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韋州(四)

這樣的機會對於杜橓卿來說太重要了,從軍十數載,一步步走到今日地位,雖然無論旁人還是自己,都知道前程可期……

但他和木華黎,種懷玉這樣的軍中大將到底不同,這兩位同窗只需率殺敵,軍功自然而然便是他們的晉身之階。

而他杜橓卿嘛,說句不好聽的話,如今軍功於他來說,卻已無多大助益,是的,他來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時候。

之前也說了,他的職位,決定了他的前程,若想更進一步,而且能很快站穩腳跟,只能是文職。

不過說起來,到了他這個地位品級,前面可供選擇的餘地反而不如以前多了,這個沒什麼奇怪的,越到上面,位子越少,選擇餘地自然也就少了。

他之前也有過計較,無非兩條路罷了,一內一外,在外,若不能任上一任布政使,其他的職位自然也就沒太大意思。

而一旦回京任職,可選擇的職位到了多了起來,但……在外奔波這些年,反而對回京任職有了些畏懼之心,要知道,長安之亂纔過去了幾年?

身爲大將軍心腹,回京任職得受多少詰難,又得忍受怎樣的排擠?那樣的話,反而不如留在軍中來的舒坦。

實際上,這是許多從軍多年的將軍們常見的心態,和偏於直爽的軍人們打交道慣了,再與朝中大臣們勾心鬥角,力不從心不說,也會感到分外憋悶膩歪。一旦久了。多數都要犯下這樣那樣的錯失。讓人輕易抓住把柄,下場自不必提。

這樣的事情自古以來便不鮮見,像不久之前的長安之亂,實際上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玩心眼玩不過,那就用刀子說話。

要不怎麼說呢,膽大妄爲的將軍們多爲亂事之源,當然。這些都是文人們的責難言辭罷了,事實上,將軍們領兵爲亂,除了少數幾個梟雄之輩,多數卻都是文臣們措置失當,逼迫出來的……

廢話少說,心念電轉,杜橓卿已經理出了一些頭緒。

其實,也不容他再多想什麼,他只需明白。今日的機會,可謂是稍縱即逝。也許幾句話,就能決定他之後數十年之榮辱,他本就是大將軍心腹,又有師生之誼,在這樣一個時候,若再左右旁顧,猶豫不決,不定便失了大帥信重。

一旦讓大帥心中不喜……想到這個,杜橓卿後背頗然便冒出了冷汗。

此時,他再無猶豫,立即起身肅容道:“學生之所以有今日,全乃大帥所賜,學生肝腦塗地,也難報大帥恩情於萬一……之後如何,學生所思所想都不要緊,最緊要的是,大帥想學生如何,學生便如何。”

趙石目光閃動了一下,隨即便是一笑,輕輕拍了拍桌案,“既然沒想好,就回去好好想想……好了,下去梳洗一下,過後軍議,不要來的晚了……再有,今晚你那裡還得辛苦一番,將帶來的人馬整理好了,交給張峰聚所部看守。”

“遵令……”

雖然心亂如麻,但杜橓卿還是沒有忘了自己此行的另外一個目的,只是現在他有些猶豫了,不過他略微停頓了一下,還是開了口。

“大帥,秦川北路典農使張大人隨軍到了,他想求見大帥,請學生代爲引見……”

秦川北路典農使張賢,雖然和西北張氏接觸並不多,但趙石與張峰聚乃是結義兄弟,對西北張氏的一些人物還是有所瞭解的。

如今的西北張氏比起二十多年前來,可要膨脹太多了,即便張祖纏綿病榻,應該是不久於人世了,但西北張家已經成爲當今西北第一等的官宦豪族,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以趙石聽聞來的消息,現在西北張氏主事的應該是,張峰聚的三叔延州指揮副使,掌伐夏右路軍糧草輜重事的張承,而這位秦川北路典農使張賢,則是張祖嫡次子,張峰聚要喚其爲二叔。

加上張峰聚,也就是如今西北張氏最傑出的三位人物了。

典農使,已經是正五品的高官,說起來,張賢升任典農使,也還和長安之亂有着關聯,主要是皇帝陛下爲酬西北張氏從龍之功,不但許了張承延州指揮副使之職,還順帶給了世代從軍的張家另外一條出路。

