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君臣(二)

“臣迴轉的時候,已經將歸義王的聘禮送去了秦州,歸義王大婚之日,應該會定在明年三四月間,過些日子,可能秦州那邊的消息就能到京了,歸義王的奏章,年跟上或者明年初也能到京。

“微臣覺着,祭天大典應該也在明年吧,事情趕在一起可不好辦,至於朝廷怎麼安排,還請陛下思量,陛下,先說好啊,微臣去歸義王那裡宣旨可以,但絕對不早去給歸義王佈置大婚。”

“吐蕃低地那裡荒涼一片,估摸着歸義王帳篷裡也亂糟糟的,微臣看西北的風沙已經看的快吐了,絕對不在吐蕃低地多呆。”

趙石開的玩笑,讓成武皇帝李全壽愣了愣,接着便是一陣大笑,今天他可是笑了個夠,估計一年加起來,也不會如今日般笑的痛快而又無所顧忌。

這一次,皇帝陛下連眼淚都笑了出來,指點着趙石,上氣不接下氣的道:“愛卿。。。。。。不是開玩笑的人,以後。。。。。別在朕這裡說什麼。。。。。。玩笑話了,朕可受不了這個。。。。。”

趙石也是連連點頭,心裡卻道,你笑點太低,又能怨得誰來?

不過他還是立即岔開了話題,“微臣記得當年,陛下曾還取笑臣說,陛下府中連兒子都有了,微臣卻還孤單一人,如今一晃也過去十幾二十年了,微臣如今也妻子俱全,來春,微臣長子也要娶妻了,這日子呀。真不禁過。。。。。。。”

“不過相比而言。歸義王那裡。兒子孫子好像一大堆了都,卻還要大婚,這事兒,陛下還得跟太皇太后娘娘說說,別讓自家姑娘吃了虧纔好。”

皇帝陛下吸溜着涼氣,是堅決不再笑了,“歸義王性情中人,不會虧待了自己妻兒。在這個上面,愛卿可別心軟,又去逗弄太皇太后娘娘,歸義王有功於國,別說一個趙氏女,若非朕的女兒都還小,不然嫁到吐蕃低地的就會是一位公主了。”

趙石微微點頭,在這個上面,確實沒必要婆婆媽媽,嫁到吐蕃低地。其實與和親無異。。。。。。。

此乃朝廷大事,而朝野之上。自吐蕃低地歸附以來,結親之議屢屢不絕,皇帝陛下一直沒有答應,一個是皇帝陛下的女兒太小,另外一個,怕是皇室之中的女子,嫁到吐蕃低地,讓皇帝陛下有些忌憚。

別看只是婚嫁之事,但卻事關社稷,容不得有半點馬虎。

趙氏女子嫁出去,反而和了皇帝陛下的心意,歸義王那裡期望值也比較低,也許是不想娶個皇家女子供着,誰知道呢,反正,如今歸義王娶秦州趙氏女已成了定局。

其實,皇帝陛下很想問問趙石,征戰這許多年,他那對異族的仇恨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每戰必屠降俘,每戰必盡誅其族類,女真人,契丹人,党項人,草原胡人,所過之處,盡皆兇名赫赫。

即便他身居九重,也能時時聽聞其兇殘的手段。

但這話,他到底問不出口,只要問了,怕便有指責之意含在其中了,而恐怕這天下,也沒人能猜到大將軍趙石的心理,就像前秦殺神白起,直到其人死後,也都衆說紛紜,沒有什麼人正敢說自己所言爲真的。

轉念間,皇帝陛下便安慰起了自己,前秦盡屠趙國四十萬降俘,讓趙國不可逆轉的衰弱了下去,也爲前秦統一六國掃清了北方最大的一個障礙。

而現在大秦有大將軍趙石,這是不是也意味着,大秦橫掃天下的那一天不遠了呢?

一代之才,必爲一代所用,當年陳夫子的話,猶在耳畔,皇帝陛下頓覺有些沾沾自喜,這樣的猛將,生於秦地,可不就是上天爲大秦準備的最好禮物嗎?

於是,皇帝陛下輕鬆的說着,“明春要娶妻的可是愛卿庶長子?”

趙石點頭,“今歲將將算成人吧,也是微臣常年在外,不然的話,親事早就辦了。”

“娶的是西北張氏女?”

