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用心

清晨,砰砰啷啷的聲音在得勝伯府校場上面迴響,清冷的陽光灑下來。卻驅散不了多少空氣中的寒意,校場中兩條人影一合即分,傳出幾下木刀交擊發出的悶響,隱約可見兩條人影身上蒸騰而出的汗氣。

種七娘抹了抹臉上滴落而下的汗水,臉上透着因劇烈〖運〗動而升起的健康的紅暈,胸脯不住起伏,將手中木刀一立,擺了個門戶出來,調勻了呼吸。嘴上咯咯的笑着,笑聲就如早晨起來覓食的雀兒般清脆動聽。

,“夫君大人,小女子可又勝了一招。”

對面的趙石將木刀挽了挽。臉不紅,氣不喘的回道:,“練練而已,何必較真?”

嘴上說的輕巧,但心裡也難免有些低落。回京約有半載,身體已是完好如初,忙了數月光景,到得這天寒地凍。臨近年關之時,卻也只能閒了下來,朝堂大事,他現在即便聽了”也插不上什麼手,國武監那裡,在這寒冷冬日,也不得不停下。

一下子清閒下來,多少有些不慣,早睡早起的生活離他是有些遠了,所幸,他這人意志力那是沒的說,便也恢復了早晨起來鍛鍊筋骨的習慣。

他如今已經有了四房妻妾,而兩個平妻又都是軍中之人。分外的與衆不同,一個善使槍棒,一個善手用刀,都有些深厚的功底,相比較而言,後世那些俗稱的軍中技擊之法”雖也稱得上千錘百鍊,但這樣的速成之法,和真正冷兵器時代的殺人之學比起來,還是顯得過於粗糙和急功近利了。

除了一身雄渾的力道之外。在兩個,,陪練”手底下,還真不夠看的,這不,一番較量下來,身上或劈或斬。已經捱了好幾下,要是真刀真槍。身上早就千瘡百孔了的,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卻在妻子手底平不停吃虧,這讓人情何以堪,若非是他”換個旁人”恐怕幾天下來。早已羞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好了,歇歇吧,再呆一會,用了早飯。我帶你去瞧瞧你娘”過了年關。就要啓程回去了的”你這些日子沒事,多陪陪老人家

,“哦,知道了。”收起手中木刀,溫順的應了一聲。走到場邊。從丫鬟手中接過溫熱的布巾,過來先給趙石擦了擦額頭,這纔將自己臉上汗水拭去,從激烈飛揚,到溫柔體貼,自然而然的”現出別樣的女兒風情。讓趙石嘴角露出了幾分笑意。

要說他這幾房妻妾,正妻範柔兒”天真無邪,嬌憨的厲害”李金花寬厚穩重,頗有長姐風範,惜紅溫柔體貼。精於內務,而眼前這個,聰明伶俐,對諸事皆有自己一番見地,偏有多了那麼幾分俠氣,也是與衆不同的很了。

不過再不同,也脫不了這個時代的女子的範疇,嫁人之後,皆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樣子,事事以他爲先爲重。即便是身爲成武將軍的李金花以及沒嫁人之前,便以兇悍聞名金州的種家七娘,都不脫女兒溫婉。

即便如他,有時也是感慨。生在當時當世,可真是男人的福分。大大小小,燕瘦環肥。花團錦簇,只要權勢在手,多數便能三妻四妾。享盡溫柔滋味兒,溫柔鄉,即英雄冢,怨不得古人總將這話掛在嘴邊。。

他這人既非什麼〖道〗德君子。底線之類的也無從談起,所以,在這幾樁婚事上,雖多有牴觸,歸根結底還是控制慾在作祟,不過最終卻也順風順水的辦了下來,也沒沒完沒了的在什麼一夫一妻,或是什麼真情假意間輾轉抉擇。

有了這樣的心態,他對幾房妻妾雖談不上什麼一視同仁,但也不會偏心太過,加之李金花,種七娘兩個皆有官職在身,惜紅所有心思都已經放在了兒子身上,而身爲正妻的範柔兒,年紀還小,在其他人面前根本拿不出大婦風範,就更談不上什麼勾心鬥角了。

