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時不待我(1)

過年了,楊志遠本來之前有想法上北京去過年,因爲陳明達爸爸早早就來電話,說志遠現在跟你喝酒沒什麼意思了,我現在最喜歡的就是用鬍子扎我們家小舒凡的臉,又有一年沒看見小舒凡了,這小傢伙的馬步扎得怎麼樣了?是不是又長高了?真有些想他了,怎麼樣,今年什麼時候上北京來過年?楊志遠一想,國慶已經去過沿海,和秀梅媽媽見過面了,今年就不用幾頭跑了,而且在過年之時,周至誠書記、李澤成師兄都會回北京,大家正好可以趁此機會見個面,順便再去拜會一下吳子虛老先生和張平原老師,這一兩年來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除了周至誠書記和吳子虛老先生有過見面,其他人都已經很久沒見了,說實話楊志遠還真是有些想念。

楊志遠於是和陳明達爸爸約定,初三上北京,讓小舒凡給外公外婆拜年。陳明達笑呵呵的,非常高興。哪曾想,元旦前幾天,楊石叔去了,按楊家坳的習俗,這是楊石叔過世後的第一個春節,楊家人會隆重地祭奠一番,楊志遠自然就無法上北京給岳父岳母拜年了。陳明達對此表示理解,說志遠,百善孝爲先,老先生待你不薄,你就該給老先生送終盡孝,此爲男兒真性情也,沒得說,試想一個人,如果不忠不孝,這樣的人又豈會知道什麼是愛,又怎麼能指望這樣的人愛家愛國。

年三十這天,楊志遠上午在張溪嶺檢查完春運交通安全工作,對那些爲了他人的安全和歡樂,在張溪嶺恪盡職守的普通交警和運政部門的同志,一一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爲之的付出和犧牲,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努力,張溪嶺纔會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有人員傷亡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楊志遠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戒驕戒躁,發揚捨己爲人的工作作風,保持成績,力爭把張溪嶺的零事故率一直保持下去。現在有些領導,一出問題就說舉一反三,羣衆的生命財產都已經沒有了,事後再舉一反三有個屁用。

楊志遠說:“我們不說空話,我們在事前就舉一反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任何可能發生事故的問題都消滅在萌芽之中,只要我們胸懷良心良知,與風霜雪雨霧鬥,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鬥,我們就肯定是唯一的勝利者。”

楊志遠直到中午,才讓魏遲修把自己送到普天車站,儘管是年三十了,但北上的火車仍是滿滿當當的,人太多,普天停止售票,楊志遠只得讓魏遲修把自己送到長途汽車站,排隊上了直達省城榆江的客車。客車走的是高速,直到下午四點,楊志遠纔到了省城,與安茗、林覺、楊雨菲會合,一同趕往楊家坳。

林覺因爲今年得在楊家坳過年,所以在年前帶着楊雨菲和二歲大的孩子回來了一趟,在家吃過中飯,與楊志遠相約一同回楊家坳。這麼多年了,五十鈴早就退役,楊家坳雖然有錢了,但艱苦樸素的傳統一直得以保留,林覺作爲公司的董事長,開的是那種十來萬的小別克。楊志遠對此表示讚許,車無非就是一個代步的工具,花個百來萬,買個奔馳,有何意思,無非就是炫富,可楊家坳現在就是農村富裕的代名詞。在本省一說起楊家坳,有幾人不知,幾人不曉,幾人敢小視,楊家坳的富,實實在在,用不着炫,楊家坳的自信寫在楊家人的臉上,而無需靠汽車此類的代步工具來支撐門面。

往年的楊家坳張燈結綵,熱鬧非常,但楊家坳今年的這個春節,卻因爲楊石老先生的逝世,過得有些沉悶。

大年三十,楊志遠和廣唯他爹,帶着一衆人給楊石老先生上了一桌子的供品,焚香祭拜。從初一開始,楊家坳爲其五天的家祭正式開始,家族中人一致推選楊志遠爲主祭官。楊志遠沒有推辭,也不覺得自己作爲縣委書記擔任主祭官有何不妥。楊志遠認爲在世界的其他幾大文明都已經灰飛煙滅之後,唯獨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不倒,肯定有着值得稱道的精髓在裡面,正因爲有精髓在,中華民族才得以屹立不倒。一個家族也一樣,楊家坳作爲楊家將的一脈,得以在南方傳承下來,說到底就是‘忠義勇、潔誠敬’的楊家祖訓在激勵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楊家人精忠報國,奮勇向前。

