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打聽

趙石沉吟了一下,眸子斂了斂,順手接過對方遞過來的文書,卻是瞧也不瞧一眼,手一擡的功夫,便隨手扔在了臥榻旁邊的矮几上,文書在上面滾了滾,啪嗒一聲掉落在地上,聲音雖小,這時卻好像在面前三個人的心頭猛的敲擊了一下,虯髯漢子臉色立馬轉青,變得難看無比。

其他兩人也是神色大變,趙飛燕還罷了,剩下那個白面無鬚,身形有些微胖,一直眯着眼睛不做聲的,也猛的擡頭,瞪圓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議的瞅着趙石,要知趙石再是受皇帝寵信,到底還是個臣子,職位也不過是個羽林將軍。

想他們內衙之人,雖說職權都不算大,但凡是知道他們身份的,官職再高,見他們找上門來,不要說得罪了,哪個不是戰戰兢兢,唯恐言行有所差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求得了樞密院簽發的文書,並沒有隨隨便便到兵部領上一紙鈞令,也算是極爲看重此人了,不成想,此人竟是如此驕狂,還。。。。。。。。真是年少無知,竟然恃寵而驕到了如此地步?

接着趙石淡漠的聲音傳入他們的耳朵,“你們三個誰在軍中呆過?”

“趙大人。。。。。。。。”面白無鬚的漢子終於忍不住上前一步,拉了拉性子有些暴躁的同伴的袖口,開聲說話,只是聲音透着尖利,眸光也陰森森的顯得過於陰柔,讓人感覺不很舒服。

“我等奉的是軍令,大人領兵.多年,應知軍法無情,軍令一到,我等若不想人頭落地,自然得聽令行事,就算大人不願我等隨行,又何必難爲我們幾個小人物?”

他這話裡綿裡藏針,聽起來像是.服軟,其實卻隱露譏諷之意,更是意指趙石不遵樞密院諭令,麻煩可是不小,不過他到也留了些餘地,到不是怕了眼前這位少年將軍,內衙行事隱秘,唯恐旁人知曉,在大秦自成格局,歷代都是由皇帝親信大太監統管,還真就不怕旁人指手畫腳,不過他現在也琢磨不透這位大人的意思,瞅趙飛燕這個模樣,這位大人是知道了他們底細的,但說起話來,頤指氣使,一點情面也不給的樣子,也不知到底是何緣故?

既然有些吃不準這位趙大人.的心思,話裡也就不敢進逼過甚,再加上內衙職責所在,雖說他們自成一體,但只要明白內衙跟腳的,也能知道內衙權勢並不如何顯赫,真正的朝中顯貴,朱門世家,又哪裡是他們能奈何的了的?

說到底,他們這內衙還是後世的錦衣衛相差甚遠,.依仗的不過是歷代掌權之人皆是皇帝身邊親信大太監,只要不被人抓住確實的把柄,誰也不會有意跟他們爲難,加上唐末太監專權,宮中的太監們也自知不得外臣們喜歡,所以都是謹守門戶,從不刻意結交閒雜人等,行事更是力求隱秘,所以才能相安無事至今罷了。

如此一來,他們這些內衙所屬雖說有時總覺高人.一等,但卻沒有多少底氣,方一見面,見趙石姿態如此強硬,加上此次川中之行,若沒有這位他雖是心中惱恨,但說起話來還是留了很多餘地的。

“你又是誰?”趙石偏了偏頭,語氣絲毫不因身體虛.弱而有半分軟弱,既然知道幾個人的身份,說起來他本不應該如此強硬,畢竟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鋒芒畢露,好像出了鞘的刀鋒般的愣頭青了,接人待物上已有長足的長進,但話說回來,一來他對這些從不公開身份,行事詭秘的傢伙沒有好感,二來嘛,他不想跟這些人有什麼牽扯,這對他如今是一點好處也沒有的,三來,此次入川,閒雜人等已經夠多,加上這麼幾個一看就知道不會聽命行事的傢伙,又多多出許多的麻煩和變數,還有想深一些,這些人入川自然不會是去遊山玩水的,旁的先且不說,就說他們一旦將事情辦砸了,說不準就要將黑鍋扔給別人,前世時那些特工們的行事方式他可是見過的多了,所以,這幾個傢伙要麼就趕的他們遠遠的,要麼就讓他們知道,誰都不是好惹的。