所以,景興四年這個冬天。家裡雖多了兩房平妻,又都來歷不凡,卻也沒鬧出什麼致使內宅不寧的事端來的,用一句當下之言來說,那就是琴瑟和諧,治家有道

其實安心的不只是他,就像現在的種七娘,安然坐在趙石身邊。小手卻悄悄的伸過來,握住趙石粗糙而又有力的手掌,滿心的依戀和甜蜜幾乎都能溢出來,哪裡還有半點在沙場之上。將敵將一刀梟首的英風煞氣,連在金州時,校場比武。在府中將哥哥狠狠摔落在地的潑辣勁兒也是全無蹤影

其實在這個時代,征服一個女人很簡單。上牀,以及一直保持強大,就這兩樣,達到了,女人就是你的了,根本不用太多的花言巧蔣或者其他什麼諸如花啊,酒啊,陪着出外冶遊之類的多餘手段,很直觀,卻也很難達到,也更符合自然規律,雄性爭取交配權,本應如是,不須多言。

所以,總的來說,這一年。趙石十八歲。經歷了戰場殺伐,也多少享受到了花前月下的溫柔滋味兒。雖說這個冬天外間或知曉或一無所知的發生了許多的大事,但對於趙石來說”這個冬天是難得的愜意時光。

當然,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嗯要完全閒下來是不可能的,比如說,殿前司禁軍都指揮使王佩入京述職,卻是專程來拜會了他,這位執掌殿前司禁軍垂十餘載的大將軍表現的極爲謙恭,絲毫不已趙石年紀比他的兒子還要小上幾歲,凜凜然如對大賓,表面功夫做的十足。

親來得勝伯府拜會的由頭也是簡單,只爲府中下人無意間得罪了得勝伯友人,他是來致以歉意的,當然”還說起了杜山虎,趙布宗兩位副都指揮使的事情。滿口皆是自己年紀漸漸老邁,總覺精力不濟”能得這兩位軍功彪炳,精明強幹的副將之助,實乃幸事云云。

說了不少,但趙石會信這等虛詞?心裡只能越來越警醒,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或者是別有所求?

但直到這位大將軍施施然離去,他也未聽出什麼旁的意思來,雲山霧罩的,弄的他有些糾結。又隱隱覺得不安,於是便召了南十八等人過來相詢。

聽他細細一說。那邊南十八就笑了,但先開口的卻是立即蹙起眉頭的陳常壽,等陳常壽說完,趙石面無表情。但心裡卻已有了些惱恨。

也不怪他着惱,就說嘛,這事有些不對勁兒,就算他有些戰功。現在地位也非往日可比”但讓殿前司禁軍指揮使上門拜會,那也只能用一個屈尊降貴來形容的,且還那般恭謹原來如此。

陳常壽說的言簡意垓,相比較趙石刑訊逼供練就出來的那一套本事,人家這纔是真正的大師級表現。

直接便言道”那王佩此次前來,其心險惡,王大將軍入京述職,御前陛見。皇帝陛下對其可謂是溫勉有加,優容備至”宮中賜宴,據傳還曾親自把酒。

不過。對於一個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來說。雖是榮寵,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已王大將軍的謹慎性子。自然也會隱隱感到不安。

這就需要做出一些應對,其實這等事,皇帝陛下未必有什麼深意,但你如果受之泰然,依舊我行我素,那皇帝陛下也許就會想,此人不知恩,甚或是會在心裡留下一個跋扈的斷語,這也就是有人說君心難測的根源所在了,所以,如果臣子覺着皇家的恩賜都是自己應得的,那他也就離死不遠了。

而大將軍王佩顯然不會是個笨人,所以述職期間,閉門謝客,誰也沒見,就連之前派來長安探聽消息的兒子也禁足在長安府中,再不允他出喜招搖,這還不算,人家還又納了兩房小妾,過的好像比趙石還優哉遊哉。

