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君臣

“宣興國公趙石入見……”

進入乾元殿,成武皇帝李全壽並未坐在龍椅之上等着,而是負手立於殿中。

“臣參見陛下。”

不等趙石見禮,成武皇帝陛下已經緊走了兩步,一把扶住趙石的胳膊,“你我君臣,不用見外……”

皇帝陛下極爲親熱,把着趙石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一番,才大笑道:“愛卿還是如此雄壯,看來西北風雪也不過如此,卻是讓愛卿神采更勝以往啊……””“

他這話到不是假的,自從趙石的般若勁更上層樓,精氣神便比以往更盛,渾身終日精力瀰漫,三十許人,又屢屢經受風吹雨打,但面容依舊年輕,看上去和一年之前,沒有丁點變化。

如今趙石的客套話也是張嘴就來,“陛下身居九重,這威嚴可也更勝從前了。”

君臣兩個對視了一下,同時大笑,笑聲在乾元殿中迴盪,在這笑聲中,兩人好像也找到了默契,之後的談話,也越加的隨意了起來……

成武皇帝李全壽猛拍了趙石肩膀幾下,“來,坐下說話。”

兩人落座,太監立即奉上香茶,還手腳麻利的在乾元殿中擺上了一個小桌,酒菜迅速的擺好,兩個宮人小心的將酒斟滿,又在桌子上弄了個火爐,放上鍋子,之後,宮人迅速退去,剩下君臣兩個說話。

皇帝陛下看上去很是興奮。也沒有半點遮掩的意思,“再等等,咱們君臣二人在這裡小酌一番。”

趙石也笑了。“陛下,這裡是乾元殿,批閱奏章之地,在這裡用膳,怕是不好吧?”

皇帝陛下不顧儀態的翻了個白眼,指點着趙石笑道:“朕自小便與你相識,素知愛卿膽魄過人。哪裡會在乎這些規矩,定是覺着朕小氣,弄了這幾個酒菜來糊弄人。等等吧,過後朕一定好好款待愛卿一番。”

相比去歲,君臣兩人都有些變化,但那時君臣二人心裡想的說的。都是伐夏戰事。沒有怎麼談過旁的,如今伐夏功成,趙石頭一次入宮,皇帝陛下襬出這般自然親近的姿態,讓趙石心裡面的疑慮確實消去不少。

不過對於皇權,趙石這些年有着自己清晰的認知,那是權力的巔峰,只容一個人站在那裡。所有會動搖那個位置的力量,都會受到凌厲的打壓……

這並不以皇帝陛下自己的意志爲轉移。很多時候,皇帝陛下也會身不由己。

所以,臣下們在與皇帝陛下的交往中,都是小心翼翼,不會太過逾越,持寵生嬌的臣下,下場都十分悽慘,明智的臣子,會時時提醒自己,擺正位置。

所以,趙石言談舉止之間,雖然隨意了些,不如旁的臣子恭謹,但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於皇帝陛下面前,擺出半點大將軍的威風。

“陛下襬宴,在哪裡都是一樣,臣可就不客氣了,只是一會兒,陛下還是少喝些爲好……”

皇帝陛下搖頭失笑,“知愛卿豪飲,不要顧及於朕,盡興便好,今日無事,朕也能多喝幾杯,嗯,太皇太后那邊,可能要宣愛卿幾位夫人入宮,晚間要賜宴,正好,到了那個時候,朕陪愛卿過去一趟,看看太皇太后有什麼吩咐……”

不一時,鍋子已經滾開,翻騰着熱氣,隨之而來的酒肉香味,也在乾元殿上傳開。

皇帝陛下笑着拍了拍肚腹,“來,愛卿入座,咱們君臣暖暖呼呼的吃上一回,這數九寒天的冬日,折騰了多半天,總算清淨下來了。”

趙石也笑着點頭,“是啊,能過個好年。”

君臣兩個又是一陣大笑,可不是能過個好年,西夏既滅,大秦去了心腹之患,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必定要在史冊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無論是如今的大秦成武皇帝陛下,還是大將軍趙石,也都將在史書之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而這並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雄心勃勃的君臣二人,還有太多事等着他們去做,還要繼續創造屬於他們的輝煌。

君臣二人在笑談中對面落座,同時舉起酒撰,碰了一下,都是一飲而盡。

皇帝陛下舒服的哈了一口氣,“好酒,來,吃菜。”

