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內閣風波

周延儒走到溫體仁的辦公案前,向他一躬身,然後輕輕叫了聲:“首輔。”

溫體仁聽到有人招呼,擡頭一看,原來是內閣最年輕的輔臣周延儒。於是,他問道:“玉繩,可有事?”

有幾位內閣成員聽到動靜,擡頭看了下情況,然後又低頭審閱各部送上來的奏章。

周延儒衝溫體仁拱了拱手道:“下官這些日子,有一言憋在心裡,不吐不快,還望首輔能解答一二。”

“哦,不知玉繩有何事,儘管講來便是。”溫體仁一聽,把手中的毛筆放回筆架上,專心聽周延儒說話。

“首輔,這些天,見您老經常單獨與皇上議事,我等身爲內閣輔臣一員,卻毫無所知,是不是不大妥當?”周延儒故意把聲音說大聲了點。

其他輔臣聽到動靜,有的擡起頭來開始關注事態的發展,有的只是擡頭看了一眼就繼續幹手中的活。

“玉繩所言,是想了解哪些事?”溫體仁老於世故,對周延儒這明顯的小動作看在眼裡,卻不慌不忙地問周延儒。

“請問首輔,午門外那些排房是怎麼回事,廠衛圍着原陶瓷廠所在,又意欲何爲?”周延儒連續拋出兩個明顯又不是很敏感的事問溫體仁。

“玉繩稍安勿躁,皇上馬上就會公佈的,是好事來的,無須憂心。”溫體仁和藹地解答道。

幾位擡起頭來看熱鬧的閣臣一聽沒啥大事,就不再關注,低頭辦公了。

“請問首輔,廠衛橫行京師,滋擾羣臣,如此之事,也是好事麼?”周延儒越說聲音越響,話語中還帶着一絲質疑。

其他閣臣一聽聲音不對,都注意起來,有幾位輔臣把筆放到了筆架上,形勢再不對就準備過來勸。

也有幾位輔臣心裡暗自高興,周延儒中會元,取狀元,年紀輕輕就位居內閣,風頭太盛。而溫體仁坐在首輔位置,讓人嫉妒。眼下兩人如果衝突起來,只會便宜他們。

還有幾個閣臣事先和周延儒通過氣,到時候會出言聲援他,這時卻沒動靜,在靜觀其變。

周延儒開始直接質疑溫體仁了:“首輔爲百官之首,緣何忍看廠衛肆虐,不向皇上進言,置百官驚恐於不顧?”

幾個與周延儒有過通氣的閣臣見他提出這話題,就想開口附和,但他們看到溫體仁還是不慌不忙,一副淡定的樣子,又不想冒失,怕站錯了隊,就沒出聲。

輔臣錢象坤是溫體仁的恩師,一直很欣賞自己這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門生。首輔之位,如果按資排輩的話,也是他優先。但他卻主動讓賢於溫體仁。爲免閒話,平時都是很少說話的。

現在他看到一個後進,如此與大明首輔說話,不由得有點生氣,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溫體仁看到錢象坤站起來,就微微搖頭,然後依然不動聲色地問周延儒:“不知廠衛如何橫行京師,如何肆虐?還望玉繩告之。”

“就是……”周延儒張口就說,但剛張開口,忽然發現理由有點說不出口。總不能說廠衛偵緝貪污腐化,而導致京師官員人心惶惶吧。

“下官擔心廠衛捏造證據,恣意敲詐百官,致使忠直之士含冤蒙曲,慘遭抄家流放之禍。”爲官的一個通病,就是當找不到合適理由時,會祭出莫須有的殺手鐗。

這一手,對於強者壓制弱小時,可以用,但現在周延儒顯然用錯地方了。

“玉繩可是指收受原保定侯賄賂的御史一案?你可有把握認定廠衛誣陷,爲何不在結案之前說出來。既然你能擔保那兩御史確爲冤屈,老夫可替玉繩上達天聽,重審此案可好?”溫體仁微笑着說道,表現出首輔的擔當。

周延儒一聽,嚇了一跳,自己並沒有證據能證明那兩御史是冤屈的,而且也沒興趣管這破事。自己只是泛泛而談,卻被溫體仁給牽扯過去而已。要皇上一過問,而自己又說不出來,那時的後果就嚴重了。

於是,周延儒連忙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首輔誤會了。”

一邊的錢象坤見自己的門生把周延儒吃的死死,就放下了心,坐回了座位上。

那幾位心懷鬼胎的輔臣見周延儒太嫩,一開始就被溫體仁壓住,牽着他的鼻子走,知道沒啥戲,就消了爲他聲張的心。想着回去告誡自己的門生家人,這段時間安分守己點,不要觸了廠衛的黴頭。