當然,這裡面還有掣肘延州指揮使,大將軍折匯的意思在裡面。

而典農使這個職位,在布政使轄下,但勸助農桑,修路挖渠,丈量田畝,分發農具耕牛,甚至於糧草轉運,稅賦收取等朝廷大事上,都少不得要牽扯其中。

這是一個看似職權不太大,卻又與國朝重事,農業,息息相關的職位,做的好了,自然有朝廷褒獎,官路亨通,做的不好,也有布政使衙門以及地方正官分擔責任,實實在在是官員熬資歷的美差……

不過不管怎麼說,如今西北延州邊地,沒有誰的風頭能蓋過西北張家了,這是大秦新晉的地方豪族,如此經營下去,未必會比河內韓氏差了纔對。

只是這樣一個時節找上門來……而且,張峰聚乃他的結義兄弟,又身在軍中,不經過張峰聚之口,便直接來此拜見,其中關節,實在耐人尋味。

再加上,張峰聚每次提及西北張氏,也不過是說說那位老爺子罷了,其他人都是絕口不提,趙石也明白,像西北張氏那樣的大族,亂七八糟的事情絕對不少,而張峰聚一直在外征戰,與族人的關係多有疏遠也是難免,說不定,還有間隙生出來。

趙石沉思了片刻,再瞅向杜橓卿的時候,目光中便多了幾分銳利……

沒等趙石說話,杜橓卿腦門上已經出了一層薄汗,心道,這纔是無妄之災,要知道,典農使衙門本就有權干涉糧草轉運事,而且,這位張大人還出身西北張氏,是大帥義弟張將軍的叔父。

這樣的人既然開了口,於公於私,他哪裡能隨意推脫?

不過,不管這些能不能宣之於口,他之前的猶豫確實是有道理的,這裡面也確實有些不妥當之處,那麼他就必須做出解釋了,把自己先摘出來爲上,這樣的事情,他可不想牽扯進去。

“大帥,張大人押運糧草而來……又說張將軍那裡軍務繁忙……便請學生直接稟報一聲……學生想着,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果……學生去回了他便是……”

趙石想了想,垂下眼臉,漫不經心的揮了揮手,“還有些空閒工夫,讓他直接過來吧,以後行事謹慎些,遇事多動動心思,不然今後如何讓人放心交之以重任?”

“是,學生今後定謹記大帥教誨。”

退出大帳,外面的風一吹,杜橓卿激靈靈打了個冷戰,頭腦這才清楚了不少,跟守在帳外的程書奇微微抱拳示意,帶着親兵便匆匆離開了中軍大帳所在。

回到自己營地的一路上,杜橓卿滿腦門的官司,只是略微想想,就將張賢張大人拋在了腦後,西北張氏再怎麼顯赫,與他也無關礙,他現在要琢磨的是,大帥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已經安排好了,還是臨時起意,之後大帥再行問起,自己又該怎麼回答?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沒有任何的答案……

甚至於,他都想着是不是跟程書奇探問一下,大帥如今的脾性,但隨即,他就將這個頗有誘惑力,卻十分的不靠譜的想法拋到了九霄雲外。

到了此時,他纔有些感慨,要說這些年,他都在大帥麾下任職,遠也沒遠到哪裡去,但他怎麼就一門心思的那些繁雜事宜之上,反而沒想到在大帥身邊多呆些日子?不然的話,也不用這樣費盡心思的揣摩大帥心意了。

回到營地,忙起來心思也就少了,多少事等着他呢,一邊詢問安營事宜,一邊隨口處置,連梳洗都是在巡營當中完成,當然,他也沒忘了命人將典農使大人請過來。

不過這一次,態度可就冷淡的多了,只是告之,大帥命其立即前去中軍大帳,之後便以軍務繁忙爲由,匆匆他去了……

典農使張賢雖然出身於世代從軍的西北將門,但他和他大哥都差不多,並不以弓馬見長,這一路辛勞下來,可謂是筋酸骨軟,若非有大事壓在肩頭,說什麼他也不會親自來到這風沙狂野之地。

