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京營改編

第二日一早,一支軍隊從京師城外勤王軍營地開出,押着一長串車輛往西北而去。

這支軍隊由馬祥麟直屬的三百騎軍和張鳳儀所領的七百步軍組成,全部聽命於中興侯鍾進衛。

閻應元本想跟在鍾進衛身邊護衛他,畢竟鍾進衛身邊沒有一個親衛。不過被鍾進衛拒絕了,鍾進衛暗示他的任命不久就會下來,到時候會隨盧象升前往東江鎮。

他看着這個妹夫遠去,心中暗自嘆道:自己的妹子在宮中都能撿到這麼一個寶,真是有福氣。

閻應元不是無的放矢,鍾進衛位居高位後,不但不忘阿奇,幾次寫信給妹子,而且皇命在身,不得不拖延婚事,卻又跑來跟自己解釋,還寫了封信給阿奇,足見中興侯心中惦記着自己妹子。

想到這裡,他又想起自己託妹子的福,跟鍾進衛扯上了關係,馬上就得皇上賜武進士出身,又被推薦給九臺,得立功勳。

閻家得遇鍾進衛,真是祖宗積福啊!閻應元暗自感慨道。

當然,他並不知道自己在原本歷史上的事蹟,就算沒有他妹子,鍾進衛照樣會爲國舉賢。

盧象升看孫承宗已經帶領衆將回營了,而且鍾進衛所在的軍隊已經走得沒影,閻應元卻還在呆看着。就開着玩笑提醒他說道:“麗亨,中興侯都走遠了,不用看了,你這大舅子是跑不了的,這點我看得出來。”

盧象升的話,喚醒了沉思中的閻應元,他不好意思地對盧象升笑笑,然後道:“九臺開玩笑了,走,回營吧,一起研究下水戰如何?”

盧象升自然也事先知道了任命,他笑着道:“好,我們去查看下遼東地形,看以後我們如何配合。”

遠去的車隊中,馬祥麟和張鳳儀並騎在一輛車邊上,周圍卻並無鍾進衛的蹤跡。

“中興侯也真夠忙得,打了勝仗回來後,竟然一夜未睡,今日就又奉皇命出京辦事。”張鳳儀給自己相公說道。

“是啊,真沒想到那些東西都是中興侯搞出來的。”馬祥麟也嘆道。

他和張鳳儀陪同鍾進衛去了大明皇家銀行,然後又馬不停蹄地去了水泥廠,視察水泥、玻璃以及鍊鋼的情況。

看着鍾進衛既能和這個說得頭頭是道,又能說得另外一人連連點頭。不由得暗自讚歎,王侯將相中能有鍾進衛這麼有本事的人,怕也只是在開國的時候纔有了。

他看得出來,不但是自己敬佩鍾進衛,而且連以前目中無人的宦官,那個掌管水泥廠的安公公也對鍾進衛畢恭畢敬,聽從鍾進衛的指派。

鍾進衛在水泥廠安排完了事情後,已是深夜纔回到中興侯府。

然後讓自己去休息,他卻在書房忙到天亮,再派人往各處送信,向皇上遞奏章。直到現在出發,纔有時間在車廂中補睡。

“相公,你說我們真的得是押送軍餉麼?”張鳳儀早已瞧出不對,問馬祥麟道。

馬祥麟回頭看了下那些車輛,然後搖頭道:“有押送空車去發軍餉的麼,顯然是另有事要做,除非軍餉本就不在京師。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我們只需聽命侯爺即可。”

他們夫妻倆早就看出這些車輛都是空車,中興侯這麼匆忙離京,肯定是另有要事。

等中興侯醒了之後,自然會告訴他們倆,到底是去做什麼事情。因此,他倆一點都不急,只管埋頭趕路。

勤王軍大營,宣府軍所在營地中,總兵侯世祿和心腹遊擊孔方正在商議事情。

“大帥,朝廷也已有幾個月未發放我宣府軍的軍餉了,大帥您就在這裡,朝廷咋不直接發給大帥您呢?”孔方自從知道那支白杆軍是專門去九邊軍鎮發放軍餉,就存了這個疑惑,感覺朝廷不信任他們,否則何必這麼麻煩呢。

侯世祿看了一眼這個心腹,心裡有點憂慮,低聲道:“我瞧着朝廷發放軍餉之例可能會改。而且你沒有看出來麼,那支白杆軍中的車輛根本就是空車。”

“這,那朝廷怎麼還明說發軍餉,這軍餉都沒,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邊關等了那麼久結果沒有軍餉,豈不造反?”孔方自己倒沒注意車輛的情況,現在聽侯世祿這麼一說,就更鬧不明白了。

“我瞧着這裡面怎麼透着一股陰謀的味道,朝廷這是要幹嘛?”侯世祿也想不清楚朝廷說發軍餉,這軍餉到底在哪裡。

不過不管這軍餉在那裡,既然說了要發,肯定是會去發的。自己留在宣府的軍隊遠少於所報數額,如果中興侯跑去一發軍餉,就會露餡,得彌補一下才行。

侯世祿想到這裡,他對孔方道:“你不用等這裡了,偷偷趕回宣府,佈置好一切,免得讓中興侯發現問題。”

孔方有點猶豫,不甘心地道:“大帥,這朝廷還沒有論功行賞呢!”

侯世祿一聽,把眼一瞪,把孔方嚇了一大跳。

他慌忙改口道:“當然是回宣府更重要了,只要大帥有功,好處什麼時候都少不了屬下。”

侯世祿一聽孔方這話纔像點樣子,他拍拍孔方的肩膀道:“你一向來就是我的心腹,什麼事情都沒有瞞你。宣府的事情,雖然邊軍多有在做,但也擺不得檯面。那些事要是讓中興侯知道而捅了出來,就不是鬧着玩的。你明白麼?”