楊家坳進行家祭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祭祀祖先,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更重要的是爲了維護家族的血脈親情,教育子孫不要忘記祖先創業的艱辛,以便將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楊家的家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起到了祈求祖先保佑,團結、激勵家族成員的作用。楊志遠心知既然大家推選自己爲主祭官,這是家族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倚重,以前,這種事情是由楊石叔主持的,今年楊石叔去了,由自己主持也就義不容辭,楊志遠知道,作爲主持人,從這一刻開始,自己就是這個家族的魂了,一個家族只有有了靈魂,纔可以繼往開來,無私無畏。他不能因爲楊石叔走了,而讓家族感覺羣龍無首,變成一盤散沙,如此他楊志遠任由這種事情發生,那他楊志遠就不配爲楊家子孫。

與別的地方的家祭不同,楊家坳一般都是在家族發生了重大的事情纔會舉行家祭。比如像修訂族譜,族長去世,又或者是楊家先祖逢十壽辰此類大事,楊家坳才舉行家祭活動。之所以如此,楊志遠覺得這應該與楊家坳的貧困有關,畢竟舉行一次家祭,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

楊志遠覺得楊家人之所以衆志成城,還與一條開明的族規有關,楊家還有一處族規和別的家族不同,別的家族舉行家祭禁止女性參加,楊家人卻不這樣,只要是你和楊家有血緣或者姻緣關係,男男女女都可參加,像白宏偉他們此類楊家家將的後裔,在楊家坳的楊家族譜中也有分冊,在家祭時必須參加。這大概與當年楊家先祖喋血沙場,獨餘滿門女將,將楊家發揚光大有關。楊志遠覺得正因爲如此,楊家纔會源遠流長,精誠團結,男女同仇敵愾,萬衆一心。

從初一到初五,楊志遠帶領楊家所有的家族成員在宗祠向楊家的列祖列宗行三跪九叩禮、進行飲福受胙等特有的禮儀形式。在禮樂之中,全體楊家後裔謹遵‘忠義勇,潔誠敬’的楊家祖訓,向宗祠的楊家列祖列宗行叩首禮,共同表達對楊家先祖的深切緬懷和無上尊崇,同時祈望楊石叔在天國一路走好。

楊志遠重複祖訓:“忠義勇,潔誠敬。”

楊家坳的全體後裔齊聲高喊:“忠義勇,潔誠敬。”

楊志遠說:“精誠團結,精忠報國,勿忘國恥,勿相忘。”

楊家坳的全體後裔緊相隨:“勿相忘!”

連楊舒凡他們這些楊家的小一代,都是跟着自己的父輩稚聲稚氣地說:勿相忘!

楊志遠一時熱血沸騰,心潮洶涌,人的一生,總有些什麼是我們不能忘的,故園家國,血脈親情,禮義廉恥,忠孝誠勇,這些祖輩遺下來的祖訓,都有着深邃的人生信仰和信條在其中,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只要我們記住這些,我們就可以挺直腰桿,堂堂正正地做人,哪怕是身處異國他鄉,只要我們銘記這些,那麼我們就不會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

一對大紅的一米多高的蠟燭徹夜燃燒,預意楊家世代生生不息,也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過完春節,楊志遠回到社港。二月已至,過不多久,社港的農村肯定就會一派繁忙,因爲黃瓜、西瓜、辣椒、西紅柿、苦瓜、絲瓜、西葫蘆等各類夏收的時令果蔬的播種之時就要來臨了。

楊志遠這天在小會議室裡就今年的春耕春播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今天到場的除了孟路軍、主管農業的副縣長、農業局局長、信息公司的莊勝笠等政府部門的各級領導,楊志遠還把李東湖也請來列席會議。