“年輕人,說話要想清楚了再說,不要想當然。要沒其他事的話就回去做事吧,老夫手頭也還有許多事要處理。”溫體仁並沒有因此而責難他,一邊說着一邊重新拿起了擱在筆架上的毛筆,去硯臺上沾了沾墨水,準備處理手頭的奏章。

周延儒很不甘心,他原想借兩件公衆相關的事先聲奪人,並能引援其他閣臣相助,然後問出自己最關心的事。

按理說,趁着溫體仁現在沒有生氣,周延儒乖乖地回去做事是最好的。

▪ ttκΛ n▪ co

但他有壓力,不得不問出第三件事。而且,他之所以今天出頭,也是爲了第三件事。他有點猶豫是不是趁着現在直接問了算了。

溫體仁看他猶猶豫豫地,想走又不走,想說又不說的樣子,就皺了下眉頭。這個玉繩怎麼還沒完沒了了,老夫恨不得一刻鐘變兩刻鐘來用,那有時間陪他磨嘰。於是,他面無表情地問道:“莫非玉繩還有事?”

溫體仁這麼一問,周延儒反而不糾結了,先是向溫體仁一躬身,然後道:“首輔,不知朝廷對鹽政又有何打算,爲何事先並沒有在內閣進行商議,匆忙召集全國的鹽轉運使和鹽課提舉齊聚京師?”

“這是皇上的意思,鹽政要大改。至於內容嘛,老夫看轉運使和提舉都已到齊,明日皇上就會召集內閣所有成員以及六部尚書一起議事,到時你就知道了,也不急在今日。”

“今日不能先說麼,難道是不信我們其餘輔臣?”周延儒一邊說一邊指着四周在辦公的其他閣臣。

內閣成員一聽火藥味又上來了,紛紛擡頭看了過去。

周延儒這話就說得過份了,溫體仁就是泥菩薩,也有火氣。他沉着臉喝道:“老夫說了是皇上的意思,朝廷之事,是你做主,還是皇上做主?所有政事,各有分工,事事都得讓你知道,向你請示?”

溫體仁的大帽子一戴過去,周延儒就吃不消了。就是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明着說不是皇上做主,要向自己請示,這是誅心之言啊!

周延儒嚇得面色慘白,一時說不出話來。

鬧得太僵,大家都不好,靠的最近的輔臣何如寵連忙站起來勸解:“首輔,玉繩年紀尚輕,做事毛糙,是該批評。不過他也是一心想做事,並不是首輔說的那個意思。玉繩,首輔大人有大量,不會與你計較,還不快道歉。”

周延儒那還有半分少年得志的風采,手足無措地依言向溫體仁一躬身:“下官性子衝動,唐突了,還望首輔恕罪。”

溫體仁眼睛略微一掃內閣其他成員,發現他們都在看着自己如何發落周延儒。略微一想,自己也是剛當內閣首輔不久,還需積累人望。再說大明想搞好朝政,邁向大海,和真正的敵人一爭高下,還得有才之士相助才行。這周延儒能中會員,狀元,才智是有的,只要以後不再衝動,這次就算了。

於是,溫體仁稍微舒緩了下臉色,對周延儒說道:“看在康侯的份上,這次就算了。做好手頭的事情,纔是人臣本份。”

周延儒不敢說話,再一躬身,退回自己座位去了。

閣臣們認真做着自己手頭的事情,內閣恢復了安靜。

傍晚,周延儒出宮回家,他家的貼身小廝周代金接住自己的老爺,一邊扶他上轎,一邊小聲地問道:“老爺,家裡正等得急了,可有消息了?”

周延儒陰沉着臉,看了他一眼,然後甩了一句:“回去再說。”說完就鑽進轎子裡,放下簾子,不再理會周代金。

第72章 比對第143章 《甘薯疏》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631章 授勳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86章 理想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65章 監軍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682章 突變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767章 訣別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61章 找到了第59章 廠衛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843章 回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19章 陳子壯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6章 難眠之夜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18章 憂心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9章 指點江山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65章 監軍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3章 甦醒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23章 贖罪銀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93章 以一敵四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7章 漱口第516章 陽謀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226章 宋應星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06章 懦夫第84章 相逢而泣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23章 勤王詔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
第72章 比對第143章 《甘薯疏》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631章 授勳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86章 理想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65章 監軍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682章 突變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767章 訣別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61章 找到了第59章 廠衛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843章 回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19章 陳子壯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6章 難眠之夜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18章 憂心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9章 指點江山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65章 監軍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3章 甦醒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23章 贖罪銀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93章 以一敵四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7章 漱口第516章 陽謀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226章 宋應星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06章 懦夫第84章 相逢而泣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23章 勤王詔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