“屬下明白,屬下當然明白。”孔方雖然有點貪婪,想先拿了朝廷的賞賜後再說,但侯世祿這麼一說,他也知道輕重,就連忙回答道。

有侯世祿想法的總兵不在少數,凡有份領軍餉的邊軍總兵都偷偷派了親信回去。

總之就一個原則,不該讓中興侯知道的,就絕不能讓他知道。因爲他們知道,中興侯不是他們能收買的。

至於勤王軍大營中其他人,包括廣大士卒,都在期盼朝廷有關衙門快點驗收完首級,然後等着論功行賞。

京師中的人,不管王公勳貴,還是平頭百姓,這些天的重點還是在料理建虜荼毒後的事情。

聚集在京師的難民在捷報傳來之後,就有開始陸續返鄉的。不管如何,家一直在老百姓的心裡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如何,只要有一絲能力返鄉的,都會選擇回家看看。

難民的返鄉潮影響到了修路的進度,特別是午門獻俘後的第二天,走的人就更多了。水泥廠到京師的路才修了一半,難民就跑了許多。

問題彙總到工部尚書徐光啓這裡後,一個奏本又把情況上達天聽。

崇禎皇帝瞭解了事情後,決定啓動京營改制,當天就召集內閣開始議事。

京營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在刺殺中興侯一案中已經拿掉,其餘有利益的將官也是該殺的殺了,該流放的流放了。

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還沒有產生,雖有人覬覦京營這塊肉,但因爲京營一直是被武宦監押,沒有絲毫動靜,想伸手都伸不過去。

現在皇上既然提出了這個京營改制的方案,利益受損的也是各路總兵,和內閣的關係不大,這些輔臣基本就沒有人竭力反對。

於是,就在鍾進衛離開京師的第三天一早,開始了京營的改制。

勤王軍中的各路總兵接到命令,步軍集合到一個臨時的校場,騎軍則待營中不得擅動。

這個臨時校場其實就是在一片平整地上搭了一個臺子而已,各路步軍一隊隊地開進去,由專人領路,站到指定位置。

步軍士卒雖不知道爲什麼騎軍沒有去,但他們也管不着,看樣子,總算是等到論功行賞了。

他們一個個歡天喜地地跟着隊伍走,一邊小聲交談着,炫耀着自己的功勞,討論着大家會得到多少賞賜。

不過等他們到了校場門口時,發現白杆軍全副武裝的侍立在一邊,神情肅穆,平添了一股緊張氣氛。

步軍士卒看到後,不敢再交頭接耳,規規矩矩、安安分分地進場。

二十來萬步軍進場後,白杆騎軍在各方陣之間開始巡邏,禁止喧譁。

沒過多少時間,孫承宗率各路將領登上了臨時看臺。但並沒有坐到最上首的位置,只是坐在中間位置靠下側的椅子上。

各路將領一看最尊貴的位置還沒有人坐,現在大明朝比孫承宗還要尊貴而又可能會來校場的,就只有當今皇上了。難不成皇上會御駕親臨?

果然,孫承宗坐下之後,吩咐親兵傳話,言明一會御駕親臨,論功行賞。

孫承宗的親兵得到吩咐後,快步走到臺側,對侯着的白杆騎軍傳達了孫承宗的話。

侯着的一隊白杆騎軍一聽,馬上各自分開,沿着方陣間隙,邊跑邊傳達道:“皇上御駕親臨,論功行賞,皇上...”

頓時,臨時校場內馬上響起一片“嗡嗡嗡”的聲音。皇上親臨,這場面就大了。誰也沒想到,這輩子會親眼見到皇上。

不過,沒等他們開始激動起來,傳完話的白杆騎軍又開始往回跑,同時傳令禁止喧譁。

如果說之前讓他們不得喧譁,還有人仗着自己是打勝了仗的功臣而有不服的話,現在他們一聽白杆騎軍傳達“不得喧譁”的軍令後,立刻鴉雀無聲。

步軍士卒都有自尊,想給皇上留一個好印象,臨時校場就只剩下帶着寒意的春風吹動旗幟的聲音,在“嘩嘩”地作響。

等了大約半個時辰,這些經歷過汰兵留下來的士卒也開始有點站不住了。

就在這個時候,步軍士卒看到臺上的各級將官都在孫承宗的帶領下,下了看臺,往校場入口而去,就知道皇上到了,一個個都往入口望了過去。

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57章 殺神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00章 宣傳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31章 京師之戰第812章 宗族第25章 拖拖拖第6章 難眠之夜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48章 教育部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1章 相遇第60章 猛虎出籠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254章 白杆軍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15章 偷雞不着第103章 開中法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49章 扁人第20章 趙率教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90章 危機四伏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6章 汰兵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112章 一條龍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5章 偷雞不着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08章 要自救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25章 拖拖拖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214章 萬人敵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章 相信(2)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70章 苦啊
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57章 殺神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00章 宣傳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31章 京師之戰第812章 宗族第25章 拖拖拖第6章 難眠之夜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48章 教育部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1章 相遇第60章 猛虎出籠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254章 白杆軍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15章 偷雞不着第103章 開中法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49章 扁人第20章 趙率教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90章 危機四伏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6章 汰兵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112章 一條龍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5章 偷雞不着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08章 要自救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25章 拖拖拖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214章 萬人敵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章 相信(2)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70章 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