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

“拜見太子殿下,齊王殿下!”

李神通翻鞍下馬,遠遠就上前拜見。這一番禮數還是做得十足,見到這一幕令李建成,李元吉臉色稍稍好一些。

李建成也沒有託大,與李元吉一併下馬,身後唐軍十餘名總管也是下馬。

身後站着一系大將,李建成笑着道:“淮安王免禮。”說完親自將李神通攙扶起身,之後拍了拍李神通肩膀對身後衆將笑道:“淮安王倒是胖了!”

說完衆將一併大笑。

李神通笑着道:“有勞太子殿下掛念,殿下這大軍一出,已是天下震動,趙軍上下必然膽寒。”

李建成淡淡一笑,對西面長安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這還是要多靠父皇運籌帷幄得當纔是。淮安王河陽,黎陽兩地趙軍動向如何?”

李神通道:“並無絲毫異動,顯然對於太子殿下西出關中,毫無所知。”

大將李神符上前道:“太子殿下,黎陽城乃是趙軍在河北的糧倉,若是能襲取此城,必可解決大軍糧草供給之事。臣請一路人馬東進疾襲黎陽城,”

李建成聽了有所意動,卻拿不準主意改而問道:“屈將軍意下如何?”

上一次破王世充之戰,唐軍諸將論功,屈突通居第一,官拜陝東大行臺右僕射。李淵對這位老將十分器重,這一次李建成出征,李淵知道這兒子不精通兵事,於是再三叮囑李建成,李元吉凡事多問屈突通。

所以李建成記得很牢,自己一犯難就問屈突通,這又如之奈何呢?

大將屈突通捏須斟酌了一番道:“偷襲黎陽確實是不錯的計策,但從河內至黎陽,少說還有數百里路,期間很難保密,容易爲趙軍發現。一旦不能在數日內攻下,黎陽就在永濟渠邊,交通便利,一旦我們無法速戰速決,趙軍必然沿運河增援,所以末將認爲成功機會不大。”

李元吉亦道:“是啊,李重九生性謹慎。豈會給我們可乘之機,他必是在黎陽城佈下重兵。我們大軍會師,正是要一鼓作氣攻下河陽,何必東進分勢,此乃不智之舉。”

李元吉這麼說,是明顯在諷刺的李神符意見十分不智。讓李神符一時下不了臺階。李神通倒是道:“齊王殿下所言甚是,是舍弟欠缺考慮。”

李建成見有了商議已有了結果,不想讓李元吉和李神符在未開戰時就起爭執,於是打圓場道:“襄邑恭王的意見也是很有的見地的,孤亦是認爲可行,不過眼下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河陽爲上,破了河陽後。再考慮出兵黎陽,也是不遲。這是父皇當初親自面授機宜於孤的,大家就不要作改動了。”

見李建成這麼說,李元吉,李神通,李神符,屈突通四人一併稱是,表示服從。

當下李建成率大軍繼續前行。李神通,李神符二人私下留下。李神符爲剛纔李元吉駁斥自己之事大惱對李神通道:“兄長,我們怎麼說也是齊王的叔叔,他見了我們連一聲叔叔都不叫,還仗着自己身份作威作福,這口氣我咽不下。”

李神通安撫道:“任何事都是這樣,你是郡王。他是國王,在尊卑上,當然是他尊,你卑。有何受不了這氣的。一直依持自己叔叔身份,吃虧的反而是你。”

李神符聽了急道:“兄長,可是當年秦王領軍時候,豈是有如此無禮,還有你看這太子全無主見,事事居然聽齊王,屈突通二人的,這樣的人爲主帥,怎麼可能打勝戰。”

“那也總比自己什麼都不懂,瞎指揮的好,太子也算有自知之明瞭,”李神通淡淡地道,“眼下秦王失勢,平陽公主身死,陛下諸子之中能帶兵的也只有太子與齊王了,你就忍一忍吧。”

唐軍在河內與李神通會師後,兵力達十二萬之衆,很久就抵達了河陽城。

黃河水勢滔滔,奔流不息,河陽城外鑼鼓喧天,兵馬旗幟數不勝數,大軍遮天蓋地地壓來。

李建成望着這片大軍,十分體會到爲帥者的風光,他低聲對一旁李元吉道:“孤終於知道爲什麼那麼多人要作皇帝了,你看這一呼百應,何等風光,只要品嚐了這滋味就不肯放手,真所謂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太子殿下說的是啊。”李元吉聽了露出羨慕的神色。李建成這時對一旁大將李弘基問道:“河陽城前面是什麼渡口?”

劉弘基不假思索道:“回稟陛下是孟津渡!”

