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

大殿上宮燈明亮。

趙國衆臣們都是垂下頭,殿內寂靜一片,數人的袖袍輕輕的抖動着。

林當鋒保舉魏徵後,魏徵一聲不吭,默然站在大堂上。但見現在的魏徵,雙鬢已是白髮早生,雙手交叉覆於官袍。趙國上下誰不知魏徵辦事勤勉,將幽京府治理得井井有條。但誰也都知道,前一次在朝議上,魏徵公然頂撞李重九,反對疏通永濟渠,賭氣的三日稱病不出,最後溫彥博親自上門去請,這才請動。

林當鋒的提議,李重九會拒絕嗎?衆臣心底揣測着,沒有人應聲,也沒有出反對,衆人都在等着李重九的決定。

李重九目光掃過殿內,當下毫不猶豫地道:“朕認爲可以,諸卿有異議嗎?”

衆大臣們終於一陣騷動,大家交頭接耳一陣,一人出首道:“魏府君在幽京牧守一方多年,百姓都稱頌其德,幽京牧守如此之重要,我看非魏府君不能擔任,換其他人恐怕難以勝任。”

這人的意思,雖沒有明說,但也是反對的。

李重九看向那大臣道:“正因爲魏府君能力出衆,故而才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幽京府需要他,但大趙三十郡的百姓更需要他。幽京府牧守的人選,朕自有定奪,稍後再議。”

“微臣失言。”對方當下低頭退下。

“還有異議嗎?”

這時王珪出首道:“魏府君,辦事公允,在微臣之上,微臣願輔助魏府君處理好尚書省的。”

好一個能見風使舵的王珪,李重九看向王珪道:“尚書省左右僕射,就是朕的左膀右臂。你們二人相互團結纔是,沒有誰輔助誰的。”

“是,陛下。”

連王珪都這麼說,當下左右大臣們都沒有再言當下一併道:“我等謹尊陛下旨意。”

“好。即日朕就下旨以讓魏徵。遷至尚書左僕射。”

“微臣叩謝陛下。”魏徵朗聲言道。魏徵老臣,升任尚書左僕射也是實至名歸。

“微臣願意保舉清河郡郡守崔君素爲吏部尚書。( 平南文學網)”說的是諫議大夫盧齊卿。

盧齊卿是出自范陽盧家。原本也與高,趙兩家都是涿郡的士卒。盧齊卿既然表態就是說明,盧家支持清河崔家上位。

李重九笑了笑道:“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微臣以爲不可!”說話的是趙何然。果真提議崔君素上位的意見,遭到了高。趙兩家的反對。

他們反對的理由是外官豈能入中樞,崔君素是劉黑闥的降臣不說,人年紀又大了,怎麼能爲吏部尚書。

衆臣商議一陣,李重九道:“既然如此,崔君素不可爲吏部尚書,改遷幽京府牧守。”

此言一出。滿堂官員都是驚愕。溫彥博,魏徵把握到李重九的意思,頓時雙目一亮。清河崔家在清河郡勢力根深蒂固,之前李重九新破劉黑闥。任命崔君素爲清河郡郡守也是權益之策。

現在局勢稍穩,李重九決定在清河郡插入自己的釘子,同時爲了拉攏崔家,讓崔君素晉爲幽京府牧守,崔家不僅不會怨懟,反而會感激李重九纔是。

當下有人反對道:“陛下幽京府牧守乃是從二品之職,但清河郡郡守不過正四品,連升三級,此不合法度。”

李重九道:“這朕知道,大趙今日有三十多郡,朕不可能再以一郡一郡治理天下,並郡爲府之事刻不容緩。之前不過只有兩府,故而授予從二品,以後增擴爲五府,十府,朝廷不可能有那麼多從二品官職,所以將各府牧守降爲正三品。次於中書令,尚書左右僕射,與中書侍郎平級,卻高於六部尚書。”

崔君素連升兩級的也算正常範疇,何況他背後清河的崔家又勢力那麼大,衆官員不敢再有異議。

最後就是吏部尚書了。李重九道:“吏部歸於尚書左僕射管轄下,不知道魏愛卿對於吏部尚書有什麼人選?”

換做他人可能爲了避嫌,不會有發言。但魏徵自持公正無私,所以他倒是沒有這點芥蒂。魏徵言道:“微臣沒有什麼太好人選,只是吏部尚書關係重大,微臣覺得可以啓用盧齊卿,周旭爲吏部侍郎,輔助微臣處理吏部之事。”

李重九點點頭,讓盧齊卿加入吏部,也算是對盧承慶,范陽盧家在此事中審時度勢的一種獎勵。

朝議之事,就此敲定。

就在這時,鴻臚寺卿裴矩突然稟告道:“陛下,李唐派從關中派使者前來,已在鴻臚寺住下!”

“所謂何事?”

“似乎是議和!”

這一次出使趙國的使者是李唐使者劉弘基,劉政會。

臨朔宮中,在趙國官員帶領下,劉弘基昂然在前,一旁劉政會稍滯後一步。

不久二人來到殿內,只有李重九與數名官吏在側。

裴矩向李重九道:“這二位就是李唐使者劉弘基,劉政會。”

劉弘基與劉政會畢恭畢敬地行參拜之禮。

李重九笑着道:“洛陽一別,沒想到今日這麼快就又見面了。”

劉弘基道:“趙皇陛下別來無恙,我也是高興,陛下這一次命我來,是來要息兵止戈,消弭戰火之事前來。”

李重九道:“願聞其詳。”

劉弘基當下道:“從大業七年,征討遼東一來,中原戰火連綿已十數年,田園毀於戰火,百姓流離失所,死於非命,天下萬民苦此已久,上天好生之德,吾主奉天意而行,願意與趙主陛下東西並立,相互承認彼此帝位,從此以後再不相侵如何?”

李重九一旁姬川開口了:“唐主自晉陽起兵來,橫掠關中,恐怕令田園毀於戰火,百姓流離失所,死於非命是唐主本人吧,怎麼現在又好好提及議和來了。”

姬川一開口就是嘲諷起李淵來。

劉弘基倒是沒有半點怒色道:“當年煬皇帝失德,不能守器。吾皇不能見如薛舉,劉武周,李軌之流在割據一方,故而起兵討伐。趙王陛下不是也是如此嗎?而今天下諸侯非臣於唐,即臣於趙,若是兩家可以議和,那麼天下將重現太平。”

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
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