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

不怪程昱大驚失色,實在是關羽的進攻方向太過可怖。

兗州濟北國因泰山而南北相隔,大軍難越,關羽自北向南,卻未與李澈軍合一處,正是因爲被泰山阻隔。

故而轉向西行,攻入東郡。如今關羽繞過東郡,直向須昌而去,兗州震動不說,曹孟德也得擔心關羽會不會從背後插他一刀。

整個兗州的局勢都會動亂。

程昱原本並不擔心這種情況,關羽軍中並無第二人有他這般威望,強要分兵是給他各個擊破的機會。

可如今荀攸來了,一攻一守,配合無間,兩邊急切之下都難以擊敗,主動權頓時轉移到了魏軍手上。

“荀公達短短几天便定下了分兵之策?他怎麼敢?”程昱喃喃自語,第一次正面與這等人物交鋒,雖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存了一二僥倖之心。

而如今,他將爲這僥倖之心付出代價。

……

步騎過萬,煙塵滾滾,關羽並未遮掩什麼,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行軍,中途稍稍變了些方向,一日一夜便到了東郡範縣城下。

說起來這座城池與劉備還有着一絲聯繫,劉備的祖父劉雄曾經擔任過這座大縣的縣令,給劉備的父親劉弘留下了不菲的遺澤,只是劉弘早逝,家道中落,才使劉備一度淪爲織蓆販履之輩。

範縣是可置縣令的大縣,傳說中的舜帝故里,此地人煙稠密,城池自然也頗爲堅固。但如今城防空虛,盡是老弱留存,如何能擋得住關羽?

僅半日時間,關羽便風捲殘雲一般離開了範縣,同時還斬了範縣縣令,劫走了當地糧庫中的半數存糧。

而兩日後火速集結的兗州軍才從須昌趕來,只能看着遠去的煙塵發怒,領軍的曹洪拔刀斬斷路邊的一棵小樹,怒道:“這如何能追的上?程昱的情報是往須昌方向,可這些騎兵只需稍稍轉一個方向,便能讓我們疲於奔命!”

裨將曹純苦笑道:“怨不得程別駕,若關羽真的拿下須昌,後將軍便有被前後夾擊之危,這是不得不防之事。如今迫使關羽轉道範縣,也算有所收穫吧。”

“那就任憑他在郡縣之間縱橫馳騁?”

曹純沉吟道:“不,至少接下來他沒有別的方向可去了,再往南就到了大野澤水域,水網密佈,並非騎兵馳騁之地,往東則會撞上我軍,關羽只能向西邊進軍,去鄄城、廩丘方向!”

曹洪眼睛一亮,擊掌道:“我記得妙才將軍如今正屯兵鄄城?”

“是,後將軍意在由妙才將軍爲元讓將軍與程別駕護持糧道,畢竟此前在盧縣敗給了關羽,妙才將軍部屬損失嚴重,屯兵鄄城也便於休整。”

“很好!這一次看關羽往哪跑!”

曹純抱拳道:“請將軍與我三千精騎爲先鋒,必困關羽於城下!”

“這……”曹洪有些猶豫,關羽兇名赫赫,連夏侯淵都敗在了他手上,曹純畢竟年輕,恐怕不是他的敵手,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他也不好向曹仁和曹操交代。

“將軍!大敵肆虐於郡縣,若不能儘早將其剿滅,吾等又有何顏面去見後將軍?世人皆言後將軍任人唯親,盡用曹氏、夏侯氏親族,末將要讓他們知道,這是因爲我曹氏與夏侯氏人傑輩出!”

一語正中曹洪軟肋,他喟然道:“子和萬事小心,以保全自身爲上,關羽在這兗州掀不起風浪!”

……

“兗州軍反應太快了,將軍,我們再深入的話就真成自投羅網了!”

副將孫慎有些憂心,由於擔心曹操的安危,臨近諸縣的軍隊迅速集結,堪堪湊出了一支近萬人的軍隊。

對於關羽來說,擊敗這支部隊不難,難點在於不被他們拖住腳步。此行目的在於打亂曹軍部署,正要以“其疾如風”之勢橫掃全場,萬一被牽制住,要麼就黯然退回東阿大營,要麼就只能戰死沙場。

“還能打下去。”關羽騎在馬上,撫髯道:“再勝一場,迫使兗州調動更多的預備兵力,就能消耗掉兗州今年的戰爭潛力,來年開戰之時會輕鬆很多。這是荀相的意思。”

見關羽決心已定,孫慎只能嘆氣道:“鄄城還是廩丘?”

“鄄城!”

“……夏侯妙才或許會很歡迎我們?”

……

而此時的夏侯淵已然收到軍情:“將軍!魏將關羽率軍往鄄城方向而來!”

“關!雲!長!”夏侯淵一把捏碎了案幾的一角,怒道:“當雪盧縣之恥!”

在盧縣敗於關羽之手,以至於淪陷了半個濟北國,使得關羽長驅直入到東郡東阿,這是夏侯淵近年最大的慘敗。尤其是對比夏侯惇截下了張飛,更顯得夏侯淵有些無能。

州郡之中物議紛紛,夏侯淵自然一清二楚,雖然想一雪前恥,但曹操卻不給他機會,而是派程昱親自去攔截關羽。

實在是夏侯淵的戰法在面對關羽時太過吃虧,與夏侯惇不同,夏侯淵猶擅奇襲突擊,數日之間突擊數百里便是他最拿手的戰法。

換句話說,夏侯淵擅攻不擅守,在面對關羽時他也同樣選擇了奇襲突擊,試圖以攻代守擊潰關羽,結果被關羽一鼓而下,本人都險些被陣斬。

一心想要穩住局面的曹操自然不敢再冒險啓用夏侯淵,然而如今卻是關羽自己送上門來,想到這裡,夏侯淵的嘴角勾起一抹獰笑:“傳令!整軍備戰!”

“將軍!”鄄城令,潁川辛毗驚道:“當固守城池,靜候援軍爲上!”

“懦夫!”夏侯淵怒喝道:“關羽孤軍深入,轉戰數百里,正是強弩之末,合該一戰功成!若是固守不出,萬一讓關羽安然退出兗州,明公顏面何存?兗州顏面何存?”

“你打的贏嗎?”辛毗終究沒敢把這話說出來,只是委婉的勸諫道:“鄄城供給前線糧草,關係到元讓將軍與程別駕的戰事,意義重大,不可有失啊。”

夏侯淵略一猶豫,但思及此前奇恥,終究難以嚥下怒氣:“你自領五千人馬固守,縱然本將軍敗北,也不至於失了鄄城!”

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三百六十一 試探(上)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七十章 迎駕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四百六十一章 兗州初戰(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五十七章 蔡邕(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十六章 整理收穫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三百六十一 試探(上)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七十章 迎駕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四百六十一章 兗州初戰(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五十七章 蔡邕(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十六章 整理收穫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