在這個上面,趙石從不客氣,當年即便在景興皇帝面前,也是該吃吃,該喝喝,從不在飲食之間作態,如今對面坐着的是成武皇帝陛下,就更不用顧忌什麼了。

趙石一直在北方生活,偏愛鍋煮,幾筷子下去,鍋煮就少了一半,皇家飲食精緻,份量卻顯不足,很難填飽趙石的胃口。

看他吃的歡實,皇帝陛下更是高興,連連舉杯邀飲。

君臣二人邊吃邊談,不時大笑幾聲,實是融洽之極,這要是讓外間臣子們看見,定要瞠目結舌,不知該說些什麼纔好,一個沒有帝王威嚴,不顧皇家儀範,一個沒有爲臣的覺悟,不成體統,君不像君,臣不像臣,這成什麼了?

但皇帝陛下的心情卻是大好,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規矩,幾千年過去,這些規矩越加繁瑣細緻,爲的是彰顯皇帝陛下的威嚴,也讓臣子知道自己的身份位置。

但皇帝陛下畢竟也是人,見慣了臣子們的恭恭敬敬,戰戰兢兢,也許很多時候會讓帝王感到威權帶來的刺激感覺,不過,帝王們時常也會感到孤寂。

所以,歷朝歷代,倖臣之屬屢屢不絕,爲什麼,是帝王糊塗了,非要用這些諂媚之徒嗎?不是的,很多時候,倖臣的一切,皇帝陛下都看的清清楚楚,但對他們還是優容有加。

歸根結底,是這些人才幹平平,爲禍不烈,閒暇時,卻能讓帝王在他們面前暢所欲言,無所顧忌罷了。

大將軍趙石顯然不是什麼倖臣,但成武皇帝九歲時便與趙石相識,更曾在景王府中同拜於陳夫子門下讀書習字。

當年金國使臣在京師長安遇挫,於宮門之外行刺,那時趙石正與景王世子李全壽同行,趙石浴血長街,一番激戰,盡誅金人刺客,護得李全壽毫髮無損。

如今更助李全壽登上皇位,這麼多年的交情,實非尋常,皇帝陛下待趙石如同手足,也就在清理之間了。

而讓皇帝陛下更爲高興的是,在這些小節之處,趙石皆能坦然受之,沒有戰戰兢兢,沒有惶恐不知所措,你待我如手足,我便待你如兄弟,卻又能在一些地方體現出對皇帝陛下的尊重。

這如何不使本就對趙石信任有加的皇帝陛下高興?

實際上,趙石做的沒那麼有分寸,換了景帝當面,將又是一番思慮,只是成武皇帝李全壽到底非是他的父親,所思所想,也便大相徑庭。

隨着酒水下肚,皇帝陛下臉上泛起一層紅暈,興致越發高昂,問的最多的,還是西北戰事經過。

趙石也是知無不言,說的東西和戰報上自然有許多不同,之前的種種算計,作戰之間的種種考量,都說的很清楚。

尤其是靈州一戰,徹底擊潰了西夏大軍主力。

“那一把火,燒了幾天幾夜,數十萬人,亡於大火之間,大火熄後,臣沒讓人收拾火場,也收拾不過來,死的人太多了,西夏軍兵百姓,不計其數……”

“幾天下來,軍中士氣都很低迷,衆將臉上不見任何喜色,這是打了勝仗的樣子?”

“微臣知道,他們覺着殺戮太過,有傷天和,但戰爭就是這般,殺的人再多,也是敵人,總比自己人死傷無算要好,過後微臣的戰報陛下也應看了,攻克靈州重地,大捷,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沒法多寫什麼,連軍中的參軍都來問臣,該怎麼上報於朝廷,這是不願擔干係呢……”

趙石開始適度的倒苦水,這個後患,能不留下首尾,還是不要留下爲好。

果然,皇帝陛下不負所望,聽了這個,立即輕輕一拍桌案,“朕雖從未領兵,但也知沙場爭鋒,無所不用其極的道理,愛卿不必過慮,朕到要看看,是誰敢拿此事來做文章。”

說罷,皇帝陛下飲了一口酒,搖頭嘆息道:“愛卿立下如此殊功,卻還要防備小人算計,這世上之事啊,總是進退艱難……讓人無法釋懷……”

趙石笑了笑,開始安慰,“只要陛下能時常體恤臣下等之不易,便不愁沒有忠臣勇將可用,臣等之功只在一時,而陛下之功,卻在千秋萬世。”