儘管楊志遠和李東湖上次會談過後,兩人一直未曾謀面,但李東湖現在對楊志遠是誠心折服,年前年後都和楊志遠多有聯繫,彙報思想,請教難題,楊志遠每每對李東湖都是坦誠以待,幫助答疑解惑。用李東湖的話說,和楊書記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每一次的談話都讓東湖受益匪淺。

因爲時有聯繫,楊志遠對李東湖的動態也就清清楚楚。李東湖得到蔣海燕財團的首期五千萬的借款後,除了加緊實施‘兩樓’的併購策略,他還走出了對大衆連鎖超市的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在普天市的商業中心地帶,簽下了一棟上下五層近萬平米的商業樓盤的長期租賃合同。按李東湖的規劃,此超市將涵蓋五金家電、服裝百貨,餐飲酒肆,應有盡有,包羅萬象。如果說以前李東湖的大衆連鎖超市在社港周邊安營紮寨,是爲了鞏固農村的商業連鎖市場,屬於小打小鬧的話,那麼李東湖這次轄資本進軍普天這類本省的二線城市,那就是李東湖戰略大轉移開始正式付諸行動,開始試水其‘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爲將來更大規模的兵團作戰,積攢經驗。此一役一旦成功,李東湖的大衆連鎖超市就將自此步入輝煌,又將步入一個黃金五年。李東湖對這一步自然很是看重,儘管目前還只是在進行內部裝修,但李東湖早就調遣手下的精兵強將,齊聚普天的大衆連鎖旗艦店。郭子豪自然當仁不讓,兼任普天旗艦店的總經理,駐守普天。不止李東湖對普天的旗艦店很是看重,楊志遠對此也是寄予厚望,此旗艦店一旦成功,楊志遠自然知道這對社港來說,意味着什麼。

李東湖是最後一個被張穆雨領到縣委的小會議室的,他一看衆政府部門的官員團團圍繞楊志遠而坐,嚇了一跳,笑,說:“楊書記,我沒有走錯房間吧,這裡好像沒我什麼事情。”

楊志遠指了指身邊空着的座位,說:“李董事務繁忙,姍姍來遲,情有可原。你沒有走錯房間,等的就是你,你是今天當之無愧的主角,李董,請坐。”

李東湖也沒推辭,趕忙走到楊志遠的身邊坐下。他本以爲楊志遠請自己來是爲了協商解決‘兩樓’的後續問題,但他仔細地掃視一圈後,發現在場的人員當中,並沒有商業局和供銷社的兩位主管領導,他就知道楊志遠此次會議肯定不會是爲了‘兩樓’的併購問題。

李東湖現在對楊志遠是誠心佩服,感覺楊志遠這人商業嗅覺敏銳,其人深不可測。本來普天的旗艦店,李東湖從資本的角度考慮,並沒有準備搞這麼大的規模,他看中的是另一處一樓二千來平米的商鋪,他準備先從食品超市做起,再慢慢地向其他方面滲透。李東湖把自己的主意在電話裡與楊志遠一說,楊志遠立馬予以反對,說普天雖然是二線城市,但是城市它不同於農村,如果你還用在農村的那一套經營城市,那你雖不至於失敗,但肯定會像社港的超市一樣,屬於小打小鬧,李董這次要做就做大,爭取一炮而紅,把大衆連鎖的氣勢打出來。你不妨搞一個旗艦店,吃喝玩樂一條龍,爭取足不出戶,就可以將吃喝玩樂一起解決,這種模式在普天應該屬第一家,肯定會吸引眼球。

李東湖擔心資金問題,楊志遠讓其找蔣海燕協商,爭取第二筆借款早日到位,而且可以拿出部分樓層進行招商。楊志遠建議李東湖可以在餐飲方面與蔣海燕的財團進行深度合作,蔣海燕他們的財團與全國有名的餐飲集團都有業務聯繫,那些餐飲集團既然能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開連鎖店,難道就沒有在普天此類城市開餐飲店的想法?只怕未必,有錢賺的生意誰不願做,人家只是少了一個契機,而李東湖大衆連鎖旗艦店的開張營業就是這麼一個好的契機。而且還可以就此與蔣海燕的財團以及諸多餐飲集團結下戰略同盟關係,今後一同攻城拔寨,肯定是無堅不摧,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李東湖一聽,當即被楊志遠說服了。楊志遠對普天的商業格局早就成竹在胸,他當即把普天商業區,幾處可以開旗艦店的商業樓盤的招商信息告訴了李東湖,供李東湖選擇,李東湖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最後,最終選址現在的這個商業樓盤。

楊志遠見李東湖坐下,笑,說:“李董,普天旗艦店的進展怎麼樣?”