他本想着休息一日,緩一緩身子骨,然後再去見那位聲名赫赫的大將軍,沒想到的是,到這裡的第一日,便能得了召見。

心中亦驚亦喜,也沒怎麼琢磨這位杜大人的姿態,只是心裡有些暗鬧,這位杜大人做事太過粗疏,竟然沒跟他說說,大將軍的原話是怎麼說的,心情又是如何等等……

第477章 大戰(三)第1025章 投誠第318章 靜夜第899章 圍城第494章 風起(三)第1077章 分封(三)第711章 妹夫第308章 聚殲(三)第993章 惑敵第87章 清明第1566章 不安第1457章 密談第560章 劫後第1369章 結巴第673章 長街第1191章 廷議(三)第493章 風起(二)第287章 平靜第1361章 結果第35章 支使第931章 見客第440章 演武(二)第1271章 元康(二)第556章 奇士第1366章 聚飲(一)第117章 夜談第645章 生員第783章 議和(五)第1456章 風陵第1557章 序曲第1404章 邀請第321章 相見第697章 道人第297章 先鋒第89章 較技第1183章 兵部第1250章 陸相第377章 遇匪(三)第334章 山匪(四)第102章 夜執第368章 決定(二)第1427章 夜談第614章 靈光第508章 雲涌(八)第1351章 搗亂第817章 天香第347章 許諾(二)第1451章 揪心第1003章 活着第1406章 夜宴(二)第214章 年關(七)第3章 鹽監第860章 爲誓第657章 講學第337章 遇敵(二)第1160章 主從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1682章 問難第766章 瘋狂第102章 夜執第795章 見駕第923章 安定第743章 爭執第1426章 論妃第1002章 戰場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259章 女真第1396章 破敵第627章 衆謀第1300章 拖延第533章 揭短第988章 軍議第231章 父子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戰第1085章 迴轉第369章 始末第1229章 軟硬第1301章 沈鶴第692章 新鮮(六)第835章 京軍第322章 兩軍第1409章 佈局第417章 家事第505章 雲涌(五)第1530章 學問第1357章 用人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300章 潰敵(一)第85章 風雲(三)第1560章 狹路第1501章 護衛第169章 揚威(三)第1334章 款待第1380章 邀請第211章 年關(四)第1270章 元康第1052章 拖延第755章 太原第1340章 入府
第477章 大戰(三)第1025章 投誠第318章 靜夜第899章 圍城第494章 風起(三)第1077章 分封(三)第711章 妹夫第308章 聚殲(三)第993章 惑敵第87章 清明第1566章 不安第1457章 密談第560章 劫後第1369章 結巴第673章 長街第1191章 廷議(三)第493章 風起(二)第287章 平靜第1361章 結果第35章 支使第931章 見客第440章 演武(二)第1271章 元康(二)第556章 奇士第1366章 聚飲(一)第117章 夜談第645章 生員第783章 議和(五)第1456章 風陵第1557章 序曲第1404章 邀請第321章 相見第697章 道人第297章 先鋒第89章 較技第1183章 兵部第1250章 陸相第377章 遇匪(三)第334章 山匪(四)第102章 夜執第368章 決定(二)第1427章 夜談第614章 靈光第508章 雲涌(八)第1351章 搗亂第817章 天香第347章 許諾(二)第1451章 揪心第1003章 活着第1406章 夜宴(二)第214章 年關(七)第3章 鹽監第860章 爲誓第657章 講學第337章 遇敵(二)第1160章 主從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1682章 問難第766章 瘋狂第102章 夜執第795章 見駕第923章 安定第743章 爭執第1426章 論妃第1002章 戰場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259章 女真第1396章 破敵第627章 衆謀第1300章 拖延第533章 揭短第988章 軍議第231章 父子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戰第1085章 迴轉第369章 始末第1229章 軟硬第1301章 沈鶴第692章 新鮮(六)第835章 京軍第322章 兩軍第1409章 佈局第417章 家事第505章 雲涌(五)第1530章 學問第1357章 用人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300章 潰敵(一)第85章 風雲(三)第1560章 狹路第1501章 護衛第169章 揚威(三)第1334章 款待第1380章 邀請第211章 年關(四)第1270章 元康第1052章 拖延第755章 太原第1340章 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