而之前特意的.試探也表明了這幾人雖有倚仗,但氣勢上並不如何跋扈,和他之前猜想的內衙地位很是相稱,之所以後面兩人身上有淡淡的傲氣,想來也不過是因爲他們身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些神秘,所以之前和他們打交道的官吏也便抱着寧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心理忍讓他們三分,由其而產生了些優越感罷了。

“下官姓魯,名叫魯忠,羽林軍驍騎尉,職領內庫左副都監。。。。。。”緊咬着牙齒,聲音又尖利了幾分,顯示這位老兄也着實有了幾分惱火的意思,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只這片刻功夫,面前這位少年將軍已是將他們的來歷心理都猜了個七七八八,甚至這強硬的姿態也八分是做作出來的。

趙石心裡卻是冷笑了一下,這三個人的身份真是雜七雜八,說了也等於沒說,一看便知掛的都是虛銜,這個魯忠竟然還掛着羽林軍的職銜,也不知是掛在左衛還是右衛名下,羽林軍的驍騎尉卻作的是內庫都監,以他對大秦官制的瞭解,也虧這些內衙之人想的出來,幾乎是赤裸裸的告訴旁人此人身份詭異,也不知是愚蠢,還是爲了其他什麼,可能是爲了行走於宮內宮外方便一些吧?看這個魯忠的樣子,八成是個太監了,身上那股子陰柔的氣息讓人怎麼看都不舒服,不過聽說內衙權柄都是握在太監手裡的,看來此人在內衙應該是有些身份之人了。

想到這裡,他再不願跟幾人糾纏,聲音放緩了些,“你們身上都有武職,但在我看來,卻沒一個是在軍中呆過的,這個你們不會否認吧?”

“是。。。。。。。。但大人。。。。。。。”

趙石擺手打斷魯忠的話頭,淡淡道:“實話跟你們說了吧,川中大戰方休,我曾隨大軍出關東征,千軍過處,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此乃大凶之事,我秦軍雖說軍紀嚴明,並無多少殺戮無故之行徑,但大軍過後,百戰之地,敗兵盜匪多如牛毛,攻蜀之戰,我大秦用兵十數萬,滅一國之地,比之東征之役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來戰後情形猶甚,此次出京傳旨,你們知道隨行之人有多少?都是各部文員幹才,我奉的是皇上口諭,哪怕損傷一人,也不好向皇上交代,向朝廷交代不是?”

趙石緩緩道來,卻帶了些解釋的意思在裡面,眼瞅着對面兩人臉上的怒色漸消,換之而起的卻是微微的尷尬和猶疑,顯然不知他如此說法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這先硬後軟的把戲,他用起來雖然有些生疏,但效果卻是不錯的。

目光在他們臉上一掃而過,趙石接着道:“我這些日子奔走佈置,怕的便是事有不周,隨行護衛軍兵唯恐不多,唯恐不精。。。。。。。你們身上都有武職,聽你們的意思,還要隨在我身邊,你們胃口到是不小,要知我麾下士卒都是東征之時帶出來的,雖不能說是百戰之卒,但總能稱得上是精兵,而你們未曾在軍中任職過一天,嘿嘿,說句你們不願意聽的話,你們沒那個資格入我軍中,而一旦遇到盜匪敗兵,你們知道該怎麼排兵佈陣?我一個軍令下去,你們知道該將我的命令傳給誰?又怎麼能讓旁人對你們服氣?一旦出了疏漏,朝廷是找我這個欽差的麻煩,還是你們自己擔待?

別說你們就這麼拿着樞密院的調令來我這裡,就算你們有皇命在身,我也要到陛下面前數說一番的,其實咱們心裡都應該清楚,我若是較真的話,還怕找不出你們的毛病來?這調令是樞密院哪位大人發下來的?兵部附文在哪裡?你們沒在軍中呆過哪怕一天,又不是將門出身,怎麼就這麼調過來?還要居於要職,指手畫腳一番,這不是妄想是什麼?你們覺着我能答應嗎?”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趙石覺着已經足夠打消他們一些不切實際的念頭了,他雖不知到底內衙是怎麼打算的,但卻要隨着他這個欽差入川,想來是要在他這裡得到助力的,估計最好是能打着他欽差的名頭辦一些事情,這也是他最不能容忍的。