皇帝陛下哈哈大笑,舉起酒撰,“千秋功罪,卻要後人來評說吧,來,滿飲此杯,祝咱們君臣給大秦打下一個萬世不拔的基業出來。”

(三更,月票榜太慘淡了,來點月票鼓勵一下阿草吧,寫朝廷爭鬥,最累人了,這個星期苦啊,睡覺的時候都能夢見大秦之類的字眼兒,我的天,不活了。)(未完待續……)

第1431章 整編第1297章 皇帝第398章 獎懲(三)第1129章 喜事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324章 大戰(二)第227章 進京(二)第473章 打聽第1145章 國策第1195章 年關第1273章 霹靂第81章 捉賊第1059章 生死第403章 獎懲(八)第674章 喋血第532章 商議(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1374章 雄心第49章 定軍(二)第588章 君言第1175章 麻煩第494章 風起(三)第63章 殺戮第1404章 請命第1409章 佈局第702章 湖畔第133章 先生(四)第1000章 衝擊第448章 武學(一)第138章 來訪(一)第1291章 大事第29章 平涼第212章 年關(五)第94章 應答(二)第382章 倒黴第1391章 洛陽第837章 突破第271章 開拔(一)第372章 襲戰(一)第344章 突圍(三)第1525章 指點第552章 接戰第860章 爲誓第380章 豪傑(四)第312章 異數第387章 回京(二)第1103章 商人(六)第568章 絕情第216章 年關(九)第451章 因由第159章 變生第780章 議和(二)第1434章 縱談第951章 知府第204章 嚴苛(六)第1029章 交戰(二)第422章 雜事第510章 雲涌(十)第1394章 交底第1430章 巡狩第571章 孤行第1099章 驚懼第535章 小勝第150章 陌刀第1230章 佈置第160章 襲寨第1347章 緣由第604章 折騰第921章 死戰(四)第1541章 怨恨第273章 開拔(三)第1392章 佛會第1421章 種因第108章 談論第345章 入山第95章 說破第98章 捉賊(二)第1382章 騎兵第1554章 殘酷第212章 年關(五)第115章 遷陵第1020章 安達第1402章 商隊(三)第1318章 偶遇第506章 雲涌(六)第936章 權勢第714章 無題第410章 獎懲(二)第1417章 漢陰第1229章 軟硬第323章 大戰(一)第261章 府中(一)第141章 勸導第1400章 罪責第409章 獎懲(十三)第68章 縣城第1324章 南雀第918章 死戰(一)第1398章 激戰第12章 行路
第1431章 整編第1297章 皇帝第398章 獎懲(三)第1129章 喜事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324章 大戰(二)第227章 進京(二)第473章 打聽第1145章 國策第1195章 年關第1273章 霹靂第81章 捉賊第1059章 生死第403章 獎懲(八)第674章 喋血第532章 商議(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1374章 雄心第49章 定軍(二)第588章 君言第1175章 麻煩第494章 風起(三)第63章 殺戮第1404章 請命第1409章 佈局第702章 湖畔第133章 先生(四)第1000章 衝擊第448章 武學(一)第138章 來訪(一)第1291章 大事第29章 平涼第212章 年關(五)第94章 應答(二)第382章 倒黴第1391章 洛陽第837章 突破第271章 開拔(一)第372章 襲戰(一)第344章 突圍(三)第1525章 指點第552章 接戰第860章 爲誓第380章 豪傑(四)第312章 異數第387章 回京(二)第1103章 商人(六)第568章 絕情第216章 年關(九)第451章 因由第159章 變生第780章 議和(二)第1434章 縱談第951章 知府第204章 嚴苛(六)第1029章 交戰(二)第422章 雜事第510章 雲涌(十)第1394章 交底第1430章 巡狩第571章 孤行第1099章 驚懼第535章 小勝第150章 陌刀第1230章 佈置第160章 襲寨第1347章 緣由第604章 折騰第921章 死戰(四)第1541章 怨恨第273章 開拔(三)第1392章 佛會第1421章 種因第108章 談論第345章 入山第95章 說破第98章 捉賊(二)第1382章 騎兵第1554章 殘酷第212章 年關(五)第115章 遷陵第1020章 安達第1402章 商隊(三)第1318章 偶遇第506章 雲涌(六)第936章 權勢第714章 無題第410章 獎懲(二)第1417章 漢陰第1229章 軟硬第323章 大戰(一)第261章 府中(一)第141章 勸導第1400章 罪責第409章 獎懲(十三)第68章 縣城第1324章 南雀第918章 死戰(一)第1398章 激戰第12章 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