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

莘邇一去,便是四五天。

這天上午,他與五騎歸來,在綠洲外正撞上禿連覺虔他們回營。

雪小得多了,但還沒有停。

禿連覺虔他們確是擄掠去了,大有所獲。

只見漫天的瓊玉飄零下,他們俘獲的牛羊馬駝成羣結隊,把地上踩得泥濘不堪;數十輛大車混雜在隊伍間,載滿了金銀器、皮草、珠寶瑪瑙等戰利品,半人高的車輪,碾壓雪水,吱吱呀呀地朝前滾動;畜羣、車羣的中間,百十個胡人的男女被用繩子綁着,趔趄跟行。

趕着畜羣和大車的勝利者們,穿着搶掠來的好看衣裳,喔喔的策馬奔馳,一個個興高采烈。

洲內的牧民們聞訊出來,亂糟糟的,到處是人。

有的騎馬上前,找相熟的歸來牧民說話。有的踮着腳尖,搭涼棚觀瞧;大多是羨慕的神色,議論紛紛。

幾個小率找到了禿連覺虔,低三下四地跟在他身側,不知在問他些什麼。

禿連覺虔裹着花哨的裘衣,騎在馬上,光着頭,沒戴帽子,揚着二十歲的臉,偶爾用馬鞭輕輕地抽下坐騎,往絡繹進入洲內的畜羣、車羣、奴羣指一指,意氣風發。

那幾個小率與他說了會兒話,也許是得到了什麼承諾,開心地離去了。

莘邇在遠處觀看了稍頃,找了個人少的地方,回到洲中。

他摘下面巾,對五個騎士笑道:“勞苦你們陪我沿河入漠,來回奔行數百里。你們先回帳休息,熱水泡個澡,我叫人給你們送兩頭羊過去,一頭烤着吃,一頭用胡法炮製了吃!”

鞍邊掛了三隻野雞,是路上碰到,捎帶打的。莘邇取下兩隻,遞給他們,說道:“我吃不了這許多。這兩隻,你們吃吧。”

騎士們陪了莘邇這幾天,對他略有了解,知他是個隨和的人,當下也不客氣,接住野雞,道:“謝謝大人啦!”告辭離去,打馬回宿營的帳區。

莘邇也回自己的住帳。

那幾個胡人騎從沒被他帶着陪行,也不知他何時回來,每天不避風寒的輪班在帳外等候,忽然見他歸來,個個歡喜,都是搶步上迎。至於令狐奉撥給他的五個甲士,沒有見在,應是知他出了遠門,故此未來值崗。

一個伶俐的騎從說道:“小人等朝思夜想,大人總算回來了。”

餘下的俱道:“可不是麼!”

莘邇微微一笑,把坐騎交給他們,吩咐牽去洗刷餵養,說道:“這些天赤雀比我辛苦,好好給它洗洗,選上好的草谷餵了,讓它歇養幾日。”這匹赤雀不是莘邇此前騎的,是禿連樊送他的,比不上令狐奉的雪如龍,卻也七尺肩高,通身紅赤,唯有額前一點黑,頗爲雄駿。

騎從們應了,牽馬去洗刷餵養。

一人取下野雞,說道:“哎喲,沒死透,熱乎着呢!”問道:“大人,怎麼吃?燒了還是烤了?”

“只這一隻,不夠你們分的,拿去給劉翁吧。隨他與小小喜歡,怎麼吃都行。……,另叫劉翁吩咐奴從,給從我出去的騎士們送兩頭羊去。”

“是。劉翁啊,這些天不止小人們想大人,劉翁祖孫倆也想得很,劉姑娘天天跑來看大人回來沒。”這些騎從與劉壯祖孫倆比鄰而居,和他們相處得很熟悉了。

“是麼?那你去告訴她,我回來了。”

“好嘞!”那人提着野雞,跑去告訴劉壯祖孫倆莘邇回來的消息。

入到帳中,阿醜見他回來,也很開心,面帶喜色,給他打水、取換的衣服;又拿酪漿和茶水。

莘邇才經過長途跋涉,身心俱疲,先是於帳外受到了騎從們的歡喜迎接,現又見她這麼開心殷勤的,帳內和煦,恍惚有了說不上來的感覺。

他定定神,說道:“不必拿那些了,我洗把臉,去見主上。”草草洗過臉,用熱水泡了下凍得發紅的手,換了身衣服,即去求見令狐奉。

令狐奉沒在大率帳,也沒在左氏帳中,卻是因嫌兒女吵鬧,於前天叫人另建了個大帳,如今獨住。十餘個唐人甲士,二十來個從各部選出的胡人勇士,把大帳圍得嚴嚴實實,戒備謹嚴。