誰知道這些傢伙幹了多少傷天害理的陰私事兒,在京裡還好說,一旦離京萬里,保不定就肆無忌憚,這個黑鍋想讓他來背?想都別想。

不過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他覺着也沒必要再說什麼了,看的就是他們到底有多大的底氣,是打算硬來,還是服軟,他也沒什麼可怕的,說到底,他還真沒將眼前幾個人放在眼裡,內衙畢竟還不是後世的錦衣衛,職權上比那些他見過的國安局特工更是差的遠了,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不須顧忌很多,估計也就是日後多些麻煩罷了,他也沒那麼長遠的打算。。。。。。。。

名叫魯忠的太監微微低着頭,臉色變幻不定,沉吟不語,趙飛燕心情是徹底放鬆了下來,這位大人果然沒叫人失望,看着兩個這幾日在他面前不陰不陽的傢伙吃癟,他差點沒樂出聲兒來的。

旁邊那個看上去有些莽撞的漢子也不說話了,畢竟入了內衙又能得職位在身的沒一個是傻子,這位大人的意思他是聽明白了,不管你們要幹什麼,做什麼事情,想打着人家的招牌又不讓人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個副職而已,沒必要此時硬頂上去,想到這位年輕新貴方纔的話,再往深了想想,他也有些不寒而慄,此時若是將人得罪的他狠了,一路入川,都在人家麾下,真要遇到什麼事情,找個由頭砍了自己的腦袋,那才叫個冤枉。

所以房中靜默下來,雖說先前和魯忠已經商量好了,說話強項一些,讓這位欽差大人心中有些忌憚,也方便他們入川之後行事,說起來,他們並非是不知道鷹揚將軍趙石如今的身份地位,不過知道是一回事,卻是從未跟這位火速崛起的新貴見過哪怕一面,再說此人傳言雖多,但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剛過弱冠的少年人罷了,不管是嫉妒也好,是羨慕也罷,總之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此人如此年幼,便真能憑着自己本事到得如此地位的。

想來也不過是因緣際會,運氣不錯,加上一朝得寵,便即飛黃騰達罷了,所以也就存了些別樣的念頭在心裡,真個說來,這般想法也怨不得他們,趙石晉身太速帶來的一個致命弱點也就在此了,若是拿平常話來說,就是德望不足,無法服衆。

不過今日一見此人,才曉得其人跋扈特異之處實比傳言還要甚上幾分,不管對方是有意還是無意,之前的辦法好像是行不通了,所以此時的他也不看身邊同僚,將之前那番做作也收了個一乾二淨,三緘其口,再不吐一字出來了。

此時魯忠連連瞟了自己的副手幾眼,對方卻好像木頭般一點回應也無,心裡也是暗自咬牙,這個混蛋外表看上去粗魯,原來也是如此奸猾,本來說好了的,一見事情不對,便做起了那縮頭的王八,再瞧瞧趙飛燕老老實實垂手而立,如對上官,臉上卻怪模怪樣的樣子,更是恨不得上去一個窩心腳將其踹死在地上。

無奈之下,猛然間才覺出,在氣勢上實已是被這位帶病在身的羽林將軍壓的死死的,果然是名不虛傳,名不虛傳啊。

心裡琢磨了一下,這事兒確實有些孟浪了,此去川中,本來就是苦差,就算事情辦下來,也只是將功補過罷了,辦不下來?別說他們幾個,便是宮裡的曹公公都難說會是怎麼樣個下場,要不然也不會派這個趙飛燕來頂着,既然如此,之前想着爲了方便行事,而壓這位欽差一頭的想法就岔了,不過最讓他想不到的是,此人卻是真如傳言般是如此的油鹽不進,不過幸好,聽這話頭兒,也不算說死,服個軟罷了,對於他這樣一個身份的人來說,顏面卻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半晌過後,才又開口說話,但神態上卻再沒有半點若有若無的傲慢,習慣性的還帶出了些諂媚的笑容,看上去和方纔好像變了個人一般,偏偏轉換起來頗給人自然而然的感覺,可見這等變臉的功夫已是爐火純青,不是一般人可比。

“大人教訓的是,沒有事先跟大人知會一聲,是下官等莽撞了,不過。。。。。。還請大人多多體諒,下官等也是聽令行事,身不由己,還望大人包涵。。。。。。。依大人的意思。。。。。。。。”

他這話頭一軟,半躺着身子的趙石嘴角已經翹了起來,心裡道了一聲果然,和他預想的差不多,也許內衙在旁人眼裡分外神秘,由此而產生的厭惡已經敬畏都是有的,但在他眼中,大秦如今纔多大的疆界?內衙職權再大又能大到哪裡去?