而禁軍那邊,兩個雷指揮使上任也是風平浪靜,沒多少波折,這番做作下來,真可謂是退讓到了一定的地步”就差明着告訴旁人,自己沒什麼野心,不用這般提防了。

反正。也許是他自己覺着做作太過,反而顯得居心叵測。又或是之前本就謀劃,好了的,於是又來了這麼一齣戲碼,親自到得勝伯,羽林中郎將趙石府上走了一圈。

這個用意可就有些險惡了,此舉分明是將趙石放在了火頭上”兩個殿前司禁軍副指揮使皆爲其舊部,殿前司禁軍指揮使登門造訪,恭謹才加,這實在不能不讓旁觀之人浮現連篇。

再想深些。是不是兩位副指揮使到任之後。對王大將軍多有掣肘,人家無奈之下,這才放下身段,親身造訪羽林中郎將趙柱國?這指使之人還用說嗎?

可憐之態經這麼扮出來,其人所懷惡意也就不問可知了,其中更是表出了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味,有無奈,有委屈,更有不滿在裡面,真的是讓人如同啞子吃黃連,有苦你也說不出來。

正經的官場陽謀,打算狠狠陰趙石一次。趙石名聲本就褒貶不一,這事再傳出去,跋扈的名聲只有更甚以往”應景的時候,未必不會是一條罪狀的,對其在軍中聲望的損害更是不輕。

經陳常壽一解釋,趙石恍然如悟,卻也如吃了一隻蒼蠅似的,被噁心到了。平白被人來了一下,照陳常壽說來。此事也只能靜觀其變。辯解什麼的都是無用。做出什麼來就更不合適了,如此,趙石心裡的鬱悶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也不算平白無故,官場之上,也從來沒有平白無故一說,不說當初他領兵入蜀的時候,以軍法處置了王佩的一個親衛,就說杜山虎兩人現在的職位,也足夠王佩對他這位素未謀面的羽林中郎將生出怨恨的了。

南十八卻是在旁邊安慰了兩句,無須在意太多,王佩此人深有城府,不過此舉雖堪稱精妙,但說到底,卻偏於權術,選的時機也不很得當,現在他既未手握兵權,又遠遠算不得權勢顯赫。以其殿前司禁軍指揮使之尊,親自登門造訪”行多恭順,語多卑微,未免顯得過於唐突。

經此一事,就算最終得利。於其人聲望也有大損,實是得不償失,王大將軍謹慎了半輩子,卻不想糊塗一時,出此下策,之後再有行差踏錯,想來這下場

其實不用他說這麼一番道理出來,趙石心氣就已經平順了下來。他的認識其實很簡單,羽林軍和殿前司禁軍分屬兩處,涇渭分明,杜山虎等人的職位任命他幾乎未發一言,全憑朝廷做主,在這個上面”還真不怕旁人做尖章,加之他現在手裡其實沒有半點兵權,之前做的姿態比王大將軍可是足多了,又一門心思都鋪在國武監上面,王大將軍這一齣戲做的。恐怕也只能噁心他一下罷了,對他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損害,到是如同南十八所說,對其人自己怕是沒什麼好處。

這麼想來,心裡也只冷笑了數聲,便將這噁心事拋諸於腦後了。

不過還是南十八看的透徹。王佩一些作爲確也收了些成效,年關一過,殿前司禁軍副都指揮使趙布宗調任蜀中。掌蜀中諸路禁軍編練事,算是用實際行動給回到京兆的王大將軍一個安撫

趙石這裡一切如初,只是一些羽林中郎將手伸的未免太長,京兆那位指揮使大人確實老了,還有兩位大將軍之間到底有何恩怨之類的傳言還是隱隱約約的傳入到趙石的耳朵裡,讓這個本來平靜愜意的冬日平添了幾許不舒爽。。

不過不管怎麼說,歲月在不屈不撓的前行,年關的喧囂很快過去,日子來到景興五年,得勝伯,羽林中郎將趙石也十九歲了,他不但才了四房妻妾,兒子也已牙牙學語,和整個大秦一樣,大秦景興五年,註定是欣欣向榮的一年!~!