李東湖笑,說:“蒙楊書記的關愛,旗艦店進展順利,預計將於三月底試營業,五月一日正式開業,到時我準備搞一個開業儀式,希望楊書記到時能賞光,爲旗艦店開業剪綵。”

楊志遠笑,說:“我去,是不是分量不夠?”

李東湖說:“楊書記此言差矣,旗艦店如果沒有你楊書記的鼎力支持,五月一日能開業?只怕還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楊書記的分量不夠,誰夠。”

楊志遠一笑,還是那話,說:“該給的面子肯定得給,李董的旗艦店開業,其他人我不知道,我楊志遠肯定得去捧場,怎麼着這都是我們社港本地企業進軍城市的第一步,大快人心,發人深省,爲什麼你李東湖的企業可以走出去,其他的企業卻是不行,孟縣,我看有必要組織企業學習學習。”

孟路軍點頭,說:“是該藉此機會進一步解放社港本地企業的思想,讓他們的眼光放長遠一點。”

楊志遠笑,說:“孟縣,怎麼樣,五一節我們結伴去李董的旗艦店逛一逛。”

孟路軍笑,說:“我孟路軍雖然一貫不喜歡逛商場,但這一次說什麼都要和楊書記一起上李董的旗艦店去開開眼界。既然是旗艦店,是不是像艦艇一般,有槍有炮?”

楊志遠知道孟路軍這是在說笑,呵呵一樂,說:“李董這可不是一般的艦艇,李董現在打造的可是一艘巨型航母。”

說到這,楊志遠就此切入正題,說:“既然李董的航母就要起航了,我們社港就有必要搭乘這艘航母,與其一同協同作戰,開創社港農業的新局面。”

大家一聽楊志遠切入正題,都不吭聲了,靜靜地聽楊志遠把他的想法公之於衆。

楊志遠說:“今天之所以把李董請來參加我們政府的農業工作會議,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社港的信息公司與李董的大衆連鎖進行深度合作,隨着李董普天旗艦店即將開業運營,李董的大衆連鎖將向城市延伸,那麼我們社港的農業也將面臨着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什麼樣的機遇,楊志遠一一細說,其主題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全縣開展‘一村一品’的農業發展模式。由社港信息公司開展大合作社模式,與農戶簽訂生產合同。信息公司則與李東湖的大衆連鎖超市簽訂供銷合同,在大衆連鎖超市各城市的門店設立社港農產品專櫃,統一銷售社港的農產品。何謂‘一村一品’?其實就是爲了避免社港的農戶一窩蜂生產的一種定點模式,避免因某一個農產品有利可圖,農戶就趨之若鶩,引起量多價跌的傷農事件。‘一村一品’則可以指導農戶規範化經營生產。一個村,在今年的春播之時,只播種一個品種。甲村今春播種黃瓜,乙村就種苦瓜,丙村就種絲瓜;甲村種西瓜,乙村就種甜瓜。反正村村都不重複,這樣一來,在夏收之時,就不存在同一品種在同一時段集中上市,引起價格劇烈波動,而大衆連鎖超市旗下的城市門店也可以因此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做到品種齊全,琳琅滿目,豐富市民的菜籃子,三方實惠。

李東湖一聽,說:“楊書記考慮周全,我舉雙手贊同。這樣一來我就可以一門心思負責產品的銷售,減少了流通環節的開銷支出;而信息公司只需負責指導生產合理佈局和進行收購;農戶則只需按時按質按量生產就行,三家都可以心無旁騖,自掃門前雪,都無後顧之憂,何樂而不爲。”

楊志遠笑,說:“此棋局的成敗,李董至關重要,希望李董以增大銷量爲目的,薄利多銷,讓社港的農產品在旗下門店供不應求才好。”

李東湖說:“楊書記放心,東湖是農民出身,即便是不賺分文,我也要爲家鄉的父老鄉親多做貢獻。”

