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

李重九聽了楊娥皇這麼說,不由拍腿道:“是啊,我怎麼將他給忘了。”

當初李重九與宇文化及大戰,就是策反了何稠爲內應,讓何稠獻假計謀騙宇文化及堰水作壩要水淹趙軍,結果讓宇文化及作繭自縛,反而被擒。

李重九聽楊娥皇提出何稠問道:“你是怎麼想到他的?”

楊娥皇言道:“父皇在世時常說,宇文愷之後就何稠,可只有工部尚書了,所以我一直記的。”

李重九點點頭,疏通永濟渠之事,乃是關係趙國的根本。古代開鑿運河都是爲了用兵所用,如夫差開邗溝,曹操開白溝。

當楊廣雄才大略,開通永濟渠,不僅僅是爲了征討遼東這用兵。楊廣有着先見之明,修築永濟渠不僅僅是將偏遠的河北與洛陽連接在一起,消除地域的隔閡,更重要的是以江南的物力以對於華夏而言,威脅最大北境的遊牧民族。

李重九心知歷史上永濟渠漸漸淤塞,以至於北方交通愈加艱難,唐朝中期永濟渠北段幾乎皆廢。到了宋朝因爲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北宋也放棄了對永濟渠的經營。永濟渠的放棄,導致洛陽地位下降,北宋故而定都於通濟渠上的汴梁,而通濟渠又稱作汴河,清明上河圖上撲面而來的就是汴河上的繁華。

後元人入主中原,最後定都於北京,要重修修築運河,此時永濟渠早不可再用,元人將原先經由洛陽的隋唐大運河取直,重新規劃河道,不再繞道洛陽,而由北京,通州,天津經過山東直通杭州,這也就是今日熟知的京杭大運河。

明清兩代尤其重視河道,還設立正二品的河道總督。專辦河運。從秦漢時長安,再到隋唐的洛陽,宋金的汴梁,到最後元明清的北京。中原王朝四代都城的變遷,與此運河都有重要關係。

所以對於李重九而言,疏通永濟渠之事,絕不容更改,否則他處心積慮打下洛陽,就根本沒有意義了。

聽了楊娥皇的話後,李重九命人去宣何稠前來。李重九於觀文殿接見何稠,觀文殿在隋代時爲隋煬帝的私人藏書處,隋煬帝整理各種書籍,經過豪華包裝後珍藏於此。

何稠見到李重九後行參拜之禮後。李重九溫言道:“平身,賜坐!”

當下何稠坐在李重九身側。李重九看向他道:“聽聞愛卿擅於奇技淫巧,於建築一道十分精通是嗎?”

何稠聽李重九說他擅於奇技淫巧,當下有幾分失望,他想反駁他所擅的並非什麼奇技淫巧,而都是堂堂正正東西。但因顧及於李重九皇帝之尊,不敢當面反駁只能言道:“微臣確實對於建築略有所長。”

“那麼對水利之事,是否精通呢?”

何稠聽李重九這麼說,連忙道:“陛下,微臣於……於……水利……也有所長。”

何稠緊張下有就所結巴,面色漲紅。李重九笑了笑道:“愛卿可以慢慢說。”

何稠當下道:“當年征討遼東,宇文尚書制浮橋不成。難以渡遼水,最後還是微臣制的橋。”

李重九反問道:“那也只能說明何愛卿精通築橋,不能說精通水利啊。”

何稠又急了當下道:“回……回稟陛下,兩者……者是一樣的。”

李重九哈哈一笑道:“那朕將疏通永濟渠之事交給你辦如何?”

何稠聽了大喜道:“陛下微臣一……一定能給你辦……好。”

李重九擺了擺手道:“話先不要說得這麼滿,要知道疏通永濟渠之事,朝野上下多有反對。當年武皇帝動員百萬民役修永濟渠,間接導致了河北民亂,以至於大隋最後失了天下。眼下戰亂之後,我大趙在河北的根基遠不如當年大隋,故而朕要疏通永濟渠不能給你太多人手。”

何稠聽了道:“微臣可以一段一段的修。永濟渠就近郡縣出民役就可以了,幽京出民役十萬,河間出民役十萬,信都出民役十萬,清河出民役十萬,武陽出民役十萬,各服勞役兩個月,如此平攤一下,微臣有把握十個月內疏通。”

李重九聞言笑道:“何愛卿,一個郡出十萬民役兩個月,不行,就算百姓不要生計幹活,朕也給你找不出這麼多人來。”

何稠聞言頓時犯難。李重九道:“朕決定調沿河郡兵幫忙,你挑選人手,再從各郡的民間招募河工,給與優厚的俸祿,告訴他們朝廷以後都養着他們了,湊齊兩萬人後,朕每個郡再給你派三萬勞役,你給一段一段的疏通。”

“兩萬河工!”何稠變色。

李重九道:“百姓服勞役不過一時,怎麼有專門從事河工的人,幹事來得利索。出錢養着他們,也是朝廷來負擔的,此事你有把握嗎?若無把握,現在就說出,朕立即換人。”

何稠猶豫了一陣,當下跪下道:“陛下,微臣可以的!”

“好!”李重九龍顏大悅,當下將何稠扶起道:“朕立即下詔封你工部侍郎,正四品下,轄工部中水部。”

何稠聽李重九這麼說,當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陛……陛下!”

李重九道:“我將一國重任交託你,你萬萬莫要辜負,另外朕再給你挑選幾名得力助手。”

何稠聽了當下重重地點頭。

隨即李重九又召見溫彥博問道:“今年各郡郡守考評,誰爲甲等?”

溫彥博道:“東萊郡郡守趙欣,北平郡郡守周博二人皆得甲等。”

李重九道:“立即擬旨,就言周博辦事勤力,升任戶部侍郎,正四品下,朕命他主事河道行臺,統籌河間五郡河工,協助何稠疏通運河。”

溫彥博訝然問道:“河道行臺?此全無先例啊。”

李重九言道:“事有從權。”

溫彥博的訝異是有理由的,行臺又稱爲行尚書省,一般都是由尚書省大員,直轄地方數州數郡,不干涉政務,而總轄的軍務。同樣的例子還有行省,行省就是行中書省,元朝中書省權力最尊,故而中書省在各地設立行省,統籌政務軍務。

河道行臺,相對於尚書省的中臺,以尚書省官員身份來統籌五郡河工之事。

ps:第二更了,求推薦票,還有這個月票很給力,第一次殺到這麼靠前的位置,再求求,不知道還能不能再前一點。

一切看在兄弟我兩更的份上吧!拜謝!拜謝!

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
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