李建成聞言雙目一亮道;“原來是周武王會盟八百諸侯之地啊。”

聽李建成這麼說,劉弘基也十分湊趣地道:“當年武王燮伐大商,從關中出兵至孟津會盟八百諸侯,北渡黃河於商郊牧野大破紂王,一舉奠定周天子八百年天下。而今太子在此點兵,正是重現當年武王討商一幕啊!”

聽劉弘基這麼說,李建成哈哈大笑,顯然十分高興。武王伐商,是中原歷史一次有名的東西之爭。從關中崛起的周王室,擊敗了河北的商王朝勢力,而從周王室滅商後,天下的重心一直在關中沒有變過。

而今李唐再度從關中,平定河北勢力,似乎也在重現這天命所歸的一幕。

李建成聽劉弘基這麼說,當下覺得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也是如周武王承父親周文王天命一般。

李建成舉起馬鞭對着河陽道:“河陽城城小兵寡,能抵抗我大軍幾日,不過孤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先讓使者勸降城將就是。”

當下李建成選了一名膽大的使者進城說降。

不久使者就從城上返回了對李建成道:“太子殿下,城內守軍有答覆了。”

李建成哦地一聲問道:“敵將怎麼說?”

那使者道:“敵軍主將是一個畏事的人,沒有什麼主見,但是他的副將和監軍倒是意見不一,一說願降,一說不願降,所以讓我來向殿下覆命說乞請一日時間商議,明日再做答覆。”

李建成聽了點點頭道:“這也是合情合理的請求,答允他就是了。”

“殿下不可。”

李建成轉過頭看去,原來是右驍衛大將軍柴紹。

李建成問道:“柴將軍以爲爲何不可?”

柴紹道:“殿下,這分明是趙將的緩兵之計,投降之事哪裡有這麼難的,他們若是有異議,大可先攻下河陽城再說。”

李建成聽了柴紹之言爲難道:“這。”他剛表了態,要他立即收回成命,卻難以下臺。

屈突通道:“我們大軍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倉促攻城未必是最好,既是城內說考慮一日,我們也不妨休整一日,以解疲乏,若是明日他們不答允,再攻城也是不遲。”

屈突通的話一下說到李建成心底了道:“這是老成持重之言,就如此辦吧。”

當下十二萬唐軍在河陽城下駐紮了一夜。

次日李建成再派使者入城勸降。

不久使者又回來了,還帶來了趙軍的使者。

趙軍使者一見李建成就匍匐在地道:“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建成見這使者對自己如此恭敬,當下十分高興問道:“你們考慮了一晚如何了?”

這名趙國使者埋下頭道:“我們將軍昨夜商議了一晚,到了天明時,諸將們認爲唐軍勢大,非人力可抗衡,所以決定棄暗投明,全城降伏。只是要太子殿下我們答允一個條件?”

“投降就投降還有什麼廢話?信不信老子火了現在就打進城去。”唐軍大將黃君漢在一旁怒叱。

這名趙軍使者聽了十分惶恐,在地上直打哆嗦,李建成道:“你也看到了,孤的脾氣也不是太好,但有什麼條件先說說吧。”

這名使者連連叩頭道:“太子殿下明鑑,城主有降唐之心,但奈何家小都在洛陽,若是驟然降伏,恐怕家人性命不保。所以懇請太子殿下寬限兩日,讓城主一盡臣節,保全家人。”

聽了這話,屈突通冷笑按劍起身道:“太子殿下,不必再說了,將此人拖出去斬了!”

那使者聽了擡起頭來大喊道:“殿下,我說得是千真萬確啊,你若不信,可以剝開我的心腹,看看是否一片真心的。我們不要兩日了,一日就一日也行啊,明日日出時,河陽城必會投降。”

“空口無憑有何爲信?”

“這裡是城將的印信虎符,可以作保,還請殿下過目。”

聽了此人的話,李建成部下將印信虎符取過,驗明之後點了點頭,顯然確實是真物。

李元吉皺眉道:“既是等了一日,也不在乎多等一日。”

李建成聽了道:“好,孤就再信你一次。”

第三日,在李建成,李元吉翹首以盼下,河陽城城門依舊緊閉。

“太子殿下,城上射下一封信來!”

李建成聞言打開信一看倒見信上書着:“昔日陳慶之以七千白袍北中郎城,力據爾朱榮三十萬大軍,古人英姿悠然神往,而今本將能一會李唐太子殿下,他日可千古留名,幸甚。”

見信後,擡頭河陽城上密佈的弓手,李建成方知自己受騙上當將信紙一擲在地怒道:“攻城!孤要將這蘇定方剝皮!”(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章 情定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
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隻有你一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章 情定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