“是張佩官的女兒,算是親上加親,對了,西北張氏。。。。。。嗯,張家次子,秦川北路典農使張賢,曾到微臣軍中游說,想要爲西北張氏謀取銀夏諸州牧民之權,被微臣拒絕了,微臣也給張佩官下了令,讓他抽空回鄉,整治族內。”

“若是不成,微臣想,西北張氏恐怕要分家了。”

趙石坦言西北張氏之事,又處置的如此果決,讓皇帝陛下甚是欣慰,西北張氏,在延州漸漸根深蒂固,這是誰也不願看到的情形,若再想謀取銀夏治權,簡直是癡人妄想。

而西北張氏若能分作兩支或者三支,會讓人放心許多。

這就是地方邊塞大族的悲哀了,只要呆在那裡,用的時候,自然榮耀無比,一旦有了掣肘,定然四分五裂,只要朝廷還有權威,便不會容許一族坐大於邊地。

像折種兩家這樣的將門,其實也經過了幾次大的分裂,最終興盛於京師之地。

皇帝陛下輕輕點頭,“還是再等些時候瞧瞧吧。。。。。。。。”

輕飄飄一句話,其實意思已經很明確,等什麼,等張祖故去而已,看上去絕情了些,其實卻是優容之舉。

張祖一去,張氏便是羣龍無首,就算自己不鬧起來,朝廷也會將西北張氏分開,其實手段不用太過,只需將張氏幾個領頭之人,分別調往他處,不分家,實際上也與分家無異了。。。。。。。

對付在朝中沒有多少根基的邊地大族,朝廷有太多的手段可以用出來。

在這個上面,趙石也是支持的,有張承,張峰聚叔侄兩人在,西北張氏安享富貴便了,鬧那麼多事幹什麼?

順便,趙石又撇清了一下,他要結親的是自己的義弟張峰聚,而非西北張氏。

皇帝陛下自然明白其中所指,自然想要投桃報李一番,笑着便道:“兩位愛卿結親,此乃大喜之事,朕到是要好好想想,送什麼禮好了。”

趙石連連搖頭,道:“陛下,臣這個兒子,已經考了舉人,身上還帶着些虛銜,看樣子,能憑着自己本事吃飽穿暖,臣呢,也不望子成龍,只需他平平安安就好。”

皇帝陛下失笑,“你呀,不是庶長子不得你所喜吧,要不然也不該讓他學什麼文章,舞刀弄棒纔對,這個上面,朕要說你兩句,不管庶出嫡出,都是自家血脈,偏心太過,小心府中不得安寧。”

趙石咧了咧嘴,心想,這話誰說出口都行,只皇帝不成,現在看還輕鬆些,再過些年,不定又要爭的你死我活呢。

到時候,看你偏心哪個,又看你怎麼讓宮內安寧下來。

顯然,皇帝陛下也想到了這個,臉色慢慢鄭重了起來,緩緩問道:“今日你我君臣對飲,本來不應提那掃興之事,但。。。。。。。太子之位空懸了幾年,朝臣不能心安,朕也時常惦記,應該定下來了。”

趙石聽了這個話頭,也慢慢放下了筷子。

“朕現在只一個兒子成年,其他還都年幼,但次子極爲聰敏,三子也是嫡出,朕是怕。。。。。。。朕想問愛卿一句,今日若立下儲位,異日會不會也鬧得諸子相殘。。。。。還是再等兩年爲佳?”

皇帝陛下並沒有問起諸子到底哪個最合適,而是擔心起了將來,看上去是在問趙石,其實是想堅定自己的信心。

經過長安之亂的趙石哪裡會不明白皇帝陛下所指,當年皇帝陛下被立爲太子的時候,景帝也只這一個成年的兒子,但到了最後,還是鬧的翻了天一般。

這件事,顯然讓皇帝陛下心裡有了陰影,總不願過早的立下太子,不但怕兒子危及自己的皇位,更怕的是自己將來會改變主意,和他父親一般。

趙石肯定是不願攙和這樣的事情了,但以他今時今日之地位,必定要被皇帝陛下問起此事,不在今天,也在明天后天,躲是躲不過去的。

趙石早已想好了回答,不過還是慎重的在腦子中轉了一圈,才沉聲道:“陛下,儲位空懸,朝野不安,不如早定,以安天下之心。”

公式般的回答,肯定無法讓皇帝陛下滿意,當然,大將軍趙石的意思和朝臣一致,也讓皇帝陛下心安了一些。

也就是說,大將軍趙石對立皇長子爲太子,並無異議。

皇帝陛下嘆息了一聲,感慨道:“立下儲位就能安天下之心了嗎?朕看不見得,大秦立國多少年了,也沒見幾個太子能真的登上皇位的,就算是朕,當初可也不是。。。。。。。唉,這儲位立下又有什麼用?”

