皺眉隨軍的有數百輛車馬,裝載的都是士卒的盔甲,以及戰馬的糧秣,如靺鞨重騎的一套具裝都是平ri裝載車內,行軍之際,士卒和戰馬誰還披着鐵甲走路。

但正因如此貴重,故而輕易丟棄不得,故而戰敗都言丟盔棄甲,非到戰敗士卒不可以丟棄。平ri士卒若擅棄兜甲長槍,按照軍法就是殺頭。

不久前宇文化及弒君之後,人馬行進到彭城郡時,水路不同走陸路,直接下令掠奪當地的牛車兩千輛,將宮女珍寶皆裝在車上,而戈甲兵器,也讓兵士揹負,結果激起兵變。

驍果軍大將司馬德戡、趙行樞,陳伯圖密謀殺宇文化及,結果消息敗露,被宇文化及平定。

不過現在對於李重九而言,道路堆雪,車馬行進倒是成了大問題。

李重九來到前方,只見車轍在雪中碾得橫七豎八的道道,而幾名士卒正費力地從雪泥之中,擡起一陷入深坑的馬車,一副愁眉苦臉之狀。

眼下大雪封路,進退不得,士卒不由沮喪。

李重九問道:“衆將可有何妙計?”

溫彥博,王馬漢等大將都是一副束手無策之狀。

這時突地稽言道:“末將卻有辦法。”

李重九雙目一亮言道:“速速說來。”

突地稽言道:“我們遼東常下大雪,故而出行時,車輪都作得十分高大,而眼下我們可令人在前剷雪前行,再令士卒從山路邊砍伐樹木墊在車下行進,如此就可。”

李重九笑着言道:“此辦法大妙。”

突地稽言道:“我靺鞨戰士不畏嚴寒,可將剷雪伐木交給我們來處置,爲大軍鋪路搭橋!”

“善!”李重九一口答允。

當下突地稽率領三千靺鞨戰士輪番鋪路,前方大道果真暢通,兵車轔轔之聲,響在大道之上,難行之路頓時暢通無阻。

一旁漢軍士卒見此不由齊聲高呼慶幸,頓時士氣重新振作。

李重九令後軍待大軍行進過後,將木板全部拆除,再堆雪毀路。

而身後追擊的三萬唐軍,卻沒有突地稽之辦法,一路走着被李重九搗得稀爛的爛路,苦不堪言。連唐軍騎兵都不得不下馬,牽馬行進。

如此又行了兩ri,李重九大軍抵達太原郡上黨郡交界太谷縣。進入太谷縣境內後,山勢漸緩,馬上要進入平原。

前軍探馬稟報,前方山崗之上發現唐軍步卒,人馬極衆攔截住去去路。

而攔截在前方的乃是唐軍大將李仲文,潘何仁,此二人都乃是李芷婉奪取關中時的部將,他們必是奉李芷婉之令,率領留守恆山郡的一萬唐軍趕到。

聞之去路有唐軍,堵截之時,衆將皆是倒吸了一口氣,這幾年爲李三娘三萬唐軍追趕,大軍已是疲乏不堪,若是遇到這股生力軍,真是陷入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絕境。

李重九聞言卻並無半點憂sè,因爲他知道尉遲恭,顏也列的兩萬接應大軍,這時候必也是到了左近。

ps:今天出差,回來晚了,不過晚上十二點前補上第二更,看在我這麼努力份上,求推薦票!求月票!拜謝各位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章 古武術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章 古武術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