莘邇來到,甲士進去通傳,不多時,請他入內。

帳篷比大率帳還大,長寬各數十步,卷幕的寬窄牀榻、漆彩的大小案几、黑紅色的高低櫃箱、擺放兵器的蘭錡、飾邊的胡坐、彩繡的屏風、串以珠貝的垂簾、結着大花朵的流蘇等等各種東西,把帳內佈置得豪奢華麗。地上鋪了三層毛毯,軟得就像雲朵。

七八個大炭盆,火燒得旺旺的,熱氣薰得莘邇臉發燙。

令狐奉赤背趴在榻上,兩個胡婢跪坐兩邊,在給他按肩揉腰。

另有四五個婢女捧着酒、果、水、巾盆等物侍奉榻側。

其中一個給莘邇端來茶水。莘邇見她梳着辮子,心道:“也是擄來的吧。”澤邊諸部皆屬北狄,他們族中的風俗,女子快到婚齡的時候纔開始蓄髮,未婚的均剪髮,所以辮髮的定是和阿醜一樣,從外邊擄來的。

“何時回來的?”令狐奉閉着眼睛問道。

莘邇放下茶碗,起身答道:“剛回來。”

“我聽說禿連覺虔也回來了,你見到他了麼?”

“恰好在洲外碰到。”

“他收穫怎樣?”

“羊馬駝牛約千頭,大車三四十輛,俘虜數百。”

“收穫還可以啊。”令狐奉翻身坐起,婢女忙給他披上衣袍,他隨手拽過一人,捏捏她的臉蛋,笑問道,“你猜他會不會孝敬點給我?”

那婢女跪倒說道:“大人是他的大率,他肯定會孝敬大人的。”

“只是他的大率麼?”

“也是小婢的大率。”

“跟着我快活,還是跟你阿爹時快活?”

那婢女含羞說道:“跟了大人,才知何爲快活。”

令狐奉哈哈大笑。

莘邇聽他倆一問一答,覺得奇怪,心道:“這叫什麼問答?”看那婢女,見她矮壯粗脖,牛眼厚脣,此時伏拜扭捏,無論相貌還是舉止皆酷似一人,心頭一跳,卻是明白了這一問一答的意思,想道,“這不是赤奴的女兒麼?令狐奉何時用作了婢女?這,這……。”情緒複雜。

他轉顧其它婢女,還好,沒在其中發現賀昌興等的女兒,看來令狐奉只是針對赤奴。

令狐奉叫婢女們出去,從榻上下來,光着腳到莘邇身前,說道:“覺虔既然虜獲回來,阿瓜,你準備何時出發呀?”

“小臣晚上就召集督下的小率們,快則明日即能出發。”莘邇取出張捲紙,展開呈給令狐奉。

“這是什麼?”

“小臣這幾天共察看了三個綠洲,從中選定了一處。此是所選綠洲的草圖。”

令狐奉往圖上看,見那圖上畫了個圓圈,一條曲線穿圈而過,線左點了七八個墨點,寫了倆“個”字;線右兩個墨點,一個“個”字。他摸不着頭腦,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圓圈是綠洲,線是河,墨點是畜羣,‘個’是帳篷。”莘邇給他解釋,說道,“河從洲中南北穿過,河東是洲內胡部的主要居住地和主要的畜牧區,河西只有少部分的胡牧。”

“你這一筆畫,……改日我叫老傅教你兩手。”

“是,是。”莘邇心道,“春宮麼?我畫了給老傅看?”說道,“這個綠洲小,胡牧住民不多,約有三四百落,兩千人口,離豬野澤不是太遠,小臣以爲,可爲此次的借糧地。”見令狐奉在注意聽自己說話,於是他接着說道,“小臣此前沒有做過此等借……,打劫的事,心裡沒底,在回來的路上便仔細揣摩,想出了個拙見。只是不知可用不可用,請主上指教。”

所謂知己知彼,莘邇這回出去,便正是爲了知彼,說白了,“踩點”去了。

地方已經選定,辦法也已想出,但他沒有指揮戰鬥的經驗,爲保萬無一失,所以剛回部中,顧不上歇息,就匆匆地求見令狐奉,希望他能指點一二。

“你說,你打算怎麼幹?”

莘邇近些日給令狐奉了不少驚喜,聽他這麼一說,令狐奉也想聽聽他琢磨出了什麼“借糧”的“拙見”,拉個胡坐過來,坐上去,昂首按腿,興致勃勃地等他說。

“小臣督下共有兩千精壯,肯定無法全部帶上,約能帶個四五百人。人數上並不佔優。所以小臣想,應當以計取勝,方纔穩妥。”

“什麼計?”

“受主上遣小臣秘見郭奣的啓發,小臣想,對這個胡部,是不是也可用內外夾擊之法?小臣選幾個面善的男女部民,叫他們裝作陪送家眷探親,借住洲中,待到夜半,於內放火,小臣遂盡起伏兵,南北夾擊,內外應合,……料應可以取勝。主上以爲可否?”

“不錯,不錯。取勝之後呢?”