“我的意思?嗯,那就直說了吧,我不管你們隨行去川中想幹什麼,以我看呢,你們最好是能獨自出京,但如果你們非要跟着我。。。。。。。。也不是不行,但我要和你們約法三章,你們看怎麼樣?”

“大人請講。。。。。。。”魯忠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此次派他們入川行事,也是內衙無奈之舉,想大秦徵蜀至今,連戰連捷,大軍所向,無不披靡,後蜀京師成都不日可下,這本是天大的功績,奈何內衙所屬卻是沒撈到多大的便宜,功績不用說了,拿下劍門,迫降後蜀理國公趙方勉強能算在內衙頭上,其餘嘛,就怎麼也談不上了,反而失蹤之密諜卻是一大堆,也不知蜀中君臣怎麼搞的,打仗不得力,但對付起入川的大秦密諜來卻是如有神助,許多隱跡川中多年的密諜都無故失去了聯繫,此等情形之下,讓他們這幾個人孤身入川?他們真還沒那個膽子。

“好,既然如此,也就不必說那些廢話了,我這裡規矩也簡單,不管你們要做什麼,我也不想知道,只是你們既然要跟着我走這一路,所以必定要受我轄制,遵我軍令,我不管你們什麼身份,只要壞我軍紀,必依軍法從事。”

“這只是其一,其二,我這裡是去川中傳旨,你們則另有目的,我不問你們幹什麼,但不意味你們就可以隨意調用我的人手,打着我的旗號行事,不過呢,大夥兒都是爲朝廷效力,有些力所能及之事還是可以幫的,你等如果需要我的助力,便得先向我明言其中關節。。。。。。。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魯忠這時卻是嘴裡發苦,他也是聰明人,趙石這番話的意思他哪裡會不明白?心中暗罵,原來也是頭狐狸,之前種種姿態,估計是怕擔了無謂的干係罷了,並不是莽撞跋扈,瞧這話說的可是滴水不漏,既含着威脅之意,又沒將路堵死,果然盛名之下,無有虛士,之前怎麼就小瞧了這位朝廷新貴呢?

心中鬱悶,但話還是得說的,威風已挫,再想拾起來卻是不可能了,唯有低頭俯首道:“下官明白,此去一定聽大人吩咐,必不給大人添麻煩就是了。”

趙石微微一笑,如今身體雖是虛弱,但靜養了一天,腦子卻是比之前清明不少,“咱們即要同行一路,也算是有緣,大家坦誠相見豈不是好?還有。。。。。。我這裡也有事想拜託幾位呢。”

“哦?”魯忠精神一振,多少覺着有些峰迴路轉,雖有些疑惑,不知這位大人又賣出什麼藥來,但既然對方有事相求,自己這裡豈不是多了些籌碼?到是可以佔些主動的。

趙石卻不理他,只是目注趙飛燕笑道:“聽說趙大人是川中人士,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

趙飛燕愣了愣,隨即心中便是一喜,也許千呼萬喚才能得到的機會就在眼前了,不過他還是謹慎答道:“大人,下官確實是川中人士,只是下官有十餘年未曾回去過了,不知大人有何吩咐,下官定盡力而爲。”

趙石微微點頭,心道這人到是乖巧,“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聽聞川中武林豪傑很是了不得,有些好奇罷了,你既十餘年不曾回去,也不知道聽沒聽說過這個人。。。。。。。。。”

趙飛燕尋着他的話頭,立即便道:“大人,下官隨十餘年未曾回鄉,但川中武林人物卻是熟悉的很的,也不知是哪個人的名頭竟然傳到大人的耳朵裡?大人不妨說一說,就算下官不知,也讓下官長長見識不是。。。。。。。”

“呵呵。。。。。。。”這下趙石卻是樂了,這人說話確實有意思,“這人姓方,名叫方火羽,聽說武功絕頂,已入化境,是拜火魔教第一高手,這人你可知道?”

“方火羽?拜火魔教。。。。。。。。。”趙飛燕本來以爲趙石聽聞川中道教鼎盛,估計是要詢問一些道教中人,爲的也不過是像那些凡夫俗子一般,想要求那長生之法,不成想卻是憋的,不由下意識的重複了一遍,回過神來的時候,臉上已是有了一絲異色。

瞄了一眼身旁的兩人,見兩人也是皺起了眉頭,沉吟了一下,一咬牙回答道:“方火羽這個名字下官委實沒有什麼印象,但拜火魔教下官卻是多少知道些的。。。。。。。”

“哦?說來聽聽。”

“拜火魔教始於波斯。。。。。。。。”

“這些亂七八糟的來歷就不用說了,你既然知道拜火魔教的名字,那這些教衆現在在哪兒,教中有些什麼人?教主是不是姓方?若能找到方火羽此人,就算我趙石欠你一個人情,你看如何?”