趙石閉緊嘴巴,一句話也不接了,皇位繼承,他已經參與了兩次,皇家的這些人,真的不好相與,最近一次就是被對面這位皇帝陛下坑了一把,他是真的不想參與第三次了。

看着趙石的樣子,皇帝陛下既有着心安,又有些不滿,最終只能哭笑不得的哼了一聲。。。。。。。

(四更了兄弟們,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954章 自薦第74章 夜戰第386章 回京(一)第559章 寨子(三)第1109章 盟約(四)第575章 戰機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五 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430章 遊園(三)第1060章 殺人第81章 捉賊第620章 陛見(二)第1461章 怪事第1268章 使者第903章 北進第67章 剿匪第455章 驚變第1388章 深謀第1044章 北遷第321章 相見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404章 獎懲(九)第915章 混亂第245章 國議(二)第1417章 商議(二)第951章 知府第1082章 冬天(二)第1416章 商議第1299章 小事第1259章 韋州(五)第372章 歸來第912章 行程第839章 老頭第671章 伴駕第1209章 胖子第88章 衝突第776章 鏖兵(九)第832章 御衛第367章 狂戰(三)第1039章 自信第260章 佈置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687章 新鮮(一)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1380章 邀請第73章 相談第480章 蜀亡第70章 打鬥第1464章 難題第542章 奏表(二)第1272章 兩軍第196章 音境(二)第769章 鏖兵(二)第803章 漏風第778章 道途第212章 年關(五)第117章 夜談第381章 豪傑(五)第400章 獎懲(五)第448章 武學(一)第1128章 安置第1461章 怪事第196章 音境(二)第1378章 政治第1430章 巡狩第1015章 舊部第648章 完工第946章 道官第631章 人來(四)第1181章 相悖第187章 求情第1148章 國策(四)第159章 騎戰(二)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1135章 私軍第1518章 卷 終第826章 鬼祟第969章 主帳第701章 亂子(二)第1470章 稱病第1282章 天狼(三)第1426章 震懾第498章 心態第1385章 糊弄第135章 密議(一)第616章 親族第1346章 文會第419章 拜訪第1567章 風雪第1367章 聚飲(二)第602章 歸家第279章 血流第1510章 較量第1340章 入府第478章 圍城第606章 夜談(一)第1487章 商量第1038章 掌握第861章 回府第953章 狎妓
第954章 自薦第74章 夜戰第386章 回京(一)第559章 寨子(三)第1109章 盟約(四)第575章 戰機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五 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430章 遊園(三)第1060章 殺人第81章 捉賊第620章 陛見(二)第1461章 怪事第1268章 使者第903章 北進第67章 剿匪第455章 驚變第1388章 深謀第1044章 北遷第321章 相見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404章 獎懲(九)第915章 混亂第245章 國議(二)第1417章 商議(二)第951章 知府第1082章 冬天(二)第1416章 商議第1299章 小事第1259章 韋州(五)第372章 歸來第912章 行程第839章 老頭第671章 伴駕第1209章 胖子第88章 衝突第776章 鏖兵(九)第832章 御衛第367章 狂戰(三)第1039章 自信第260章 佈置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687章 新鮮(一)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1380章 邀請第73章 相談第480章 蜀亡第70章 打鬥第1464章 難題第542章 奏表(二)第1272章 兩軍第196章 音境(二)第769章 鏖兵(二)第803章 漏風第778章 道途第212章 年關(五)第117章 夜談第381章 豪傑(五)第400章 獎懲(五)第448章 武學(一)第1128章 安置第1461章 怪事第196章 音境(二)第1378章 政治第1430章 巡狩第1015章 舊部第648章 完工第946章 道官第631章 人來(四)第1181章 相悖第187章 求情第1148章 國策(四)第159章 騎戰(二)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1135章 私軍第1518章 卷 終第826章 鬼祟第969章 主帳第701章 亂子(二)第1470章 稱病第1282章 天狼(三)第1426章 震懾第498章 心態第1385章 糊弄第135章 密議(一)第616章 親族第1346章 文會第419章 拜訪第1567章 風雪第1367章 聚飲(二)第602章 歸家第279章 血流第1510章 較量第1340章 入府第478章 圍城第606章 夜談(一)第1487章 商量第1038章 掌握第861章 回府第953章 狎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