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

從心底來說,慕容成不願意相信步度根的分析。

他用這一手對付鮮卑境內的漢人可謂無往不利,包括蹇曼最信任的幾名漢人中都有人被他收買,他也因此深得魁頭信任。

在他看來,漢人最是喜歡這些毫無用處的反光物,對此無法拒絕。

他也不相信所謂的九卿能夠例外。

步度根瞥了慕容成一眼,冷聲道:“你很可能會代表大單于常駐雒陽,若還是這般自大狂妄,本大人會考慮向單于進言換人。”

慕容成神情一凜,步度根可是魁頭親弟,是中部鮮卑勢力最強的大人,對於他的提議,魁頭基本不會拒絕。

而慕容成確實很喜歡中原,比起在漠北草原上吹風,他更享受中原花花世界。

縱然心有不甘,慕容成還是低頭道:“卑下知錯,請步度根大人放心,卑下必不負大單于之重託。”

步度根冷冷的道:“如果祖父還在,我們自然不需要懼怕漢朝。大單于雖然英明神武,但仍不及祖父。

如今西部鮮卑離叛,東部鮮卑散亂,我中部鮮卑又亂象四起,實力不及當年十之二三。若是讓漢廷窺探出虛實,匈奴的下場就是我族的未來!慕容大夫,好自爲之啊。”

……

拋了拋手中的羊皮袋,劉備玩味的笑道:“這些鮮卑人手段玩的未免太過簡單,看來是一路過來賄賂了不少人?”

荀彧淡然道:“公達也收到了一袋禮物,比這更多,看來鮮卑人對我朝內政還算了解。”

劉備哈哈大笑道:“倒是委屈了大鴻臚,堂堂九卿,在鮮卑人眼中不及諸侯國相。”

“他很知趣。”

劉備輕輕點頭道:“嗯,文若說的不錯,這是聰明人,聽說他還很瞭解鮮卑風物?”

“確實如此,如他一般的人才,朝中已經不多了。”

“明遠想打通西域,那麼對於未來的大漢來說,外事不可不重視。此人可以一用啊,這袋東西就給他吧,孤不喜這些沒用的玩意兒。”

說着,劉備把袋子紮緊,往王府侍衛懷裡一扔,拍了拍手,彷彿方纔手中拿着的不是什麼奇珍異寶,只是一袋石子。

“大王,三方使者都到了,下官以爲,計劃可以開始了。”

劉備挑了挑眉,訝異道:“陳王的使者和蹇曼的使者沒有做同樣的事?”

荀彧嘴角揚起一抹輕笑:“這位慕容大夫,自認是中原通。而蹇曼的使者連官話都說不好。”

“如此看來,這種半吊子水平的所謂中原通,才更好利用啊。”

“人貴自知,顯然慕容大夫不太有自知之明。”

劉備笑道:“如此,朝會就從這位慕容大夫身上切入吧。”

……

雒陽官道上,四輛乘輿在前,其後跟隨着浩蕩的隊伍。大鴻臚的車架稍稍靠前半個身位,三名使者並排緊隨其後。

相較於鮮卑的兩波使者,陳王使者雖然顯得有些狼狽和焦慮,但氣魄上更加從容。兩波鮮卑使者自從進了雒陽城後,大部分人一直處於一種極度震驚的狀態。就算是慕容成這樣的鮮卑貴族,也遮掩不住臉上的震驚之色。

無他,對於久居漠北的鮮卑人來說,彈汗山上的王庭就是他們見過的最雄偉的城池,可王庭比起雒陽城,就好像一座村落民居一般。

此前也見過幾座漢地城池,本已有所心理準備,然而雒陽的華麗莊嚴還是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進城之後,高聳入雲的皇城門闕彷彿天闕一般,就連慕容成心裡都下意識的想到:“能住在這種地方的人,不愧爲天子。”

只有緊隨在後的步度根臉上嚴肅無比,就算聽北逃的漢人說了再多,終究不如親眼一看。漢人的可怕,遠遠不止是那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衆多的人口。

大鴻臚側頭笑眯眯的對慕容成道:“讓慕容大夫見笑了,由於幾代先皇勤儉守禮,不肯逾制,故而雒陽城遠不及長安來的壯麗。只是不知比起彈汗山上的王庭又如何?”

慕容成面色一變,打個哈哈道:“可算是各有千秋吧,王庭建於彈汗山上,比起雒陽的華麗,更多的是雄壯宏偉。”

“惜哉未得一見,本官素喜天下各族風物,早就聽聞了檀石槐大單于在彈汗山立下王庭,統率萬里鮮卑,可惜公事繁忙,不能親往,悲夫!”

說着,大鴻臚撫須長嘆,一副對王庭悠然神往的模樣。

慕容成怎麼聽怎麼彆扭,臉色都漲紫了,檀石槐統率萬里鮮卑,可如今的魁頭手下連三千里都沒了,總覺得這位自號瞭解各族風物的大鴻臚在陰陽怪氣。

旁邊的蹇曼使者經過翻譯的不斷解釋,終於聽明白了他們在討論什麼,露出鄙視的神情,用蹩腳的漢語說道:“魁頭是竊國的賊,如果是蹇曼大人做大單于,鮮卑不會分裂!”

慕容成瞥了一眼不動神色的步度根,怒斥道:“胡言亂語!鮮卑分裂,也該要追究和連的責任!若非他恣意妄爲,被人射殺,鮮卑又怎麼會亂成這樣?

還有蹇曼,魁頭大單于也是檀石槐大單于的後裔,是各部大人公推的大單于!他若想要爭位,便該爭取各部大人的支持,而不是胡搞陰謀詭計!他辱沒了自己高貴的血脈!”

“你!胡說!蹇曼大人是大單于!魁頭是賊!”比起慕容成的漢語水平,蹇曼派來的使者顯然差了太多,情急之下更是語無倫次,索性嘰裡呱啦的一通鮮卑話,指着翻譯道:“你!告訴他們!”

翻譯一臉爲難,顯然蹇曼使者說了很多不合適的話,尤其是慕容成在場的情況下,更不適宜翻譯出來。

大鴻臚強忍着笑,這刻意安排的一幕顯然起到了預想中的作用,乾咳一聲道:“馬上到皇城了,諸君還是好好整理下儀表,準備面見天子吧。”

翻譯舒了口氣,比劃着把意思傳達給了蹇曼使者,換來了一聲重重的鼻音:“哼!”

但顯然他也不敢在此發作,只能是悶着氣,好好整理了一下衣冠。

慕容成呵呵一笑,之前的鬱結之氣幾乎一掃而空,點頭道:“謹遵上卿之命。”

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六十章 斥賊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三百一十二章 謀劃(上)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十一章 呂韻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
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六十章 斥賊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三百一十二章 謀劃(上)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十一章 呂韻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