第1429章 提議第1284章 興慶第263章 拜會(一)第17章 血戰(四)第1404章 請命第1036章 獻策(二)第629章 人來(二)第615章 勾畫第680章 相遇(三)第811章 駙馬第217章 年關(十)第850章 鬧劇第28章 等?退?第170章 狀元第1314章 君臣(六)第758章 糧草第1260章 韋州(六)第126章 波瀾第364章 慶功(二)第776章 鏖兵(九)第1429章 提議第1256章 韋州(二)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077章 分封(三)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03章 女子第1238章 西涼(二)第476章 大戰(二)第529章 艱途(五)第408章 親族(三)第1114章 盟約(九)第796章 見駕(二)第811章 駙馬第376章 蒙古第165章 心思第1343章 大事第997章 榮耀第254章 夫婦第981章 安達第972章 女奴第1189章 廷議第619章 陛見第332章 山匪(二)第1534章 遼東第1081章 冬天第1533章 登門第1240章 西涼(四)第1350章 綢繆第89章 較技第838章 秘聞第168章 揚威(二)第138章 來訪(一)第822章 天妖(四)第937章 兄弟第944章 大笑第402章 獎懲(七)第851章 父子第691章 新鮮(五)第845章 牢獄第1291章 大事第1374章 推心第222章 來人第794章 抽絲第1399章 戰爭(三)第579章 激戰(三)第923章 安定第1175章 麻煩第1348章 彩頭第1388章 深謀第95章 說破第1399章 戰爭(三)第177章 壽筵(四)第1375章 大夫第796章 見駕(二)第795章 見駕第718章 開端(七)第1175章 麻煩第607章 夜談(二)第1319章 見歡第317章 少君第284章 罕王第641章 武學(五)第309章 兩帥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692章 新鮮(六)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416章 熱鬧第148章 計議第450章 操琴第806章 書房第739章 嘮叨第841章 寧陰第1050章 諸事第983章 賞賜第795章 見駕第1349章 文武第484章 舌劍第374章 軍隊第35章 支使
第1429章 提議第1284章 興慶第263章 拜會(一)第17章 血戰(四)第1404章 請命第1036章 獻策(二)第629章 人來(二)第615章 勾畫第680章 相遇(三)第811章 駙馬第217章 年關(十)第850章 鬧劇第28章 等?退?第170章 狀元第1314章 君臣(六)第758章 糧草第1260章 韋州(六)第126章 波瀾第364章 慶功(二)第776章 鏖兵(九)第1429章 提議第1256章 韋州(二)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077章 分封(三)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03章 女子第1238章 西涼(二)第476章 大戰(二)第529章 艱途(五)第408章 親族(三)第1114章 盟約(九)第796章 見駕(二)第811章 駙馬第376章 蒙古第165章 心思第1343章 大事第997章 榮耀第254章 夫婦第981章 安達第972章 女奴第1189章 廷議第619章 陛見第332章 山匪(二)第1534章 遼東第1081章 冬天第1533章 登門第1240章 西涼(四)第1350章 綢繆第89章 較技第838章 秘聞第168章 揚威(二)第138章 來訪(一)第822章 天妖(四)第937章 兄弟第944章 大笑第402章 獎懲(七)第851章 父子第691章 新鮮(五)第845章 牢獄第1291章 大事第1374章 推心第222章 來人第794章 抽絲第1399章 戰爭(三)第579章 激戰(三)第923章 安定第1175章 麻煩第1348章 彩頭第1388章 深謀第95章 說破第1399章 戰爭(三)第177章 壽筵(四)第1375章 大夫第796章 見駕(二)第795章 見駕第718章 開端(七)第1175章 麻煩第607章 夜談(二)第1319章 見歡第317章 少君第284章 罕王第641章 武學(五)第309章 兩帥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692章 新鮮(六)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416章 熱鬧第148章 計議第450章 操琴第806章 書房第739章 嘮叨第841章 寧陰第1050章 諸事第983章 賞賜第795章 見駕第1349章 文武第484章 舌劍第374章 軍隊第35章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