楊志遠哈哈大笑,說:“李董能如是說,那我肯定可以心想事成,社港的農業生產今年肯定可以打一個翻身仗和大勝仗。”

孟路軍大爲感慨,心知自己如果不加快腳步,只怕還真有些跟不上楊志遠的節奏。孟路軍自然明白爲什麼楊志遠一着接一着,運籌帷幄,排兵佈陣,楊志遠這是要早日將社港從貧窮中解放出來。因爲楊志遠現在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時不待我。

第2章 楓樹灣(1)第1章 走馬上任(2)第12章 春暖花開(1)第9章 國慶長假(2)第23章 一通百通(2)第5章 融資貸款(2)第4章 魚頭期貨(1)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6章 交通局長(3)第46章 情誼無價(2)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39章 農博會(2)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7章 公司成立(2)第44章 千里姻緣(1)第34章 龍舟待發(1)第37章 獻禮華誕(1)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32章 人大議案(3)第11章 新年快樂(1)第39章 農博會(2)第6章 短兵相接(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34章 提前佈局(3)第2章 韜光隱晦(1)第9章 韶華依舊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42章 人生之幸(2)第4章 不拘一格(2)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3章 將軍令下(2)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9章 韶華依舊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6章 有情翩翩(3)第27章 省委考察組(1)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25章 洽談周(3)第27章 省委考察組(4)第15章 風雨欲來(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7章 幾多醉(3)第18章 問政於楊(2)第45章 花開蒂落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5章 大智若愚(1)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6章 短兵相接(2)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6章 有情翩翩(2)第47章 雨意江南(1)第33章 力所能及(2)第8章 市長調研(3)第27章 大器必成第28章 省長召見(1)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19章 雄才韜略(2)第14章 不離不棄(3)第17章 堵不如疏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2章 韜光隱晦(2)第15章 事發突然(1)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3章 將軍令下(3)第5章 從政之道(1)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34章 龍舟待發(1)第20章 南山開發(1)第41章 車輪滾滾(2)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38章 在商言商(2)第2章 韜光隱晦(1)第12章 驚濤駭浪(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4章 路見不平(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19章 好事連連(2)第8章 新春團拜(5)第18章 換屆在即(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8章 市長調研(5)第3章 將軍令下(3)第4章 路見不平(2)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5章 從政之道(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
第2章 楓樹灣(1)第1章 走馬上任(2)第12章 春暖花開(1)第9章 國慶長假(2)第23章 一通百通(2)第5章 融資貸款(2)第4章 魚頭期貨(1)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6章 交通局長(3)第46章 情誼無價(2)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39章 農博會(2)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7章 公司成立(2)第44章 千里姻緣(1)第34章 龍舟待發(1)第37章 獻禮華誕(1)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32章 人大議案(3)第11章 新年快樂(1)第39章 農博會(2)第6章 短兵相接(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34章 提前佈局(3)第2章 韜光隱晦(1)第9章 韶華依舊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42章 人生之幸(2)第4章 不拘一格(2)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3章 將軍令下(2)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9章 韶華依舊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6章 有情翩翩(3)第27章 省委考察組(1)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25章 洽談周(3)第27章 省委考察組(4)第15章 風雨欲來(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7章 幾多醉(3)第18章 問政於楊(2)第45章 花開蒂落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5章 大智若愚(1)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6章 短兵相接(2)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6章 有情翩翩(2)第47章 雨意江南(1)第33章 力所能及(2)第8章 市長調研(3)第27章 大器必成第28章 省長召見(1)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19章 雄才韜略(2)第14章 不離不棄(3)第17章 堵不如疏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2章 韜光隱晦(2)第15章 事發突然(1)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3章 將軍令下(3)第5章 從政之道(1)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34章 龍舟待發(1)第20章 南山開發(1)第41章 車輪滾滾(2)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38章 在商言商(2)第2章 韜光隱晦(1)第12章 驚濤駭浪(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4章 路見不平(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19章 好事連連(2)第8章 新春團拜(5)第18章 換屆在即(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8章 市長調研(5)第3章 將軍令下(3)第4章 路見不平(2)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5章 從政之道(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