第184章 恩賞第484章 舌劍第163章 慶功(一)第784章 議和(六)第371章 不同第1342章 談鋒第1346章 聚會第152章 熟人第189章 府中第1175章 麻煩第634章 人來(七)第892章 重整第587章 廷議第894章 戰爭第277章 初到第1541章 怨恨第123章 頑劣(三)第636章 定計(二)第291章 先鋒第418章 聖旨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977章 乃蠻第148章 計議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955章 目光第233章 血夜(一)第568章 絕情第223章 成軍第417章 家事第1312章 君臣(四)第959章 狂熱第479章 圍城(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934章 論賞第237章 血夜(五)第35章 支使第1253章 突擊第649章 偶遇第686章 小敘第254章 夫婦第952章 辛苦第19章 血戰(六)第216章 年關(九)第150章 陌刀第1025章 投誠第543章 準備第319章 夜談(一)第1370章 聚飲(五)第999章 箭雨第779章 議和(一)第215章 年關(八)第1347章 談論第552章 接戰第563章 蠻兵第1407章 夜宴(三)第142章 出行(一)第852章 大亂第1167章 言儲(一)第1391章 膨脹第1181章 相悖第1434章 縱談第1073章 獻策(二)第1344章 大坑第831章 蛻變第405章 獎懲(十)第1502章 訓誡第854章 中書(二)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619章 陛見第1008章 賜名第647章 用心第1092章 終結(五)第1413章 分院第377章 豪傑(一)第294章 精兵第410章 獎懲(二)第623章 相鬥第1496章 名氣第1490章 行路第758章 糧草第240章 血夜(八)第653章 年關第1362章 開監第728章 變故第1062章 天下第1436章 音妙第671章 伴駕第1130章 喜事(二)第428章 遊園(一)第529章 宣旨(一)第761章 驚濤第405章 論人第42章 謀算第687章 新鮮(一)第1062章 天下第998章 號角第785章 議和(七)第20章 戰後第1404章 請命第4章 親事
第184章 恩賞第484章 舌劍第163章 慶功(一)第784章 議和(六)第371章 不同第1342章 談鋒第1346章 聚會第152章 熟人第189章 府中第1175章 麻煩第634章 人來(七)第892章 重整第587章 廷議第894章 戰爭第277章 初到第1541章 怨恨第123章 頑劣(三)第636章 定計(二)第291章 先鋒第418章 聖旨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977章 乃蠻第148章 計議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955章 目光第233章 血夜(一)第568章 絕情第223章 成軍第417章 家事第1312章 君臣(四)第959章 狂熱第479章 圍城(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934章 論賞第237章 血夜(五)第35章 支使第1253章 突擊第649章 偶遇第686章 小敘第254章 夫婦第952章 辛苦第19章 血戰(六)第216章 年關(九)第150章 陌刀第1025章 投誠第543章 準備第319章 夜談(一)第1370章 聚飲(五)第999章 箭雨第779章 議和(一)第215章 年關(八)第1347章 談論第552章 接戰第563章 蠻兵第1407章 夜宴(三)第142章 出行(一)第852章 大亂第1167章 言儲(一)第1391章 膨脹第1181章 相悖第1434章 縱談第1073章 獻策(二)第1344章 大坑第831章 蛻變第405章 獎懲(十)第1502章 訓誡第854章 中書(二)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619章 陛見第1008章 賜名第647章 用心第1092章 終結(五)第1413章 分院第377章 豪傑(一)第294章 精兵第410章 獎懲(二)第623章 相鬥第1496章 名氣第1490章 行路第758章 糧草第240章 血夜(八)第653章 年關第1362章 開監第728章 變故第1062章 天下第1436章 音妙第671章 伴駕第1130章 喜事(二)第428章 遊園(一)第529章 宣旨(一)第761章 驚濤第405章 論人第42章 謀算第687章 新鮮(一)第1062章 天下第998章 號角第785章 議和(七)第20章 戰後第1404章 請命第4章 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