“取勝之後,……小臣就叫部曲借糧,然後回來。”

“你帶着大批的牲畜,也許還有俘虜,必然走不快,這個胡部的人如果再聚集起來,追趕你們,你怎麼辦?”

“小臣設騎於道,他們如來追趕,便伏擊之。”

“哦。這個辦法,你是從赤奴設騎伏擊賀幹部那裡學來的吧?”

“赤奴人雖卑劣,此計小有可取。”不知爲何,提起赤奴,他女兒的臉忽然浮現眼前,莘邇忙將之逐出腦外,專心致志,聽令狐奉說話。

“以我看啊,你這是畫蛇添足。”

“請主上教誨。”

令狐奉起身,在毯上踱步,提着莘邇的丹青大作,往那條河水上劃了劃,說道:“用兵之道,天時地利人和。此條河水,這麼好的一個地利,你爲什麼不用?”

“主上的意思是?”

“你不要搞什麼南北夾攻。三路齊擊!趁其夜半內亂,三路共擊,把他們驅趕入河中。如此,不就絕了他們重振兵馬,追擊你們的後患麼?”

時下深冬,又是剛剛連日大雪,如用令狐奉的此法,只那河水就能把此胡部中的男女凍死凍傷泰半,確是無須再憂他們追趕之事了。

令狐奉笑道:“如此明顯的地利你不用,搞什麼設伏於道。阿瓜,你是又心軟了麼?”

莘邇不覺得自己心軟。他心道:“我已決定領人劫掠他們,沒了牲畜,今冬明春,這個胡部的人會餓死不少,我怎能說是心軟?”但是,確如令狐奉所言,這條河水是個非常明顯的地利,他卻又爲何沒有想到利用?他想道,“是我下意識的不想殺傷過重麼?既以要去劫掠,又‘不想殺傷過重’?我這豈不是假惺惺的僞善麼?”

剖析自己的結果是,他說道:“主上此法,勝過小臣百倍。”

“阿瓜,丈夫處世,不能總是心軟。”令狐奉像是認定了莘邇心軟。不過,從莘邇捨身救令狐樂、不殺蘭寶掌,現又不用河水地利等事來看,他也的確像是心軟。

令狐奉難得的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對莘邇說道:“阿瓜,我爲何落到這等田地?不就是因爲我心軟了一次麼?”

他把披着的衣袍丟在地上,走來走去,懊悔地說道,“我大兄薨後,朝野內外,權柄在我一手,羣臣莫不仰我鼻息,當其之時,國家廢立在我一念間!令狐邕唯唯應命而已!左右勸我登位者甚衆,唉,我卻感念大兄對我的恩情,不忍心對他的兒子下手。嘿嘿,不料卻被我的這個好侄子暗中謀算,險些沒了性命!”

他從蘭錡上抽刀出來,狠狠地砍在了案上,說道,“我這一生,只心軟了這一次!結果就差點釀成大禍!”

他的這番話和莘邇記憶中對照,大差不差。

定西國的宗室裡頭,數令狐奉最有能力,他父親在位時,他就領兵掌軍,鎮戍邊境,抗擊東秦,數有戰功;他兄長繼位後不久,國內發生夷亂,是他浴血奮戰,方纔將之鎮壓,功勞赫赫,他兄長對他也是大加重用,封賜不絕,極爲信賴,情誼深重。

他兄長死時,令狐邕才十幾歲,小毛孩罷了,朝野內外,無人可比他的威望,如在那時自立,的確不難。但他記念他兄長對他的情義,所以儘管驕橫跋扈,卻遲遲沒有作出篡位的最後一步,結果被隱忍的令狐邕翻了盤。

令狐奉對自己的一時心軟追悔莫及,說道:“阿瓜,記住,永遠不要心軟!”

“小臣記住了。”

“我遣去王都打探朝中現狀和王城戍軍情況的細作,這幾天就能回來。等他們回來,我就要決定何時舉兵。你領督下胡牧出洲劫掠,要早去早回,不可誤了大事。”

“是。”

令狐奉遣了數個細作去王都打探的事情,莘邇知道。從令狐奉的話中,感受到了他的悔恨和怒火,莘邇心道:“有了麴碩和舊部們的支持,令狐奉要動手了麼?”

“這回我絕不心軟!他孃的,把史妃小心肝兒都給老子殺了!”

突然冒出的後半句,讓莘邇呆了一下。

得了令狐奉的指點,對打下那個小綠洲有了完全的成功把握。

出得奉帳,臨近午時,莘邇又飢又渴,決定先回帳吃點飯,然後去找乞大力。

晚上與督下小率們說事的時候,最好能有一人煽風點火,顯出是他們有求於己,這樣自己就可以更好地佔據主動,而煽風點火之人,帳下諸小率中,禿連樊被他們排斥,蘭寶掌肯定沒戲,其他幾個不堪使用,只有乞大力十分合適。

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
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